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oKYQ作者:张晓芳article环球时报战地记者亲历:美英联军分四路攻伊(图)/e3pmh22ph/e3pmt8os0本报记者发自科威特的报道本报赴科威特特派记者 宋念申本报记者宋念申与美军士兵合影。(环球时报2003年3月10日见报)最近两天,科威特又刮沙尘又是降雨,气温维持在24摄氏度左右,虽然能见度比较差,但感觉还比较凉爽。眼下,国际社会虽然没有放弃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努力,但在科威特人看来,美军对伊拉克动武的时间不会太远了:美军已基本完成在这一地区的军事部署,他们不会坐等着天气越来越热。地面进攻将分四路展开3月7日,科威特发行量最大的阿拉伯文报纸《舆论报》在头版头条刊登新闻,援引“来自军方的消息”说,驻科威特的美英联军将在空中打击后不久,很快发动地面进攻,中间的间隔短则几个小时,长不超过几天。联军将分四路推进,控制住伊拉克南部地区的几个重要城市。从报纸配发的图片上可以看出:第一条进攻路线是从伊拉克南部的出海口实施水陆两栖攻击,夺取伊拉克和伊朗交界的边境城市法奥;第二条路线是从科威特北部的阿布达里开始,攻占伊拉克南部重镇巴士拉,然后继续北上,直取底格里斯河左岸城市阿马拉;第三条路线是从科威特西北方向的边境出发,先攻打纳西里耶,然后奔向阿马拉;第四条路线是从科威特西部沙漠进入伊拉克,攻打靠近幼发拉底河的城市阿斯萨马瓦。这些地面部队将在空军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夺取主要公路,切断城市间的联络。 据称,驻扎在科威特北部沙漠地带的美军正在抓紧时间修筑土墙、壕沟等工事,随时准备从营地起拔。记者也了解到,美军邀请并批准的数百名随军记者在这两天完成了疫苗注射,已进驻各自不同的部队中。攻伊的三大要点虽然目前没人敢断言英美联军肯定会打,但作为科威特最权威的报纸之一,《舆论报》所引述的“军方消息”和美军进军路线也不是毫无根据的。除了北部库尔德山区外,伊拉克全境几乎一马平川,可以利用的险阻惟有两河。由于存在北部的库尔德人、南部的伊斯兰什叶派两大反对势力,加上南北两块“禁飞区”的钳制,萨达姆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最为集中的也就是巴格达周围及两河之间的地区。而攻下纳西里耶、阿马拉和阿斯萨马瓦,等于拿下了两河下游,此时如果美国最终得到土耳其的同意,从伊拉克北部同时发动进攻,就把萨达姆的军队控制在了两河之间的狭小地带。伊南部重镇巴士拉理应被视为首要夺取的目标。这里是伊拉克最重要的石油产地之一,且距离伊科边境很近。有分析认为,攻打巴士拉的任务有可能交给熟悉那里的英国军队完成。记者再探科伊边境为了核实美英联军是否已进入作战状态,记者3月7日再次进入科威特北部探访。杰赫拉的检查站仍然可以通过,民用车辆毫无障碍。这说明目前还不是战争最为迫近的时期。在80号公路上行驶,由于沙尘暴的原因,所有车辆都必须打开大灯。公路上美英联军的车辆依然很多,相对而言,几周前大批的工程车辆现在少了很多,现在输送的多是油、水等。医疗车、巡逻车、运兵车成了主体。经常有一队队的车辆从沙漠开到公路上,再从公路上开到沙漠里。而且,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是,科威特军人已经到位,他们的车辆时常出现在距边境十几公里左右的地方,驻扎在离美军最前沿部队大约几公里远的后面。几周前记者探访科北部军事禁区时还很少见到他们。▲(环球时报2003年3月10日见报)责任编辑:张晓芳12856396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佚名环球网128563968000011[]{"email":"anonymous@huanqiu.com","name":"佚名"}
本报记者发自科威特的报道本报赴科威特特派记者 宋念申本报记者宋念申与美军士兵合影。(环球时报2003年3月10日见报)最近两天,科威特又刮沙尘又是降雨,气温维持在24摄氏度左右,虽然能见度比较差,但感觉还比较凉爽。眼下,国际社会虽然没有放弃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努力,但在科威特人看来,美军对伊拉克动武的时间不会太远了:美军已基本完成在这一地区的军事部署,他们不会坐等着天气越来越热。地面进攻将分四路展开3月7日,科威特发行量最大的阿拉伯文报纸《舆论报》在头版头条刊登新闻,援引“来自军方的消息”说,驻科威特的美英联军将在空中打击后不久,很快发动地面进攻,中间的间隔短则几个小时,长不超过几天。联军将分四路推进,控制住伊拉克南部地区的几个重要城市。从报纸配发的图片上可以看出:第一条进攻路线是从伊拉克南部的出海口实施水陆两栖攻击,夺取伊拉克和伊朗交界的边境城市法奥;第二条路线是从科威特北部的阿布达里开始,攻占伊拉克南部重镇巴士拉,然后继续北上,直取底格里斯河左岸城市阿马拉;第三条路线是从科威特西北方向的边境出发,先攻打纳西里耶,然后奔向阿马拉;第四条路线是从科威特西部沙漠进入伊拉克,攻打靠近幼发拉底河的城市阿斯萨马瓦。这些地面部队将在空军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夺取主要公路,切断城市间的联络。 据称,驻扎在科威特北部沙漠地带的美军正在抓紧时间修筑土墙、壕沟等工事,随时准备从营地起拔。记者也了解到,美军邀请并批准的数百名随军记者在这两天完成了疫苗注射,已进驻各自不同的部队中。攻伊的三大要点虽然目前没人敢断言英美联军肯定会打,但作为科威特最权威的报纸之一,《舆论报》所引述的“军方消息”和美军进军路线也不是毫无根据的。除了北部库尔德山区外,伊拉克全境几乎一马平川,可以利用的险阻惟有两河。由于存在北部的库尔德人、南部的伊斯兰什叶派两大反对势力,加上南北两块“禁飞区”的钳制,萨达姆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最为集中的也就是巴格达周围及两河之间的地区。而攻下纳西里耶、阿马拉和阿斯萨马瓦,等于拿下了两河下游,此时如果美国最终得到土耳其的同意,从伊拉克北部同时发动进攻,就把萨达姆的军队控制在了两河之间的狭小地带。伊南部重镇巴士拉理应被视为首要夺取的目标。这里是伊拉克最重要的石油产地之一,且距离伊科边境很近。有分析认为,攻打巴士拉的任务有可能交给熟悉那里的英国军队完成。记者再探科伊边境为了核实美英联军是否已进入作战状态,记者3月7日再次进入科威特北部探访。杰赫拉的检查站仍然可以通过,民用车辆毫无障碍。这说明目前还不是战争最为迫近的时期。在80号公路上行驶,由于沙尘暴的原因,所有车辆都必须打开大灯。公路上美英联军的车辆依然很多,相对而言,几周前大批的工程车辆现在少了很多,现在输送的多是油、水等。医疗车、巡逻车、运兵车成了主体。经常有一队队的车辆从沙漠开到公路上,再从公路上开到沙漠里。而且,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是,科威特军人已经到位,他们的车辆时常出现在距边境十几公里左右的地方,驻扎在离美军最前沿部队大约几公里远的后面。几周前记者探访科北部军事禁区时还很少见到他们。▲(环球时报2003年3月10日见报)责任编辑:张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