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mPo7 article“变”与“被”争夺中国过去十年关键字/e3pmh22ph/e3pmt8os0参与投票:一个字定义中国21世纪前十年本报编辑部评出“变”字为中国过去十年代表汉字如果用一个汉字概括中国经历的21世纪头十年,这个汉字应当是什么?在过去一周,环球网的网友们作出了含义丰富,却又有点出人意料的回答。在环球时报编辑部给出的30个汉字中,“被”与“变”两字受到网友们相当集中的追捧,两个字的得票到29日21时分别达到15189票和14094票,几乎不分上下,把其他28个汉字远远甩在后头。投票期间“变”字一度在1.1万票附近击败“被”字,居得票榜第一,但后又被“被”字追上。“被”字2009年在中国互联网上走红,而“变”字则被环球时报采访的大多数学者接受,也被环球时报的大多数编辑认为“更能代表中国经历的零零年代”。综合各方的意见,环球时报编辑部决定将“变”字定为“中国零零年代代表汉字”。但网友们的意见仍将受到尊重,投票榜仍将放在环球网的突出位置上,每一个网民都有权利继续给出自己的判断。中国网民选择“被”与“变”《环球时报》、环球网举办的“给中国10年定调,一个字定义中国21世纪第一个10年”活动,吸引了中国网民、专家空前的热情。截至29日21时,投票结果显示,“被”、“变”、“涨”、“惑”、“喘”五个字居前五位,“被”字票数为15189,“变”字票数为14094,几天来这两个字的得票率交替上升,各占投票总数的20%左右。6699票的“涨”字排在第三位,接下来是“惑”和“喘”分获3094票和2600票。《环球时报》推出的“海投”汉字有30个。其中有象征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迅速崛起的“跃”字,也有代表股市、股民的“股”字;有“经历了汶川大地震洗礼感动世界的“爱”字,也有代表中国网民智慧的“囧”字。 “变是第一个10年最好的诠释”、“穷则变,变则通”。环球网民的拥“变”阵营中,大都对10年来中国的变化持一种积极态度,强调变化带来的好结果。也有网民抱怨:良心变了,美丑观念变了,传统的东西变了。为什么?拥“被”阵营的调子显得相对悲观。“变化快,我们都赶不上变化,就被动地变化,去适应不断变化的变化”、“被幸福、被增长、被就业、被安全”。还有网民从国际着眼说:“我们还有很多被:南海岛屿被人分割,东海被人控制,中美贸易总处于被动,中欧关系总是被人出卖”。但也有网民认为,“‘被’字只适合2009年,并不能代表这10年”,“这10年我们经济已列世界第三,外交上更加强大和灵活,海军进入蓝海,人民生活有了极大改善。在世界经济危机中依然快速发展。我们不要被一些不顺心的事挡住了眼睛。‘被’字太消极,把私字看得太重了,缺乏大国国民气度。”韩国《中央日报》中国分局局长张世政29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被”字能反映2009年中国社会的一些问题,但从整个10年来看,最能代表中国的是“变”字。张世政说,中国有一门民间艺术叫“变脸”,可以说中国从2000年到现在每年都在“变脸”,有时一年要“变脸”好几次。今天的中国跟2000年相比,如同做过全身整形手术,如果你10年未见,肯定完全不认识了。日本旅华媒体评论人士加藤嘉一2003年来到中国,他说,往好处变的同时,中国也有一些不好的变化,比如现实主义盛行,拜金主义和非理性民族主义越来越严重。加藤说,“被”字的得票率这么高,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说明民众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也说明,民众对社会中的许多问题不满意。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表示,“被”字其实与“变”是有逻辑关系的,两者相互纠缠,人们就是因为变化太快,难以适应新旧理念的改变,才会出现‘被’的浮躁与无奈。对这种心态不能一概否定。中国今后还会继续“变”,继续“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被”字是一个网络词汇,反映了网民的想法。中国网民多是年轻人,他们对未来期望很高,因此容易产生挫折感。社会对这些年轻人应给予关爱支持,提供更多保障。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表示,“被”字是一部分中国人发出的一种重要的社会信号。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更多地是靠个体才能致富,但现在的中国,人们对社会的感觉、对一体化的感受比任何时候都强。126213264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佚名环球时报126213264000011[]{"email":"anonymous@huanqiu.com","name":"佚名"}
参与投票:一个字定义中国21世纪前十年本报编辑部评出“变”字为中国过去十年代表汉字如果用一个汉字概括中国经历的21世纪头十年,这个汉字应当是什么?在过去一周,环球网的网友们作出了含义丰富,却又有点出人意料的回答。在环球时报编辑部给出的30个汉字中,“被”与“变”两字受到网友们相当集中的追捧,两个字的得票到29日21时分别达到15189票和14094票,几乎不分上下,把其他28个汉字远远甩在后头。投票期间“变”字一度在1.1万票附近击败“被”字,居得票榜第一,但后又被“被”字追上。“被”字2009年在中国互联网上走红,而“变”字则被环球时报采访的大多数学者接受,也被环球时报的大多数编辑认为“更能代表中国经历的零零年代”。综合各方的意见,环球时报编辑部决定将“变”字定为“中国零零年代代表汉字”。但网友们的意见仍将受到尊重,投票榜仍将放在环球网的突出位置上,每一个网民都有权利继续给出自己的判断。中国网民选择“被”与“变”《环球时报》、环球网举办的“给中国10年定调,一个字定义中国21世纪第一个10年”活动,吸引了中国网民、专家空前的热情。截至29日21时,投票结果显示,“被”、“变”、“涨”、“惑”、“喘”五个字居前五位,“被”字票数为15189,“变”字票数为14094,几天来这两个字的得票率交替上升,各占投票总数的20%左右。6699票的“涨”字排在第三位,接下来是“惑”和“喘”分获3094票和2600票。《环球时报》推出的“海投”汉字有30个。其中有象征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迅速崛起的“跃”字,也有代表股市、股民的“股”字;有“经历了汶川大地震洗礼感动世界的“爱”字,也有代表中国网民智慧的“囧”字。 “变是第一个10年最好的诠释”、“穷则变,变则通”。环球网民的拥“变”阵营中,大都对10年来中国的变化持一种积极态度,强调变化带来的好结果。也有网民抱怨:良心变了,美丑观念变了,传统的东西变了。为什么?拥“被”阵营的调子显得相对悲观。“变化快,我们都赶不上变化,就被动地变化,去适应不断变化的变化”、“被幸福、被增长、被就业、被安全”。还有网民从国际着眼说:“我们还有很多被:南海岛屿被人分割,东海被人控制,中美贸易总处于被动,中欧关系总是被人出卖”。但也有网民认为,“‘被’字只适合2009年,并不能代表这10年”,“这10年我们经济已列世界第三,外交上更加强大和灵活,海军进入蓝海,人民生活有了极大改善。在世界经济危机中依然快速发展。我们不要被一些不顺心的事挡住了眼睛。‘被’字太消极,把私字看得太重了,缺乏大国国民气度。”韩国《中央日报》中国分局局长张世政29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被”字能反映2009年中国社会的一些问题,但从整个10年来看,最能代表中国的是“变”字。张世政说,中国有一门民间艺术叫“变脸”,可以说中国从2000年到现在每年都在“变脸”,有时一年要“变脸”好几次。今天的中国跟2000年相比,如同做过全身整形手术,如果你10年未见,肯定完全不认识了。日本旅华媒体评论人士加藤嘉一2003年来到中国,他说,往好处变的同时,中国也有一些不好的变化,比如现实主义盛行,拜金主义和非理性民族主义越来越严重。加藤说,“被”字的得票率这么高,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说明民众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也说明,民众对社会中的许多问题不满意。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表示,“被”字其实与“变”是有逻辑关系的,两者相互纠缠,人们就是因为变化太快,难以适应新旧理念的改变,才会出现‘被’的浮躁与无奈。对这种心态不能一概否定。中国今后还会继续“变”,继续“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被”字是一个网络词汇,反映了网民的想法。中国网民多是年轻人,他们对未来期望很高,因此容易产生挫折感。社会对这些年轻人应给予关爱支持,提供更多保障。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表示,“被”字是一部分中国人发出的一种重要的社会信号。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更多地是靠个体才能致富,但现在的中国,人们对社会的感觉、对一体化的感受比任何时候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