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V8wx作者:纪双城 青木 刘洋 倪浩 柳玉鹏world.huanqiu.comarticle“地球三兄弟”带来希望与动力 人类对类地行星的探索未完待续/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如果我们想找到地外生命,这是我们最该开始的地方”,吉隆在发给媒体的声明中说。他的伙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朱利安·德-威特说,“这3颗行星距离地球如此之近,它们环绕的恒星如此之小,我们依据现有科技水平就足以研究它们的大气成分,这如同中了头奖,意味着在我们这一代就可以确定他们是否孕育着生命。”《洛杉矶时报》2日把德-威特的话当作了标题——这仅仅是个开始,一段伟大的旅程就在前方。吉隆团队宣称,此发现如同在人类寻找地外生命的漫长进程中“中了头奖”,欧美媒体也认为,在NASA去年找到“地球大表哥”(行星开普勒452b)之后,人类对类地行星的探索又进一步。天文学家说,最新发现的意义在于验证了作为“恒星中侏儒”的褐矮星周围也存在环绕的“类似地球尺寸”行星,这是一个此前被相对忽略的领域,“就好像你有个一生挚友,谁知道他竟是王室成员”。3日,欧美多家媒体都在报道吉隆团队的新发现。去年7月,NASA宣称发现地球的“大表哥”、系外行星开普勒452b时,媒体也曾如此激动过。但开普勒452b距离地球1400光年,大约是TRAPPIST1与地球距离的35.8倍。不过CNN在报道中提醒,即使TRAPPIST1距地球只有39光年,也不代表人类可以很快到达那里,依据现有科技水平,人类从地球赶到这3颗行星,需要数百万年。 “新发现的行星与地球一点不像”,在欧美媒体一片赞誉声中,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却送上一盆冷水。该报道称,吉隆团队确实有“撩人的发现”,但不能对它抱太大希望,TRAPPIST1体积只比木星大一点,它太冷以至于大部分光只能用红外线形式发散,这意味着与我们这个绿色星球不同,环绕它的3颗行星如用肉眼观察,都是黯淡无光甚至漆黑一片。而且,距离较近的两颗行星与月亮一样有潮汐锁定,阳面永远是白天,阴面则是永夜,前者太烤,后者太荒凉,只有两区域交界处才可能存在生命。文章援引德-威特的话说,接下来重要的还是分析新行星的大气条件,“如果外星人想确定地球是否有生命存在,丰富的氧气就是我们存在的证明,地球上分子氧的数量已超过了化学平衡的范畴,同理,如果我们要在宇宙中寻找生命,找到类似的化学失衡才是主路”。外星生命究竟是否存在?如果存在,人类已发现2000多颗类地行星,为何仍无法找到他们?每当有重大天文发现,相似的问题就会被问起,俄罗斯卫星网说,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曾给出猜测,外星生命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如用平均功率30兆瓦的激光装置将本星球照亮,这样地球人的各种空间望远镜就会失明,简单说,外星文明不希望与地球文明相遇。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授张同杰对《环球时报》说,人类在已探知的太阳系内类地行星中都未发现生命存在,而新发现的3颗行星在太阳系外,“目前人类探测器只能飞到太阳系边缘,但它们的出现还是给了天文学家希望和动力,去制造能飞出太阳系探寻生命体的探测器”。2日,与吉隆同为该项目牵头人之一的伊曼纽尔·叶辛对媒体说,这3个围绕超冷矮恒星公转的红色世界的存在目前仅有理论意义,但我们毕竟找到的不是一颗孤独星球,而是3个世界,此发现具有范式转移的意义。CNN援引天文学家的话说,令人兴奋的地方在于,过去人们觉得只有像太阳那样大的恒星周围才存在类地行星,没有确认过这种更小的矮恒星周围也存在类似地球尺寸行星,一名中国天文学家对《环球时报》说,吉隆称TRAPPIST1为“超冷矮恒星”,这并非专业术语,而有些术语标题党,严格意义上说它是褐矮星,不能像太阳那样进行核反应释放光和热,而是非常小尺寸的恒星半成品,“恒星中的侏儒”。NASA网站2日也报道了吉隆团队的新发现,并称哈勃望远镜接下来将对TRAPPIST1星系中3颗行星的大气进行分析,今年12月至明年3月,开普勒望远镜也会对TRAPPIST1周围那两颗距离更近的行星进行观测,TRAPPIST1星系更是是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完美目标。人类对类地行星的探索,未完待续。【环球时报驻英、德特约记者 纪双城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刘洋 倪浩 柳玉鹏】阅读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14623102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何卓谦环球时报146231028000011["9CaKrnJTn2q","9CaKrnJUUQ0","9CaKrnJTlWS","9CaKrnJTlCc","9CaKrnJTkGH"]{"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如果我们想找到地外生命,这是我们最该开始的地方”,吉隆在发给媒体的声明中说。他的伙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朱利安·德-威特说,“这3颗行星距离地球如此之近,它们环绕的恒星如此之小,我们依据现有科技水平就足以研究它们的大气成分,这如同中了头奖,意味着在我们这一代就可以确定他们是否孕育着生命。”《洛杉矶时报》2日把德-威特的话当作了标题——这仅仅是个开始,一段伟大的旅程就在前方。吉隆团队宣称,此发现如同在人类寻找地外生命的漫长进程中“中了头奖”,欧美媒体也认为,在NASA去年找到“地球大表哥”(行星开普勒452b)之后,人类对类地行星的探索又进一步。天文学家说,最新发现的意义在于验证了作为“恒星中侏儒”的褐矮星周围也存在环绕的“类似地球尺寸”行星,这是一个此前被相对忽略的领域,“就好像你有个一生挚友,谁知道他竟是王室成员”。3日,欧美多家媒体都在报道吉隆团队的新发现。去年7月,NASA宣称发现地球的“大表哥”、系外行星开普勒452b时,媒体也曾如此激动过。但开普勒452b距离地球1400光年,大约是TRAPPIST1与地球距离的35.8倍。不过CNN在报道中提醒,即使TRAPPIST1距地球只有39光年,也不代表人类可以很快到达那里,依据现有科技水平,人类从地球赶到这3颗行星,需要数百万年。 “新发现的行星与地球一点不像”,在欧美媒体一片赞誉声中,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却送上一盆冷水。该报道称,吉隆团队确实有“撩人的发现”,但不能对它抱太大希望,TRAPPIST1体积只比木星大一点,它太冷以至于大部分光只能用红外线形式发散,这意味着与我们这个绿色星球不同,环绕它的3颗行星如用肉眼观察,都是黯淡无光甚至漆黑一片。而且,距离较近的两颗行星与月亮一样有潮汐锁定,阳面永远是白天,阴面则是永夜,前者太烤,后者太荒凉,只有两区域交界处才可能存在生命。文章援引德-威特的话说,接下来重要的还是分析新行星的大气条件,“如果外星人想确定地球是否有生命存在,丰富的氧气就是我们存在的证明,地球上分子氧的数量已超过了化学平衡的范畴,同理,如果我们要在宇宙中寻找生命,找到类似的化学失衡才是主路”。外星生命究竟是否存在?如果存在,人类已发现2000多颗类地行星,为何仍无法找到他们?每当有重大天文发现,相似的问题就会被问起,俄罗斯卫星网说,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曾给出猜测,外星生命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如用平均功率30兆瓦的激光装置将本星球照亮,这样地球人的各种空间望远镜就会失明,简单说,外星文明不希望与地球文明相遇。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授张同杰对《环球时报》说,人类在已探知的太阳系内类地行星中都未发现生命存在,而新发现的3颗行星在太阳系外,“目前人类探测器只能飞到太阳系边缘,但它们的出现还是给了天文学家希望和动力,去制造能飞出太阳系探寻生命体的探测器”。2日,与吉隆同为该项目牵头人之一的伊曼纽尔·叶辛对媒体说,这3个围绕超冷矮恒星公转的红色世界的存在目前仅有理论意义,但我们毕竟找到的不是一颗孤独星球,而是3个世界,此发现具有范式转移的意义。CNN援引天文学家的话说,令人兴奋的地方在于,过去人们觉得只有像太阳那样大的恒星周围才存在类地行星,没有确认过这种更小的矮恒星周围也存在类似地球尺寸行星,一名中国天文学家对《环球时报》说,吉隆称TRAPPIST1为“超冷矮恒星”,这并非专业术语,而有些术语标题党,严格意义上说它是褐矮星,不能像太阳那样进行核反应释放光和热,而是非常小尺寸的恒星半成品,“恒星中的侏儒”。NASA网站2日也报道了吉隆团队的新发现,并称哈勃望远镜接下来将对TRAPPIST1星系中3颗行星的大气进行分析,今年12月至明年3月,开普勒望远镜也会对TRAPPIST1周围那两颗距离更近的行星进行观测,TRAPPIST1星系更是是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完美目标。人类对类地行星的探索,未完待续。【环球时报驻英、德特约记者 纪双城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刘洋 倪浩 柳玉鹏】阅读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