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WZkq作者:王伟 李珍 李勇 周之然 苏静 甄翔world.huanqiu.comarticle美媒:战略互信现已打破 部署萨德是新冷战的象征/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综合报道】8月10日,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发表文章,抨击韩国政府打压国内反对部署“萨德”的抗议活动,并呼吁韩国人民团结斗争,粉碎“萨德”部署行为。该报还称,韩当局妄称部署“萨德”系统是为了应对“朝鲜核与导弹威胁”,是“不可避免的选择”,这真是厚颜无耻的诡辩。在韩国部署“萨德”严重危害朝鲜半岛和地区和平与安全,是加剧军备竞赛的导火线,是将朝鲜半岛卷入核战争灾害的祸根。“部署萨德是新冷战的象征,”彭博社援引一名中国学者的话称,“萨德”入韩堪称中韩关系的分水岭,战略互信现已打破。“萨德”带来的紧张局势的一大后果是东北亚军备竞赛,中俄将争相发展更为尖端的武器。这种局面也许正合朝鲜之意。日本《外交学者》称,“萨德”问题或许会成为中韩两个邻国1992年外交关系正常化以来的最大挑战。“萨德”引发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中韩到底怎么相互看待对方?或许双方的期待都太高了。中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朝鲜半岛本身就不稳定,美国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加剧因素。而美国将“萨德”引入韩国又直接引起美中、美俄大国关系的不稳定。通过部署“萨德”,美国不仅着眼于对朝鲜的打压,也着眼于更长时间里在欧亚大陆东部树立自己的战略优势,把地缘政治竞争的不良意图贯穿到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实践中。 中国的反击显然让韩国感到很大压力。《韩国日报》10日的评论认为,从7日青瓦台新闻官直接炮轰中国媒体开始,韩国政府昏招频出。文章称,虽然不能无视中国媒体对“萨德”的批判,但应对应该恰如其分。实际上,该问题由外交部或青瓦台外交安保秘书出面回应就完全可以,但朴槿惠总统也亲自出面驳斥中国媒体说法,这有些不合时宜。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从未见过国家元首出面对外国媒体的说法进行直接抨击。“如果在部署萨德前没有对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负责任分析,如果在青瓦台新闻官发表评论前没有经过深思熟虑,那么本届韩国政府很危险。”【环球时报驻韩国、日本、美国、朝鲜特约特派记者 王伟 李珍 李勇 周之然 环球时报记者 苏静 甄翔】阅读更多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或下载登录新版“环球TIME”客户端。14708518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何卓谦环球时报147085188000011["9CaKrnJWY7V","9CaKrnJWXXU","9CaKrnJWXW8","9CaKrnJWXOl","9CaKrnJWWZh"]{"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8月10日,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发表文章,抨击韩国政府打压国内反对部署“萨德”的抗议活动,并呼吁韩国人民团结斗争,粉碎“萨德”部署行为。该报还称,韩当局妄称部署“萨德”系统是为了应对“朝鲜核与导弹威胁”,是“不可避免的选择”,这真是厚颜无耻的诡辩。在韩国部署“萨德”严重危害朝鲜半岛和地区和平与安全,是加剧军备竞赛的导火线,是将朝鲜半岛卷入核战争灾害的祸根。“部署萨德是新冷战的象征,”彭博社援引一名中国学者的话称,“萨德”入韩堪称中韩关系的分水岭,战略互信现已打破。“萨德”带来的紧张局势的一大后果是东北亚军备竞赛,中俄将争相发展更为尖端的武器。这种局面也许正合朝鲜之意。日本《外交学者》称,“萨德”问题或许会成为中韩两个邻国1992年外交关系正常化以来的最大挑战。“萨德”引发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中韩到底怎么相互看待对方?或许双方的期待都太高了。中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朝鲜半岛本身就不稳定,美国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加剧因素。而美国将“萨德”引入韩国又直接引起美中、美俄大国关系的不稳定。通过部署“萨德”,美国不仅着眼于对朝鲜的打压,也着眼于更长时间里在欧亚大陆东部树立自己的战略优势,把地缘政治竞争的不良意图贯穿到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实践中。 中国的反击显然让韩国感到很大压力。《韩国日报》10日的评论认为,从7日青瓦台新闻官直接炮轰中国媒体开始,韩国政府昏招频出。文章称,虽然不能无视中国媒体对“萨德”的批判,但应对应该恰如其分。实际上,该问题由外交部或青瓦台外交安保秘书出面回应就完全可以,但朴槿惠总统也亲自出面驳斥中国媒体说法,这有些不合时宜。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从未见过国家元首出面对外国媒体的说法进行直接抨击。“如果在部署萨德前没有对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负责任分析,如果在青瓦台新闻官发表评论前没有经过深思熟虑,那么本届韩国政府很危险。”【环球时报驻韩国、日本、美国、朝鲜特约特派记者 王伟 李珍 李勇 周之然 环球时报记者 苏静 甄翔】阅读更多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或下载登录新版“环球TIME”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