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F4pB world.huanqiu.comarticle习李接连访欧释放三大信号/e3pmh22ph/e3pmh2398<article><section data-type="rtext"><p>原标题:习李接连访欧释放三大信号(望海楼)</p><p>6月16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开始访问欧洲,目的地为英国和希腊。不到3个月前,习近平主席结束长达11天的访欧之旅,行程覆盖荷兰、法国、德国和比利时四国。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家领导人两次踏足欧洲。</p><p>与此同时,欧洲领导人也频频到访中国。自去年12月以来,英国首相、保加利亚总统、匈牙利总理、德国副总理、葡萄牙总统、克罗地亚总统、意大利总理等先后来华访问。</p><p>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中欧领导人之间的频繁互动,反映出双方关系的良好状态,更透射出中欧关系向深层次、立体化发展的三大信号。</p> <adv-loader __attr__inner="7004636" __attr__style="width: auto;position: relative;float: left;border: 1px solid #ebebeb; padding: 20px;overflow: hidden;margin: 10px 30px 40px 0;"></adv-loader> <p>首先,中欧发展相互需要。截至2013年,欧盟连续9年作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10年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高访期间,双边密集签署合作协议。习主席访欧期间,中国与欧洲四国共签署120多项合作协议,涉及广泛领域。此次李总理出访,也将见证一系列重要协议签署。</p><p>除了数量大、金额高之外,中欧合作协议反映出,合作正向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各取所需”成为合作的基础。欧洲需要借重中国的资金优势。中国东风汽车公司与法国标致—雪铁龙合作,帮助后者走出严重的财政困境。中国向空客公司订购了价值100亿美元的70架飞机。中国与欧洲企业合作,则有机会学习到对方的高技术。同时,中国技术已经有能力走向欧洲。此次李总理访问期间,将向英国推销核电、高铁等项目。</p><p>相互需要是中欧关系的黏合剂。中欧意识形态不同,发展模式不同,在某些问题上的立场和观点也难以达成一致。但务实合作带来的相互依存为双方增进理解、化解分歧奠定了基础。</p><p>其次,中欧政治相互倚重。中国和欧盟是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力量。对欧关系在中国外交设计中占有重要位置。习主席成为首次访问欧盟总部的中国国家元首。此次李总理访欧后,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将完成对英、法、德这三个欧盟领头国家的访问。</p><p>从欧盟的角度看,有若干因素干扰中欧关系的发展。经贸摩擦此起彼伏;欧盟加紧与美进行政策协调,推动“跨大西洋贸易投资伙伴关系”(TTIP)谈判,而中欧自贸区谈判进展缓慢;日本通过领导人访问、建立“2+2”磋商机制等手段促使欧洲国家在中日问题上选边站队。然而,实际情况是,去年的中欧光伏争端得以和解,近期日本企图绑架七国集团点名批评中国的阴谋破产。欧盟和欧洲国家在重视对华关系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避免对中欧关系构成严重伤害。</p><p>最后,中欧文化相互借鉴。虽然中欧国情、体制和发展阶段不同,但各有所长,应以平等的视角看待对方。中国领导人注重思想和文化交流,在访问期间阐述中国的基本观念和发展理念,促进欧洲对中国的了解。习主席将中国比喻为“已睡醒的和平狮子”在欧洲引起广泛共鸣。此次李总理将进一步阐述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而不同”是中欧共同努力的目标。</p><p>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已走过十年。在未来的十年中,经济需要、政治倚重、文明互鉴将成为中欧关系全方位、立体化的发展框架。</p><p>(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部副主任)</p></section></article>1402965600000责编:张晓芳<a href="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617/c1001-25157692.html"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a>14029656000001["9CaKrnJF4pf","9CaKrnJF4k0","9CaKrnJF47b","9CaKrnJF46w","9CaKrnJF3W6"]{"email":"zhangxiaofang@huanqiu.com","name":"张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