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slhV作者:乌元春article蒙古推行“第三邻国”外交/e3pmh22ph/e3pmt8os0环球网记者乌元春报道近日,美国副总统拜登在结束中国之行后,8月22日对蒙古国展开了为期一天的访问。当天,韩国总统李明博也访问了蒙古。7月底,印度总统时隔23年后又一次访蒙。有分析认为,这显示出蒙古近年来积极推动与“第三邻国”合作关系的趋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及东亚、南亚一些国家政要密集访问这个被美国评价为亚洲民主典范的国家,表明蒙古国强化与美、日、德、韩、印度以及欧盟等“第三邻国”外交关系的对外政策,已经得到了这些国家的积极回应。作为夹在中俄两大邻国之间的一个小国,蒙古选择了接受“多样化的外来援助”。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专家陈山认为,这是蒙古在调整对外战略时,追求其自身独立,努力摆脱冷战时期依赖受制于别国的被动局面,最大限度提高本国对外关系的主导地位的表现。“第三邻国”构想:夹在大国间的小国的不安全感蒙古将强化“第三邻国”外交政策苏联解体后,蒙古从1989年代末开始实行民主制政治转型,就在那个时候,蒙古领导人提出了“第三邻国”的说法。1990年代初期,蒙古先是主要发展对中俄两大邻国的外交关系。后来通过不断思考和研究,他们找到了“第三邻国”这一概念。 前任中国驻蒙古大使高树茂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说:“我上任时,当时的蒙古国外长额尔登楚龙曾与我谈过这个问题。他说,怎么去理解蒙古的‘第三邻国’政策?这个涵义起初被认为是中、俄、美,即‘第三邻国’是美国;但之后这个涵义变了,他说是西方国家。所谓西方国家,涵义就变大了,如美国、西欧国家;后来他们认为这个提法还不是很准确,于是又把‘第三邻国’界定为援蒙国家,因此日韩印等亚洲国家开始进入‘第三邻国’行列。”2010年,蒙古国家大呼拉尔(议会)通过了新国家安全构想,强调蒙古在平衡与中、俄两大邻国的同时,将强化“第三邻国”的外交政策。环球时报·环球网驻蒙古国记者霍文指出,蒙古近两年活跃的对外交往正是这一政策的具体体现。一方面包括其对美、日、德、韩、加、澳、印度等“第三邻国”的积极外交;另一方面也包括其重视发展多边外交关系,如联合国、欧盟、北约、上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两块石头撑不起来,必须要有第三个支点”对于“第三邻国”外交政策,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专家陈山指出,它的准确表述应为“多支点、等距离、不结盟的均衡外交”。2009年正值中蒙建交60周年,蒙古国总理巴特包勒德(当时担任蒙古国外交部长)访问中国,他在中国社科院作演讲时,形象地表述了蒙古人特有的“三个基石”理念:一口锅支在地上,两块石头是撑不起来的,必须要有第三个支点。多支点中摆在第一位的是两大邻国——中国、俄罗斯,蒙古在中俄与“第三邻国”之间保持均衡的外交方针。陈山认为,“第三邻国”包含两点:首先是与蒙古有共同的价值观,其次是能够对蒙古及其周边产生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国际组织或政治势力。环球时报·环球网驻蒙古国记者霍文称,蒙古“第三邻国”外交的实质是视美、日等“第三邻国”为国家安全支柱,即作为一个小国,蒙古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来保障国家安全,而非军事等其它手段。131555454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佚名环球网131555454000011[]{"email":"anonymous@huanqiu.com","name":"佚名"}
环球网记者乌元春报道近日,美国副总统拜登在结束中国之行后,8月22日对蒙古国展开了为期一天的访问。当天,韩国总统李明博也访问了蒙古。7月底,印度总统时隔23年后又一次访蒙。有分析认为,这显示出蒙古近年来积极推动与“第三邻国”合作关系的趋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及东亚、南亚一些国家政要密集访问这个被美国评价为亚洲民主典范的国家,表明蒙古国强化与美、日、德、韩、印度以及欧盟等“第三邻国”外交关系的对外政策,已经得到了这些国家的积极回应。作为夹在中俄两大邻国之间的一个小国,蒙古选择了接受“多样化的外来援助”。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专家陈山认为,这是蒙古在调整对外战略时,追求其自身独立,努力摆脱冷战时期依赖受制于别国的被动局面,最大限度提高本国对外关系的主导地位的表现。“第三邻国”构想:夹在大国间的小国的不安全感蒙古将强化“第三邻国”外交政策苏联解体后,蒙古从1989年代末开始实行民主制政治转型,就在那个时候,蒙古领导人提出了“第三邻国”的说法。1990年代初期,蒙古先是主要发展对中俄两大邻国的外交关系。后来通过不断思考和研究,他们找到了“第三邻国”这一概念。 前任中国驻蒙古大使高树茂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说:“我上任时,当时的蒙古国外长额尔登楚龙曾与我谈过这个问题。他说,怎么去理解蒙古的‘第三邻国’政策?这个涵义起初被认为是中、俄、美,即‘第三邻国’是美国;但之后这个涵义变了,他说是西方国家。所谓西方国家,涵义就变大了,如美国、西欧国家;后来他们认为这个提法还不是很准确,于是又把‘第三邻国’界定为援蒙国家,因此日韩印等亚洲国家开始进入‘第三邻国’行列。”2010年,蒙古国家大呼拉尔(议会)通过了新国家安全构想,强调蒙古在平衡与中、俄两大邻国的同时,将强化“第三邻国”的外交政策。环球时报·环球网驻蒙古国记者霍文指出,蒙古近两年活跃的对外交往正是这一政策的具体体现。一方面包括其对美、日、德、韩、加、澳、印度等“第三邻国”的积极外交;另一方面也包括其重视发展多边外交关系,如联合国、欧盟、北约、上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两块石头撑不起来,必须要有第三个支点”对于“第三邻国”外交政策,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专家陈山指出,它的准确表述应为“多支点、等距离、不结盟的均衡外交”。2009年正值中蒙建交60周年,蒙古国总理巴特包勒德(当时担任蒙古国外交部长)访问中国,他在中国社科院作演讲时,形象地表述了蒙古人特有的“三个基石”理念:一口锅支在地上,两块石头是撑不起来的,必须要有第三个支点。多支点中摆在第一位的是两大邻国——中国、俄罗斯,蒙古在中俄与“第三邻国”之间保持均衡的外交方针。陈山认为,“第三邻国”包含两点:首先是与蒙古有共同的价值观,其次是能够对蒙古及其周边产生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国际组织或政治势力。环球时报·环球网驻蒙古国记者霍文称,蒙古“第三邻国”外交的实质是视美、日等“第三邻国”为国家安全支柱,即作为一个小国,蒙古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来保障国家安全,而非军事等其它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