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XjFI作者:王欢world.huanqiu.comarticle日媒:日本“入常”将遇阻力 非洲新战略或与中国苦战/e3pmh22ph/e3pmh26vv【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欢】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肯尼亚召开的非洲开发会议(TICAD)上提出新的外交战略,表明了重视拥有丰富资源及市场潜力的非洲的方针。日本共同社认为,安倍政府有如此举动的目的在于,为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力争获得非洲的支持以及扩大贸易与投资。不过,由于来自率先进行援非的中国的阻力,围绕这块“有望增长的大陆”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安理会改革系日非共同目标?“大家拥有要求国际社会进一步反映自身主张的理所当然的权利。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正是日本与非洲的共同目标。”安倍27日在非洲各国首脑等面前进行主旨演讲时就安理会改革呼吁合作。在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有54个非洲国家,约占3成,是一大势力。日本政府高官强调:“在入常问题上加强与非洲的合作不可或缺。”共同社称,新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将经济增长显著的亚洲地区的“成功经验”通过支援基础设施建设及培养人才推广到非洲,从而促进地区整体的稳定与繁荣。安倍演讲中使用了“重视自由与法治以及市场经济”、“使(印度洋)成为和平有序的海洋”等或意在牵制中国的表述。该发言有其背景。据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在TICAD力争通过《内罗毕宣言》的事前协商中,日本提及安理会改革时部分国家提出异议,难以协调。日方不掩怒气地表示“有中国撑腰的国家提出了反对”。 报道称,为了与作为常任理事国有最终否决权的中国相抗衡,日方希望取得包括非洲各国的压倒性支持来实现安理会改革,但未能如愿推进。在2005年的联合国大会上,日本、德国、巴西、印度组成的四国集团(G4)提出增加六个常任理事国、其中两个从非洲联盟(AU)成员国中选出的方案,但围绕否决权与AU产生分歧,加之中国的反对等,最终成为废案。重视质而非量在共同社看来,安倍极力主张的“高品质基建”也无非是为了制衡中国。此次有约70家日本企业共约200人参加了TICAD及相关活动。日本主导的TICAD始于1993年,是非洲开发协议的先驱。日本外务省将其定位为“冷战结束后唤起国际社会关注的契机”。但是经过20年的时间,局势发生了变化。日本舆论普遍认为,不可否认的是如今日本被瞄准矿产资源等而进军非洲的中国所超越。可以说日本重视“质”也是对在“量”上落后于中国这一现实的反映。共同社还称,中国以“不干涉内政”为原则,也在强化与苏丹等国的关系。虽然进军非洲的中国企业与各国当地人频频产生摩擦,但作为非洲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凭借庞大的企业规模,正在不断增强存在感。日本的基建企业有关人士称:“现在到了由非洲来选择伙伴的时代。”14724330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yupengfei环球网147243300000011["9CaKrnJQBRI","9CaKrnJQlPw","9CaKrnJQcaC","9CaKrnJQ7Q4","9CaKrnJPjIk"]{"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欢】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肯尼亚召开的非洲开发会议(TICAD)上提出新的外交战略,表明了重视拥有丰富资源及市场潜力的非洲的方针。日本共同社认为,安倍政府有如此举动的目的在于,为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力争获得非洲的支持以及扩大贸易与投资。不过,由于来自率先进行援非的中国的阻力,围绕这块“有望增长的大陆”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安理会改革系日非共同目标?“大家拥有要求国际社会进一步反映自身主张的理所当然的权利。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正是日本与非洲的共同目标。”安倍27日在非洲各国首脑等面前进行主旨演讲时就安理会改革呼吁合作。在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有54个非洲国家,约占3成,是一大势力。日本政府高官强调:“在入常问题上加强与非洲的合作不可或缺。”共同社称,新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将经济增长显著的亚洲地区的“成功经验”通过支援基础设施建设及培养人才推广到非洲,从而促进地区整体的稳定与繁荣。安倍演讲中使用了“重视自由与法治以及市场经济”、“使(印度洋)成为和平有序的海洋”等或意在牵制中国的表述。该发言有其背景。据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在TICAD力争通过《内罗毕宣言》的事前协商中,日本提及安理会改革时部分国家提出异议,难以协调。日方不掩怒气地表示“有中国撑腰的国家提出了反对”。 报道称,为了与作为常任理事国有最终否决权的中国相抗衡,日方希望取得包括非洲各国的压倒性支持来实现安理会改革,但未能如愿推进。在2005年的联合国大会上,日本、德国、巴西、印度组成的四国集团(G4)提出增加六个常任理事国、其中两个从非洲联盟(AU)成员国中选出的方案,但围绕否决权与AU产生分歧,加之中国的反对等,最终成为废案。重视质而非量在共同社看来,安倍极力主张的“高品质基建”也无非是为了制衡中国。此次有约70家日本企业共约200人参加了TICAD及相关活动。日本主导的TICAD始于1993年,是非洲开发协议的先驱。日本外务省将其定位为“冷战结束后唤起国际社会关注的契机”。但是经过20年的时间,局势发生了变化。日本舆论普遍认为,不可否认的是如今日本被瞄准矿产资源等而进军非洲的中国所超越。可以说日本重视“质”也是对在“量”上落后于中国这一现实的反映。共同社还称,中国以“不干涉内政”为原则,也在强化与苏丹等国的关系。虽然进军非洲的中国企业与各国当地人频频产生摩擦,但作为非洲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凭借庞大的企业规模,正在不断增强存在感。日本的基建企业有关人士称:“现在到了由非洲来选择伙伴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