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26YX作者:刘扬 任重 郭媛丹 李萌world.huanqiu.comarticle天舟一号飞上太空送快递 “零窗口”发射震动全球/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赴文昌特派记者 刘扬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 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 李萌】中国人昨天把“快递”从地球做到了太空。20日晚19时41分,海南文昌发射场,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顺利发射升空,它将与天宫二号对接并送去6吨重的补给。昨晚,飞船升空时间与一天前对外公布的一分钟不差,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零窗口”;升空过程的直播显示了中国航天人的自信和实力。外媒称,这是中国太空载人航天项目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中国建造永久空间站雄心的一部分,也是里程碑。美国《太空日报》称,近年来中国所有的载人发射任务都围绕着一个长期目标:建立自己的永久性空间站,“不久的将来,这个空间站将飞过美国上空”。印度航天专家娜拉塔·哥丝瓦米20日撰文称,西方学者总是从太空竞赛的角度理解中国的太空计划,但中国并非将它当成征服和炫耀的舞台,而是将太空视为通过进驻与开发资源,成为生活、工作和创造财富的地方。 20日19时41分,搭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596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本报发稿时,天宫二号运行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设备工作正常,运行状态良好。发射时,《环球时报》记者位于距离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最近的铜鼓岭测控站所在的山上,那里紧邻大海,距离天舟一号飞行任务所在的发射塔架数公里。由于白天下过雨,海面上有较大的雾气,所以记者极目远眺也只能看到发射塔架的模糊轮廓。当接近预定发射时间时,包括记者在内的很多人突然都感到一阵紧张,原来因为相隔距离的限制,导致飞船已经飞起来了,记者所处的位置才听到震耳欲聋的火箭轰鸣声,紧接着一个巨大的火球向着记者持续扑面飞来!虽然知道它当时的飞行高度已经比较高了,但记者仍然禁不住感到巨大的震撼甚至压迫感。《环球时报》记者曾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近距离观看过运载火箭发射,但文昌这样的沿海发射场所带来的独特而强烈的冲击力,是位于内陆的几大航天发射场都无法相比的。不过,“面朝大海,仰望星空”绝不是中国在这里新建一个发射场的原因。据介绍,依托海南的纬度优势,可以用更少的燃料将更大型的航天器送入轨道,所以这里发射的往往都是大块头,比如被网友昵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而此次发射升空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我国目前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载人航天器,身高10.6米,体宽3.35米,可以运送6吨多的货物,整船最大载重达13.5吨。此次除了新飞船用新型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搭载引起巨大关注之外,天舟一号的成功首飞更是意味着未来十年后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太空之城——中国空间站的相关研制和应用正在进入快车道。天舟一号在海南升空之前,《环球时报》记者也走进坐落于北京的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那里曾完成过11次载人航天工程任务、4次探月工程任务。“船箭分离!” 嘹亮的口令标志着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正式开启了天舟一号飞行任务的飞控征程。100秒做出了入轨判断,3分钟算出了初轨根数!在天舟一号飞行的整个过程中,每半秒便会有下行数据传至地面。虽然工作程序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但测控人员丝毫不敢放松。阅读更多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或下载登录新版“环球TIME”客户端。14927086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杨阳环球时报149270868000011["9CaKrnK1G8F","9CaKrnK1rlj","9CaKrnK11Yu","9CaKrnK0Zw2","9CaKrnK0RrI"]{"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环球时报赴文昌特派记者 刘扬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 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 李萌】中国人昨天把“快递”从地球做到了太空。20日晚19时41分,海南文昌发射场,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顺利发射升空,它将与天宫二号对接并送去6吨重的补给。昨晚,飞船升空时间与一天前对外公布的一分钟不差,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零窗口”;升空过程的直播显示了中国航天人的自信和实力。外媒称,这是中国太空载人航天项目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中国建造永久空间站雄心的一部分,也是里程碑。美国《太空日报》称,近年来中国所有的载人发射任务都围绕着一个长期目标:建立自己的永久性空间站,“不久的将来,这个空间站将飞过美国上空”。印度航天专家娜拉塔·哥丝瓦米20日撰文称,西方学者总是从太空竞赛的角度理解中国的太空计划,但中国并非将它当成征服和炫耀的舞台,而是将太空视为通过进驻与开发资源,成为生活、工作和创造财富的地方。 20日19时41分,搭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596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本报发稿时,天宫二号运行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设备工作正常,运行状态良好。发射时,《环球时报》记者位于距离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最近的铜鼓岭测控站所在的山上,那里紧邻大海,距离天舟一号飞行任务所在的发射塔架数公里。由于白天下过雨,海面上有较大的雾气,所以记者极目远眺也只能看到发射塔架的模糊轮廓。当接近预定发射时间时,包括记者在内的很多人突然都感到一阵紧张,原来因为相隔距离的限制,导致飞船已经飞起来了,记者所处的位置才听到震耳欲聋的火箭轰鸣声,紧接着一个巨大的火球向着记者持续扑面飞来!虽然知道它当时的飞行高度已经比较高了,但记者仍然禁不住感到巨大的震撼甚至压迫感。《环球时报》记者曾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近距离观看过运载火箭发射,但文昌这样的沿海发射场所带来的独特而强烈的冲击力,是位于内陆的几大航天发射场都无法相比的。不过,“面朝大海,仰望星空”绝不是中国在这里新建一个发射场的原因。据介绍,依托海南的纬度优势,可以用更少的燃料将更大型的航天器送入轨道,所以这里发射的往往都是大块头,比如被网友昵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而此次发射升空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我国目前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载人航天器,身高10.6米,体宽3.35米,可以运送6吨多的货物,整船最大载重达13.5吨。此次除了新飞船用新型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搭载引起巨大关注之外,天舟一号的成功首飞更是意味着未来十年后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太空之城——中国空间站的相关研制和应用正在进入快车道。天舟一号在海南升空之前,《环球时报》记者也走进坐落于北京的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那里曾完成过11次载人航天工程任务、4次探月工程任务。“船箭分离!” 嘹亮的口令标志着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正式开启了天舟一号飞行任务的飞控征程。100秒做出了入轨判断,3分钟算出了初轨根数!在天舟一号飞行的整个过程中,每半秒便会有下行数据传至地面。虽然工作程序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但测控人员丝毫不敢放松。阅读更多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或下载登录新版“环球TIME”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