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32mQ作者:高石 侯露露 王迪 陶短房 青木 陈霞枫 白云怡 倪浩 王会聪world.huanqiu.comarticle“14亿人的餐桌”悄然改变世界 吃光XXX?“中国吃货”不背锅!/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按 中国什么最出名?除了长城和功夫,肯定还有——吃!吃货多,吃的种类多,吃的能力强。前不久,中国吃货实力再让外国媒体叹服,因为“中国人在2016年吃出了一个瑞典GDP”。不过,中国人不仅是自己吃得痛快这么简单,对于世界来说,这其中蕴藏了巨大商机。所以,原来不养鸭的加拿大人养起了北京填鸭,10年前不太出口给中国的智利车厘子如今有85%运到了中国,6年前只在西方国家餐桌上出现的墨西哥牛油果现在正以每年超过200%的速度增加对华出口……随着中产阶层的壮大,中国人需要更多种类和更优质的食品。正因为如此,美国彭博社才得出结论:14亿人的胃口正在改变世界种植和销售粮食的方式。“中国口味”让他们开始养鸭、种菜……以前,加拿大并没有养鸭业。该国最早的大规模养鸭场是成立于1912年的“布罗姆湖鸭”,当年引进的品种不是别的,正是来自“中国餐桌”——北京玉泉山脚下的正宗北京填鸭。从那以后已过去105年,这家公司一直打着“北京鸭”的招牌吸引顾客。加拿大目前最大规模的养鸭场是由穆尔比兄弟在1951年创办的“京·科尔鸭”,它是加拿大头号产鸭和冻鸭出口大户,年产北京鸭250万只左右。而加拿大总共年产鸭大概是550万只。另一家为当地华人熟悉的北京鸭场是“河谷专业家禽”农场,他们专门饲养“爱因斯坦鸭”和“台湾走地鸡”,前者其实也是北京填鸭。有趣的是,这三大养鸭场的创始人和经营者都不是华裔。而他们虽然都饲养北京鸭,但只有最初的那家农场是从北京直接引进的,后两者分别从英国和台湾引进。除了向中国出口,这几家养鸭场有的主攻北美“吃货”,有的则将目标对准华裔及亚裔社区。“河谷专业家禽”农场为贴近亚裔,专门起了中文名——山水农场,它还效仿中国,在当地搞起“农家乐”。像加拿大这样受“中国餐桌”影响新发展出来一个产业的还有德国大闸蟹捕捞。在易北河、威悉河等流域经常会出现螃蟹泛滥,不过德国人不吃螃蟹,通常是把螃蟹磨成粉喂鱼。近年来,在德华人得知这一情况后纷纷到德国渔民处购买螃蟹。一些当地渔业公司索性把捕捞螃蟹作为业务的一部分。像德国北部的梅克伦堡渔业公司,他们每个季度提供产自易北河及其分支洛克尼茨河的中华绒螯蟹,客户主要是当地中国和越南家庭、中餐馆、亚洲超市等,每公斤的价格是5到8欧元。有德国渔业公司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国内的公司与商人前来问询的越来越多,而且据说有德国公司开始进行养殖,希望大批出口中国。西班牙则出现另外一种新兴行业,“给华人种菜”。位于该国瓦伦西亚省的2000人口小镇埃尔佩雷约,拥有为欧洲多国提供近20种中国蔬菜的基地。可以说,中国蔬菜重振了小镇的经济活力。上世纪50年代起,埃尔佩雷约70多家农户组成农业合作社,种植西红柿、土豆等当地常见农产品,农业几乎是小镇唯一的经济来源。那时,小镇靠得天独厚的温润气候条件获得稳定收益,然而温室种植技术出现后,气候优势不再,经营陷入困境。直到1989年一位华人提出了一个建议。现任农业合作社负责人贝尔特朗回忆说:“那时候,这位华人先生与一名瓦伦西亚女孩结婚,他们开了家中餐馆,并在家中的小菜园里种了些中国蔬菜。这位先生问我,能否为华人餐馆和超市种植中国蔬菜。”后来,埃尔佩雷约农业合作社进行了第一次试种,大获成功,据说,常常菜还没长好就已被预订走了。西班牙蔬菜种类较为单一,超市里见得最多的就是生菜、西葫芦、西兰花等。埃尔佩雷约种植有油菜、芥蓝等,这些都是原来西班牙不种的蔬菜。如今,来自荷兰、英国等地的竞争者也看到中国蔬菜的商机,因此与几年前相比,市场菜价要低一些。不过埃尔佩雷约的蔬菜在冬季产量更大,这是一些靠北部的竞争对手无法做到的,其竞争优势再次显现出来。“中国需求”让他们动用了直升机如果说德国大闸蟹和西班牙蔬菜的主要客户是当地华人,满足的是海外的“中国口味”,那么有更多国家的农业、畜牧业等产品面向的是整个中国市场,深受中国需求的影响。“中国将在2017年超过加拿大,再次成为美国农产品最大出口市场。”去年10月,美国时任农业部长维尔萨克如是表示。2015年,美国农业与中国相关的出口额达到259亿美元。如此大的出口量,“中国餐桌”对美国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如生产美国1/3蔬菜、2/3水果和坚果的该国最大农业地区加利福尼亚州。加州近些年闹水荒,水价大涨。不过由于中国客户青睐,加州农场主仍然“舍得”种植耗水量大的作物。当地农场主拉莫斯对美国媒体CNBC说,其140英亩的柑橘年用水开支由几年前的约1.7万美元蹿升至现在的20万美元,但他没有更好的选择,中国市场对他而言极为重要,直接决定着他是否要继续种植某种作物。放眼整个美国农产品情况,对华出口总额中大豆占了60%。不过,这种一枝独秀的状况恐怕会慢慢发生变化。2015年美国农产品的出口中,园艺产品出口首次超过谷物和饲料。现在,特拉华州的草莓、佐治亚州的桃子等都将目光投向了“中国餐桌”。与美国的这些水果相比,智利水果已在中国市场打开了广阔的天地。该国对中国的水果出口在2007年时仅占其总出口量不到2%,去年出口比例已上升至25%,贸易额上涨近19倍。其中,智利全国生产的85%车厘子都销往中国,是该国对华出口规模最大的水果。它的收获季是每年11月到次年1月,正好能赶上中国春节。为配合中国节日气氛,智利方面会特别挑选颜色更红的车厘子出口。“以前我们生产很多农作物,但这些年中国的水果市场很大,所以我们开始只种水果。”智利农场主胡安家族经营农场已有100多年。如今,胡安的果园每年生产提子约50万箱,其中约1/4发往中国。胡安对《环球时报》介绍说,中国客户喜欢个头大、更甜的水果,他们农场里品质最高的提子许多都销往了中国。除了智利,新西兰也瞄准了中国车厘子市场。据了解,七八年前新西兰车厘子没有一颗卖到中国,如今出口比例有3成以上。为了赶上中国春节,一些新西兰南岛果园会动用直升机来“烘干”车厘子,确保其应季成熟和质量。有新西兰出口商称,现在的需求是“现象级”的,他们会不断收到超过其供应能力的订单。比如来自新西兰克伦威尔镇的一个种植者说,“有一位中国女性想要买500吨,但我告诉她,我们果园最多只能生产50吨”。中国人涉猎广泛的味蕾也让其进口数据十分与众不同。比如,食用牲畜内脏仅占美国肉制品进口的3.6%,但却占中国进口总量的约1/4。彭博社24日报道称,中国的食用牲畜内脏进口总额超过牛肉。其中,美国和德国是主要供应国,两国牲畜内脏对中国出口的肉制品总额中分别占到70%和35%。除了牲畜内脏,《环球时报》记者从德国各家肉联厂了解到,它们向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还有猪耳朵、猪蹄、猪头肉、猪尾巴等。德国维斯特肉联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介绍说,1公斤猪蹄在德国卖15欧分左右,在中国能卖60欧分。猪耳朵、猪头肉在中国能卖到3欧元左右。吃光XXX?“中国吃货”不背锅!“中国餐桌”的影响力在一些国家切切实实存在。比如《澳大利亚人报》称,“采矿业的红火或许正在终结,但澳大利亚养牛业的滚滚财源似乎没有表现出任何减弱趋势”。如今澳养牛农民获得的牛肉价格已是3年前每公斤3澳元的两倍。正因为如此,澳铁矿石“女皇”莱茵哈特、媒体大亨斯托克斯和零售巨头哈维等澳富豪,都在扩大他们的牛肉“帝国”和全球野心。近来,莱茵哈特公布其与中国新希望集团合作以每年向浙江省出口80万头肉牛的宏伟计划。而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常常引发一些质疑,类似于“中国人吃光/买光xxx”的新闻屡见不鲜。比如,美国著名网络杂志《沙龙》5月初刊登文章称,“全球牛油果短缺都怪中国?”文章称,供需关系导致牛油果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墨西哥、秘鲁等重要牛油果产区都出现歉收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消费者已对它们养成“无法满足”的胃口。英国《金融时报》曾报道称,极具健康意识的中国中产阶层令牛油果成为中国进口水果市场中的“明星”,墨西哥和其他拉美国家对华出口的牛油果正以每年250%左右的速度增长,从2012年仅154吨的出口量增飙升至2016年的2.5万吨以上。此外,为配合中国需求而大规模进行种植、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成为担忧之一。比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东部的500多名居民在两年前曾将为中国市场养猪的墨菲布朗公司告上法庭,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养猪场的臭气熏天和污水横流等污染问题。还有就是对当地产业带来的变化。比如新西兰,由于乳制品市场强劲的出口带动,该国位于南岛的农场纷纷转型。新西兰最大的牲畜加工公司银蕨农场日前宣布将关闭南岛的一个羊肉加工厂,因为当地肉羊农场大量转型成乳制品农场导致肉羊供应量不够。外媒最关心的还有,在中国对外国食品的“胃口”越来越大的过程中,中资企业已开展一系列海外食品收购活动,比如世界最大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瑞士农企巨头先正达等。而中企在海外租用、收购农场和企业时,会引发有关不信任、地方抵制等争议。针对上述质疑声,中国商务部研究院海外投资咨询中心副主任杜奇睿2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类似“中国人吃光/买光xxx”的说法不符合事实。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为各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充裕的资本、宝贵的合作机会。贸易行为对双方来讲是你情我愿、互利共赢的行为。“如果因为中国的进口引发出口国部分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是一种市场行为,是出口国的市场主体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主选择,中国作为进口方不应承担相关指责。如果出口国认为这种产业结构变化不符合本国利益,或者相关产业发展超出本国的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那么他们可以自主做出调整,比如提高出口价格、对相关产品出口采取合理的管制措施等。一些外媒不该把责任归咎于中国消费者,它们所在的国家说不定就在搭乘中国经济增长的‘快车’。”杜奇睿进一步分析说。美国石英财经网站曾称,至少目前看来,中国对进口食品的需求增长一直有益于有关经济体,并未使当地人口挨饿或导致广泛的环境退化现象。“中国餐桌”给各国农业及食品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而这样的机遇也正是其他国家想要抓住的。正因为如此,哥伦比亚驻华使馆会定期举办推销自家咖啡豆的“咖啡快乐时光”,阿根廷大使热衷于和记者讨论本国蜂蜜的几大好处,墨西哥驻华使馆的外交高官们多次亲自上阵为中国消费者介绍“牛油果到底该怎么吃”,而当智利总统来华访问时,会亲自为该国的葡萄酒推介会站台。最近,美国参议院批准布兰斯塔德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对于他的此项任命,美国舆论关注焦点之一就是期待他在中国成为一名出色的农产品推销员。因为他曾是艾奥瓦州州长,该州的对华食品出口在3年内翻倍,其生产的大豆有1/4销往中国。【环球时报驻外记者高石侯露露王迪陶短房青木陈霞枫环球时报记者白云怡倪浩王会聪】149566782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丁洁芸环球时报149566782000011["9CaKrnK2xCY","9CaKrnJW5z2","9CaKrnJUU3z","9CaKrnJUTRS","9CaKrnJUtoa"]//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7/0525/07/19/20170525071913808.jpg{"email":"dingjieyun@huanqiu.com","name":"丁洁芸"}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按 中国什么最出名?除了长城和功夫,肯定还有——吃!吃货多,吃的种类多,吃的能力强。前不久,中国吃货实力再让外国媒体叹服,因为“中国人在2016年吃出了一个瑞典GDP”。不过,中国人不仅是自己吃得痛快这么简单,对于世界来说,这其中蕴藏了巨大商机。所以,原来不养鸭的加拿大人养起了北京填鸭,10年前不太出口给中国的智利车厘子如今有85%运到了中国,6年前只在西方国家餐桌上出现的墨西哥牛油果现在正以每年超过200%的速度增加对华出口……随着中产阶层的壮大,中国人需要更多种类和更优质的食品。正因为如此,美国彭博社才得出结论:14亿人的胃口正在改变世界种植和销售粮食的方式。“中国口味”让他们开始养鸭、种菜……以前,加拿大并没有养鸭业。该国最早的大规模养鸭场是成立于1912年的“布罗姆湖鸭”,当年引进的品种不是别的,正是来自“中国餐桌”——北京玉泉山脚下的正宗北京填鸭。从那以后已过去105年,这家公司一直打着“北京鸭”的招牌吸引顾客。加拿大目前最大规模的养鸭场是由穆尔比兄弟在1951年创办的“京·科尔鸭”,它是加拿大头号产鸭和冻鸭出口大户,年产北京鸭250万只左右。而加拿大总共年产鸭大概是550万只。另一家为当地华人熟悉的北京鸭场是“河谷专业家禽”农场,他们专门饲养“爱因斯坦鸭”和“台湾走地鸡”,前者其实也是北京填鸭。有趣的是,这三大养鸭场的创始人和经营者都不是华裔。而他们虽然都饲养北京鸭,但只有最初的那家农场是从北京直接引进的,后两者分别从英国和台湾引进。除了向中国出口,这几家养鸭场有的主攻北美“吃货”,有的则将目标对准华裔及亚裔社区。“河谷专业家禽”农场为贴近亚裔,专门起了中文名——山水农场,它还效仿中国,在当地搞起“农家乐”。像加拿大这样受“中国餐桌”影响新发展出来一个产业的还有德国大闸蟹捕捞。在易北河、威悉河等流域经常会出现螃蟹泛滥,不过德国人不吃螃蟹,通常是把螃蟹磨成粉喂鱼。近年来,在德华人得知这一情况后纷纷到德国渔民处购买螃蟹。一些当地渔业公司索性把捕捞螃蟹作为业务的一部分。像德国北部的梅克伦堡渔业公司,他们每个季度提供产自易北河及其分支洛克尼茨河的中华绒螯蟹,客户主要是当地中国和越南家庭、中餐馆、亚洲超市等,每公斤的价格是5到8欧元。有德国渔业公司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国内的公司与商人前来问询的越来越多,而且据说有德国公司开始进行养殖,希望大批出口中国。西班牙则出现另外一种新兴行业,“给华人种菜”。位于该国瓦伦西亚省的2000人口小镇埃尔佩雷约,拥有为欧洲多国提供近20种中国蔬菜的基地。可以说,中国蔬菜重振了小镇的经济活力。上世纪50年代起,埃尔佩雷约70多家农户组成农业合作社,种植西红柿、土豆等当地常见农产品,农业几乎是小镇唯一的经济来源。那时,小镇靠得天独厚的温润气候条件获得稳定收益,然而温室种植技术出现后,气候优势不再,经营陷入困境。直到1989年一位华人提出了一个建议。现任农业合作社负责人贝尔特朗回忆说:“那时候,这位华人先生与一名瓦伦西亚女孩结婚,他们开了家中餐馆,并在家中的小菜园里种了些中国蔬菜。这位先生问我,能否为华人餐馆和超市种植中国蔬菜。”后来,埃尔佩雷约农业合作社进行了第一次试种,大获成功,据说,常常菜还没长好就已被预订走了。西班牙蔬菜种类较为单一,超市里见得最多的就是生菜、西葫芦、西兰花等。埃尔佩雷约种植有油菜、芥蓝等,这些都是原来西班牙不种的蔬菜。如今,来自荷兰、英国等地的竞争者也看到中国蔬菜的商机,因此与几年前相比,市场菜价要低一些。不过埃尔佩雷约的蔬菜在冬季产量更大,这是一些靠北部的竞争对手无法做到的,其竞争优势再次显现出来。“中国需求”让他们动用了直升机如果说德国大闸蟹和西班牙蔬菜的主要客户是当地华人,满足的是海外的“中国口味”,那么有更多国家的农业、畜牧业等产品面向的是整个中国市场,深受中国需求的影响。“中国将在2017年超过加拿大,再次成为美国农产品最大出口市场。”去年10月,美国时任农业部长维尔萨克如是表示。2015年,美国农业与中国相关的出口额达到259亿美元。如此大的出口量,“中国餐桌”对美国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如生产美国1/3蔬菜、2/3水果和坚果的该国最大农业地区加利福尼亚州。加州近些年闹水荒,水价大涨。不过由于中国客户青睐,加州农场主仍然“舍得”种植耗水量大的作物。当地农场主拉莫斯对美国媒体CNBC说,其140英亩的柑橘年用水开支由几年前的约1.7万美元蹿升至现在的20万美元,但他没有更好的选择,中国市场对他而言极为重要,直接决定着他是否要继续种植某种作物。放眼整个美国农产品情况,对华出口总额中大豆占了60%。不过,这种一枝独秀的状况恐怕会慢慢发生变化。2015年美国农产品的出口中,园艺产品出口首次超过谷物和饲料。现在,特拉华州的草莓、佐治亚州的桃子等都将目光投向了“中国餐桌”。与美国的这些水果相比,智利水果已在中国市场打开了广阔的天地。该国对中国的水果出口在2007年时仅占其总出口量不到2%,去年出口比例已上升至25%,贸易额上涨近19倍。其中,智利全国生产的85%车厘子都销往中国,是该国对华出口规模最大的水果。它的收获季是每年11月到次年1月,正好能赶上中国春节。为配合中国节日气氛,智利方面会特别挑选颜色更红的车厘子出口。“以前我们生产很多农作物,但这些年中国的水果市场很大,所以我们开始只种水果。”智利农场主胡安家族经营农场已有100多年。如今,胡安的果园每年生产提子约50万箱,其中约1/4发往中国。胡安对《环球时报》介绍说,中国客户喜欢个头大、更甜的水果,他们农场里品质最高的提子许多都销往了中国。除了智利,新西兰也瞄准了中国车厘子市场。据了解,七八年前新西兰车厘子没有一颗卖到中国,如今出口比例有3成以上。为了赶上中国春节,一些新西兰南岛果园会动用直升机来“烘干”车厘子,确保其应季成熟和质量。有新西兰出口商称,现在的需求是“现象级”的,他们会不断收到超过其供应能力的订单。比如来自新西兰克伦威尔镇的一个种植者说,“有一位中国女性想要买500吨,但我告诉她,我们果园最多只能生产50吨”。中国人涉猎广泛的味蕾也让其进口数据十分与众不同。比如,食用牲畜内脏仅占美国肉制品进口的3.6%,但却占中国进口总量的约1/4。彭博社24日报道称,中国的食用牲畜内脏进口总额超过牛肉。其中,美国和德国是主要供应国,两国牲畜内脏对中国出口的肉制品总额中分别占到70%和35%。除了牲畜内脏,《环球时报》记者从德国各家肉联厂了解到,它们向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还有猪耳朵、猪蹄、猪头肉、猪尾巴等。德国维斯特肉联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介绍说,1公斤猪蹄在德国卖15欧分左右,在中国能卖60欧分。猪耳朵、猪头肉在中国能卖到3欧元左右。吃光XXX?“中国吃货”不背锅!“中国餐桌”的影响力在一些国家切切实实存在。比如《澳大利亚人报》称,“采矿业的红火或许正在终结,但澳大利亚养牛业的滚滚财源似乎没有表现出任何减弱趋势”。如今澳养牛农民获得的牛肉价格已是3年前每公斤3澳元的两倍。正因为如此,澳铁矿石“女皇”莱茵哈特、媒体大亨斯托克斯和零售巨头哈维等澳富豪,都在扩大他们的牛肉“帝国”和全球野心。近来,莱茵哈特公布其与中国新希望集团合作以每年向浙江省出口80万头肉牛的宏伟计划。而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常常引发一些质疑,类似于“中国人吃光/买光xxx”的新闻屡见不鲜。比如,美国著名网络杂志《沙龙》5月初刊登文章称,“全球牛油果短缺都怪中国?”文章称,供需关系导致牛油果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墨西哥、秘鲁等重要牛油果产区都出现歉收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消费者已对它们养成“无法满足”的胃口。英国《金融时报》曾报道称,极具健康意识的中国中产阶层令牛油果成为中国进口水果市场中的“明星”,墨西哥和其他拉美国家对华出口的牛油果正以每年250%左右的速度增长,从2012年仅154吨的出口量增飙升至2016年的2.5万吨以上。此外,为配合中国需求而大规模进行种植、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成为担忧之一。比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东部的500多名居民在两年前曾将为中国市场养猪的墨菲布朗公司告上法庭,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养猪场的臭气熏天和污水横流等污染问题。还有就是对当地产业带来的变化。比如新西兰,由于乳制品市场强劲的出口带动,该国位于南岛的农场纷纷转型。新西兰最大的牲畜加工公司银蕨农场日前宣布将关闭南岛的一个羊肉加工厂,因为当地肉羊农场大量转型成乳制品农场导致肉羊供应量不够。外媒最关心的还有,在中国对外国食品的“胃口”越来越大的过程中,中资企业已开展一系列海外食品收购活动,比如世界最大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瑞士农企巨头先正达等。而中企在海外租用、收购农场和企业时,会引发有关不信任、地方抵制等争议。针对上述质疑声,中国商务部研究院海外投资咨询中心副主任杜奇睿2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类似“中国人吃光/买光xxx”的说法不符合事实。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为各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充裕的资本、宝贵的合作机会。贸易行为对双方来讲是你情我愿、互利共赢的行为。“如果因为中国的进口引发出口国部分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是一种市场行为,是出口国的市场主体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主选择,中国作为进口方不应承担相关指责。如果出口国认为这种产业结构变化不符合本国利益,或者相关产业发展超出本国的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那么他们可以自主做出调整,比如提高出口价格、对相关产品出口采取合理的管制措施等。一些外媒不该把责任归咎于中国消费者,它们所在的国家说不定就在搭乘中国经济增长的‘快车’。”杜奇睿进一步分析说。美国石英财经网站曾称,至少目前看来,中国对进口食品的需求增长一直有益于有关经济体,并未使当地人口挨饿或导致广泛的环境退化现象。“中国餐桌”给各国农业及食品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而这样的机遇也正是其他国家想要抓住的。正因为如此,哥伦比亚驻华使馆会定期举办推销自家咖啡豆的“咖啡快乐时光”,阿根廷大使热衷于和记者讨论本国蜂蜜的几大好处,墨西哥驻华使馆的外交高官们多次亲自上阵为中国消费者介绍“牛油果到底该怎么吃”,而当智利总统来华访问时,会亲自为该国的葡萄酒推介会站台。最近,美国参议院批准布兰斯塔德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对于他的此项任命,美国舆论关注焦点之一就是期待他在中国成为一名出色的农产品推销员。因为他曾是艾奥瓦州州长,该州的对华食品出口在3年内翻倍,其生产的大豆有1/4销往中国。【环球时报驻外记者高石侯露露王迪陶短房青木陈霞枫环球时报记者白云怡倪浩王会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