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hv8rhZ2z作者:范凌志 谢文婷world.huanqiu.comarticle我国近期将向联合国维和任务区派遣160人常备维和警队 揭秘联合国维和警察如何选拔/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 范凌志 谢文婷】当地时间2018年12月13日晚19:24分起的约半个小时,可能是张凯这辈子再也不会忘记的一段时光,此时此刻,这位中国第七支(安徽)赴南苏丹维和警队警员手中正捧着一枚已经被拔掉安全栓的俄式F-1碎片式反步兵手雷,就在刚才,他决定将这枚随时可能爆炸的“瘟神”尽快从朱巴3号平民保护营人员密集区域送走,而执行任务的就是他自己和一名俄罗斯同事……张凯面对的这种棘手突发情况,是每一名中国维和警察都可能遇见的。2020年是中国警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周年。20年来,中国维和警察已经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一支中坚力量。16日,公安部国际合作局相关人士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并协助记者与刚完成维和任务回国的张凯连线,详细介绍了中国维和警察的艰辛和付出以及国际警务合作开展情况。中国20年已先后派出2600多名维和警察“当时没想什么,非常紧张,但不害怕。”在给《环球时报》记者讲述那段“手捧死神”的经历时,正在酒店隔离的张凯逻辑清晰,语气平静,那段惊心动魄发生在他第一次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期间,手雷最终被安全转移到了朱巴3号平民保护营西门的安全区域。在一年任务期结束后,由于表现优秀,这名来自于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庐阳分局的刑警被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反复延长任务期限。 《环球时报》从公安部国际合作局了解到,中国警方从2000年1月份开始派出警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0年来,先后共有2600多名中国维和警察在联合国的9个任务区(东帝汶、波黑、科索沃、阿富汗、利比里亚、海地、苏丹、南苏丹、塞浦路斯)参与了维和行动。目前仍有30余名中国维和警察在任务区,担负着,指导、培训东道国警察并协助他们保护平民、维护治安等任务。张凯向记者讲述的另一个案例,更能体现中国维和警察的工作情况。2月28日,大批武装分子借口“土地纠纷”进入当地的武器禁区,张凯通过联合指挥中心迅速通报,并会同中国维和步兵营的同事一起进行处置。张凯说,中国维和人员不断通过喊话劝阻对方,“但对方不少人扛着火箭筒,带着AK47,带头的是一个准将,拒绝撤离且态度非常恶劣。”中国维和人员同时也对最坏情况进行严密部署,“我们在现场找好掩体,密切观察武装分子的举动,防止他们生事。”张凯注意到,其实在看见维和人员的火力和步战车后,对方态度开始有所缓和。“这时候,从我们身后的朱巴山上传来一声巨响!”张凯说,那是附近采矿的爆炸声,但当时双方对峙最紧张的时候,这声巨响差点让人以为开战了,“好在双方都比较克制。两个小时后,经过谈判,对方终于同意撤出武器禁区,不再进来。”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巡视员于澄涛表示,中国维和警察将中国警察严明的纪律作风、过硬的业务本领、先进的警务经验和技术带到联合国维和行动任务区。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实践,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赞誉,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内的联合国高官对中国维和警察的素质及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贡献高度认可。尤其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特殊情况下,他们克服了各方面的困难,坚守维和岗位,受到了联合国主管部门的普遍认可,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维和警察是如何选拔的?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0年中,中国一直支持联合国维和的改革和创新。2016年6月,中国率先成立了全球首支成建制常备维和警队。建立这支队伍的初衷,是为全面落实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9月在联合国维和峰会上宣布“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的承诺支持联合国打造维和行动的快速部署能力。“常备警队就是常备不懈的意思。”于澄涛向记者介绍,常备维和警队由联合国成员国自愿组建,培训后接受联合国考核和定期核查,确保队伍常年保持最佳待命状态。最高待命级别称为“RDL”(Rapid Deployment Level),意味着可以根据联合国的需求在很短时间内部署到维和任务区。《环球时报》获悉,5年来,中国已经完成常备维和警队组建和培训,并顺利通过了联合国的考核进入待命机制。记者了解到,中国常备维和警队组建以后,一直按照联合国的规范标准以训待备,枕戈待旦。在待命过程中,常备维和警队还在国内国外参加了大量的维和警察技术交流和对外国维和警察的培训任务。于澄涛透露,我国将于近期向联合国维和任务区派遣一支160人的常备维和警队。一名警察,要经过哪些程序才能成为维和警察?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处长卢聪对《环球时报》表示,公安部按照联合国考核标准组织筛选选拔,达标者会在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维和警察培训中心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强化集训,之后参加联合国甄选考试。“大致要经过三轮选拔。”在被问到一名维和警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时?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维和警察培训中心副教授何银列举了一长串必备素质:懂警务、通外语、善交流、能抗压和有职业操守。维和任务区生活艰苦,维和人员要耐得住寂寞,维和人员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职业操守也非常重要。“联合国不缺维和警察,缺的是优质的维和警察。”派出维和警察,只是中国大力支持联合国维和警务工作的一个方面。中国公安部非常重视开展维和相关的国际交流和合作。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维和峰会上向国际社会做出承诺,要在五年时间内为其他国家培训1000名维和警察。《环球时报》了解到,几年来中国公安部邀请外国维和警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维和警察来中国参加培训,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和培训班,并派出教官团出国开展相关培训,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其他出警国分享中国维和警务经验。于澄涛透露,1000名外国维和警察的培训工作已提前完成。中国组织开展维和警务培训的意义并不只是传授警务技能,还能是传递和分享中国关于和平、平等、多元的文化理念。何银回忆,一位来中国参加维和培训的非洲国家警察曾很认真地告诉他:“我很喜欢你们国家。”在被问及原因时,这位学员说:“我曾在一个西方国家生活过五年多,他们不会平等待人。在中国你们平等待人,我很愉快。”在那之后,何银注意到一件小事:一些学员在课间休息时聊天有些超时,到了上课时间还没回到教室,那位非洲学员就会出来招呼大家“快回课堂,我们来中国不是为了聊天的。”“他一位高级警官。我相信他回到自己的国家,在工作中无论面对自己的同事或是辖区的民众,在中国学到的东西肯定能体现出来。”何银说。中国为何要积极参与国际维和?根据公开信息,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为什么要派出维和警察?长久以来,对于中国积极参与维和行动,西方一些观察人士乐于从“保护海外利益”“扩大势力范围”等角度来解读。在被问到这个话题时,卢聪表示,这涉及到“派出流程”的常识,“对于某动荡地区,联合国秘书处会依照联合国相关决议向各成员国发出邀约,请有意向提供维和人员的国家派出维和部队或者警察。所以并不是‘中国想把维和人员派往那里’,而是在危机发生的时候,在联合国邀请的情况下才派出的。”“就国家之间来说,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维和警察是存在一定竞争关系的。”于澄涛告诉记者, “我们最终向某一个任务区派出维和人员,并不是考虑到哪里有我们的利益就选择去哪里。即便有的维和地区恰好有中国的企业和侨民,那也是偶然。”于澄涛说,“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宪章》确定的联合国核心使命之一,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参与维和行动是履行《联合国宪章》赋予的责任。“同时,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愿意为联合国贡献维和人员,联合国也需要中国维和人员。”1600910252875责编:杨阳环球时报-环球网16009102528752[]{"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 范凌志 谢文婷】当地时间2018年12月13日晚19:24分起的约半个小时,可能是张凯这辈子再也不会忘记的一段时光,此时此刻,这位中国第七支(安徽)赴南苏丹维和警队警员手中正捧着一枚已经被拔掉安全栓的俄式F-1碎片式反步兵手雷,就在刚才,他决定将这枚随时可能爆炸的“瘟神”尽快从朱巴3号平民保护营人员密集区域送走,而执行任务的就是他自己和一名俄罗斯同事……张凯面对的这种棘手突发情况,是每一名中国维和警察都可能遇见的。2020年是中国警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周年。20年来,中国维和警察已经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一支中坚力量。16日,公安部国际合作局相关人士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并协助记者与刚完成维和任务回国的张凯连线,详细介绍了中国维和警察的艰辛和付出以及国际警务合作开展情况。中国20年已先后派出2600多名维和警察“当时没想什么,非常紧张,但不害怕。”在给《环球时报》记者讲述那段“手捧死神”的经历时,正在酒店隔离的张凯逻辑清晰,语气平静,那段惊心动魄发生在他第一次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期间,手雷最终被安全转移到了朱巴3号平民保护营西门的安全区域。在一年任务期结束后,由于表现优秀,这名来自于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庐阳分局的刑警被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反复延长任务期限。 《环球时报》从公安部国际合作局了解到,中国警方从2000年1月份开始派出警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0年来,先后共有2600多名中国维和警察在联合国的9个任务区(东帝汶、波黑、科索沃、阿富汗、利比里亚、海地、苏丹、南苏丹、塞浦路斯)参与了维和行动。目前仍有30余名中国维和警察在任务区,担负着,指导、培训东道国警察并协助他们保护平民、维护治安等任务。张凯向记者讲述的另一个案例,更能体现中国维和警察的工作情况。2月28日,大批武装分子借口“土地纠纷”进入当地的武器禁区,张凯通过联合指挥中心迅速通报,并会同中国维和步兵营的同事一起进行处置。张凯说,中国维和人员不断通过喊话劝阻对方,“但对方不少人扛着火箭筒,带着AK47,带头的是一个准将,拒绝撤离且态度非常恶劣。”中国维和人员同时也对最坏情况进行严密部署,“我们在现场找好掩体,密切观察武装分子的举动,防止他们生事。”张凯注意到,其实在看见维和人员的火力和步战车后,对方态度开始有所缓和。“这时候,从我们身后的朱巴山上传来一声巨响!”张凯说,那是附近采矿的爆炸声,但当时双方对峙最紧张的时候,这声巨响差点让人以为开战了,“好在双方都比较克制。两个小时后,经过谈判,对方终于同意撤出武器禁区,不再进来。”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巡视员于澄涛表示,中国维和警察将中国警察严明的纪律作风、过硬的业务本领、先进的警务经验和技术带到联合国维和行动任务区。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实践,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赞誉,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内的联合国高官对中国维和警察的素质及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贡献高度认可。尤其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特殊情况下,他们克服了各方面的困难,坚守维和岗位,受到了联合国主管部门的普遍认可,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维和警察是如何选拔的?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0年中,中国一直支持联合国维和的改革和创新。2016年6月,中国率先成立了全球首支成建制常备维和警队。建立这支队伍的初衷,是为全面落实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9月在联合国维和峰会上宣布“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的承诺支持联合国打造维和行动的快速部署能力。“常备警队就是常备不懈的意思。”于澄涛向记者介绍,常备维和警队由联合国成员国自愿组建,培训后接受联合国考核和定期核查,确保队伍常年保持最佳待命状态。最高待命级别称为“RDL”(Rapid Deployment Level),意味着可以根据联合国的需求在很短时间内部署到维和任务区。《环球时报》获悉,5年来,中国已经完成常备维和警队组建和培训,并顺利通过了联合国的考核进入待命机制。记者了解到,中国常备维和警队组建以后,一直按照联合国的规范标准以训待备,枕戈待旦。在待命过程中,常备维和警队还在国内国外参加了大量的维和警察技术交流和对外国维和警察的培训任务。于澄涛透露,我国将于近期向联合国维和任务区派遣一支160人的常备维和警队。一名警察,要经过哪些程序才能成为维和警察?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处长卢聪对《环球时报》表示,公安部按照联合国考核标准组织筛选选拔,达标者会在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维和警察培训中心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强化集训,之后参加联合国甄选考试。“大致要经过三轮选拔。”在被问到一名维和警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时?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维和警察培训中心副教授何银列举了一长串必备素质:懂警务、通外语、善交流、能抗压和有职业操守。维和任务区生活艰苦,维和人员要耐得住寂寞,维和人员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职业操守也非常重要。“联合国不缺维和警察,缺的是优质的维和警察。”派出维和警察,只是中国大力支持联合国维和警务工作的一个方面。中国公安部非常重视开展维和相关的国际交流和合作。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维和峰会上向国际社会做出承诺,要在五年时间内为其他国家培训1000名维和警察。《环球时报》了解到,几年来中国公安部邀请外国维和警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维和警察来中国参加培训,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和培训班,并派出教官团出国开展相关培训,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其他出警国分享中国维和警务经验。于澄涛透露,1000名外国维和警察的培训工作已提前完成。中国组织开展维和警务培训的意义并不只是传授警务技能,还能是传递和分享中国关于和平、平等、多元的文化理念。何银回忆,一位来中国参加维和培训的非洲国家警察曾很认真地告诉他:“我很喜欢你们国家。”在被问及原因时,这位学员说:“我曾在一个西方国家生活过五年多,他们不会平等待人。在中国你们平等待人,我很愉快。”在那之后,何银注意到一件小事:一些学员在课间休息时聊天有些超时,到了上课时间还没回到教室,那位非洲学员就会出来招呼大家“快回课堂,我们来中国不是为了聊天的。”“他一位高级警官。我相信他回到自己的国家,在工作中无论面对自己的同事或是辖区的民众,在中国学到的东西肯定能体现出来。”何银说。中国为何要积极参与国际维和?根据公开信息,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为什么要派出维和警察?长久以来,对于中国积极参与维和行动,西方一些观察人士乐于从“保护海外利益”“扩大势力范围”等角度来解读。在被问到这个话题时,卢聪表示,这涉及到“派出流程”的常识,“对于某动荡地区,联合国秘书处会依照联合国相关决议向各成员国发出邀约,请有意向提供维和人员的国家派出维和部队或者警察。所以并不是‘中国想把维和人员派往那里’,而是在危机发生的时候,在联合国邀请的情况下才派出的。”“就国家之间来说,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维和警察是存在一定竞争关系的。”于澄涛告诉记者, “我们最终向某一个任务区派出维和人员,并不是考虑到哪里有我们的利益就选择去哪里。即便有的维和地区恰好有中国的企业和侨民,那也是偶然。”于澄涛说,“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宪章》确定的联合国核心使命之一,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参与维和行动是履行《联合国宪章》赋予的责任。“同时,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愿意为联合国贡献维和人员,联合国也需要中国维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