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G0Ug world.huanqiu.comarticle中坦首次联合文物展将两国文化交流推向新高度/e3pmh22ph/e3pn61ka0原标题:中国与坦桑尼亚首次联合文物展将两国文化交流推向新高度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谢意、罗纳德):中国和坦桑尼亚首次联合举办的文物展“牵星过洋——中非海上丝路历史文化展”15日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题材,回顾中国与非洲延续上千年之久的友好交往史,展现古代中国的航海科技及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在为期一个月的展览期间,来自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41件组展品与24件组坦桑尼亚博物馆馆藏文物将同台展出,再次将古代海上丝路的两端联结在一起。坦桑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马布拉在谈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时说:“当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到达了东非,随它们而来的是文化的交流,思想的交流,宗教的交流。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甚至从陆路延伸非洲内陆国家,通过这条海上之路,中国不仅仅对坦桑尼亚以及东非地区,对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文化贡献也是很大的。”正如马布拉所说,联接中国与非洲的海上丝绸之路曾推动了亚非两个古老大陆的文化、艺术与科技交流。而今天“中非海上丝路历史文化展”的顺利开幕也离不开中坦双方的通力合作。为筹备本次展览,中坦两国考古专家曾经过了多次的沟通交流。据中国驻坦桑尼亚使馆临时代办李旭航介绍,本次展览的展品由中方和坦方共同提供,这在整个非洲大陆上也属首次。据了解,展品中由坦方所提供的其收藏中国文物全部为当地考古发掘出土,大部分从未公开展出,这也使得本次展览备受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期待。曾前往东非地区古僧祗王国中心(现坦桑尼亚的基尔瓦岛)考察并率领中国考古队在肯尼亚沿海进行陆上考古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认为,本次展览反映了古代中国在东非地区贸易的规模和特点,展现了早于人们所熟知的郑和下西洋之前的中非交往史。“本次展览厘清了大家的观念,过去认为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才到达东非,其实在南宋后期,这种贸易就比较直接了,就是13、14世纪即南宋末期到元代再到明初这段时间的贸易,明初时达到高峰。其实,从东非的索马里到肯尼亚、坦桑尼亚再到莫桑比克沿线,在沿海地区有很多遗址都出土中国瓷器,我们在那里也做过一些考古工作,东非考古工作中核心判断时代的文物就是中国瓷器和一些伊斯兰陶器。”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文化参赞刘东表示,本次展览为中坦文化交流打开新的局面,同时也是中坦两国考古学界深入合作的一个开端和契机,今后中坦双方还将在博物馆布展、文物修复以及古人类研究等方面进行更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文物的交流是高水平、高档次的文化交流,国与国的关系到达一定得程度,我们才考虑拿出中国的文物到一些国家来进行交流和活动。中国的文物到坦桑来,可以说是把中坦文化交流的水平推向到一个新的高度。现在我们也在跟国家文物局在探讨进一步开展文博展览方面的合作,因为坦桑(在博物馆方面)比较弱,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给坦桑提供一些帮助,比如这次展览所用的展柜、安全系统在展出之后都将留在坦桑国家博物馆。”近年来,中坦两国关系除在政治和经贸领域继续稳步、快速发展外,两国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合作更是成为双方友好合作的亮点:两所孔子学院相继落户坦桑尼亚两所大学落户,《媳妇的美好年代》等多部中国电视剧被译制成斯瓦希里语版相继在坦桑尼亚播出;中方向坦方提供的政府奖学金名额逐年增加;中国文化中心即将落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牵星过洋——中非海上丝路历史文化展”的举办更是凸显了其在进一步加强两国文化方面,特别是高端的考古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正如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王军所说,坦桑尼亚在地理上离中国很遥远,但从海上丝绸之路的郑和宝船舰队,到坦赞铁路专家与技工的挥汗如雨,无不说明人类的探索精神拉近了世界不同文明间的距离,中非间的伟大海上交流历久弥新,在这条古老航道上必将为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注入新的辉煌。1418712959000责编:千帆国际在线专稿1418712959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原标题:中国与坦桑尼亚首次联合文物展将两国文化交流推向新高度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谢意、罗纳德):中国和坦桑尼亚首次联合举办的文物展“牵星过洋——中非海上丝路历史文化展”15日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题材,回顾中国与非洲延续上千年之久的友好交往史,展现古代中国的航海科技及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在为期一个月的展览期间,来自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41件组展品与24件组坦桑尼亚博物馆馆藏文物将同台展出,再次将古代海上丝路的两端联结在一起。坦桑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马布拉在谈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时说:“当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到达了东非,随它们而来的是文化的交流,思想的交流,宗教的交流。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甚至从陆路延伸非洲内陆国家,通过这条海上之路,中国不仅仅对坦桑尼亚以及东非地区,对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文化贡献也是很大的。”正如马布拉所说,联接中国与非洲的海上丝绸之路曾推动了亚非两个古老大陆的文化、艺术与科技交流。而今天“中非海上丝路历史文化展”的顺利开幕也离不开中坦双方的通力合作。为筹备本次展览,中坦两国考古专家曾经过了多次的沟通交流。据中国驻坦桑尼亚使馆临时代办李旭航介绍,本次展览的展品由中方和坦方共同提供,这在整个非洲大陆上也属首次。据了解,展品中由坦方所提供的其收藏中国文物全部为当地考古发掘出土,大部分从未公开展出,这也使得本次展览备受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期待。曾前往东非地区古僧祗王国中心(现坦桑尼亚的基尔瓦岛)考察并率领中国考古队在肯尼亚沿海进行陆上考古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认为,本次展览反映了古代中国在东非地区贸易的规模和特点,展现了早于人们所熟知的郑和下西洋之前的中非交往史。“本次展览厘清了大家的观念,过去认为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才到达东非,其实在南宋后期,这种贸易就比较直接了,就是13、14世纪即南宋末期到元代再到明初这段时间的贸易,明初时达到高峰。其实,从东非的索马里到肯尼亚、坦桑尼亚再到莫桑比克沿线,在沿海地区有很多遗址都出土中国瓷器,我们在那里也做过一些考古工作,东非考古工作中核心判断时代的文物就是中国瓷器和一些伊斯兰陶器。”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文化参赞刘东表示,本次展览为中坦文化交流打开新的局面,同时也是中坦两国考古学界深入合作的一个开端和契机,今后中坦双方还将在博物馆布展、文物修复以及古人类研究等方面进行更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文物的交流是高水平、高档次的文化交流,国与国的关系到达一定得程度,我们才考虑拿出中国的文物到一些国家来进行交流和活动。中国的文物到坦桑来,可以说是把中坦文化交流的水平推向到一个新的高度。现在我们也在跟国家文物局在探讨进一步开展文博展览方面的合作,因为坦桑(在博物馆方面)比较弱,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给坦桑提供一些帮助,比如这次展览所用的展柜、安全系统在展出之后都将留在坦桑国家博物馆。”近年来,中坦两国关系除在政治和经贸领域继续稳步、快速发展外,两国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合作更是成为双方友好合作的亮点:两所孔子学院相继落户坦桑尼亚两所大学落户,《媳妇的美好年代》等多部中国电视剧被译制成斯瓦希里语版相继在坦桑尼亚播出;中方向坦方提供的政府奖学金名额逐年增加;中国文化中心即将落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牵星过洋——中非海上丝路历史文化展”的举办更是凸显了其在进一步加强两国文化方面,特别是高端的考古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正如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王军所说,坦桑尼亚在地理上离中国很遥远,但从海上丝绸之路的郑和宝船舰队,到坦赞铁路专家与技工的挥汗如雨,无不说明人类的探索精神拉近了世界不同文明间的距离,中非间的伟大海上交流历久弥新,在这条古老航道上必将为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注入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