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AuWcV1KFL world.huanqiu.comarticle环球时报专访美籍华裔美食家谭荣辉:中国文化一直是我的心灵港湾/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何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家做中国菜会引发西方家庭的恐慌——繁多的配料清单、烹饪工具和技术令人望而生畏。但如今,人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英国《独立报》3日在“10本最好的中国食谱”一文中,如此写道。这样的态度变化少不了中餐大师们多年来的努力,71岁的谭荣辉就是其中一位。50年前放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欧洲艺术史学习的谭荣辉,当年结合自己从小在芝加哥唐人街中餐馆打工的经验,开设中餐烹饪学校,就此开启向西方人介绍中国美食的漫长之旅。如今,身为美籍华裔的他,在英国更为家喻户晓:大英帝国官佐勋章获得者、英国美食节目的常客,中式炒锅(图①)也在他的推广下成为英国人送礼佳品。在谭荣辉看来,中餐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没有的特殊优势,“中国美食承载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越来越多外国人发现真正的中国菜环球时报:中餐在西方人眼中充满异国情调,但也曾长期被视为廉价食品。为何西方人难以理解地道中国菜?谭荣辉:西方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非常有限,与他们对中国菜的了解一样。早期移民西方的中国厨师为了尽快融入当地市场、取悦西方顾客,将西方餐饮习惯与中餐融合。比如,杂碎是美国最出名的中餐之一,但中国人闻所未闻;英国中餐厅出品咖喱酱薯片,但这些都不是中国菜。此外,西方人大多喜欢煎炸香酥的口感,而中国人的口感范围比较广泛,比如豆腐的嫩滑,可这样的口感西方人就很难去欣赏。环球时报:现在中国美食在世界上的状况如何?谭荣辉:以我的理解,粤菜微妙、清新、低调而富有想象力,川菜与湘菜以辣为主调,北方菜系或北京烹饪风味浓郁饱满,上海烹饪精致、复杂且国际化。在过去25年里,这些菜系在美国已建立根基。在英国,由于英国人喜爱甜味,故此甜酸菜肴很受欢迎。最畅销的中国菜是脆皮鸭,这是四川鸭的一种版本:先腌制,然后蒸,最后炒。脆皮是英国任何成功菜肴的必备元素。除此之外,鸡蛋炒饭和炒面也很受欢迎。在法国,中国菜曾由越南移民垄断,故此我认为它长期缺乏正宗的中国风味——许多中餐厅的菜单其实都是越南菜。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初,特别是近年来大量中国各地移民的涌入,出现很多正宗中餐馆,粤式炒饭和面条等开始越来越受欢迎。随着中国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中国发现了真正的中国菜。当前海外高档餐馆的崛起令人难以置信,出现不少米其林星级中餐厅,质量与影响力开始直追法国餐厅。“从未感到被美国社会接受过”环球时报:在您看来,中国菜的文化含义是什么?谭荣辉:中国美食承载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终极软实力。爱上中国美食,就会爱这个国家和人民。我的好友布莱尔(英国前首相)在我的中文自传(《让世界爱上中国美食》,图②)赠言中曾写道:“政治虽然重要,但美食是团结人类的黏合剂。”我认为他说得非常对。在当前中英关系背景下,我认为中餐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没有的特殊优势,美食交流可以缓和中英关系。在当前国际局势下,我认为美食是推广中国文化的最好手段。与厨师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同的是,美食产业在西方已成为流行文化产业;美食明星在英美的影响力,犹如钢琴家在中国。如果拍一部以中国美食为主题的英语电影,会很容易打动中西方观众的心。环球时报:作为美籍华裔,您如何看待美国?谭荣辉:事实上没有哪个国家是完美的。好莱坞给世界带来美妙幻觉,但那不是现实,美国更不是迪士尼电影。我虽然出生在美国,但我从小就知道我不是美国人,我长得和别人不一样。后来我在西方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作家和明星厨师,我内心仍然对自己的身份感到怀疑。即使我持美国护照,被《纽约时报》大幅报道,我毕生从未感到被美国社会接受过。而这样的自我身份怀疑,我从未在英国、法国或意大利经历过。因为从我的中国脸庞上,欧洲人看到的是历史、文化和美食,而不是种族歧视。我的许多华裔美国朋友也有和我一样的经历,比如畅销书作家谭恩美(处女作《喜福会》获美国图书奖,1993年改编成同名电影在美上映——编者注)。母亲说,“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环球时报:您如何理解美国文化,又是如何看待中国文化的?谭荣辉:这(美国文化)是一种强大而现代的文化,但仍处于发展阶段。正如现在很多人在向美国文化学习,美国人也需要向世界其他地方学习。美国文化的力量来自世界各地,但缺少对这种混合物的接受,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比如如何判断“人”这个问题,我母亲从小就告诉我“人只有好坏之分”,但在我小时候,美国社会更在意肤色或种族。虽然美国的种族歧视已经有很大改善,但黑人仍在继续为他们应得的公平抗争。中国文化一直是我的心灵港湾。这一点要非常感谢我的母亲,她1948年从广州随我父亲移民美国后,我父亲在我出生后几个月就意外辞世。独自一人,我母亲赋予我家的温暖,以及此后永驻我心的中国价值观。她告诉我,“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还叮嘱我此生以中国人为荣。所以,没有什么能比看到中国繁荣发展更让我感到自豪的事情了。(作者为英国社会学者)1614882517299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61488251729911[]
【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何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家做中国菜会引发西方家庭的恐慌——繁多的配料清单、烹饪工具和技术令人望而生畏。但如今,人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英国《独立报》3日在“10本最好的中国食谱”一文中,如此写道。这样的态度变化少不了中餐大师们多年来的努力,71岁的谭荣辉就是其中一位。50年前放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欧洲艺术史学习的谭荣辉,当年结合自己从小在芝加哥唐人街中餐馆打工的经验,开设中餐烹饪学校,就此开启向西方人介绍中国美食的漫长之旅。如今,身为美籍华裔的他,在英国更为家喻户晓:大英帝国官佐勋章获得者、英国美食节目的常客,中式炒锅(图①)也在他的推广下成为英国人送礼佳品。在谭荣辉看来,中餐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没有的特殊优势,“中国美食承载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越来越多外国人发现真正的中国菜环球时报:中餐在西方人眼中充满异国情调,但也曾长期被视为廉价食品。为何西方人难以理解地道中国菜?谭荣辉:西方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非常有限,与他们对中国菜的了解一样。早期移民西方的中国厨师为了尽快融入当地市场、取悦西方顾客,将西方餐饮习惯与中餐融合。比如,杂碎是美国最出名的中餐之一,但中国人闻所未闻;英国中餐厅出品咖喱酱薯片,但这些都不是中国菜。此外,西方人大多喜欢煎炸香酥的口感,而中国人的口感范围比较广泛,比如豆腐的嫩滑,可这样的口感西方人就很难去欣赏。环球时报:现在中国美食在世界上的状况如何?谭荣辉:以我的理解,粤菜微妙、清新、低调而富有想象力,川菜与湘菜以辣为主调,北方菜系或北京烹饪风味浓郁饱满,上海烹饪精致、复杂且国际化。在过去25年里,这些菜系在美国已建立根基。在英国,由于英国人喜爱甜味,故此甜酸菜肴很受欢迎。最畅销的中国菜是脆皮鸭,这是四川鸭的一种版本:先腌制,然后蒸,最后炒。脆皮是英国任何成功菜肴的必备元素。除此之外,鸡蛋炒饭和炒面也很受欢迎。在法国,中国菜曾由越南移民垄断,故此我认为它长期缺乏正宗的中国风味——许多中餐厅的菜单其实都是越南菜。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初,特别是近年来大量中国各地移民的涌入,出现很多正宗中餐馆,粤式炒饭和面条等开始越来越受欢迎。随着中国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中国发现了真正的中国菜。当前海外高档餐馆的崛起令人难以置信,出现不少米其林星级中餐厅,质量与影响力开始直追法国餐厅。“从未感到被美国社会接受过”环球时报:在您看来,中国菜的文化含义是什么?谭荣辉:中国美食承载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终极软实力。爱上中国美食,就会爱这个国家和人民。我的好友布莱尔(英国前首相)在我的中文自传(《让世界爱上中国美食》,图②)赠言中曾写道:“政治虽然重要,但美食是团结人类的黏合剂。”我认为他说得非常对。在当前中英关系背景下,我认为中餐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没有的特殊优势,美食交流可以缓和中英关系。在当前国际局势下,我认为美食是推广中国文化的最好手段。与厨师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同的是,美食产业在西方已成为流行文化产业;美食明星在英美的影响力,犹如钢琴家在中国。如果拍一部以中国美食为主题的英语电影,会很容易打动中西方观众的心。环球时报:作为美籍华裔,您如何看待美国?谭荣辉:事实上没有哪个国家是完美的。好莱坞给世界带来美妙幻觉,但那不是现实,美国更不是迪士尼电影。我虽然出生在美国,但我从小就知道我不是美国人,我长得和别人不一样。后来我在西方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作家和明星厨师,我内心仍然对自己的身份感到怀疑。即使我持美国护照,被《纽约时报》大幅报道,我毕生从未感到被美国社会接受过。而这样的自我身份怀疑,我从未在英国、法国或意大利经历过。因为从我的中国脸庞上,欧洲人看到的是历史、文化和美食,而不是种族歧视。我的许多华裔美国朋友也有和我一样的经历,比如畅销书作家谭恩美(处女作《喜福会》获美国图书奖,1993年改编成同名电影在美上映——编者注)。母亲说,“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环球时报:您如何理解美国文化,又是如何看待中国文化的?谭荣辉:这(美国文化)是一种强大而现代的文化,但仍处于发展阶段。正如现在很多人在向美国文化学习,美国人也需要向世界其他地方学习。美国文化的力量来自世界各地,但缺少对这种混合物的接受,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比如如何判断“人”这个问题,我母亲从小就告诉我“人只有好坏之分”,但在我小时候,美国社会更在意肤色或种族。虽然美国的种族歧视已经有很大改善,但黑人仍在继续为他们应得的公平抗争。中国文化一直是我的心灵港湾。这一点要非常感谢我的母亲,她1948年从广州随我父亲移民美国后,我父亲在我出生后几个月就意外辞世。独自一人,我母亲赋予我家的温暖,以及此后永驻我心的中国价值观。她告诉我,“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还叮嘱我此生以中国人为荣。所以,没有什么能比看到中国繁荣发展更让我感到自豪的事情了。(作者为英国社会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