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1Tln world.huanqiu.comarticle大使馆撇不开的“间谍阴影”:揭秘俄美多重“联络管道”/e3pmh22ph/e3pmh26vv揭秘俄美间多重“联络管道”大使馆,撇不开的“间谍阴影”【环球时报驻俄罗斯、德国记者 张晓东 水六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温宪 李萌 柳玉鹏】2月13日,在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职位上仅待了25天的弗林辞职,起因是他同俄驻美大使的几次通话。这是美国最近刮起的政治风暴的一个重要节点,进一步拉开了挖掘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总统普京间关系的序幕。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大使馆承载着重要的沟通功能,但俄罗斯驻美大使馆屡陷争议之中。而就俄美错综复杂的关系而言,大使馆只是联络管道之一,两国间还有各种“热线”以及其他联络渠道。一位中国学者对《环球时报》说,历史上有过苏联间谍向白宫传递信息从而化解核危机的例子,这种不为人知的“秘密渠道”可能仍然存在。华盛顿,威斯康星大道2650号,一栋令人印象深刻的白色大理石建筑,这就是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馆。去年12月29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以俄罗斯组织黑客“干涉美国大选”为由,驱逐35名俄外交官,曾让这座建筑备受瞩目,近段时间,它又因卷入政治风暴而处于风口浪尖。先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弗林因隐瞒与俄大使基斯利亚克的接触内幕而辞职,接着司法部长塞申斯、特朗普女婿库什纳等被爆曾与这位大使接触。俄罗斯大使馆由此成为不少人眼中的是非之地——CNN援引多名美国情报人士的话称,俄罗斯驻美大使馆是最大的间谍中心,而俄罗斯大使则是招募间谍的总头目。 “我走进外交部,迎面走来美国驻俄罗斯大使约翰·塔夫特。‘您同俄罗斯外交官打交道将给自己带来危险,要是CNN知道了呢?’我向他问了早上好。”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洛娃日前在自己的脸谱主页上调侃道。当天,塔夫特到俄外交部同俄副外长讨论两国关系中的一些问题,美国大使馆就此表示,大使先生同俄罗斯同行接触是常态化的,莫斯科与华盛顿的接触从来没有停止过。《纽约时报》3月初的一篇报道提到,2011年底,美国前驻俄大使麦克福尔出使俄罗斯几周前,基斯利亚克在自家宅邸举办晚宴为他饯行,50名客人都是奥巴马政府参与制定俄罗斯政策的官员,包括国防部和国务院的大人物。担任驻美大使已将近十年的基斯利亚克在人脉构建上是成功的,但如今美国官员接近他却要冒政治风险。这不禁让很多人疑惑:俄罗斯驻美大使馆究竟起什么作用?俄新社2月的一篇报道做了回答。文章称,俄罗斯大使在美国的使命与其他国家的大使一样,主要任务是:在美国代表俄罗斯的利益;向东道国转达俄政府意见和观点;研究东道国政治、经济局势等,并将信息通报给本国。为此,他必须与美国著名政治家、商人和文化界人士接触。俄前副外长亚历山大·帕诺夫不久前也做了回应,他说,大使馆是国家间主要沟通渠道。原则上,大使馆外交官与东道国官员和各种政治力量接触是正常的。此前,麦克福尔来到莫斯科时,首先将俄反对派代表召到大使馆会面。俄罗斯并没有对此做出过度反应。不少分析认为,不管是美国的什么部门,与俄罗斯官方接触都是通过俄外交官这个渠道进行。这在任何一国都无可非议。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在美国人眼中,俄罗斯大使馆往往带有很重的“间谍”色彩,正如中情局前俄罗斯行动主管霍尔所称,俄罗斯间谍和外交官的分界线充满灰色地带。同样,美国驻俄大使馆也被视为“间谍大本营”。在一些俄罗斯人看来,美国大使馆不仅“偷听着莫斯科空中的一切”,还一直在馆内研究对付俄罗斯的谋略。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遏制”战略便出自曾在大使馆任职的乔治·凯南。俄美“热线”,你不知道的故事“就在数天前,美国前驻俄罗斯大使杰克·马特洛克站出来说,不敢相信美国新政府努力与俄保持关系会引起这么多争议。”4月初,美媒“立即民主”刊登对知名学者、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长篇专访。乔姆斯基说,“或许特朗普团队和俄罗斯有过沟通。这不是主要问题,至少特朗普团队和俄罗斯方面沟通的频率肯定不会比美国政府之前和俄罗斯沟通的频率更多。”自二战结束以来,美苏长期处于冷战状态。苏联解体后,美俄关系“斗而不破”,其间充满猜忌与争斗。尽管如此,美俄一直保留着从官方到民间的多层次沟通管道,比如国会对话、商业对话、社会组织对话、文化对话等。一位研究外交的中国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官方往来、所在国外交部和派遣国的使馆之间的交流通常称作“一轨外交”,而“二轨外交”是经过官方授意的所谓民间机构,以及一些和政府有联系的智库等机构间进行的联系。美俄之间一直存在非正式渠道,不同时期有不同方式。常说的“二轨外交”和“1.5轨外交”实际上起到的就是这种作用。说起俄美之间的沟通管道,不得不提两国间的“热线”。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关于导弹处理的信息,从莫斯科发出12个小时后才被美方收到并解码,险些造成美方误判。第二年,美苏在日内瓦签署备忘录,决定设立“热线”系统。“美俄之间有非常快的沟通联络管道,这就是‘红色热线’。”据德国《图片报》报道,这条热线帮助美俄减少误解。不过“红色热线”并非电影中的红色电话机。热线最初使用电传打字机,1986年改进为传真设备。苏联解体后,这条专线沿用下来。2008年后为通过电子邮件交互的加密计算机数据链。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宪举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梅德韦杰夫任俄总统时,曾成立一个庞大总统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下面有8个分委会,包括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但2012年普京第三次当选总统后,这个渠道慢慢停止了。此外,俄美情报部门也有联系。特别是“9·11”后,反恐成为俄罗斯和美国之间沟通的一个契机,双方在反恐方面交换情报还是很积极的。普京时期,俄美也设立了一些新热线。2013年,普京与奥巴马在G8峰会上签署建立热线的协议,共设立3条,分别是防止发生网络战热线,负责降低核武器风险的热线,克里姆林宫与白宫高官间的沟通热线。两个月前,面对美方指责俄利用黑客干涉美国大选,俄罗斯方面就通过网络热线做了回应。2015年10月,美国主导的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国际联盟与俄罗斯建立了“叙利亚热线”,双方定期召开视频会议,通报各自在叙军事行动情况,最近一次召开视频会议是在3月24日。但由于美国日前对叙利亚实施导弹打击,俄方宣布从4月8日零时起中止这条热线。西方专家近年来也将两国领导人通电话纳入热线系统。此前有媒体称,去年10月,奥巴马首次使用与普京间的热线,警告普京不要利用黑客干涉美国大选。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澄清说,俄美领导人经常使用热线电话进行接触和交流。媒体所说的是,奥巴马使用一个普通秘密沟通电话进行了联系。据了解,2014年3月,奥巴马与普京曾就乌克兰局势进行过热线外交。有意思的是,去年12月21日,由于俄美关系恶化,俄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公开表示,俄美间沟通渠道几乎全部“冻结”。美国务院发言人却否认说,国务卿克里刚与俄外长通了电话。今年1月26日,即特朗普就职几天后,佩斯科夫再次表示,美俄政府各层级的沟通管道尚未建立,“例行的外交工作正在进行,我们驻华盛顿的大使馆正在运作”。从非正式渠道到“亲信外交”在弗林去职后,《纽约时报》曾刊文称,弗林和基斯利亚克那些臭名昭著的私下谈话并非前所未闻。1969年,在尼克松就任总统18天前,基辛格在苏联大使馆会见一名克格勃间谍。他转告候任总统,克里姆林宫想要“开放的沟通渠道”。尼克松宣誓就职时对莫斯科说:“我们的沟通渠道是敞开的。”这无疑是对特朗普的影射。过去几个月来,美媒“挖出”众多特朗普与普京的“联络人”。4月3日,《华盛顿邮报》称,在特朗普正式上任前数日,黑水公司创始人普林斯以“特朗普非正式特使”的身份,在印度洋一个岛国与普京一名亲信会面,寻求为两人建立“秘密沟通渠道”。3月22日,美联社报道特朗普的前竞选主管马纳福特曾为俄铝业巨头德里帕斯卡秘密工作,后者与普京过从甚密;2月3日,彭博社称俄保守主义思想家亚历山大·杜金可能是特朗普与普京的联系人……实际上,无论是基辛格还是苏联间谍都曾是美苏重要的“联络人”。尼克松时期,基辛格撇开国务院建立“基辛格—多勃雷宁(苏驻美大使)”渠道。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一名隐藏在苏联大使馆的特工靠他在美国政界的人脉,帮助化解了这场核危机。前述研究外交的中国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间人外交”在俄美过去的交流中一直存在。弗林就任前与俄大使沟通本身并没有错,他下台是因对副总统说谎,这在美国的信用体系中是不能容忍的。这名学者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的这种“秘密热线”,现在也可能存在,双方私下里秘密会谈,然后达成一致。例如,这次美国轰炸叙利亚,双方事先就可能沟通过,否则美国导弹也许把很多俄罗斯人给炸了;去年底奥巴马驱逐俄35名外交官,俄未做什么反应,当时特朗普对普京点赞,显然双方私下沟通没有停止过。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俄之间存在非外交类渠道,特别是特朗普执政后被国内的一些反对派盯上,他可能更多依赖非政府层面的渠道。但具体渠道是什么,不得而知。不过看一下特朗普的方式,这些渠道肯定是他比较信得过的人,比如以前的核心顾问或没有进入政府的朋友等。有分析称,特朗普是商人,喜欢用信得过的人,而不在乎是不是正式官员,这也形成一些人所称的“亲信外交”。眼下,许多国家的外事部门在与美国打交道时争取接近特朗普身边人的机会,特别是他的女婿库什纳。这并非特例。香港《亚洲周刊》4月16日(提前出版)的一篇报道称,近年美国高层政治已变,前总统奥巴马不信任职业外交官,而喜欢搞“亲信外交”,他任内改变对伊朗及古巴政策,靠的都是亲信穿梭走动。“‘亲信外交’在大国间并不少见,尤其是冷战后已形成一种新外交模式。”柏林学者梅斯奈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种外交可以将双方利益最大化,但也有禁忌,即不能高于“国家外交”。14919523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lideyi环球时报149195238000011["9CaKrnK106B","9CaKrnJHeEL","9CaKrnJW4xq","9CaKrnJHc3T","9CaKrnJHbcS"]{"email":"lideyi@huanqiu.com","name":"lideyi"}
揭秘俄美间多重“联络管道”大使馆,撇不开的“间谍阴影”【环球时报驻俄罗斯、德国记者 张晓东 水六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温宪 李萌 柳玉鹏】2月13日,在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职位上仅待了25天的弗林辞职,起因是他同俄驻美大使的几次通话。这是美国最近刮起的政治风暴的一个重要节点,进一步拉开了挖掘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总统普京间关系的序幕。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大使馆承载着重要的沟通功能,但俄罗斯驻美大使馆屡陷争议之中。而就俄美错综复杂的关系而言,大使馆只是联络管道之一,两国间还有各种“热线”以及其他联络渠道。一位中国学者对《环球时报》说,历史上有过苏联间谍向白宫传递信息从而化解核危机的例子,这种不为人知的“秘密渠道”可能仍然存在。华盛顿,威斯康星大道2650号,一栋令人印象深刻的白色大理石建筑,这就是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馆。去年12月29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以俄罗斯组织黑客“干涉美国大选”为由,驱逐35名俄外交官,曾让这座建筑备受瞩目,近段时间,它又因卷入政治风暴而处于风口浪尖。先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弗林因隐瞒与俄大使基斯利亚克的接触内幕而辞职,接着司法部长塞申斯、特朗普女婿库什纳等被爆曾与这位大使接触。俄罗斯大使馆由此成为不少人眼中的是非之地——CNN援引多名美国情报人士的话称,俄罗斯驻美大使馆是最大的间谍中心,而俄罗斯大使则是招募间谍的总头目。 “我走进外交部,迎面走来美国驻俄罗斯大使约翰·塔夫特。‘您同俄罗斯外交官打交道将给自己带来危险,要是CNN知道了呢?’我向他问了早上好。”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洛娃日前在自己的脸谱主页上调侃道。当天,塔夫特到俄外交部同俄副外长讨论两国关系中的一些问题,美国大使馆就此表示,大使先生同俄罗斯同行接触是常态化的,莫斯科与华盛顿的接触从来没有停止过。《纽约时报》3月初的一篇报道提到,2011年底,美国前驻俄大使麦克福尔出使俄罗斯几周前,基斯利亚克在自家宅邸举办晚宴为他饯行,50名客人都是奥巴马政府参与制定俄罗斯政策的官员,包括国防部和国务院的大人物。担任驻美大使已将近十年的基斯利亚克在人脉构建上是成功的,但如今美国官员接近他却要冒政治风险。这不禁让很多人疑惑:俄罗斯驻美大使馆究竟起什么作用?俄新社2月的一篇报道做了回答。文章称,俄罗斯大使在美国的使命与其他国家的大使一样,主要任务是:在美国代表俄罗斯的利益;向东道国转达俄政府意见和观点;研究东道国政治、经济局势等,并将信息通报给本国。为此,他必须与美国著名政治家、商人和文化界人士接触。俄前副外长亚历山大·帕诺夫不久前也做了回应,他说,大使馆是国家间主要沟通渠道。原则上,大使馆外交官与东道国官员和各种政治力量接触是正常的。此前,麦克福尔来到莫斯科时,首先将俄反对派代表召到大使馆会面。俄罗斯并没有对此做出过度反应。不少分析认为,不管是美国的什么部门,与俄罗斯官方接触都是通过俄外交官这个渠道进行。这在任何一国都无可非议。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在美国人眼中,俄罗斯大使馆往往带有很重的“间谍”色彩,正如中情局前俄罗斯行动主管霍尔所称,俄罗斯间谍和外交官的分界线充满灰色地带。同样,美国驻俄大使馆也被视为“间谍大本营”。在一些俄罗斯人看来,美国大使馆不仅“偷听着莫斯科空中的一切”,还一直在馆内研究对付俄罗斯的谋略。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遏制”战略便出自曾在大使馆任职的乔治·凯南。俄美“热线”,你不知道的故事“就在数天前,美国前驻俄罗斯大使杰克·马特洛克站出来说,不敢相信美国新政府努力与俄保持关系会引起这么多争议。”4月初,美媒“立即民主”刊登对知名学者、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长篇专访。乔姆斯基说,“或许特朗普团队和俄罗斯有过沟通。这不是主要问题,至少特朗普团队和俄罗斯方面沟通的频率肯定不会比美国政府之前和俄罗斯沟通的频率更多。”自二战结束以来,美苏长期处于冷战状态。苏联解体后,美俄关系“斗而不破”,其间充满猜忌与争斗。尽管如此,美俄一直保留着从官方到民间的多层次沟通管道,比如国会对话、商业对话、社会组织对话、文化对话等。一位研究外交的中国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官方往来、所在国外交部和派遣国的使馆之间的交流通常称作“一轨外交”,而“二轨外交”是经过官方授意的所谓民间机构,以及一些和政府有联系的智库等机构间进行的联系。美俄之间一直存在非正式渠道,不同时期有不同方式。常说的“二轨外交”和“1.5轨外交”实际上起到的就是这种作用。说起俄美之间的沟通管道,不得不提两国间的“热线”。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关于导弹处理的信息,从莫斯科发出12个小时后才被美方收到并解码,险些造成美方误判。第二年,美苏在日内瓦签署备忘录,决定设立“热线”系统。“美俄之间有非常快的沟通联络管道,这就是‘红色热线’。”据德国《图片报》报道,这条热线帮助美俄减少误解。不过“红色热线”并非电影中的红色电话机。热线最初使用电传打字机,1986年改进为传真设备。苏联解体后,这条专线沿用下来。2008年后为通过电子邮件交互的加密计算机数据链。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宪举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梅德韦杰夫任俄总统时,曾成立一个庞大总统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下面有8个分委会,包括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但2012年普京第三次当选总统后,这个渠道慢慢停止了。此外,俄美情报部门也有联系。特别是“9·11”后,反恐成为俄罗斯和美国之间沟通的一个契机,双方在反恐方面交换情报还是很积极的。普京时期,俄美也设立了一些新热线。2013年,普京与奥巴马在G8峰会上签署建立热线的协议,共设立3条,分别是防止发生网络战热线,负责降低核武器风险的热线,克里姆林宫与白宫高官间的沟通热线。两个月前,面对美方指责俄利用黑客干涉美国大选,俄罗斯方面就通过网络热线做了回应。2015年10月,美国主导的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国际联盟与俄罗斯建立了“叙利亚热线”,双方定期召开视频会议,通报各自在叙军事行动情况,最近一次召开视频会议是在3月24日。但由于美国日前对叙利亚实施导弹打击,俄方宣布从4月8日零时起中止这条热线。西方专家近年来也将两国领导人通电话纳入热线系统。此前有媒体称,去年10月,奥巴马首次使用与普京间的热线,警告普京不要利用黑客干涉美国大选。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澄清说,俄美领导人经常使用热线电话进行接触和交流。媒体所说的是,奥巴马使用一个普通秘密沟通电话进行了联系。据了解,2014年3月,奥巴马与普京曾就乌克兰局势进行过热线外交。有意思的是,去年12月21日,由于俄美关系恶化,俄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公开表示,俄美间沟通渠道几乎全部“冻结”。美国务院发言人却否认说,国务卿克里刚与俄外长通了电话。今年1月26日,即特朗普就职几天后,佩斯科夫再次表示,美俄政府各层级的沟通管道尚未建立,“例行的外交工作正在进行,我们驻华盛顿的大使馆正在运作”。从非正式渠道到“亲信外交”在弗林去职后,《纽约时报》曾刊文称,弗林和基斯利亚克那些臭名昭著的私下谈话并非前所未闻。1969年,在尼克松就任总统18天前,基辛格在苏联大使馆会见一名克格勃间谍。他转告候任总统,克里姆林宫想要“开放的沟通渠道”。尼克松宣誓就职时对莫斯科说:“我们的沟通渠道是敞开的。”这无疑是对特朗普的影射。过去几个月来,美媒“挖出”众多特朗普与普京的“联络人”。4月3日,《华盛顿邮报》称,在特朗普正式上任前数日,黑水公司创始人普林斯以“特朗普非正式特使”的身份,在印度洋一个岛国与普京一名亲信会面,寻求为两人建立“秘密沟通渠道”。3月22日,美联社报道特朗普的前竞选主管马纳福特曾为俄铝业巨头德里帕斯卡秘密工作,后者与普京过从甚密;2月3日,彭博社称俄保守主义思想家亚历山大·杜金可能是特朗普与普京的联系人……实际上,无论是基辛格还是苏联间谍都曾是美苏重要的“联络人”。尼克松时期,基辛格撇开国务院建立“基辛格—多勃雷宁(苏驻美大使)”渠道。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一名隐藏在苏联大使馆的特工靠他在美国政界的人脉,帮助化解了这场核危机。前述研究外交的中国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间人外交”在俄美过去的交流中一直存在。弗林就任前与俄大使沟通本身并没有错,他下台是因对副总统说谎,这在美国的信用体系中是不能容忍的。这名学者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的这种“秘密热线”,现在也可能存在,双方私下里秘密会谈,然后达成一致。例如,这次美国轰炸叙利亚,双方事先就可能沟通过,否则美国导弹也许把很多俄罗斯人给炸了;去年底奥巴马驱逐俄35名外交官,俄未做什么反应,当时特朗普对普京点赞,显然双方私下沟通没有停止过。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俄之间存在非外交类渠道,特别是特朗普执政后被国内的一些反对派盯上,他可能更多依赖非政府层面的渠道。但具体渠道是什么,不得而知。不过看一下特朗普的方式,这些渠道肯定是他比较信得过的人,比如以前的核心顾问或没有进入政府的朋友等。有分析称,特朗普是商人,喜欢用信得过的人,而不在乎是不是正式官员,这也形成一些人所称的“亲信外交”。眼下,许多国家的外事部门在与美国打交道时争取接近特朗普身边人的机会,特别是他的女婿库什纳。这并非特例。香港《亚洲周刊》4月16日(提前出版)的一篇报道称,近年美国高层政治已变,前总统奥巴马不信任职业外交官,而喜欢搞“亲信外交”,他任内改变对伊朗及古巴政策,靠的都是亲信穿梭走动。“‘亲信外交’在大国间并不少见,尤其是冷战后已形成一种新外交模式。”柏林学者梅斯奈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种外交可以将双方利益最大化,但也有禁忌,即不能高于“国家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