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sow8作者:齐潇涵article奢侈品炫富“分裂”中国社会 凸显社会收入鸿沟/e3pmh22ph/e3pmt8os0本报驻日、英、韩、印记者 孙秀萍 纪双城 王刚 郭西山 本报记者 段聪聪“奢侈品是中国中产阶级的精神鸦片。”在法国这个世界奢侈品之乡,媒体的这种比喻令人深思。同时,法媒也发现,“对现状感到不安的中国政府想要传达请尽管消费但保持低调的信息”,原因是围绕奢侈品,无论是“郭美美炫富事件”,还是国家博物馆举办“路易威登(LV)”专题展,都引发过百姓的激烈争论。很多国际和国内的研究机构都预测中国一两年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但不断加大的收入鸿沟正引发新的社会不满。奢侈品消费在中国正经历狂热阶段,部分人的过分炫富被欧美人看成畸形消费心态。这种作祟心态西方人有过,在韩国也闹过搅动社会的“4亿名牌女”风波,印度等新兴国家同样呼吁“不要炫耀性消费”,以免造成社会分裂。因此,有研究奢侈品消费的专家提出,“真正的奢侈品消费应是低调奢华的”。“可尽管消费但请保持低调”国家博物馆今年5月举办的“路易威登”专题展引起是否该为奢侈品消费文化做推广的争议。眼下,国博又在举办意大利奢侈珠宝品牌宝格丽(BVLGARI)的艺术展。按照世界奢侈品协会与中国贸促会今年夏天联合发布的《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官方报告蓝皮书》统计,意大利奢侈品牌在全球的销售份额中60%都卖给了中国人,而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目前已占据全球份额的1/4。 中国经济和国民消费实力的增长速度这几年引起了国外奢侈品厂商的重视,而法国、英国、美国等奢侈品主要生产国的媒体也格外关注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相关报道隔三差五就会出现。英国《金融时报》前不久称,欧美多个奢侈品牌展开“中国调查”,得到的结论是,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有了新变化———男性更爱买包,而女性青睐名酒和跑车。《经济学家》称,中国消费者在国内外采购奢侈品的增长必须用“爆炸式”来形容。中国商务部与财政部前一阵子关于是否调整奢侈品进口关税的争论也是国外媒体关注的热点。前者认为应进一步降低中高档商品的进口关税,后者认为不应取消或降低奢侈品进口消费税。美国《华盛顿邮报》8月18日以“中国的新富们炫富,让共产主义统治者头痛”为题说,不断加大的收入鸿沟以及引发的不满让中国官员正在讨论如何确保财富分配更均衡,如何让富人们更低调。文章还说,“郭美美丑闻”暴露了中国普遍存在的、毫无掩饰的失控情绪:中国新富们出现炫耀自己多么有钱的趋势,但炫富本身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还刚起步,中国人的消费心理还不成熟,炫富者多是新富及“富二代”,他们希望得到他人“仰视”。就在政府部门争论是否该为奢侈品进口减税期间,各大奢侈品又掀起了一轮“涨价潮”,涨幅5%-20%不等。有中国学者认为,给奢侈品减税像输入新鸦片,对进口奢侈品征消费税不但不应降低,相反应提高,因为对富人征税才有利于社会公平。13159567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佚名环球时报131595678000011[]{"email":"anonymous@huanqiu.com","name":"佚名"}
本报驻日、英、韩、印记者 孙秀萍 纪双城 王刚 郭西山 本报记者 段聪聪“奢侈品是中国中产阶级的精神鸦片。”在法国这个世界奢侈品之乡,媒体的这种比喻令人深思。同时,法媒也发现,“对现状感到不安的中国政府想要传达请尽管消费但保持低调的信息”,原因是围绕奢侈品,无论是“郭美美炫富事件”,还是国家博物馆举办“路易威登(LV)”专题展,都引发过百姓的激烈争论。很多国际和国内的研究机构都预测中国一两年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但不断加大的收入鸿沟正引发新的社会不满。奢侈品消费在中国正经历狂热阶段,部分人的过分炫富被欧美人看成畸形消费心态。这种作祟心态西方人有过,在韩国也闹过搅动社会的“4亿名牌女”风波,印度等新兴国家同样呼吁“不要炫耀性消费”,以免造成社会分裂。因此,有研究奢侈品消费的专家提出,“真正的奢侈品消费应是低调奢华的”。“可尽管消费但请保持低调”国家博物馆今年5月举办的“路易威登”专题展引起是否该为奢侈品消费文化做推广的争议。眼下,国博又在举办意大利奢侈珠宝品牌宝格丽(BVLGARI)的艺术展。按照世界奢侈品协会与中国贸促会今年夏天联合发布的《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官方报告蓝皮书》统计,意大利奢侈品牌在全球的销售份额中60%都卖给了中国人,而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目前已占据全球份额的1/4。 中国经济和国民消费实力的增长速度这几年引起了国外奢侈品厂商的重视,而法国、英国、美国等奢侈品主要生产国的媒体也格外关注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相关报道隔三差五就会出现。英国《金融时报》前不久称,欧美多个奢侈品牌展开“中国调查”,得到的结论是,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有了新变化———男性更爱买包,而女性青睐名酒和跑车。《经济学家》称,中国消费者在国内外采购奢侈品的增长必须用“爆炸式”来形容。中国商务部与财政部前一阵子关于是否调整奢侈品进口关税的争论也是国外媒体关注的热点。前者认为应进一步降低中高档商品的进口关税,后者认为不应取消或降低奢侈品进口消费税。美国《华盛顿邮报》8月18日以“中国的新富们炫富,让共产主义统治者头痛”为题说,不断加大的收入鸿沟以及引发的不满让中国官员正在讨论如何确保财富分配更均衡,如何让富人们更低调。文章还说,“郭美美丑闻”暴露了中国普遍存在的、毫无掩饰的失控情绪:中国新富们出现炫耀自己多么有钱的趋势,但炫富本身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还刚起步,中国人的消费心理还不成熟,炫富者多是新富及“富二代”,他们希望得到他人“仰视”。就在政府部门争论是否该为奢侈品进口减税期间,各大奢侈品又掀起了一轮“涨价潮”,涨幅5%-20%不等。有中国学者认为,给奢侈品减税像输入新鸦片,对进口奢侈品征消费税不但不应降低,相反应提高,因为对富人征税才有利于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