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AKQr world.huanqiu.comarticle谷歌“诽谤性搜索提示”碰壁/e3pmh22ph/e3pmtj7gd新华网北京6月2日电 今年5月中旬,位于德国卡尔斯鲁厄的德国联邦法院裁定,谷歌搜索的“自动填充”功能“含有诽谤性搜索提示”,谷歌应删除诽谤性搜索提示,以保护个人权利。判决公布后,谷歌表示“失望和吃惊”。但判决受到德国舆论的欢迎,认为它保护了个人名誉等权利。联邦法院“翻案”谷歌搜索的“自动填充”功能是指,用户在输入搜索词时,搜索文本框下方会自动显示与搜索词相关的词汇供用户选择,这可以加快输入速度、改善用户体验。 去年,德国一家保健品与化妆品网络销售公司的创始人,在谷歌搜索文本框键入自己名字时,发现文本框下方会自动显示“山达基教”和“欺诈”等词汇。这名企业家认为,该提示侵犯个人权利、有损企业声誉,于是在德国科隆将谷歌告上法庭。位于科隆的州级高等法院去年5月驳回原告的起诉,认为谷歌基于词汇出现频率给出搜索提示并无不当。然而,出于保护个人权利的考虑,联邦法院推翻了州级法院对此案的裁决。联邦法院裁定,搜索引擎“自动填充”功能原则上没有问题,但如果有人指出某项搜索提示侵犯其权利或损害其名誉,搜索引擎运营商有责任删除涉及侵权言论,并对再次侵权进行赔偿。联邦法院在判决书中说,“一般来讲,搜索引擎运营商没有义务针对可能的侵权,提前检查通过软件自动生成的搜索建议;只有在得知侵犯个人权利后,才须对此负责”。调查显示,本案原告与“山达基教”并无关联,且并未因欺诈受到指控或调查。自辩了无新意谷歌方面似乎刻意淡化5月中旬的判决结果。该公司对此次遭遇不利裁定除了表示“失望”,没有新的辩解。这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硅谷的企业在德国的发言人凯·奥伯贝克在宣判后说,谷歌对联邦法院当天所作裁定“失望和吃惊”,对法院认定谷歌要对搜索文本框内出现诽谤性内容负责的观点“无法理解”。这名发言人重复了被告先前发表的论点,即“谷歌不应该为‘自动填充’的字串承担法律责任,因为那是由算法依据搜索频率作出的预测,不由谷歌自己作出。我们正等待(法院裁定)书面论据,用以仔细审核这项裁定”。同时他也表达某种“宽慰”,原因是联邦法院没有禁止谷歌在德国提供“自动填充”功能。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判决结果受到德国舆论普遍欢迎,被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汉堡数据保护专员约翰内斯·卡斯珀对媒体表示,联邦法院的判决并非针对某一具体案例。如果联邦法院支持州高等法院先前的裁决,那么个人在遇到不愿看到的搜索提示时几乎无能为力。他认为,“这关乎个人以什么方式去影响网络公司使用个人数据”。搜索提示“中性”?此案的一个关键是,在谷歌搜索提供“自动填充”时,所提示的词汇是否像它所声称的那样由搜索频率生成,为“中性”?在法庭场合和技术层面,谷歌迄今没有公开全部“自动填充”的算法要素,也不足以证明这家企业对此发挥“中性”作用。有人注意到,一些情况下在受到投诉后,谷歌搜索文本框内原先“自动填充”的字串不再出现,表明这家企业确有可能进行某种人为干预。而德国博默特律师事务所互联网问题专家马丁·舍费尔认为,谷歌在美国也有着严格的自我审查,以避免特定搜索结果。这似乎也表明它可能干预搜索结果。德国联邦法院裁决公布后,《法兰克福评论报》数码编辑约纳斯·农嫩曼以“侮辱自由的终结”为题撰文说,谷歌的搜索提示可能源于某个媒体的错误报道、一个未经核实的读者评论,也可能来自竞争对手的抹黑。一些有钱人甚至可以培训专人,控制谷歌的搜索提示。(综合新华社驻柏林记者郭洋、唐志强,驻旧金山记者徐勇报道)1370143080000责编:乌元春新华网137014308000011["9CaKrnJAoBh","9CaKrnJA3O1","9CaKrnJzWI0","9CaKrnJzVhH","9CaKrnJzQCP","9CaKrnJzGJ8"]{"email":"wuyuanchun@huanqiu.com","name":"乌元春"}
新华网北京6月2日电 今年5月中旬,位于德国卡尔斯鲁厄的德国联邦法院裁定,谷歌搜索的“自动填充”功能“含有诽谤性搜索提示”,谷歌应删除诽谤性搜索提示,以保护个人权利。判决公布后,谷歌表示“失望和吃惊”。但判决受到德国舆论的欢迎,认为它保护了个人名誉等权利。联邦法院“翻案”谷歌搜索的“自动填充”功能是指,用户在输入搜索词时,搜索文本框下方会自动显示与搜索词相关的词汇供用户选择,这可以加快输入速度、改善用户体验。 去年,德国一家保健品与化妆品网络销售公司的创始人,在谷歌搜索文本框键入自己名字时,发现文本框下方会自动显示“山达基教”和“欺诈”等词汇。这名企业家认为,该提示侵犯个人权利、有损企业声誉,于是在德国科隆将谷歌告上法庭。位于科隆的州级高等法院去年5月驳回原告的起诉,认为谷歌基于词汇出现频率给出搜索提示并无不当。然而,出于保护个人权利的考虑,联邦法院推翻了州级法院对此案的裁决。联邦法院裁定,搜索引擎“自动填充”功能原则上没有问题,但如果有人指出某项搜索提示侵犯其权利或损害其名誉,搜索引擎运营商有责任删除涉及侵权言论,并对再次侵权进行赔偿。联邦法院在判决书中说,“一般来讲,搜索引擎运营商没有义务针对可能的侵权,提前检查通过软件自动生成的搜索建议;只有在得知侵犯个人权利后,才须对此负责”。调查显示,本案原告与“山达基教”并无关联,且并未因欺诈受到指控或调查。自辩了无新意谷歌方面似乎刻意淡化5月中旬的判决结果。该公司对此次遭遇不利裁定除了表示“失望”,没有新的辩解。这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硅谷的企业在德国的发言人凯·奥伯贝克在宣判后说,谷歌对联邦法院当天所作裁定“失望和吃惊”,对法院认定谷歌要对搜索文本框内出现诽谤性内容负责的观点“无法理解”。这名发言人重复了被告先前发表的论点,即“谷歌不应该为‘自动填充’的字串承担法律责任,因为那是由算法依据搜索频率作出的预测,不由谷歌自己作出。我们正等待(法院裁定)书面论据,用以仔细审核这项裁定”。同时他也表达某种“宽慰”,原因是联邦法院没有禁止谷歌在德国提供“自动填充”功能。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判决结果受到德国舆论普遍欢迎,被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汉堡数据保护专员约翰内斯·卡斯珀对媒体表示,联邦法院的判决并非针对某一具体案例。如果联邦法院支持州高等法院先前的裁决,那么个人在遇到不愿看到的搜索提示时几乎无能为力。他认为,“这关乎个人以什么方式去影响网络公司使用个人数据”。搜索提示“中性”?此案的一个关键是,在谷歌搜索提供“自动填充”时,所提示的词汇是否像它所声称的那样由搜索频率生成,为“中性”?在法庭场合和技术层面,谷歌迄今没有公开全部“自动填充”的算法要素,也不足以证明这家企业对此发挥“中性”作用。有人注意到,一些情况下在受到投诉后,谷歌搜索文本框内原先“自动填充”的字串不再出现,表明这家企业确有可能进行某种人为干预。而德国博默特律师事务所互联网问题专家马丁·舍费尔认为,谷歌在美国也有着严格的自我审查,以避免特定搜索结果。这似乎也表明它可能干预搜索结果。德国联邦法院裁决公布后,《法兰克福评论报》数码编辑约纳斯·农嫩曼以“侮辱自由的终结”为题撰文说,谷歌的搜索提示可能源于某个媒体的错误报道、一个未经核实的读者评论,也可能来自竞争对手的抹黑。一些有钱人甚至可以培训专人,控制谷歌的搜索提示。(综合新华社驻柏林记者郭洋、唐志强,驻旧金山记者徐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