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sH7K作者:贺超article缅甸爱国口号被反复宣传 零星冲突常波及中国/e3pmh22ph/e3pmt8os0●本报赴缅甸特约记者 张月恒 ●陈小丫有着十几支少数民族武装的掸邦是缅甸面积最大、民族构成最复杂的一个邦。2009年8月,掸邦第一特区果敢的地方武装和缅甸政府军发生交战,一度给中国边境地区带来紧张。最近两年,总兵力上万人的掸邦军还时常与政府军发生零星冲突。与之相对应的是,缅甸新政府在加紧推动国内民族和解,写有“国家三大任务———联邦不被瓦解;民族团结不被瓦解;巩固主权”的“爱国广告”在缅甸主要报纸上颇为常见。缅甸民族武装大部分在靠近缅中边境的山区,《环球时报》记者9月中下旬深入掸邦,感受到缅甸民族问题的复杂性。缅甸的民族政策不仅牵扯内部矛盾,困扰着缅甸的正常发展,也涉及到中缅关系,特别是掸邦东部的局势对中国边境稳定、中国在缅甸的各类投资都有直接影响。“差点赶上政府军和掸邦军的零星交火”《环球时报》记者9月中旬从缅泰边境城市大其力进入掸邦采访,在连接大其力和景栋的165公里道路上,多次看到全副武装的缅甸政府军士兵在执行任务。在掸邦的重要城市景栋,酒店老板冬斋告诉记者,距离景栋不远的村庄几天前还发生过政府军和掸邦军的零星交火,“差点就赶上了”。一路上,让记者印象最深的还有连绵的山峰和大片的密林,此外,就是不同风格的少数民族民居随处可见。缅甸是一个有着135个民族的国家。缅甸全国分7个省、7个邦和联邦区。省是缅族主要聚居区,邦多为各少数民族聚居地,联邦区是首都内比都。掸邦位于缅甸东部,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缅总面积的1/4,是缅甸所有省、邦中最大的一个。 缅甸的主体民族缅族主要聚居在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中部平原和南部沿海地区,而少数民族分布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东、西、北部的高原地带。记者在大其力、景栋等掸邦地区采访时看到,当地居民生活依然十分贫穷,沿途村寨民居多为茅屋,家里没有什么物件,锅碗瓢盆和换洗衣物即为全部家当。更让记者吃惊的是,沿途很少看到有稻谷等农作物种植。由于当地村民子女较多,据说务农劳作一年仅够糊口。为了维持生计,掸邦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有罂粟种植。景栋当地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悄悄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虽然目前城镇内很难看到毒品,但是掸邦的毒品问题依然严重。此外,在掸邦高原活动的少数民族武装,为了获得维持武装斗争所需的经费,也组织村民种植鸦片、生产毒品。整编数万少数民族武装成缅政府难题在掸邦采访期间,记者看到缅甸发行量最大的两份国家报纸《镜报》和《缅甸之光》的报眼显著位置,每天都要刊登“爱国广告”:有时候写着“国家三大任务———联邦不被瓦解;民族团结不被瓦解;巩固主权”;有时候写着“真正的爱国心———无论居住在联邦的任何地方,坚定地保持爱国心是最重要的;联邦精神是各族人民都要长久坚定保持的真正爱国心。”据了解,缅甸军政府1988年执政后,已有40个少数民族武装组织与政府和解,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武装没有与政府实现停火。缅甸新政府今年3月底执政以来,继续推动民族和解,目前正与包括克钦武装、佤联军在内的5个已经和解的武装组织,进行完成武装改编的谈判。在缅甸近6000万人口中,缅族占了2/3,掸族、克伦族、克钦族、孟族、佤族等是比较大的少数民族。英国殖民缅甸时期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措施,曾造成这个东南亚国家的分裂。1947年2月,为了反对英国殖民政府“分而治之”、成立几个国家的图谋,缅族与主要少数民族在彬龙会议上签署《彬龙协议》。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但殖民者留下的阴影还是让一些少数民族武装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与中央政府对抗。缅甸现在有公开的25支民族武装和10多支不常露面的民族武装,仅掸邦就有10多支民族武装经常活动。目前,政府军主要控制了掸邦的54个城市和部分道路,而很多村庄、山区仍处于总兵力上万人的掸邦军武装控制之下,这些地区时常会发生零星冲突。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无论是缅甸政府,还是民族武装和当地群众,都认为会谈所取得的初步共识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实现民族问题的永久解决仍然需要巨大努力。北京大学缅甸问题专家姜永仁认为,除了整编数万少数民族武装对缅甸政府是一个巨大考验外,少数民族地区与缅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也加剧了民族隔阂和误解。在《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期间,很多掸族百姓抱怨说,他们处于政府军和掸邦军的双重压力下,生活状况困难。景栋郊区10公里外的掸族村庄村民颂萨告诉记者:“掸邦军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会向村民索取生活物资、收取苛捐杂税,如果不给,就会受到威胁。而政府军则对支持民族武装的村民进行处罚。”此外,在一些偏远地区,也存在政府军欺压百姓的情况。比如,强迫青壮年加入政府军,强征劳力、抢夺财物等等。因此,很多掸族百姓左右为难,只能选择离开家园,逃难到泰国。在大其力的一位汽车司机曾到曼谷工作3年,他告诉记者,在掸邦开车,经常会受到政府人员的勒索。记者在掸邦采访期间,也经常碰到政府官员收费不写收据的情况,官员贪污、以权谋私的现象严重。西方用缅民族问题遏制中国在掸邦东部的缅中边界一带,绝大部分地区被4个与缅甸政府达成和解的特区控制。记者本来计划从景栋前往第四特区的勐拉采访,但却被告知外国人禁止通过,只能在大其力和景栋活动。在景栋开餐厅的华人李先生告诉记者,缅甸政府几年前开放了外国人赴勐拉参观,但今年3月后,不知道为什么,景栋到勐拉的关口被关闭了。131831112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佚名环球时报131831112000011[]{"email":"anonymous@huanqiu.com","name":"佚名"}
●本报赴缅甸特约记者 张月恒 ●陈小丫有着十几支少数民族武装的掸邦是缅甸面积最大、民族构成最复杂的一个邦。2009年8月,掸邦第一特区果敢的地方武装和缅甸政府军发生交战,一度给中国边境地区带来紧张。最近两年,总兵力上万人的掸邦军还时常与政府军发生零星冲突。与之相对应的是,缅甸新政府在加紧推动国内民族和解,写有“国家三大任务———联邦不被瓦解;民族团结不被瓦解;巩固主权”的“爱国广告”在缅甸主要报纸上颇为常见。缅甸民族武装大部分在靠近缅中边境的山区,《环球时报》记者9月中下旬深入掸邦,感受到缅甸民族问题的复杂性。缅甸的民族政策不仅牵扯内部矛盾,困扰着缅甸的正常发展,也涉及到中缅关系,特别是掸邦东部的局势对中国边境稳定、中国在缅甸的各类投资都有直接影响。“差点赶上政府军和掸邦军的零星交火”《环球时报》记者9月中旬从缅泰边境城市大其力进入掸邦采访,在连接大其力和景栋的165公里道路上,多次看到全副武装的缅甸政府军士兵在执行任务。在掸邦的重要城市景栋,酒店老板冬斋告诉记者,距离景栋不远的村庄几天前还发生过政府军和掸邦军的零星交火,“差点就赶上了”。一路上,让记者印象最深的还有连绵的山峰和大片的密林,此外,就是不同风格的少数民族民居随处可见。缅甸是一个有着135个民族的国家。缅甸全国分7个省、7个邦和联邦区。省是缅族主要聚居区,邦多为各少数民族聚居地,联邦区是首都内比都。掸邦位于缅甸东部,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缅总面积的1/4,是缅甸所有省、邦中最大的一个。 缅甸的主体民族缅族主要聚居在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中部平原和南部沿海地区,而少数民族分布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东、西、北部的高原地带。记者在大其力、景栋等掸邦地区采访时看到,当地居民生活依然十分贫穷,沿途村寨民居多为茅屋,家里没有什么物件,锅碗瓢盆和换洗衣物即为全部家当。更让记者吃惊的是,沿途很少看到有稻谷等农作物种植。由于当地村民子女较多,据说务农劳作一年仅够糊口。为了维持生计,掸邦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有罂粟种植。景栋当地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悄悄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虽然目前城镇内很难看到毒品,但是掸邦的毒品问题依然严重。此外,在掸邦高原活动的少数民族武装,为了获得维持武装斗争所需的经费,也组织村民种植鸦片、生产毒品。整编数万少数民族武装成缅政府难题在掸邦采访期间,记者看到缅甸发行量最大的两份国家报纸《镜报》和《缅甸之光》的报眼显著位置,每天都要刊登“爱国广告”:有时候写着“国家三大任务———联邦不被瓦解;民族团结不被瓦解;巩固主权”;有时候写着“真正的爱国心———无论居住在联邦的任何地方,坚定地保持爱国心是最重要的;联邦精神是各族人民都要长久坚定保持的真正爱国心。”据了解,缅甸军政府1988年执政后,已有40个少数民族武装组织与政府和解,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武装没有与政府实现停火。缅甸新政府今年3月底执政以来,继续推动民族和解,目前正与包括克钦武装、佤联军在内的5个已经和解的武装组织,进行完成武装改编的谈判。在缅甸近6000万人口中,缅族占了2/3,掸族、克伦族、克钦族、孟族、佤族等是比较大的少数民族。英国殖民缅甸时期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措施,曾造成这个东南亚国家的分裂。1947年2月,为了反对英国殖民政府“分而治之”、成立几个国家的图谋,缅族与主要少数民族在彬龙会议上签署《彬龙协议》。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但殖民者留下的阴影还是让一些少数民族武装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与中央政府对抗。缅甸现在有公开的25支民族武装和10多支不常露面的民族武装,仅掸邦就有10多支民族武装经常活动。目前,政府军主要控制了掸邦的54个城市和部分道路,而很多村庄、山区仍处于总兵力上万人的掸邦军武装控制之下,这些地区时常会发生零星冲突。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无论是缅甸政府,还是民族武装和当地群众,都认为会谈所取得的初步共识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实现民族问题的永久解决仍然需要巨大努力。北京大学缅甸问题专家姜永仁认为,除了整编数万少数民族武装对缅甸政府是一个巨大考验外,少数民族地区与缅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也加剧了民族隔阂和误解。在《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期间,很多掸族百姓抱怨说,他们处于政府军和掸邦军的双重压力下,生活状况困难。景栋郊区10公里外的掸族村庄村民颂萨告诉记者:“掸邦军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会向村民索取生活物资、收取苛捐杂税,如果不给,就会受到威胁。而政府军则对支持民族武装的村民进行处罚。”此外,在一些偏远地区,也存在政府军欺压百姓的情况。比如,强迫青壮年加入政府军,强征劳力、抢夺财物等等。因此,很多掸族百姓左右为难,只能选择离开家园,逃难到泰国。在大其力的一位汽车司机曾到曼谷工作3年,他告诉记者,在掸邦开车,经常会受到政府人员的勒索。记者在掸邦采访期间,也经常碰到政府官员收费不写收据的情况,官员贪污、以权谋私的现象严重。西方用缅民族问题遏制中国在掸邦东部的缅中边界一带,绝大部分地区被4个与缅甸政府达成和解的特区控制。记者本来计划从景栋前往第四特区的勐拉采访,但却被告知外国人禁止通过,只能在大其力和景栋活动。在景栋开餐厅的华人李先生告诉记者,缅甸政府几年前开放了外国人赴勐拉参观,但今年3月后,不知道为什么,景栋到勐拉的关口被关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