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YDMA world.huanqiu.comarticle人民日报国纪平文章:迎接中拉命运与共的历史新时期/e3pmh22ph/e3pmh2398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11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国纪平文章:迎接中拉命运与共的历史新时期——写在习近平主席2016年拉美之行前夕国纪平翻开中拉关系史册,读不尽中拉人民绵延不绝的友谊佳话。“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一句古语,道出了中国同拉美国家相亲相近的心意。3年多来,一年一件盛事。2013年初夏,习近平主席到访拉美,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再访拉美,对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古巴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首次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2015年新年伊始,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拉元首外交力度超凡,双方关系迎来历史最好时期。 3年多来,一步一个脚印。中拉论坛成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向前推进,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逐步形成,“1+3+6”框架将双方务实合作引入快车道。中拉互利共赢合作呈现跨越式发展,中拉命运共同体根基更加牢固。身处一个发展变革的世界、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一个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如何认清方向、选准道路、走稳步伐,对国际社会每一个成员来说都是考验。在这种情形下,中拉整体合作能否不断提升?中拉关系发展续航能力有多强,动力之源究竟来自哪里?思考这些问题的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习近平主席即将于11月17日至23日对厄瓜多尔、秘鲁、智利三国进行的国事访问。这是中国面向拉美展开的重大外交行动,是国际关系格局向前演进的重要坐标。又一次,“中拉时间”开启,友谊与合作的暖流在中拉人民心中流淌。(一)如一对环绕相伴的和平鸽,又如一双紧紧相握的手。中拉论坛徽标设计匠心独具,承载双方携手同行、密切合作的梦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以长远眼光,从战略高度作出顶层设计,成为中拉关系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58年前,毛泽东主席指出:“只要巴西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愿意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我们一律欢迎。不建立外交关系,做生意也好。不做生意,一般往来也好。”28年前,邓小平同志指出:“太平洋时代肯定要到来……那时也会同时出现一个拉美时代。我希望太平洋时代、大西洋时代和拉美时代同时出现。” 3年前,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拉关系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们应该登高望远、与时俱进,巩固传统友谊,加强全方位交往,提高合作水平,推动中拉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新的更大发展。”抓住机遇期,方有大发展。整体关系方面,推动成立中拉论坛,确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倡导努力构建政治上真诚互信、经贸上合作共赢、人文上互学互鉴、国际事务中密切协作、整体合作和双边关系相互促进的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过去几年,习近平主席同拉美领导人共同努力,擘画中拉关系长远发展蓝图,为双方整体合作提供了指引。双边关系方面,中国同巴西推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走得更深更实,同智利推动战略伙伴关系持续稳定发展,同哥斯达黎加建立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同厄瓜多尔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同阿根廷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秘鲁共同推动中秘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同乌拉圭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一系列双边关系新发展,与中拉整体关系发展相互促进,搭建起中拉合作多层面立体化架构。“知者善谋,不如当时。”顺势转型的合作路径,让中拉务实合作不断激发新活力。当前,世界经济增长脆弱,中拉双方都面临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外溢效应的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汇率波动的影响,中拉贸易承压明显。面对新形势,“1+3+6”中拉务实合作新框架被寄予厚望——“一个规划”,以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实现各自发展战略对接;“三大引擎”,以贸易、投资、金融合作为动力,推动中拉务实合作全面发展;“六大领域”,以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科技创新、信息技术为合作重点,推进中拉产业对接,推动中拉互利合作深入发展。如今,中国与巴西、秘鲁的“两洋铁路”、与阿根廷的水电站和货运铁路等大项目稳步推进;中国核电走出去在阿根廷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国家电网独立中标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直流输电二期项目,三峡集团获得巴西两座水电站30年特许经营权……一系列大项目合作带动中国企业产品技术走出去,帮助拉美国家培育本土化产业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鉴于此,《2016拉美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全球经济重心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进入新阶段,拉美与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继续加强合作仍可获益。“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中拉关系的发展,既有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有人文交流的“软助力”。面对面,手拉手,友好情愫让中拉人民心连心。习近平主席同特多乐手一起敲奏钢鼓,走访哥斯达黎加农户,同他们唠家常、聊民生,参观墨西哥玛雅文明古迹,展现东方文明对悠久的墨西哥文明的尊重。亲身垂范的一个个感人瞬间,印证了“相知者,不以万里为远”。今天,遍布拉美多国的孔子课堂上,“汉语热”不断升温,中拉友好未来的希望由此培育。“未来之桥”中拉青年领导人千人培训计划有序开展,“中拉科技伙伴计划”和“中拉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已经启动。2016年,正值首个“中拉文化交流年”。加勒比美食节、电影节、音乐节在中国刮起一阵又一阵“加勒比海风”。热络多彩的人文交流,加深了中拉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为中拉关系长远发展注入了更深层次的养分。智利前驻华大使费尔南多·雷耶斯·马塔近日不无感慨地说:“2010年第一届中拉智库交流论坛举行时,我们讨论的更多的是基础,比如如何改善贸易关系。但现在,我们探讨未来10年、15年的中拉关系,探讨这个世纪前50年我们要往哪个方向走。”今昔对比,更见不平凡历程。打造中拉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重要信号,并得到了拉美国家的积极响应。中拉关系快车道行驶的成就表明,中拉合作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大大增强,中拉关系实现更大发展面临更好机遇、具备更好基础、拥有更好条件。(二)“中国梦和拉美梦息息相通。中拉双方要勇于追梦、共同圆梦。”两年多前,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国会如是强调,引起拉美各界人士广泛共鸣。当下中拉关系呈现出的蓬勃活力,无疑印证了这一主张的重要意义。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正在促动中国和拉美跨越浩瀚太平洋阻隔,选择逐梦同行、共创未来?中国梦和拉美梦息息相通,源自相似的发展历程。回溯历史,中拉都曾长期经历外来势力的入侵和掠夺,都曾为争取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进行过长期斗争。从玻利瓦尔到圣马丁、何塞·马蒂,在拉丁美洲大陆上传颂的许多不可磨灭的英雄人物身上,有一种精神绵延不绝地传承——自强不息的拉美精神。这种精神,同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所尊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此相通。共同追求解放的道路上,共同追求发展的道路上,双方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毋庸讳言,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公平正义还远远没有彻底实现。过去几十年间,对于来自西方或直接或间接的干涉,中拉双方都有着相似的感受。巴西国会大厦的设计者尼迈尔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世界变得更加公正,生活将更加简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中拉追求各自发展,迫切需要相互支持,走好适合自己的前行道路。中国梦和拉美梦息息相通,源自共同的发展取向。新形势下,中拉双方都面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共同任务,相同的奋斗目标把双方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拉同为发展中国家,同为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有着共同的理念、共同的追求,因此完全可以团结在一起,推进南南合作,更好地拓展和维护共同利益。“以中拉合作为范例,我们找到了南南合作的最佳实践方法。推动南南合作成为超越经贸关系的多边合作,这对于世界发展中国家而言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官员的话,道出了中拉合作对南南合作的示范性。拉美和加勒比是全球最早开启一体化进程的地区之一,区内合作和跨区域合作经验丰富。多年来,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地区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整体合作。当下,随着全球经济融合步伐加快,区域一体化和跨区域合作蓬勃发展,中拉双方在更广泛领域拓展互利合作的意愿完全契合。中拉双方互鉴经验,充分发挥中拉论坛作用,必将打造出一个符合自身特点和需求的整体合作模式。中国梦和拉美梦息息相通,源自互补的发展格局。中拉各自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决定了双方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当前,拉美各国都期望实现经济发展多元化,加快工业化。中国则在深化经济结构改革,有大量优质产能和装备需要走出去。中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发展战略对接,契合度高,合作潜力大。中国向拉美转移优质、符合环保标准的装备和产能,既有助于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又能帮助拉美低成本、高起点地推进工业化进程。相通的梦想,带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地区之一携手前行,中拉命运与共的历史新时期阔步走来。(三)把当前的中拉关系放在拉美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历史坐标系中,能发现其运行轨迹同以往模式明显不同。历史的长镜头中,拉美地区是西方世界全球扩张首先“吞并”的地区。数百年来,西方大国的崛起给拉丁美洲留下刻骨铭心的惨痛经历,伟大的拉美文明成为欧洲列强的牺牲品。殖民者用惨无人道的手段掠走了黄金、白银、铜锡、石油、蔗糖、橡胶、棉花、咖啡……将病菌、贫穷和战乱留给了这个伤痕累累的大陆。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曾这样写道:“拉丁美洲是一个血管被切开的地区。自从发现美洲大陆至今,这个地区的一切先是被转化为欧洲资本,而后又转化为美国资本,并在遥远的权力中心积累。”及至二战后,美苏两强争霸又将拉美地区卷进了冷战漩涡,成为超级大国抢夺影响力的战略支点地区。在全球对抗的战略逻辑下,美国始终从“势力范围”视角出发审视拉美。早在1950年,对苏“遏制战略”策划者乔治·凯南就对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强调,拉美对美国至关重要,如果欧洲变成反美地区的话,拉美将是美国最后一个后勤地区。冷战时期的拉美地区,见证了一系列政变、外交危机、经济渗透,自主探索发展道路阻力重重,开展联合自强的区域合作也从未得到外部大国的真心支持。有学者指出,正是出于历史的原因,拉美地区对外部资本有种天然的不信任感。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提出的诸多合作倡议,却在这片对独立自主有着特殊情感的土地上收获了广泛认同和热情回应。人们有理由问,为什么中国会不同?中国的不同在于平等相待的合作原则。外交细节颇能说明问题。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拉美,同拉美多国领导人深入交换意见。这些国家中,既有几万人口的小国,也有1亿人口以上的大国,习近平主席都一一以诚相待,中国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外交原则感动了他们。拉美多国领导人纷纷表示:“同中国交往,就是有很强的舒适感和亲近感。”2015年1月,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现场,习近平主席深入阐述对中拉论坛未来发展的构想。“坚持平等相待的合作原则”这句话刚一出口,会场上即刻响起热烈掌声。热情的回应,源于认同、源于尊重、源于期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帕特里克·吉莱斯皮曾在其报道中感慨道:“中国无意干涉别国政治,无意教导别国领导人应该如何治理国家。这与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国从很久以前就一直干涉拉美政治。”中国的不同在于互利共赢的合作追求。不同于过往大国为了一己私利而强势介入拉美,中国同拉美国家开展合作,始终着眼于共同发展,以实现“1加1大于2”的效果为目标。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拉发挥各自优势,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当前,中国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中国的不同在于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中拉论坛框架内的合作充分考虑相关各方不同利益诉求,照顾彼此舒适度。中国也欢迎拉美和加勒比其他地区组织和多边机构积极参与中拉整体合作。与此同时,中国与拉美加强合作,从来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存在“地缘政治意图”。尽管中国取得的成就“当惊世界殊”,但中国自身没有“国强必霸”的逻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中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感触最深也最有发言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中国,因顺于理义而成功立事、广受欢迎。“世界各民族一起望着你/啊,中国!/他们说:‘我们当中出现了一个多么坚强的兄弟!’” 早在1951年,被誉为“中拉友谊之春第一燕”的智利诗人聂鲁达访问北京,如此写下鼓舞人心的长诗《向中国致敬》。65年后的今天,人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中拉关系生机盎然,正在成为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模式间友好合作的典范,不负中拉人民的期盼。(四)拉美在地理上是离中国最远的地区,但在心理上同中国相系相连,在行动上更是同中国结为伙伴。墨西哥人民心中有位“中国姑娘”。她因16世纪中期的“大帆船贸易”而来到拉美,不仅为当地妇女设计了丝料连衣裙,还留下了美德与智慧的故事。她的塑像至今还矗立在普埃布拉市。拉美人民不会忘记100年前的50万华工,他们修筑巴拿马铁路和巴拿马运河,用双手甚至生命为拉美国家现代化的启动、发展披荆斩棘,谱写了中拉民间友好永不磨灭的篇章。中国人民熟知马尔克斯、聂鲁达、博尔赫斯、胡安·鲁尔福等拉美文学大师,他们的作品在中国经久热销。精彩纷呈的巴西世界杯和里约奥运会,让中国人民得以同热情似火的拉美文化“近身接触”。智利红酒、秘鲁鱼油、厄瓜多尔咖啡、巴西牛肉、阿根廷红虾等各色拉美物产,如今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中国人的购物单上。如同玻利维亚外长在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上所言:“人类都是兄弟姐妹,如果从宇宙的角度看,我们之间的距离其实并不遥远,我们是命运相连的一家人。”70多年前,拉美这片土地曾经启发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发问:“在这个世界上,不同阶级、种族、肤色、信仰的人怎样才能和平共处?”他久久沉浸于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无限创伤与绝望,终未找到答案。“让我们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努力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共创中拉关系的美好未来!”70多年后,同样在拉美这方热土,习近平主席以“命运共同体”破题,在中国人民与拉美和加勒比各国人民的梦想中找寻最大公约数,为中拉人民携手追梦、共创未来描绘出一幅极具建设性的未来蓝图。打造中拉命运共同体,不是束之高阁的口号,不是镜花水月的幻象,而是现实行动。加勒比小岛屿国家受气候变化问题影响很大,习近平主席真诚表示中方理解其关切,支持其合理诉求,愿在南南合作框架内继续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帮助厄瓜多尔打造的国家公共安全和应急平台,用“中国质量”和“中国标准”经受住了强震考验,并在震后救灾中发挥积极作用,赢得厄瓜多尔民众的称赞。中国研制的玻利维亚通信卫星“图帕克·卡塔里”星成功发射升空,让玻利维亚也拥有了引以为傲的第一颗卫星……积微成大,中拉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就是这样的行动汇聚延伸出的未来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拉时间”再次来临的时候,世界能够深深感知中国人民和拉美人民共同的信念。中拉整体合作的航船乘风破浪,让追梦之旅为双方人民创造更多福祉,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1479267780000责编:王一人民日报14792677800002["9CaKrnJYDAz","9CaKrnJYCWF","9CaKrnJYDxW","9CaKrnJYByF","9CaKrnJYxgd"]{"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11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国纪平文章:迎接中拉命运与共的历史新时期——写在习近平主席2016年拉美之行前夕国纪平翻开中拉关系史册,读不尽中拉人民绵延不绝的友谊佳话。“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一句古语,道出了中国同拉美国家相亲相近的心意。3年多来,一年一件盛事。2013年初夏,习近平主席到访拉美,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再访拉美,对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古巴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首次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2015年新年伊始,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拉元首外交力度超凡,双方关系迎来历史最好时期。 3年多来,一步一个脚印。中拉论坛成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向前推进,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逐步形成,“1+3+6”框架将双方务实合作引入快车道。中拉互利共赢合作呈现跨越式发展,中拉命运共同体根基更加牢固。身处一个发展变革的世界、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一个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如何认清方向、选准道路、走稳步伐,对国际社会每一个成员来说都是考验。在这种情形下,中拉整体合作能否不断提升?中拉关系发展续航能力有多强,动力之源究竟来自哪里?思考这些问题的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习近平主席即将于11月17日至23日对厄瓜多尔、秘鲁、智利三国进行的国事访问。这是中国面向拉美展开的重大外交行动,是国际关系格局向前演进的重要坐标。又一次,“中拉时间”开启,友谊与合作的暖流在中拉人民心中流淌。(一)如一对环绕相伴的和平鸽,又如一双紧紧相握的手。中拉论坛徽标设计匠心独具,承载双方携手同行、密切合作的梦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以长远眼光,从战略高度作出顶层设计,成为中拉关系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58年前,毛泽东主席指出:“只要巴西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愿意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我们一律欢迎。不建立外交关系,做生意也好。不做生意,一般往来也好。”28年前,邓小平同志指出:“太平洋时代肯定要到来……那时也会同时出现一个拉美时代。我希望太平洋时代、大西洋时代和拉美时代同时出现。” 3年前,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拉关系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们应该登高望远、与时俱进,巩固传统友谊,加强全方位交往,提高合作水平,推动中拉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新的更大发展。”抓住机遇期,方有大发展。整体关系方面,推动成立中拉论坛,确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倡导努力构建政治上真诚互信、经贸上合作共赢、人文上互学互鉴、国际事务中密切协作、整体合作和双边关系相互促进的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过去几年,习近平主席同拉美领导人共同努力,擘画中拉关系长远发展蓝图,为双方整体合作提供了指引。双边关系方面,中国同巴西推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走得更深更实,同智利推动战略伙伴关系持续稳定发展,同哥斯达黎加建立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同厄瓜多尔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同阿根廷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秘鲁共同推动中秘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同乌拉圭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一系列双边关系新发展,与中拉整体关系发展相互促进,搭建起中拉合作多层面立体化架构。“知者善谋,不如当时。”顺势转型的合作路径,让中拉务实合作不断激发新活力。当前,世界经济增长脆弱,中拉双方都面临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外溢效应的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汇率波动的影响,中拉贸易承压明显。面对新形势,“1+3+6”中拉务实合作新框架被寄予厚望——“一个规划”,以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实现各自发展战略对接;“三大引擎”,以贸易、投资、金融合作为动力,推动中拉务实合作全面发展;“六大领域”,以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科技创新、信息技术为合作重点,推进中拉产业对接,推动中拉互利合作深入发展。如今,中国与巴西、秘鲁的“两洋铁路”、与阿根廷的水电站和货运铁路等大项目稳步推进;中国核电走出去在阿根廷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国家电网独立中标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直流输电二期项目,三峡集团获得巴西两座水电站30年特许经营权……一系列大项目合作带动中国企业产品技术走出去,帮助拉美国家培育本土化产业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鉴于此,《2016拉美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全球经济重心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进入新阶段,拉美与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继续加强合作仍可获益。“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中拉关系的发展,既有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有人文交流的“软助力”。面对面,手拉手,友好情愫让中拉人民心连心。习近平主席同特多乐手一起敲奏钢鼓,走访哥斯达黎加农户,同他们唠家常、聊民生,参观墨西哥玛雅文明古迹,展现东方文明对悠久的墨西哥文明的尊重。亲身垂范的一个个感人瞬间,印证了“相知者,不以万里为远”。今天,遍布拉美多国的孔子课堂上,“汉语热”不断升温,中拉友好未来的希望由此培育。“未来之桥”中拉青年领导人千人培训计划有序开展,“中拉科技伙伴计划”和“中拉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已经启动。2016年,正值首个“中拉文化交流年”。加勒比美食节、电影节、音乐节在中国刮起一阵又一阵“加勒比海风”。热络多彩的人文交流,加深了中拉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为中拉关系长远发展注入了更深层次的养分。智利前驻华大使费尔南多·雷耶斯·马塔近日不无感慨地说:“2010年第一届中拉智库交流论坛举行时,我们讨论的更多的是基础,比如如何改善贸易关系。但现在,我们探讨未来10年、15年的中拉关系,探讨这个世纪前50年我们要往哪个方向走。”今昔对比,更见不平凡历程。打造中拉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重要信号,并得到了拉美国家的积极响应。中拉关系快车道行驶的成就表明,中拉合作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大大增强,中拉关系实现更大发展面临更好机遇、具备更好基础、拥有更好条件。(二)“中国梦和拉美梦息息相通。中拉双方要勇于追梦、共同圆梦。”两年多前,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国会如是强调,引起拉美各界人士广泛共鸣。当下中拉关系呈现出的蓬勃活力,无疑印证了这一主张的重要意义。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正在促动中国和拉美跨越浩瀚太平洋阻隔,选择逐梦同行、共创未来?中国梦和拉美梦息息相通,源自相似的发展历程。回溯历史,中拉都曾长期经历外来势力的入侵和掠夺,都曾为争取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进行过长期斗争。从玻利瓦尔到圣马丁、何塞·马蒂,在拉丁美洲大陆上传颂的许多不可磨灭的英雄人物身上,有一种精神绵延不绝地传承——自强不息的拉美精神。这种精神,同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所尊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此相通。共同追求解放的道路上,共同追求发展的道路上,双方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毋庸讳言,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公平正义还远远没有彻底实现。过去几十年间,对于来自西方或直接或间接的干涉,中拉双方都有着相似的感受。巴西国会大厦的设计者尼迈尔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世界变得更加公正,生活将更加简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中拉追求各自发展,迫切需要相互支持,走好适合自己的前行道路。中国梦和拉美梦息息相通,源自共同的发展取向。新形势下,中拉双方都面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共同任务,相同的奋斗目标把双方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拉同为发展中国家,同为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有着共同的理念、共同的追求,因此完全可以团结在一起,推进南南合作,更好地拓展和维护共同利益。“以中拉合作为范例,我们找到了南南合作的最佳实践方法。推动南南合作成为超越经贸关系的多边合作,这对于世界发展中国家而言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官员的话,道出了中拉合作对南南合作的示范性。拉美和加勒比是全球最早开启一体化进程的地区之一,区内合作和跨区域合作经验丰富。多年来,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地区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整体合作。当下,随着全球经济融合步伐加快,区域一体化和跨区域合作蓬勃发展,中拉双方在更广泛领域拓展互利合作的意愿完全契合。中拉双方互鉴经验,充分发挥中拉论坛作用,必将打造出一个符合自身特点和需求的整体合作模式。中国梦和拉美梦息息相通,源自互补的发展格局。中拉各自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决定了双方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当前,拉美各国都期望实现经济发展多元化,加快工业化。中国则在深化经济结构改革,有大量优质产能和装备需要走出去。中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发展战略对接,契合度高,合作潜力大。中国向拉美转移优质、符合环保标准的装备和产能,既有助于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又能帮助拉美低成本、高起点地推进工业化进程。相通的梦想,带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地区之一携手前行,中拉命运与共的历史新时期阔步走来。(三)把当前的中拉关系放在拉美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历史坐标系中,能发现其运行轨迹同以往模式明显不同。历史的长镜头中,拉美地区是西方世界全球扩张首先“吞并”的地区。数百年来,西方大国的崛起给拉丁美洲留下刻骨铭心的惨痛经历,伟大的拉美文明成为欧洲列强的牺牲品。殖民者用惨无人道的手段掠走了黄金、白银、铜锡、石油、蔗糖、橡胶、棉花、咖啡……将病菌、贫穷和战乱留给了这个伤痕累累的大陆。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曾这样写道:“拉丁美洲是一个血管被切开的地区。自从发现美洲大陆至今,这个地区的一切先是被转化为欧洲资本,而后又转化为美国资本,并在遥远的权力中心积累。”及至二战后,美苏两强争霸又将拉美地区卷进了冷战漩涡,成为超级大国抢夺影响力的战略支点地区。在全球对抗的战略逻辑下,美国始终从“势力范围”视角出发审视拉美。早在1950年,对苏“遏制战略”策划者乔治·凯南就对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强调,拉美对美国至关重要,如果欧洲变成反美地区的话,拉美将是美国最后一个后勤地区。冷战时期的拉美地区,见证了一系列政变、外交危机、经济渗透,自主探索发展道路阻力重重,开展联合自强的区域合作也从未得到外部大国的真心支持。有学者指出,正是出于历史的原因,拉美地区对外部资本有种天然的不信任感。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提出的诸多合作倡议,却在这片对独立自主有着特殊情感的土地上收获了广泛认同和热情回应。人们有理由问,为什么中国会不同?中国的不同在于平等相待的合作原则。外交细节颇能说明问题。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拉美,同拉美多国领导人深入交换意见。这些国家中,既有几万人口的小国,也有1亿人口以上的大国,习近平主席都一一以诚相待,中国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外交原则感动了他们。拉美多国领导人纷纷表示:“同中国交往,就是有很强的舒适感和亲近感。”2015年1月,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现场,习近平主席深入阐述对中拉论坛未来发展的构想。“坚持平等相待的合作原则”这句话刚一出口,会场上即刻响起热烈掌声。热情的回应,源于认同、源于尊重、源于期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帕特里克·吉莱斯皮曾在其报道中感慨道:“中国无意干涉别国政治,无意教导别国领导人应该如何治理国家。这与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国从很久以前就一直干涉拉美政治。”中国的不同在于互利共赢的合作追求。不同于过往大国为了一己私利而强势介入拉美,中国同拉美国家开展合作,始终着眼于共同发展,以实现“1加1大于2”的效果为目标。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拉发挥各自优势,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当前,中国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中国的不同在于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中拉论坛框架内的合作充分考虑相关各方不同利益诉求,照顾彼此舒适度。中国也欢迎拉美和加勒比其他地区组织和多边机构积极参与中拉整体合作。与此同时,中国与拉美加强合作,从来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存在“地缘政治意图”。尽管中国取得的成就“当惊世界殊”,但中国自身没有“国强必霸”的逻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中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感触最深也最有发言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中国,因顺于理义而成功立事、广受欢迎。“世界各民族一起望着你/啊,中国!/他们说:‘我们当中出现了一个多么坚强的兄弟!’” 早在1951年,被誉为“中拉友谊之春第一燕”的智利诗人聂鲁达访问北京,如此写下鼓舞人心的长诗《向中国致敬》。65年后的今天,人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中拉关系生机盎然,正在成为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模式间友好合作的典范,不负中拉人民的期盼。(四)拉美在地理上是离中国最远的地区,但在心理上同中国相系相连,在行动上更是同中国结为伙伴。墨西哥人民心中有位“中国姑娘”。她因16世纪中期的“大帆船贸易”而来到拉美,不仅为当地妇女设计了丝料连衣裙,还留下了美德与智慧的故事。她的塑像至今还矗立在普埃布拉市。拉美人民不会忘记100年前的50万华工,他们修筑巴拿马铁路和巴拿马运河,用双手甚至生命为拉美国家现代化的启动、发展披荆斩棘,谱写了中拉民间友好永不磨灭的篇章。中国人民熟知马尔克斯、聂鲁达、博尔赫斯、胡安·鲁尔福等拉美文学大师,他们的作品在中国经久热销。精彩纷呈的巴西世界杯和里约奥运会,让中国人民得以同热情似火的拉美文化“近身接触”。智利红酒、秘鲁鱼油、厄瓜多尔咖啡、巴西牛肉、阿根廷红虾等各色拉美物产,如今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中国人的购物单上。如同玻利维亚外长在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上所言:“人类都是兄弟姐妹,如果从宇宙的角度看,我们之间的距离其实并不遥远,我们是命运相连的一家人。”70多年前,拉美这片土地曾经启发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发问:“在这个世界上,不同阶级、种族、肤色、信仰的人怎样才能和平共处?”他久久沉浸于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无限创伤与绝望,终未找到答案。“让我们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努力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共创中拉关系的美好未来!”70多年后,同样在拉美这方热土,习近平主席以“命运共同体”破题,在中国人民与拉美和加勒比各国人民的梦想中找寻最大公约数,为中拉人民携手追梦、共创未来描绘出一幅极具建设性的未来蓝图。打造中拉命运共同体,不是束之高阁的口号,不是镜花水月的幻象,而是现实行动。加勒比小岛屿国家受气候变化问题影响很大,习近平主席真诚表示中方理解其关切,支持其合理诉求,愿在南南合作框架内继续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帮助厄瓜多尔打造的国家公共安全和应急平台,用“中国质量”和“中国标准”经受住了强震考验,并在震后救灾中发挥积极作用,赢得厄瓜多尔民众的称赞。中国研制的玻利维亚通信卫星“图帕克·卡塔里”星成功发射升空,让玻利维亚也拥有了引以为傲的第一颗卫星……积微成大,中拉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就是这样的行动汇聚延伸出的未来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拉时间”再次来临的时候,世界能够深深感知中国人民和拉美人民共同的信念。中拉整体合作的航船乘风破浪,让追梦之旅为双方人民创造更多福祉,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