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VFQK world.huanqiu.comarticle明天出现在广岛的那个人,是圣徒还是美国总统?/e3pmh22ph/e3pmh23981945年8月6日,美军一架B-29轰炸机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一个“小男孩”——这颗原子弹的代号,蘑菇云下8.6万人命丧黄泉;2016年5月27日,广岛将迎来另一个特殊的美国“老男孩”——总统奥巴马,他将在这里发表演讲。广岛长崎核爆是日美两国心底最深处的“一根刺”,几十年来11位美国总统都避之不及,奥巴马这是要变成“洗地大帝”的节奏吗?罪与罚1955年8月建成的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坐落在广岛和平纪念公园,数十年来它就像原子弹爆炸后的唯一幸存者一样矗立着,在冷森森的穹顶下,笼罩着历史的幽灵。抵达那里的游客,第一眼看到就是高耸的的蘑菇云图像,从地面直到天花板,右下角是“广岛核袭击”的字样。70多年前那个早晨的轰炸改变了20世纪的轨迹,当时的幸存者回忆说,广岛变成一片火海,纸、木材,遮光窗帘都在燃烧,火灾连绵数公里。27日,奥巴马就将访问这里。他会在演讲中说什么呢?对这座纪念馆,日本人认为广岛是一场没有必要的暴行的受害者——父母和孩子被烧成灰烬、千万人断送生命、一代人遭受辐射毒害。不过,到底是什么最终导致了核爆广岛这一恐怖事件,附近的博物馆陈列却基本上保持沉默。当时,日本战争机器已经肆虐亚洲10年,战争造成2000万亚洲人丧生。在多数美国人那里,故事则是这样的:哈里·杜鲁门总统投下原子弹的决定挽救了数万美国战士的生命,如果进攻日本主岛,那些已看到胜利曙光的美国人很可能就要命丧沙场。 奥巴马怎么穿越这片历史的雷区——并且拉着日本人的手?此前几个月,白宫内部围绕奥巴马该不该访问广岛进行过激烈辩论,美国媒体同样如此,担心一旦奥巴马出现在广岛,就会被理解为道歉——这关系到美国核爆广岛的正当性,进一步而言,可能还关系到二战胜利以及以二战结果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的正当性。24日,美国政府坚定地表示,奥巴马不会在广岛道歉。他不会去事后质疑杜鲁门总统1945年在广岛投放原子弹的决定,也不会质疑3天之后因天皇拒不投降而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的更具争议的决定。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说,“这次访问会是一个契机,缅怀所有在战争中丧生的无辜的人。”美国官员说,奥巴马将在广岛强调防止核武器扩散的重要性,包括美国与伊朗达成的核协议,推动世界无核化。无核化与伊朗核协议都被视为带有奥巴马标签意义的政治遗产,广岛则由于遭受核轰炸的悲剧对于无核化的诉求显然具有特别意义——不知道有没有日本人怀疑美国领导人此行是对日本核悲剧的一种消费?奥巴马25日在强调,“访问(日本)广岛是为悼念所有的战争牺牲者,再次确认‘无核世界’的蓝图,同时强化与日本的同盟关系”。奥巴马以此明确表示广岛访问不是为了向原子弹爆炸受害者谢罪。奥巴马还表示“尽管我坚定认为使用武器应对攻击是正当的,但是无法否认这引发了悲剧与痛苦。为了重新铭记(reflect)到这一点,我决定访问越南与广岛”。韩国《中央日报》26日报道说,但是日语翻译官将这部分发言中英语原文的“重新铭记(reflect)到这一点”翻译成为“这种反省的心情”。从安倍到更低级的日本官员都努力避免让人觉得他们利用奥巴马访问广岛,给人美国在道歉的印象。安倍将此访表述为一个纪念逝者、支持核裁军的机会。长崎冈正治和平资料馆前秘书长柴田俊明对奥巴马此行不去长崎感到高兴,他认为,奥巴马此行是为了给鼓吹修宪,试图把日本拖入战争的安倍提供支持。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学者塞缪尔对《纽约时报》说,“我认为日本对历史的态度并没有真正的改观,至少,右翼分子和那些坚决否认日本曾在亚洲发起破坏性战争并坚称日本自身才是受害者的人的态度没有改变”。韩国《中央日报》警告,日本邀请美国总统访问广岛,进行一场“被害者”表演。照此发展下去,说不定日本有一天会主张珍珠湾空袭是由美国引起,主张太平洋战争的责任并非全部在与自己。如果事情演变到这一局面,损失最大的应该是美国。对于日本颠覆美国主导建立的战后秩序的“作为”,美国不仅不予理会,甚至“为虎作伥”,才会自食其果,眼睁睁看着东北亚美式和平走向绝路。美国媒体提醒说,奥巴马27日在广岛发表演讲时,哪怕一次哽咽都会被人视为对当年核爆行为的忏悔。是“圣徒”?还是“帝国的洗地者”?“因为他一再在国外替美国人向外国人道歉,所以,总统这次出现在广岛,一样标记了美国的歉意,不论他说了什么。”美国历史学家阿瑟‧赫曼这样解读奥巴马的广岛之行。他说,奥巴马一再质疑美国历史上采取的行动。奥巴马2009年上台首次发表就职演讲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愿意松开拳头,我们就会伸出手”。这与他提出的“change(改变)”“hope(希望)”相呼应,当时让美国国内外许多人兴奋得不能自已。那时候,美国正背负着两个沉重的十字架:由于监管不力等因素导致的金融危机、让美国形象一落千丈的伊拉克战争。萨达姆被证明根本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军士兵用狗链拖着关塔那摩囚犯的照片在世界媒体上流传,美国已不是不少人心中象征民主、自由的灯塔。奥巴马上台后签署的第一项行政命令,就是在一年内关闭关塔那摩监狱,以及关闭中央情报局设于海外的所有秘密监狱。“道德宇宙轨迹虽漫长,但终将归向正义。”在美国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地毯上印有这么一句话,这是出自主张废奴的波士顿牧师西奥多·帕克的名言,马丁·路德·金经常在公开演讲中引用这句话。这似乎也是奥巴马对自己的历史定位。他说,“我认为,8年总统任期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彰显这些价值,为这些价值发声。”2009年,上台仅一年的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连他自己都感到意外,他还什么都没有做。一位熟悉和平奖评议的中国专家对本报记者说,其实欧洲试图以此给奥巴马带上一道“紧箍”,改变美国单边主义等做派。对于不顺从的对手,小布什的对策是轰炸他们;如果他们不听话,就继续轰炸他们。奥巴马试图改变世人对美国的这种印象。上任第一年出访中,倍加谦逊,引得美国保守派怒批“道歉之旅”。七年半中,与宿敌伊朗达成核协议、解除对缅甸的制裁、实现最近88年来美国总统首次访问古巴、访问越南……不过,奥巴马的美国,另一只手仍紧攥着拳头。斯诺登泄密事件曝光美国对各国的监视——包括盟友以及本国民众,美国有所回升的道德力量再次跌落,参与利比亚战争使奥巴马多了“战争总统”的绰号。奥巴马第二任期大力推动的亚洲再平衡大大加剧了亚洲国家的分裂与紧张,南海甚至成为一些国际评论家口中的“火药桶”。几年间,美国紧抓缅甸、向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增派军力、获得菲律宾军事基地、密切与日韩的关系,解除对越南的武器禁运。或许,从两场演讲中更能看清奥巴马:2008年奥巴马胜选演讲后强调的是“我们仍然是世界的唯一”“我们的合众国是完美的”;今年1月12日晚,奥巴马做最后一次国情咨文演讲,他强调“美国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没有国家能够匹敌。我们的军费开支超过我们身后8个国家的总和,我们的军队是世界历史上最出色的作战力量……每当重大国际问题出现时,世界民众不会指望北京或莫斯科来领头解决,他们会找我们。”这样,似乎更容易理解奥巴马与俄罗斯关系“按下重启键”之后却没有重启,与许多小国谈笑泯恩仇却在许多问题上与中国较劲——美国并不是对所有国家都准备伸出手的,包括盟友。27日,奥巴马前往广岛时,还会带上一个二战时在菲律宾抗击日本的老兵。从“YES WE CAN”到“NO WE CAN'T”2008年11月6日,奥巴马赢得总统大选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从他演讲的题目《YES WE CAN(我们一定能)就能看出,那时候他是上帝赐给美国最好的礼物。两个月后,300万人顶着零摄氏度以下的寒风聚集华盛顿,以一场史上最盛大的总统就职典礼见证奥巴马入主白宫。但不到2年,事情就起了变化。不到两年后,奥巴马的民众支持率持续下滑,执政能力欠佳、行为与民众生活脱节、当选总统时的激情荡然无存以及对国内债务处置不力等都是原因。美国白人和黑人对他的支持率也暴跌,这段时期奥巴马身处尴尬境地。直到2011年中旬,因成功打死拉登以及经济和就业数据持续走好,他的支持率才开始回升。2012年奥巴马成功连任,但这种连任与其说他更受欢迎,不如说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更不受选民喜欢。2014年民主党在国会中期选举失利后奥巴马开始被许多人视为“跛脚总统”。当年,美国Politico披露的一份文件显示,2013年奥巴马呆在高尔夫球场的天数达到46天,比他前一年创纪录的30天还多。奥巴马似乎已经在逐步隐退。报道说,奥巴马5月在罗马与一些意大利学者共进晚餐后抱怨称:“昨晚我还在谈论生活和艺术,以及一些极为有趣的事情,现在我们又回到政治上的琐事。”他的幽居病已经很明显了。好消息是,他的任期只剩下两年半时间了。或许,奥巴马挥杆的一刹那心里会油然发出感慨:哥打的不是高尔夫,哥打的是寂寞。2012年3月,韩国核安全峰会的非正式会议期间,奥巴马对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说,如果他能如愿在当年11月的美国大选中顺利连任,会承诺在反导系统等双边问题上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不巧的是,由于麦克风没有关闭,“私语”变成“演说”,奥巴马的“YES WE CAN”滑向“NO WE CAN'T”。次年8月,国际舆论纷纷宣称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动用了“生化武器”,而这是美国的“红线”,但终究奥巴马做出了不轰炸叙利亚的决定。去年3月9日,47名美国共和党参议员联署致信伊朗高层,信函内容可概括为:尊敬的伊朗领导人,请不要和奥巴马签署核武协议,因为我们不喜欢奥巴马总统,而且,他就快离职了。”对力挺伊朗核协议的奥巴马来说,这样一封信完全是啪啪啪打脸,也表明对国内政治他难以摆平。由于未能让美国人相信必须做好与希特勒领导下的纳粹德国开战的准备,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曾不无自嘲地说道:“你想领个头,但回头一看,身后一个人也没有,这种情况多么可怕啊。”奥巴马很多时候应该也有这种感受。“当年他是一个如此令人信服的竞选高手,拥有精彩的个人故事,以至于我们对他产生了高得不合理的预期。最终,他可能验证了美国政治的古老箴言。选民们希望选出像乔治•华盛顿或者亚伯拉罕•林肯那样优秀的总统。但最终,他们大多数时候选上来的是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那样不能实现选民或时代抱负的领导人。”2003年9月,美国《外交政策》杂志首席执行官罗特科普夫曾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如此评论奥巴马。历史会怎么评价奥巴马,他是一个“道德圣徒”?还是一个美国帝国霸权的“洗地者”?或许可以改编一下当年凯撒的那句话免费赠出:他来了,他试过了,他走了!图片/来自网络1464268320000责编:yupengfei环球时报微信公众号146426832000011["9CaKrnJVFvt","9CaKrnJVC1l","9CaKrnJVBV5","9CaKrnJVBva","9CaKrnJVAXa"]//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6/0526/21/14/20160526091411485.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1945年8月6日,美军一架B-29轰炸机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一个“小男孩”——这颗原子弹的代号,蘑菇云下8.6万人命丧黄泉;2016年5月27日,广岛将迎来另一个特殊的美国“老男孩”——总统奥巴马,他将在这里发表演讲。广岛长崎核爆是日美两国心底最深处的“一根刺”,几十年来11位美国总统都避之不及,奥巴马这是要变成“洗地大帝”的节奏吗?罪与罚1955年8月建成的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坐落在广岛和平纪念公园,数十年来它就像原子弹爆炸后的唯一幸存者一样矗立着,在冷森森的穹顶下,笼罩着历史的幽灵。抵达那里的游客,第一眼看到就是高耸的的蘑菇云图像,从地面直到天花板,右下角是“广岛核袭击”的字样。70多年前那个早晨的轰炸改变了20世纪的轨迹,当时的幸存者回忆说,广岛变成一片火海,纸、木材,遮光窗帘都在燃烧,火灾连绵数公里。27日,奥巴马就将访问这里。他会在演讲中说什么呢?对这座纪念馆,日本人认为广岛是一场没有必要的暴行的受害者——父母和孩子被烧成灰烬、千万人断送生命、一代人遭受辐射毒害。不过,到底是什么最终导致了核爆广岛这一恐怖事件,附近的博物馆陈列却基本上保持沉默。当时,日本战争机器已经肆虐亚洲10年,战争造成2000万亚洲人丧生。在多数美国人那里,故事则是这样的:哈里·杜鲁门总统投下原子弹的决定挽救了数万美国战士的生命,如果进攻日本主岛,那些已看到胜利曙光的美国人很可能就要命丧沙场。 奥巴马怎么穿越这片历史的雷区——并且拉着日本人的手?此前几个月,白宫内部围绕奥巴马该不该访问广岛进行过激烈辩论,美国媒体同样如此,担心一旦奥巴马出现在广岛,就会被理解为道歉——这关系到美国核爆广岛的正当性,进一步而言,可能还关系到二战胜利以及以二战结果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的正当性。24日,美国政府坚定地表示,奥巴马不会在广岛道歉。他不会去事后质疑杜鲁门总统1945年在广岛投放原子弹的决定,也不会质疑3天之后因天皇拒不投降而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的更具争议的决定。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说,“这次访问会是一个契机,缅怀所有在战争中丧生的无辜的人。”美国官员说,奥巴马将在广岛强调防止核武器扩散的重要性,包括美国与伊朗达成的核协议,推动世界无核化。无核化与伊朗核协议都被视为带有奥巴马标签意义的政治遗产,广岛则由于遭受核轰炸的悲剧对于无核化的诉求显然具有特别意义——不知道有没有日本人怀疑美国领导人此行是对日本核悲剧的一种消费?奥巴马25日在强调,“访问(日本)广岛是为悼念所有的战争牺牲者,再次确认‘无核世界’的蓝图,同时强化与日本的同盟关系”。奥巴马以此明确表示广岛访问不是为了向原子弹爆炸受害者谢罪。奥巴马还表示“尽管我坚定认为使用武器应对攻击是正当的,但是无法否认这引发了悲剧与痛苦。为了重新铭记(reflect)到这一点,我决定访问越南与广岛”。韩国《中央日报》26日报道说,但是日语翻译官将这部分发言中英语原文的“重新铭记(reflect)到这一点”翻译成为“这种反省的心情”。从安倍到更低级的日本官员都努力避免让人觉得他们利用奥巴马访问广岛,给人美国在道歉的印象。安倍将此访表述为一个纪念逝者、支持核裁军的机会。长崎冈正治和平资料馆前秘书长柴田俊明对奥巴马此行不去长崎感到高兴,他认为,奥巴马此行是为了给鼓吹修宪,试图把日本拖入战争的安倍提供支持。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学者塞缪尔对《纽约时报》说,“我认为日本对历史的态度并没有真正的改观,至少,右翼分子和那些坚决否认日本曾在亚洲发起破坏性战争并坚称日本自身才是受害者的人的态度没有改变”。韩国《中央日报》警告,日本邀请美国总统访问广岛,进行一场“被害者”表演。照此发展下去,说不定日本有一天会主张珍珠湾空袭是由美国引起,主张太平洋战争的责任并非全部在与自己。如果事情演变到这一局面,损失最大的应该是美国。对于日本颠覆美国主导建立的战后秩序的“作为”,美国不仅不予理会,甚至“为虎作伥”,才会自食其果,眼睁睁看着东北亚美式和平走向绝路。美国媒体提醒说,奥巴马27日在广岛发表演讲时,哪怕一次哽咽都会被人视为对当年核爆行为的忏悔。是“圣徒”?还是“帝国的洗地者”?“因为他一再在国外替美国人向外国人道歉,所以,总统这次出现在广岛,一样标记了美国的歉意,不论他说了什么。”美国历史学家阿瑟‧赫曼这样解读奥巴马的广岛之行。他说,奥巴马一再质疑美国历史上采取的行动。奥巴马2009年上台首次发表就职演讲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愿意松开拳头,我们就会伸出手”。这与他提出的“change(改变)”“hope(希望)”相呼应,当时让美国国内外许多人兴奋得不能自已。那时候,美国正背负着两个沉重的十字架:由于监管不力等因素导致的金融危机、让美国形象一落千丈的伊拉克战争。萨达姆被证明根本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军士兵用狗链拖着关塔那摩囚犯的照片在世界媒体上流传,美国已不是不少人心中象征民主、自由的灯塔。奥巴马上台后签署的第一项行政命令,就是在一年内关闭关塔那摩监狱,以及关闭中央情报局设于海外的所有秘密监狱。“道德宇宙轨迹虽漫长,但终将归向正义。”在美国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地毯上印有这么一句话,这是出自主张废奴的波士顿牧师西奥多·帕克的名言,马丁·路德·金经常在公开演讲中引用这句话。这似乎也是奥巴马对自己的历史定位。他说,“我认为,8年总统任期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彰显这些价值,为这些价值发声。”2009年,上台仅一年的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连他自己都感到意外,他还什么都没有做。一位熟悉和平奖评议的中国专家对本报记者说,其实欧洲试图以此给奥巴马带上一道“紧箍”,改变美国单边主义等做派。对于不顺从的对手,小布什的对策是轰炸他们;如果他们不听话,就继续轰炸他们。奥巴马试图改变世人对美国的这种印象。上任第一年出访中,倍加谦逊,引得美国保守派怒批“道歉之旅”。七年半中,与宿敌伊朗达成核协议、解除对缅甸的制裁、实现最近88年来美国总统首次访问古巴、访问越南……不过,奥巴马的美国,另一只手仍紧攥着拳头。斯诺登泄密事件曝光美国对各国的监视——包括盟友以及本国民众,美国有所回升的道德力量再次跌落,参与利比亚战争使奥巴马多了“战争总统”的绰号。奥巴马第二任期大力推动的亚洲再平衡大大加剧了亚洲国家的分裂与紧张,南海甚至成为一些国际评论家口中的“火药桶”。几年间,美国紧抓缅甸、向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增派军力、获得菲律宾军事基地、密切与日韩的关系,解除对越南的武器禁运。或许,从两场演讲中更能看清奥巴马:2008年奥巴马胜选演讲后强调的是“我们仍然是世界的唯一”“我们的合众国是完美的”;今年1月12日晚,奥巴马做最后一次国情咨文演讲,他强调“美国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没有国家能够匹敌。我们的军费开支超过我们身后8个国家的总和,我们的军队是世界历史上最出色的作战力量……每当重大国际问题出现时,世界民众不会指望北京或莫斯科来领头解决,他们会找我们。”这样,似乎更容易理解奥巴马与俄罗斯关系“按下重启键”之后却没有重启,与许多小国谈笑泯恩仇却在许多问题上与中国较劲——美国并不是对所有国家都准备伸出手的,包括盟友。27日,奥巴马前往广岛时,还会带上一个二战时在菲律宾抗击日本的老兵。从“YES WE CAN”到“NO WE CAN'T”2008年11月6日,奥巴马赢得总统大选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从他演讲的题目《YES WE CAN(我们一定能)就能看出,那时候他是上帝赐给美国最好的礼物。两个月后,300万人顶着零摄氏度以下的寒风聚集华盛顿,以一场史上最盛大的总统就职典礼见证奥巴马入主白宫。但不到2年,事情就起了变化。不到两年后,奥巴马的民众支持率持续下滑,执政能力欠佳、行为与民众生活脱节、当选总统时的激情荡然无存以及对国内债务处置不力等都是原因。美国白人和黑人对他的支持率也暴跌,这段时期奥巴马身处尴尬境地。直到2011年中旬,因成功打死拉登以及经济和就业数据持续走好,他的支持率才开始回升。2012年奥巴马成功连任,但这种连任与其说他更受欢迎,不如说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更不受选民喜欢。2014年民主党在国会中期选举失利后奥巴马开始被许多人视为“跛脚总统”。当年,美国Politico披露的一份文件显示,2013年奥巴马呆在高尔夫球场的天数达到46天,比他前一年创纪录的30天还多。奥巴马似乎已经在逐步隐退。报道说,奥巴马5月在罗马与一些意大利学者共进晚餐后抱怨称:“昨晚我还在谈论生活和艺术,以及一些极为有趣的事情,现在我们又回到政治上的琐事。”他的幽居病已经很明显了。好消息是,他的任期只剩下两年半时间了。或许,奥巴马挥杆的一刹那心里会油然发出感慨:哥打的不是高尔夫,哥打的是寂寞。2012年3月,韩国核安全峰会的非正式会议期间,奥巴马对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说,如果他能如愿在当年11月的美国大选中顺利连任,会承诺在反导系统等双边问题上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不巧的是,由于麦克风没有关闭,“私语”变成“演说”,奥巴马的“YES WE CAN”滑向“NO WE CAN'T”。次年8月,国际舆论纷纷宣称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动用了“生化武器”,而这是美国的“红线”,但终究奥巴马做出了不轰炸叙利亚的决定。去年3月9日,47名美国共和党参议员联署致信伊朗高层,信函内容可概括为:尊敬的伊朗领导人,请不要和奥巴马签署核武协议,因为我们不喜欢奥巴马总统,而且,他就快离职了。”对力挺伊朗核协议的奥巴马来说,这样一封信完全是啪啪啪打脸,也表明对国内政治他难以摆平。由于未能让美国人相信必须做好与希特勒领导下的纳粹德国开战的准备,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曾不无自嘲地说道:“你想领个头,但回头一看,身后一个人也没有,这种情况多么可怕啊。”奥巴马很多时候应该也有这种感受。“当年他是一个如此令人信服的竞选高手,拥有精彩的个人故事,以至于我们对他产生了高得不合理的预期。最终,他可能验证了美国政治的古老箴言。选民们希望选出像乔治•华盛顿或者亚伯拉罕•林肯那样优秀的总统。但最终,他们大多数时候选上来的是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那样不能实现选民或时代抱负的领导人。”2003年9月,美国《外交政策》杂志首席执行官罗特科普夫曾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如此评论奥巴马。历史会怎么评价奥巴马,他是一个“道德圣徒”?还是一个美国帝国霸权的“洗地者”?或许可以改编一下当年凯撒的那句话免费赠出:他来了,他试过了,他走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