43uWx539iLf world.huanqiu.comarticle索尼,不可恕!/e3pmh22ph/e3pmh2398<article><section data-type="rtext"><p><em data-scene="strong">执笔/李小飞刀</em> </p><p>如果有一家世界知名的日本公司,在它的创始章程中就明言:<em data-scene="strong">在二战中帮助日军测试和生产军事装备,以致于废寝忘食,并在战后努力保持当年的“精神”</em> ,到今天还堂而皇之地把章程挂在公司全球官网上,你会怎么看这家公司? </p><p>如果这家公司的创始人<em data-scene="strong">主动找到“反华急先锋”、臭名昭著的右翼头子合作出书,鼓吹“日本在亚洲的中心地位”</em> ,你会怎么看这家公司? </p><p>如果这家公司<em data-scene="strong">连续三年在“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样的重大而特殊的节点发布“新产品”,广告语还强调“永不妥协”,</em> 你会相信这一切只是巧合吗? </p><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430541de43be5290f273458913f02091.png?imageView2/2/w/1260" /></i></p><p>这家公司,就是以Walkman随身听、高清电视、Playstation知名的索尼。 </p><p>一切说来话长。 </p><p><em data-scene="strong">01</em> </p><p>今年6月30日深夜,索尼中国在社交媒体发文宣布,将于7月7日22时发表新产品,并配以预热海报,中英文版本分别展示了“更多精彩,随心记录”、“Capture more of your world”的宣传语。 </p><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d9d6ef167945340c2a1126c697fbfbdb.png?imageView2/2/w/1260" /></i></p><p>细心的网友立即指出,7月7日22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节点。<em data-scene="strong">1937年的7月7日,刚好是22时,日军驻丰台河边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借口一名士兵在演习中“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并于翌日清晨向宛平县城发动猛烈攻击,掀起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em> </p><p>索尼作为一家日本公司,选在如此敏感时间发布“新品”,立即受到大量批评,有网友反问索尼,<em data-scene="strong">为何不把发布时间定在9月2日9时,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纪念日,这样更加意义重大。</em> </p><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38ced2334ebc4a37cb1c1de6a80116f6.png?imageView2/2/w/1260" /></i></p><p><em data-scene="strong">遭遇质疑后,索尼中国先后将宣发微博和公众号文章删除。显然心里很虚。</em> </p><p>7月1日上午,索尼中国对此事发布微博,称公司原计划于本月7月7日至10日的国内专业展会上发布新品,并于展会首日在线播出新品介绍视频。但由于工作安排不周,在日期的选择上给公众造成误解和困扰,对此深表歉意,并取消相关活动安排。 </p><p>大概是意识到这种解释缺乏说服力,索尼中国关闭了这条微博博文的评论区。 </p><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eda56bb19862340656927c4e161d1c21.png?imageView2/2/w/1260" /></i></p><p>7月5日,索尼在视频平台Youtube上发布公告称,原定于7月7日的发布会全球停办,择期再度举行。 </p><p>对索尼十分勉强的解释,中国网友当然不能接受。去年的7月7日22时,索尼就发布过一款“大师级变焦镜头”,连续两年都要选“七·七”,索尼对这一时间点“情有独钟”? </p><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3bfdddcc4ae4c56acf6d52947918c065.png?imageView2/2/w/1260" /></i></p><p>如果大家仔细回忆,2019年的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样一个全中国人民哀痛的日子,索尼居然也曾发布新品,广告词居然是“永不妥协”。 </p><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ae984eb58597d6d93b7296ab44b41688.png?imageView2/2/w/1260" /></i></p><p><em data-scene="strong">一而再,再而三,选择中国人民的历史情感敏感节点发布新品,索尼想干什么?</em> </p><p>是“工作安排不周”,给公众造成“误解和困扰”? </p><p>就连日本舆论都不相信索尼的说辞。 </p><p>日本媒体将此次“七·七”事件形容为“索尼有史以来在中国受到最大级别的批判”。<em data-scene="strong">有日本网民称,从平时索尼和中国的关系来看,只能认为是“故意为之”。</em> </p><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849ce8908ac2b7327bb94028cf1c41ee.png?imageView2/2/w/1260" /></i></p><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045c38ee2bb83d1d7edb239fee543775.png?imageView2/2/w/1260" /></i></p><p>还有网民说,就好比选择8月15日在日本发布IPhone,12月7日在美国发布新车。如果想要在当地赚钱,不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就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虽然难以想象故意选在这一天,但是连时间都完全一样就不太好说(是巧合)了…… </p><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f73428c0519064ed3898e60450a99ad1.png?imageView2/2/w/1260" /></i></p><p><em data-scene="strong">有日媒分析称,对他们(指索尼)来说,中国是个巨大的市场。故意给自家公司造成损失的概率比较低。</em> 看到此次事件的来龙去脉,可能是市场部门的负责人缺乏基本常识。但在驻华日企当中,避免选择这种历史事件的日期举办活动的(做法)广为人知。 </p><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f18f568534c12665b0b793788a16c4c9.png?imageView2/2/w/1260" /></i></p><p>另有网友认为,索尼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荣光,在中国市场上没有存在感。(可能以为)这次市场失败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因为存在感不强不会引起消费者注意,犯下这样的错误也不容易被发现。 </p><p>还有媒体指出,2020年12月4日,由索尼公司发行的电影《怪物猎人》在中国大陆上映,因台词辱华引起轩然大波。在电影开场,一名士兵调侃另一名士兵称,“What kinda knees are these?”(这是什么样的膝盖),随后自答“Chi-knees!”(中国的膝盖!),谐音“Chinese”(中国人、中国的)。 </p><p>影片中还有涉嫌影射种族歧视的童谣“Chinese, Japanese, dirty knees, and look at these.”(直译为“中国人、日本人,脏膝盖,快来看”),暗指“不洁的东方人”。 </p><p>该片引起大量中国观众不满,上映仅仅一天下线。 </p><p><em data-scene="strong">02</em> </p><p>自1968年索尼在夏威夷创立北美地区第一家分公司以来,索尼美国日益膨胀,与索尼日本之间矛盾隔阂造成公司内部一定程度的管理混乱,也是人尽皆知。<em data-scene="strong">业界普遍认为,因政出多门,索尼在未来某个节点上“翻车”是迟早的事。</em> </p><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a4e0c0147db4f6005da7c7f3b9abe459.png?imageView2/2/w/1260" /></i></p><p>但事情又决非当下管理混乱,海外分公司无历史敏感意识可以简单解释。 </p><p><em data-scene="strong">索尼,是有原罪的!</em> </p><p>1944年,索尼公司的共同创办人,名誉会长盛田昭夫从大阪大学物理系毕业,应征进入日本海军,从事海军技术工作,任中尉,后又被分配到横须贺的飞行科技厂,在此期间认识了索尼的另一创办人井深大。 </p><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10e2977f076b070923cd70989608f69d.png?imageView2/2/w/1260" /></i></p><p>根据索尼官网发布的,由井深大所起草的公司创始章程记录,二战期间,他与许多工程师一道测试和生产武器装备,废寝忘食,虽然条件恶劣,但是“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这项使命是“深刻而迷人”的,井深大称,自己深知使命如何驱动激情,也知道激情会被什么削弱。 </p><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a870ce5406813600aeeb086fa83edabf.png?imageView2/2/w/1260" /></i></p><p>战后,凭借从军工企业获得的稀缺测试设备、零件以及一笔资金,盛田昭夫、井深大和其余20名帮助日军研制武器的工程师(章程中称这些人“敬业能干”)一道创立了“东京通信研究所”,也就是索尼的前身。 </p><p>坦率地说,包括三菱、三井在内,许多日本大企业都有在二战中助日本军国主义为孽的黑历史,但战后财阀们一般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大多是在幕后以资金暗助政客。 </p><p><em data-scene="strong">但盛田昭夫颇为不同,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他主动找到政客石原慎太郎,商量并合写了日本新保守主义的代表性著作《日本可以说“不”》。</em> </p><p>石原慎太郎是什么人? </p><p>李登辉的密友,<em data-scene="strong">挑起“钓鱼岛国有化”争端的始作俑者,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在公开场合一口一个“支那、支那人”的军国主义老僵尸,日本右翼政客中最为极端疯狂的存在。</em> </p><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8763476dbdea68398ea202e634b86927.png?imageView2/2/w/1260" /></i></p><p>《日本可以说“不”》一书宣称,如果日本坚守以美日安保体系为基础的战后模式,势必成为制约日本独立制定世界战略的因素,妨碍日本在21世纪“实现以太平洋时代为基础的日本世纪”“日本应担负起中流砥柱的重任”“如果经济界人士和政治家通力合作,说不定可以进行超乎寻常的新型民族实验。” </p><p>该书出版后,迅速迎合了日本国内右翼思潮抬升的社会心理趋势,成为畅销书,一年之内再版10次。<em data-scene="strong">有趣的是,该书的英文正式版中,没有包括盛田昭夫的文章,据说是索尼公司担心自身利益受到影响所致。</em> </p><p><em data-scene="strong">03</em> </p><p>1980年,索尼公司设立北京办事处,其后又于1985年、1994年和1995年分别在上海、广州和成都成立办事处,并于1996年10月正式在北京成立索尼(中国)有限公司。 </p><p>如今,索尼在中国市场已无当年风光,但<em data-scene="strong">中国依然是美国、日本、欧盟之后的索尼全球第四大市场,重要利润来源。</em> </p><p>同时,索尼分别在北京、上海、无锡、大连、深圳等地设立了工程、设计、研发和软件基地。 </p><p>如今,索尼在中国的产品主要以电子设备(如Playstation、电视)、游戏、音乐、影视、影像设备(摄像机、照相机)等为主。 </p><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47ef6e8c6e6680c7540b10bc59d2dc08.png?imageView2/2/w/1260" /></i></p><p>今年4月,索尼中国微博发布了索尼公司2020年财报。财报显示,2020年销售收入近9万亿日元,同比增长9%。 </p><p>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笪志刚告诉“补壹刀”,连续三年做出“踩点”行径,反映出索尼公司对历史问题的真实认知。<em data-scene="strong">日本右翼政客们美化侵略,而索尼起的作用跟他们差不多,也是对侵华战争和“南京大屠杀”的无耻“赞美”,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某种程度上伤害性更大,用心更狡猾,也更可恨。</em> </p><p>“七·七”“十二·十三”,这些日子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磨难日,这种磨难是日本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的。借着商业活动,索尼等于把这些重大历史节点在全球给“洗白”了,笪志刚直言,这是对历史事实的漠视,对中国人民感情的蔑视。 </p><p><em data-scene="strong">索尼一方面挣着中国人的钱,一方面往中国人伤口上撒盐。</em> </p><p>对于索尼这种行径,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p><p>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买索尼的账。 </p></section></article>1626087101237责编:张燕萍<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g_wKySzFafPcEMo_fKS8rg" >补壹刀</a>1626087101237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f3e4f60aed80d7b14dab9003bd86717d.png{"email":"weishaopu@huanqiu.com","name":"魏少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