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L3W6 world.huanqiu.comarticle张爱玲的文学演讲少有人在意讲了什么/e3pmh22ph/e3pn61ka0宋淇之子宋以朗与读者交流。铁葫芦供图上世纪50年代,宋淇夫妇带张爱玲到香港兰心照相馆拍摄了这张著名的照片。香港加多利山宋家住宅里的餐桌,是1949年南迁时从上海运到香港的。张爱玲文学遗产继承人、翻译家宋以朗近日携新书《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来京与读者交流。该书记录了宋家与张爱玲、钱钟书、傅雷、吴兴华、夏志清等好友的交往过程,其中关于张爱玲的篇幅占去三分之一。宋以朗透露,他准备发表一篇上世纪60年代张爱玲在大学演讲的文章,而演讲内容此前没太有人在意。谁是宋淇夫妇?张爱玲的经纪人和朋友宋淇上个世纪后半叶活跃在香港文化界、电影界。原本知名度不高,这些年,其儿子宋以朗陆续整理出版了张爱玲的几部作品,包括遗作《少帅》等,让很多读者开始对宋淇夫妇与张爱玲之间的关系产生好奇。宋淇曾长期担任张爱玲的文学经纪人和顾问,夫人邝文美被张爱玲视为好友。《宋家客厅》一书就是宋以朗以父亲宋淇、母亲邝文美为中心,在私家资料、家族记忆和公开资料的基础上,记录了他们与张爱玲、钱钟书、傅雷、吴兴华、夏志清等人的交往。书中提及的一批珍贵手稿和书信,不但反映了他们彼此的友谊,也展露了各人的思想性情,呈现出20世纪华语文学、翻译、电影和大时代的一个侧影。 问及父母与张爱玲之间的关系,宋以朗称应该分开来谈,“我爸爸跟张爱玲可能只是作家跟代理人的关系,只是业务上的。我妈妈应该不懂替张爱玲处理出版业务,可是我妈妈跟张爱玲是很好的私人朋友。”据宋以朗了解,张爱玲的朋友并不多,即便是夏志清,她也不会当真的朋友,“只不过是写作方面有帮助的人”。宋以朗透露,父亲宋淇结识张爱玲是因为海明威《老人与海》的翻译工作,张爱玲当时人在香港,对周围的语言环境不熟悉,碰见同为上海人的邝文美就格外亲切,两人成了相交40年的好朋友。他说:“最后张爱玲去世时,把她的遗产留给我爸爸妈妈,一个是她最好的朋友,另外一个是她觉得可以代张爱玲处理文学遗产的人。”宋淇与友人书信中的钱钟书爱开玩笑书的中篇部分,记录了宋淇夫妇与几位知名友人的交往。该部分大量引用一些通信,比如吴兴华40—50年代初与宋淇的通信、傅雷50—60年代与宋淇的通信,以及钱钟书80年代与宋淇的通信等,从书信中能看到文人的性情。谈到父亲宋淇与钱钟书的关系,宋以朗说:“钱钟书在上海跟他是半师半友,每个礼拜有一天他们两个人开一个下午茶座,什么都谈。他们的谈话书信里,很多都是在开玩笑。在宋以朗看来,对钱先生来说写这些书信是非常开心的事,因为不同于写公文,他可以开个玩笑。钱钟书给宋淇寄的最后一封信是1989年1月15日,信中写到了身体的休养情况,最后一句“但恐人嗤我何不以尿自照耳。呵呵!”宋以朗认为,最后那个“呵呵”,用法一如我们在网上常用的表情符号,信中流露的风趣语调、跳跃思想,实在让人难以相信是出自二十多年前一位年近八十、用毛笔写文言文的老人。诗人、翻译家吴兴华则是宋淇燕京大学的同学,也是他毕生最尊敬的人,从这些书信中可以看到吴兴华的才学和文学思想。宋以朗透露,相比于大名在外的傅雷、钱钟书和张爱玲,宋淇最想帮助宣传的人是吴兴华。谈张爱玲筹备发表张爱玲的文学演讲关于张爱玲的章节占到了全书的三分之一,包含了张爱玲与宋淇夫妇的相识过程,她在美国的状况,去世遗嘱以及作品出版史等。有篇文章专门谈到了张爱玲“晚年经济状况与遗物”,这也打破了外界对张爱玲在美国晚年生活很窘迫的传闻。对张爱玲本人的印象,宋以朗称见到张爱玲时才12岁,对他来说就是家里经过的叔叔阿姨,那时她也并非一个殿堂级的作家。后来通过询问姐姐和张爱玲的佣人得知一些情况,比如张爱玲近视却不喜欢戴眼镜,“佣人跟我说张爱玲有胃病,她喜欢吃自己出去买的面包,可她不是回来就吃,而是放到明天,等到变硬。”近年,通过宋以朗的努力,张爱玲的《小团圆》《异乡记》等中英文创作陆续问世。问及张爱玲还有什么没发表?宋以朗称有一篇在美国大学的演讲,他觉得适合发表在学术期刊,“那篇是张爱玲1960年在美国大学里的演讲。”宋以朗表示,他之所以想发表张爱玲的文学演讲,并非觉得她有什么高深的见解,而是发现李欧梵、刘邵铭这些人的回忆文章,都提到了张爱玲来大学演讲,但她讲的什么却从来没有人注意,“可能有人会像我这样,想知道她说了什么。”宋以朗还透露,他家还有张爱玲90万字的书信需整理,其中60万是她与宋淇夫妇的。京华时报记者 田超1431714696000责编:千帆京华时报1431714696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宋淇之子宋以朗与读者交流。铁葫芦供图上世纪50年代,宋淇夫妇带张爱玲到香港兰心照相馆拍摄了这张著名的照片。香港加多利山宋家住宅里的餐桌,是1949年南迁时从上海运到香港的。张爱玲文学遗产继承人、翻译家宋以朗近日携新书《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来京与读者交流。该书记录了宋家与张爱玲、钱钟书、傅雷、吴兴华、夏志清等好友的交往过程,其中关于张爱玲的篇幅占去三分之一。宋以朗透露,他准备发表一篇上世纪60年代张爱玲在大学演讲的文章,而演讲内容此前没太有人在意。谁是宋淇夫妇?张爱玲的经纪人和朋友宋淇上个世纪后半叶活跃在香港文化界、电影界。原本知名度不高,这些年,其儿子宋以朗陆续整理出版了张爱玲的几部作品,包括遗作《少帅》等,让很多读者开始对宋淇夫妇与张爱玲之间的关系产生好奇。宋淇曾长期担任张爱玲的文学经纪人和顾问,夫人邝文美被张爱玲视为好友。《宋家客厅》一书就是宋以朗以父亲宋淇、母亲邝文美为中心,在私家资料、家族记忆和公开资料的基础上,记录了他们与张爱玲、钱钟书、傅雷、吴兴华、夏志清等人的交往。书中提及的一批珍贵手稿和书信,不但反映了他们彼此的友谊,也展露了各人的思想性情,呈现出20世纪华语文学、翻译、电影和大时代的一个侧影。 问及父母与张爱玲之间的关系,宋以朗称应该分开来谈,“我爸爸跟张爱玲可能只是作家跟代理人的关系,只是业务上的。我妈妈应该不懂替张爱玲处理出版业务,可是我妈妈跟张爱玲是很好的私人朋友。”据宋以朗了解,张爱玲的朋友并不多,即便是夏志清,她也不会当真的朋友,“只不过是写作方面有帮助的人”。宋以朗透露,父亲宋淇结识张爱玲是因为海明威《老人与海》的翻译工作,张爱玲当时人在香港,对周围的语言环境不熟悉,碰见同为上海人的邝文美就格外亲切,两人成了相交40年的好朋友。他说:“最后张爱玲去世时,把她的遗产留给我爸爸妈妈,一个是她最好的朋友,另外一个是她觉得可以代张爱玲处理文学遗产的人。”宋淇与友人书信中的钱钟书爱开玩笑书的中篇部分,记录了宋淇夫妇与几位知名友人的交往。该部分大量引用一些通信,比如吴兴华40—50年代初与宋淇的通信、傅雷50—60年代与宋淇的通信,以及钱钟书80年代与宋淇的通信等,从书信中能看到文人的性情。谈到父亲宋淇与钱钟书的关系,宋以朗说:“钱钟书在上海跟他是半师半友,每个礼拜有一天他们两个人开一个下午茶座,什么都谈。他们的谈话书信里,很多都是在开玩笑。在宋以朗看来,对钱先生来说写这些书信是非常开心的事,因为不同于写公文,他可以开个玩笑。钱钟书给宋淇寄的最后一封信是1989年1月15日,信中写到了身体的休养情况,最后一句“但恐人嗤我何不以尿自照耳。呵呵!”宋以朗认为,最后那个“呵呵”,用法一如我们在网上常用的表情符号,信中流露的风趣语调、跳跃思想,实在让人难以相信是出自二十多年前一位年近八十、用毛笔写文言文的老人。诗人、翻译家吴兴华则是宋淇燕京大学的同学,也是他毕生最尊敬的人,从这些书信中可以看到吴兴华的才学和文学思想。宋以朗透露,相比于大名在外的傅雷、钱钟书和张爱玲,宋淇最想帮助宣传的人是吴兴华。谈张爱玲筹备发表张爱玲的文学演讲关于张爱玲的章节占到了全书的三分之一,包含了张爱玲与宋淇夫妇的相识过程,她在美国的状况,去世遗嘱以及作品出版史等。有篇文章专门谈到了张爱玲“晚年经济状况与遗物”,这也打破了外界对张爱玲在美国晚年生活很窘迫的传闻。对张爱玲本人的印象,宋以朗称见到张爱玲时才12岁,对他来说就是家里经过的叔叔阿姨,那时她也并非一个殿堂级的作家。后来通过询问姐姐和张爱玲的佣人得知一些情况,比如张爱玲近视却不喜欢戴眼镜,“佣人跟我说张爱玲有胃病,她喜欢吃自己出去买的面包,可她不是回来就吃,而是放到明天,等到变硬。”近年,通过宋以朗的努力,张爱玲的《小团圆》《异乡记》等中英文创作陆续问世。问及张爱玲还有什么没发表?宋以朗称有一篇在美国大学的演讲,他觉得适合发表在学术期刊,“那篇是张爱玲1960年在美国大学里的演讲。”宋以朗表示,他之所以想发表张爱玲的文学演讲,并非觉得她有什么高深的见解,而是发现李欧梵、刘邵铭这些人的回忆文章,都提到了张爱玲来大学演讲,但她讲的什么却从来没有人注意,“可能有人会像我这样,想知道她说了什么。”宋以朗还透露,他家还有张爱玲90万字的书信需整理,其中60万是她与宋淇夫妇的。京华时报记者 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