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n2tK article中国专家将赴非洲寻找郑和船队沉船/e3pmh22ph/e3pmt8os0本报讯 昨天上午,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举行签字仪式。两国专家将通过对肯尼亚拉穆群岛地区水下及陆上文化遗存、遗址、遗物的考察、发掘,进一步破解中非古代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的一些历史疑团。中国专家还将赴肯尼亚寻找传说中的郑和船队的沉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介绍,该项目经过了5年的调查、论证和筹备。合作考古内容主要包括对肯尼亚拉穆群岛及其周边水域水下文化遗存进行科学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对肯尼亚马林迪市及周边地区陆上古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以及对以往肯尼亚沿海地区出土的中国文物进行调查研究。据悉,中肯本次考古合作项目为期3年,商务部将其作为重要援外项目无偿出资约2000万元的项目经费。每年中方派专家等人员赴肯工作2至3个月。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每年只有两个旱季可以发掘,即6月到9月和12月到次年2月。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法哈透露,预计今年7月份会有中方小组先期到肯尼亚开展筹备工作,主力人员后续到达。 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赵嘉斌介绍,目前在肯尼亚沿海地区包括马林迪在内的5个区域内展开的考古发掘和调查中已经出土了一些沉船碎片和大量的中国古代瓷器,瓷器的年代从元代到清代都有。“只是不知道这些瓷器是中国人带来的还是阿拉伯人带来的。”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法哈馆长称,对已出土文物的鉴定也是本次合作的重要项目。他介绍,出土的中国古代瓷器大部分馆藏于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所有项目出土文物如果出于研究目的,根据国际公约,通过签署进一步的协议可以借给中国展出。■考古亮点>>水下考古追寻传说中郑和船队沉船2005年,拉穆群岛一位名叫姆瓦玛卡·谢里夫的女孩自称自己是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所率领船队船员的后裔,来到中国“寻根问祖”。昨天,法哈称,郑和船队在拉穆群岛地区曾有一艘航船沉没一直是个传说。而此次中肯考古目的之一是验证传说。中方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水下考古还没有找到这条船。2005年去当地考察的时候专家鉴定了此前当地从海底打捞出的一块沉船的碎片,结果证实是元代印尼的一条船,与郑和船队无关。但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方面仍表示希望通过考古找到这艘郑和船队在肯尼亚的沉船。“如果能找到沉船,我们就在沉船当地立一座纪念碑,纪念郑和下西洋。”1266968700000责编:佚名京华时报126696870000011[]{"email":"anonymous@huanqiu.com","name":"佚名"}
本报讯 昨天上午,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举行签字仪式。两国专家将通过对肯尼亚拉穆群岛地区水下及陆上文化遗存、遗址、遗物的考察、发掘,进一步破解中非古代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的一些历史疑团。中国专家还将赴肯尼亚寻找传说中的郑和船队的沉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介绍,该项目经过了5年的调查、论证和筹备。合作考古内容主要包括对肯尼亚拉穆群岛及其周边水域水下文化遗存进行科学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对肯尼亚马林迪市及周边地区陆上古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以及对以往肯尼亚沿海地区出土的中国文物进行调查研究。据悉,中肯本次考古合作项目为期3年,商务部将其作为重要援外项目无偿出资约2000万元的项目经费。每年中方派专家等人员赴肯工作2至3个月。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每年只有两个旱季可以发掘,即6月到9月和12月到次年2月。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法哈透露,预计今年7月份会有中方小组先期到肯尼亚开展筹备工作,主力人员后续到达。 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赵嘉斌介绍,目前在肯尼亚沿海地区包括马林迪在内的5个区域内展开的考古发掘和调查中已经出土了一些沉船碎片和大量的中国古代瓷器,瓷器的年代从元代到清代都有。“只是不知道这些瓷器是中国人带来的还是阿拉伯人带来的。”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法哈馆长称,对已出土文物的鉴定也是本次合作的重要项目。他介绍,出土的中国古代瓷器大部分馆藏于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所有项目出土文物如果出于研究目的,根据国际公约,通过签署进一步的协议可以借给中国展出。■考古亮点>>水下考古追寻传说中郑和船队沉船2005年,拉穆群岛一位名叫姆瓦玛卡·谢里夫的女孩自称自己是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所率领船队船员的后裔,来到中国“寻根问祖”。昨天,法哈称,郑和船队在拉穆群岛地区曾有一艘航船沉没一直是个传说。而此次中肯考古目的之一是验证传说。中方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水下考古还没有找到这条船。2005年去当地考察的时候专家鉴定了此前当地从海底打捞出的一块沉船的碎片,结果证实是元代印尼的一条船,与郑和船队无关。但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方面仍表示希望通过考古找到这艘郑和船队在肯尼亚的沉船。“如果能找到沉船,我们就在沉船当地立一座纪念碑,纪念郑和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