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fi2A作者:郭求达 冯俊伟world.huanqiu.comarticle通讯:痴爱中文40年——记西班牙汉学家雷林克/e3pmh22ph/e3pmh2398新华社西班牙格拉纳达11月27日电 通讯:痴爱中文40年——记西班牙汉学家雷林克新华社记者郭求达 冯俊伟《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赵氏孤儿》《文心雕龙》……这些闪耀中国文学史的经典著作,已经纷纷在西班牙语世界里摘下神秘面纱。而让广大西班牙语读者首次欣赏到这些中国故事的,是一名几乎一生都与中文为伴的西班牙汉学家、教授阿莉西亚⋅雷林克。雷林克现居西班牙南部小城格拉纳达。她有一头金色卷发,面容和蔼,眼神里总是带着几分羞怯的笑意。记者印象中,她谦逊平和、毫不张扬,但只要谈起中国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学,就会兴奋地滔滔不绝。“我10岁左右就特别喜欢李小龙的功夫电影,”雷林克笑着说,“我和中国结缘很早!”雷林克读初中时,一位教师对中国的描述让这个西班牙女孩心驰神往。她告诉记者,当时,一位平日里不苟言笑的老师突然笑容可掬地来上课,同学们都很诧异。老师说,自己这么开心,是因为刚刚去中国进行了一次难忘的旅行。雷林克想:“是怎样一个国家,能给人带来这么大的改变?” 于是,雷林克自己找到学习班,迈出通向中文世界的第一步。那是1976年,雷林克周围没有人理解她,就连中国老师都说,汉语很难,雷林克一定会放弃。“我听说汉语很难的第一反应是,一定要更加努力才行!”雷林克说,“第一节课,我就爱上了这门语言——汉语真的太美了。”大学期间,雷林克主修法律,但她花在中文上的时间比专业课还多。由于当时西班牙中文教学资源有限,1983年,雷林克毅然前往巴黎的大学深造,专业是中国学。1985年,雷林克获得北京大学奖学金,她用攒了一夏天的打工钱买了一张飞往北京的机票。雷林克第一次踏上这个东方国度的土地,一住就是4年。“我刚到北京时,住宿暂时没协调好,我和一家中国人住在一起。对我来说,北京的感觉就是家。”雷林克回忆起自己在北京的岁月,依然十分动情,“去之前,亲友说我肯定适应不了;结果正相反,北京简直是‘天堂’,所有人都很照顾我。”在北京的4年时间,让雷林克与中国真正“血肉相连”。她还记得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教授赵振江常在空闲时带她看这座古老的城市——在那个很少有西方人来到中国的时代,雷林克自由徜徉在紫禁城高大的红墙下、穿行于曲折的胡同里,在老师的课堂上和图书馆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孜孜不倦地追寻中国文化。回到西班牙后,雷林克在格拉纳达大学任教,开启了西班牙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格拉纳达大学也通过和北京大学合作,逐渐成为西班牙汉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在课堂上,雷林克讲“四书五经”,让学生用中文与先秦哲学家直接“对话”;她讲《楚辞》,带领学生触摸中国诗歌的瑰丽想象。她最爱的中国诗人是杜甫,每每读到那些激越的诗句,都会潸然泪下;她也由衷欣赏汤显祖,总被其高超文字技巧所雕琢的绝妙句子折服。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是最让雷林克痛并快乐的事。雷林克常收到出版社的翻译邀请,虽然她的译著不算多,但每一部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且都是首次以西班牙语出版,需要译者以高超水平和持久耐心去打磨。“翻译《金瓶梅》时,我每天晚上12点睡,早上6点起,这样工作了整整6年。就连和朋友们见面时,脑子里想的还是:这个词应该怎么翻?”雷林克说。为保证质量,雷林克每次翻译作品前,都会阅读大量当时朝代的政治、经济、社会介绍文献。而她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升华。2017年8月,雷林克被中国政府授予第十一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除了翻译和教学外,雷林克目前还担任格拉纳达大学孔子学院的外方院长,致力于西班牙中文教学推广工作。格拉纳达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吕文娜告诉记者,雷林克对孔子学院工作的投入和热爱,让所有同事动容。“曾经有朋友问我,孔子学院的中外方两个院长如果有矛盾听谁的?我想了半天回答:我们从来没有过矛盾呀!”吕文娜笑着说。雷林克几乎每年都要去几次中国,她看到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也深刻认识到古老文明的蓬勃活力。“西班牙应该更加重视中国。今天的中国,在很多领域已经跑到了欧洲前面。我一直告诫我的学生,要认真学习中国历史,因为中国的今天和明天,很多都可以从历史中找到答案。”1543303620000责编:崔舒飞新华网154330362000011[]{"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新华社西班牙格拉纳达11月27日电 通讯:痴爱中文40年——记西班牙汉学家雷林克新华社记者郭求达 冯俊伟《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赵氏孤儿》《文心雕龙》……这些闪耀中国文学史的经典著作,已经纷纷在西班牙语世界里摘下神秘面纱。而让广大西班牙语读者首次欣赏到这些中国故事的,是一名几乎一生都与中文为伴的西班牙汉学家、教授阿莉西亚⋅雷林克。雷林克现居西班牙南部小城格拉纳达。她有一头金色卷发,面容和蔼,眼神里总是带着几分羞怯的笑意。记者印象中,她谦逊平和、毫不张扬,但只要谈起中国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学,就会兴奋地滔滔不绝。“我10岁左右就特别喜欢李小龙的功夫电影,”雷林克笑着说,“我和中国结缘很早!”雷林克读初中时,一位教师对中国的描述让这个西班牙女孩心驰神往。她告诉记者,当时,一位平日里不苟言笑的老师突然笑容可掬地来上课,同学们都很诧异。老师说,自己这么开心,是因为刚刚去中国进行了一次难忘的旅行。雷林克想:“是怎样一个国家,能给人带来这么大的改变?” 于是,雷林克自己找到学习班,迈出通向中文世界的第一步。那是1976年,雷林克周围没有人理解她,就连中国老师都说,汉语很难,雷林克一定会放弃。“我听说汉语很难的第一反应是,一定要更加努力才行!”雷林克说,“第一节课,我就爱上了这门语言——汉语真的太美了。”大学期间,雷林克主修法律,但她花在中文上的时间比专业课还多。由于当时西班牙中文教学资源有限,1983年,雷林克毅然前往巴黎的大学深造,专业是中国学。1985年,雷林克获得北京大学奖学金,她用攒了一夏天的打工钱买了一张飞往北京的机票。雷林克第一次踏上这个东方国度的土地,一住就是4年。“我刚到北京时,住宿暂时没协调好,我和一家中国人住在一起。对我来说,北京的感觉就是家。”雷林克回忆起自己在北京的岁月,依然十分动情,“去之前,亲友说我肯定适应不了;结果正相反,北京简直是‘天堂’,所有人都很照顾我。”在北京的4年时间,让雷林克与中国真正“血肉相连”。她还记得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教授赵振江常在空闲时带她看这座古老的城市——在那个很少有西方人来到中国的时代,雷林克自由徜徉在紫禁城高大的红墙下、穿行于曲折的胡同里,在老师的课堂上和图书馆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孜孜不倦地追寻中国文化。回到西班牙后,雷林克在格拉纳达大学任教,开启了西班牙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格拉纳达大学也通过和北京大学合作,逐渐成为西班牙汉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在课堂上,雷林克讲“四书五经”,让学生用中文与先秦哲学家直接“对话”;她讲《楚辞》,带领学生触摸中国诗歌的瑰丽想象。她最爱的中国诗人是杜甫,每每读到那些激越的诗句,都会潸然泪下;她也由衷欣赏汤显祖,总被其高超文字技巧所雕琢的绝妙句子折服。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是最让雷林克痛并快乐的事。雷林克常收到出版社的翻译邀请,虽然她的译著不算多,但每一部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且都是首次以西班牙语出版,需要译者以高超水平和持久耐心去打磨。“翻译《金瓶梅》时,我每天晚上12点睡,早上6点起,这样工作了整整6年。就连和朋友们见面时,脑子里想的还是:这个词应该怎么翻?”雷林克说。为保证质量,雷林克每次翻译作品前,都会阅读大量当时朝代的政治、经济、社会介绍文献。而她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升华。2017年8月,雷林克被中国政府授予第十一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除了翻译和教学外,雷林克目前还担任格拉纳达大学孔子学院的外方院长,致力于西班牙中文教学推广工作。格拉纳达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吕文娜告诉记者,雷林克对孔子学院工作的投入和热爱,让所有同事动容。“曾经有朋友问我,孔子学院的中外方两个院长如果有矛盾听谁的?我想了半天回答:我们从来没有过矛盾呀!”吕文娜笑着说。雷林克几乎每年都要去几次中国,她看到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也深刻认识到古老文明的蓬勃活力。“西班牙应该更加重视中国。今天的中国,在很多领域已经跑到了欧洲前面。我一直告诫我的学生,要认真学习中国历史,因为中国的今天和明天,很多都可以从历史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