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kgYT article独家感受纽约爱乐在朝隆重公演(组图)/e3pmh22ph/e3pmt8os0白宫:纽约爱乐乐团平壤演出不代表朝鲜发生变化赖斯:纽约乐团平壤公演不会给美朝关系带来大变化朝方表示若美国邀请可以开展回访演出图为纽约爱乐乐团在平壤演出后,一位朝鲜妇女向乐队献花。(图片来源:新华网)2月26日,纽约爱乐乐团在朝鲜首都平壤的东平壤大剧场演奏朝美两国国歌时,在场的1500多名朝鲜听众起立。新华社记者夏宇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2月26日,纽约爱乐乐团在朝鲜首都平壤的东平壤大剧场演奏朝美两国国歌时,在场的1500多名朝鲜听众起立。新华社记者夏宇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朝鲜当地时间26日18时,平壤大同江畔的东平壤大剧院灯火辉煌,美国纽约爱乐乐团音乐会在这里正式公演,全世界50多家媒体的记者共同报道了这一历史性场面。这场演出被西方媒体贴上“音乐外交”的标签,所以无论乐团指挥马泽尔如何强调此行“只是与朝鲜同行在音乐上交流”,它都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更多的政治内涵。正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6日评论所说,这场演出“焦点是音乐,但强调的是政治”。备受关注的演出26日下午17时,当《环球时报》驻朝鲜记者来到东平壤大剧院时,剧院前的空地上已停着不同国家的十几辆电视转播车。数十名记者“挤”在剧院大堂,或采访乐团成员,或正在用手机和后方通报最新情况,或在做电视直播。17时20分,一些观众开始持票进场,他们中有不少是佩戴金日成和金正日画像胸章的朝鲜观众,还有些是各国使馆外交人员。据悉,此次演出的门票高达400美元。而乐团26日上午在这里进行的彩排则免费向公众开放。 可容纳1500名观众的东平壤大剧院始建于1989年,最近刚进行过彻底改建。当记者进入演出大厅时,看见舞台两侧分别悬挂着美国和朝鲜国旗,而现场早已座无虚席。18时整,纽约爱乐乐团指挥马泽尔走上舞台,全场响起热烈掌声。乐队全体成员首先全体起立,演奏了朝鲜国歌《爱国歌》和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全场观众也站起身,肃穆聆听。接下来,乐队演奏了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代表作歌剧《罗恩格林》序曲至第三章、19世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创作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和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名作《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等曲目。每次演奏前,马泽尔总是先介绍乐曲背景,他在介绍《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时间说:“这一曲目叫《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今后,在平壤也许可以经常看到美国人,那时,也许会有人写下一首《美国人们在平壤》。有意思的是,每次介绍完曲目,马泽尔还用“请欣赏”、“希望大家度过美好时光”等朝鲜语向观众致意,赢得阵阵掌声。19时50分,在应观众要求加奏了朝鲜传统曲目《阿里郎》后,纽约爱乐乐团在全场观众的掌声中完成了自己第14589次演出。当晚,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并未像西方媒体猜测的那样亲临现场,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副委员长杨亨燮、文化相康能洙等观看了演出。朝鲜中央电视台对演出进行了现场直播。同样直播这一历史性演出的还有韩国MBC电视台。《环球时报》驻韩国记者在电视上看到,3名现场主持人不断强调美朝两国国旗同时出现在演奏厅内,以及奏国歌的意义,称希望此次演出能成为朝美走向和平的起点。在演出结束时,主持人还表达了对朝鲜半岛统一的祝福。意义非凡的抵达纽约爱乐乐团是25日下午4时抵达平壤顺安国际机场的。记者当日赶到机场时,已有十几名记者等候在那里。当乐团乘坐的飞机安全降落,率先走下飞机的是几十名西方记者,于是,两批记者开始争先恐后地抢占有利地形,抓拍这一历史性时刻。乐团一行多达250余人,对此,美国《洛杉矶时报》这样评论:“自1950年美国陆军在朝鲜战争中短暂夺取平壤之后,从没有如此众多的美国人踏上这个世界上最封闭、最仇视美国的国家的首都。”朝鲜方面对乐团此次访问准备非常充分,行程安排也很紧凑。25日晚7时,乐团一行在万寿台艺术剧院观看了平壤市艺术团体的表演。随后出席了由朝鲜文化省和朝鲜艺术交流协会在人民文化宫举行的招待晚宴。当晚,平壤街头的凯旋门、人民大学习堂等标志性建筑灯火通明,市中心的路灯、景观灯、悬挂在树上的彩灯也全部亮了起来,感觉就像过节一样。近看朝鲜的契机对此次美国代表团的很多成员来说,朝鲜是个神秘陌生的国度,而这场被赋予众多历史意义的“音乐外交”,正好给了他们近距离接触这个国家的机会。在刚下飞机时,他们中有人兴奋地拍照留念,而英国广播公司记者萨德沃斯在其随行日记中这样写道:“(从北京到平壤)我们的航程只有两个小时,但却似乎有半个地球那么远……我们像所有四方游客一样盯着窗外,试图认识在我们外国人眼中那完全陌生的平壤风景……今晚,友谊和文化的交流超越了互不信任和威胁。”法新社26日报道说,在纽约爱乐乐团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客人———7名韩裔美国音乐家,他们的感受集合了希望、骄傲和忧虑、怀疑,比任何人都复杂。小提琴手莉莎•金的父母经历了朝鲜战争,她说父母一开始有些担心她的朝鲜之行,但现在感到非常骄傲,“从飞机着陆的那一刻,我的心就充满了感触……既激动,又为一个曾经完整的国家如今的分裂感到难过”。在公演开始前,纽约爱乐乐团指挥马泽尔对法新社记者说:“朝鲜政府意识到现在该是开放的时候了,所以他们把国门打开了一条缝”。英国《金融时报》26日说,朝鲜已邀请英国著名吉他手克莱普顿明年赴平壤演出,而克莱普顿已原则上接受这一邀请。▲12040695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佚名环球时报120406950000011[]{"email":"anonymous@huanqiu.com","name":"佚名"}
白宫:纽约爱乐乐团平壤演出不代表朝鲜发生变化赖斯:纽约乐团平壤公演不会给美朝关系带来大变化朝方表示若美国邀请可以开展回访演出图为纽约爱乐乐团在平壤演出后,一位朝鲜妇女向乐队献花。(图片来源:新华网)2月26日,纽约爱乐乐团在朝鲜首都平壤的东平壤大剧场演奏朝美两国国歌时,在场的1500多名朝鲜听众起立。新华社记者夏宇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2月26日,纽约爱乐乐团在朝鲜首都平壤的东平壤大剧场演奏朝美两国国歌时,在场的1500多名朝鲜听众起立。新华社记者夏宇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朝鲜当地时间26日18时,平壤大同江畔的东平壤大剧院灯火辉煌,美国纽约爱乐乐团音乐会在这里正式公演,全世界50多家媒体的记者共同报道了这一历史性场面。这场演出被西方媒体贴上“音乐外交”的标签,所以无论乐团指挥马泽尔如何强调此行“只是与朝鲜同行在音乐上交流”,它都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更多的政治内涵。正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6日评论所说,这场演出“焦点是音乐,但强调的是政治”。备受关注的演出26日下午17时,当《环球时报》驻朝鲜记者来到东平壤大剧院时,剧院前的空地上已停着不同国家的十几辆电视转播车。数十名记者“挤”在剧院大堂,或采访乐团成员,或正在用手机和后方通报最新情况,或在做电视直播。17时20分,一些观众开始持票进场,他们中有不少是佩戴金日成和金正日画像胸章的朝鲜观众,还有些是各国使馆外交人员。据悉,此次演出的门票高达400美元。而乐团26日上午在这里进行的彩排则免费向公众开放。 可容纳1500名观众的东平壤大剧院始建于1989年,最近刚进行过彻底改建。当记者进入演出大厅时,看见舞台两侧分别悬挂着美国和朝鲜国旗,而现场早已座无虚席。18时整,纽约爱乐乐团指挥马泽尔走上舞台,全场响起热烈掌声。乐队全体成员首先全体起立,演奏了朝鲜国歌《爱国歌》和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全场观众也站起身,肃穆聆听。接下来,乐队演奏了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代表作歌剧《罗恩格林》序曲至第三章、19世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创作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和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名作《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等曲目。每次演奏前,马泽尔总是先介绍乐曲背景,他在介绍《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时间说:“这一曲目叫《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今后,在平壤也许可以经常看到美国人,那时,也许会有人写下一首《美国人们在平壤》。有意思的是,每次介绍完曲目,马泽尔还用“请欣赏”、“希望大家度过美好时光”等朝鲜语向观众致意,赢得阵阵掌声。19时50分,在应观众要求加奏了朝鲜传统曲目《阿里郎》后,纽约爱乐乐团在全场观众的掌声中完成了自己第14589次演出。当晚,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并未像西方媒体猜测的那样亲临现场,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副委员长杨亨燮、文化相康能洙等观看了演出。朝鲜中央电视台对演出进行了现场直播。同样直播这一历史性演出的还有韩国MBC电视台。《环球时报》驻韩国记者在电视上看到,3名现场主持人不断强调美朝两国国旗同时出现在演奏厅内,以及奏国歌的意义,称希望此次演出能成为朝美走向和平的起点。在演出结束时,主持人还表达了对朝鲜半岛统一的祝福。意义非凡的抵达纽约爱乐乐团是25日下午4时抵达平壤顺安国际机场的。记者当日赶到机场时,已有十几名记者等候在那里。当乐团乘坐的飞机安全降落,率先走下飞机的是几十名西方记者,于是,两批记者开始争先恐后地抢占有利地形,抓拍这一历史性时刻。乐团一行多达250余人,对此,美国《洛杉矶时报》这样评论:“自1950年美国陆军在朝鲜战争中短暂夺取平壤之后,从没有如此众多的美国人踏上这个世界上最封闭、最仇视美国的国家的首都。”朝鲜方面对乐团此次访问准备非常充分,行程安排也很紧凑。25日晚7时,乐团一行在万寿台艺术剧院观看了平壤市艺术团体的表演。随后出席了由朝鲜文化省和朝鲜艺术交流协会在人民文化宫举行的招待晚宴。当晚,平壤街头的凯旋门、人民大学习堂等标志性建筑灯火通明,市中心的路灯、景观灯、悬挂在树上的彩灯也全部亮了起来,感觉就像过节一样。近看朝鲜的契机对此次美国代表团的很多成员来说,朝鲜是个神秘陌生的国度,而这场被赋予众多历史意义的“音乐外交”,正好给了他们近距离接触这个国家的机会。在刚下飞机时,他们中有人兴奋地拍照留念,而英国广播公司记者萨德沃斯在其随行日记中这样写道:“(从北京到平壤)我们的航程只有两个小时,但却似乎有半个地球那么远……我们像所有四方游客一样盯着窗外,试图认识在我们外国人眼中那完全陌生的平壤风景……今晚,友谊和文化的交流超越了互不信任和威胁。”法新社26日报道说,在纽约爱乐乐团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客人———7名韩裔美国音乐家,他们的感受集合了希望、骄傲和忧虑、怀疑,比任何人都复杂。小提琴手莉莎•金的父母经历了朝鲜战争,她说父母一开始有些担心她的朝鲜之行,但现在感到非常骄傲,“从飞机着陆的那一刻,我的心就充满了感触……既激动,又为一个曾经完整的国家如今的分裂感到难过”。在公演开始前,纽约爱乐乐团指挥马泽尔对法新社记者说:“朝鲜政府意识到现在该是开放的时候了,所以他们把国门打开了一条缝”。英国《金融时报》26日说,朝鲜已邀请英国著名吉他手克莱普顿明年赴平壤演出,而克莱普顿已原则上接受这一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