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UT0p world.huanqiu.comarticle互联网新规并非“封杀境外网站” IT界网友解读专业术语/e3pmh22ph/e3pmh26vv今天,一条消息在全国数亿网民那里引起了爆炸式的关注:政府打算禁止全国数亿网民访问国外网站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中国政府真的要学我们东北的某个邻国了吗?先别焦虑,且往下看!据悉,这条引发数亿网民恐慌的新闻,源于我国工信部目前正在征求公众意见的一份“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而其中的第37条规定,则是“罪魁祸首”,其全文是:“第三十七条在境内进行网络接入的域名应当由境内域名注册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并由境内域名注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在境内进行网络接入、但不属于境内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管理的域名,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不得为其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说实话,耿直哥刚看到这条规定的时候,也很震惊。因为在我这么一个【不懂IT】的普通人看来,这第37条规定的意思,基本上就是在说:“那些境外的网站啊,如果你们想在中国境内被中国网民访问,就必须在我们国内进行注册登记,否则我们就封杀你们!”所以,也难怪网民们都那么激动了。甚至连美国的《华尔街日报》都插了一腿,借此讽刺中国的互联网管理越发“封闭”。不过,就当耿直哥也想在网上破口大骂政府“开历史倒车”的时候,我突然注意到有学IT的网友在网上留言说:“第37条并不是大家以为的那个意思!你们要冷静啊!!!”于是,我连忙跑去看了这位网友的观点,然后很快我就闭嘴了。原来,在工信部那个征求意见稿的第37条中,我们这些不懂IT的人,都完全忽视并误解了一个很重要的“专业术语”。这个专业术语就是“在境内进行【网络接入】”。此前,在包括耿直哥在内的“IT小白”看来,这半句话的意思无非是“可以在境内访问的网站”。所以,我们才会以为第37条中这句【在境内进行网络接入、但不属于境内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管理的域名,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不得为其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法规,其意思是“如果在中国境内可以访问的网站,没有在中国境内进行登记注册,就会被封杀。”但实际上,“在境内进行【网络接入】”这半句话真正的意思却是:“服务器在境内的网站”... 原来,在IT领域,对于一个网站来说,进行【网络接入】的意思是:网站方面找到一家“网络接入商”,然后通过对方把自己网站服务器里的内容“放到”互联网上,供大家访问和浏览。——所以,“在境内进行【网络接入】”,也就意味着网站服务器首先是在境内,才能通过一个境内的“网络接入商”上线。实际上,如今很多开设网站的人,在工信部门进行备案的时候,也都会被要求填写“网络接入商”。时报的一篇报道,说的是随着国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很多民营的【网络接入】服务商也在迅速增加。所以,人家工信部第37条规定的真正意思是:1、服务器在境内的网站,需要选择在境内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进行登记注册,并由该机构对该域名进行管理。2、服务器在境内,但域名没有在国内的相关机构进行登记注册的,那么网络接入商就要停止相应域名的网络接入服务。瞧,这第37条规定,其实管的根本不是“境外网站”。人家完全只是一个针对服务器在境内的网站的管理规定,要求这些网站的域名在国内注册,接受国内的管理。那么,真正受这条规定影响的人是谁呢?耿直哥正好有这么个朋友,她所供职的企业服务器在国内,域名目前却是通过国外的域名服务机构注册的。所以她的企业就会被这第37条规定影响。那么,这家企业能做的,最好就是重新在国内注册域名。当然,该企业也可以干脆把服务器搬到国外,但选择这种办法的话,可能得承担其他的一些来自国内的政策风险...又比如,如上图显示,大众点评这个网站的域名dianping.com,是通过国内的新网xinnet.com注册的,所以大众点评就不会被第37条所影响可是话说回来了,为什么大家都被这么一条实际上与访问境外网站无关的法规吓坏了呢?除了我们大多数人并不了解IT(但耿直哥不知道专业的《华尔街日报》是也不懂IT呢,还是故意犯坏呢...),恐怕也与我国目前互联网管理中,民间与官方一些认识上的落差有关。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以来,我们的民间,特别是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因为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多,受教育程度高,所以他们天然对很多境外的谣言信息免疫,也很清楚国内外的差别,国内外各自不同的问题,是完全可以自信走出国门的一代。所以,他们的呼声自然是互联网越开放越好。但官方层面仍然担心完全不设防的互联网会对中国社会的整体稳定带来冲击。这种担心在越发成熟自信的年轻人们看来,就有点“保守”了。而在这种期望值的落差中,民间就会对官方、对互联网进行管理的任何举动,变得很敏感,总觉得官方只要一管理,就是要收紧,而不是放开。因此,虽然今天大家对工信部的“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第37条的误会,让大家盲目恐慌了一整天,可如何真正化解这种敏感的心态,还需要中国整体实力与自信的同步提升,以及有效的沟通。而这第一步,就应该是咱以后在这种征求意见稿发布后,能不能第一时间就对公众特别敏感的具体法规,给出大家都能懂的解读呢?这也好避免误会,并让公众给出更有针对性的意见啊~145925772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renmeizi环球时报145925772000011["9CaKrnJUStY","9CaKrnJURb8","9CaKrnJUQF8","9CaKrnJUM1r","9CaKrnJUKqM"]//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6/0329/21/23/20160329092309985.jpg{"email":"renmeizi@huanqiu.com","name":"renmeizi"}
今天,一条消息在全国数亿网民那里引起了爆炸式的关注:政府打算禁止全国数亿网民访问国外网站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中国政府真的要学我们东北的某个邻国了吗?先别焦虑,且往下看!据悉,这条引发数亿网民恐慌的新闻,源于我国工信部目前正在征求公众意见的一份“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而其中的第37条规定,则是“罪魁祸首”,其全文是:“第三十七条在境内进行网络接入的域名应当由境内域名注册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并由境内域名注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在境内进行网络接入、但不属于境内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管理的域名,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不得为其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说实话,耿直哥刚看到这条规定的时候,也很震惊。因为在我这么一个【不懂IT】的普通人看来,这第37条规定的意思,基本上就是在说:“那些境外的网站啊,如果你们想在中国境内被中国网民访问,就必须在我们国内进行注册登记,否则我们就封杀你们!”所以,也难怪网民们都那么激动了。甚至连美国的《华尔街日报》都插了一腿,借此讽刺中国的互联网管理越发“封闭”。不过,就当耿直哥也想在网上破口大骂政府“开历史倒车”的时候,我突然注意到有学IT的网友在网上留言说:“第37条并不是大家以为的那个意思!你们要冷静啊!!!”于是,我连忙跑去看了这位网友的观点,然后很快我就闭嘴了。原来,在工信部那个征求意见稿的第37条中,我们这些不懂IT的人,都完全忽视并误解了一个很重要的“专业术语”。这个专业术语就是“在境内进行【网络接入】”。此前,在包括耿直哥在内的“IT小白”看来,这半句话的意思无非是“可以在境内访问的网站”。所以,我们才会以为第37条中这句【在境内进行网络接入、但不属于境内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管理的域名,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不得为其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法规,其意思是“如果在中国境内可以访问的网站,没有在中国境内进行登记注册,就会被封杀。”但实际上,“在境内进行【网络接入】”这半句话真正的意思却是:“服务器在境内的网站”... 原来,在IT领域,对于一个网站来说,进行【网络接入】的意思是:网站方面找到一家“网络接入商”,然后通过对方把自己网站服务器里的内容“放到”互联网上,供大家访问和浏览。——所以,“在境内进行【网络接入】”,也就意味着网站服务器首先是在境内,才能通过一个境内的“网络接入商”上线。实际上,如今很多开设网站的人,在工信部门进行备案的时候,也都会被要求填写“网络接入商”。时报的一篇报道,说的是随着国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很多民营的【网络接入】服务商也在迅速增加。所以,人家工信部第37条规定的真正意思是:1、服务器在境内的网站,需要选择在境内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进行登记注册,并由该机构对该域名进行管理。2、服务器在境内,但域名没有在国内的相关机构进行登记注册的,那么网络接入商就要停止相应域名的网络接入服务。瞧,这第37条规定,其实管的根本不是“境外网站”。人家完全只是一个针对服务器在境内的网站的管理规定,要求这些网站的域名在国内注册,接受国内的管理。那么,真正受这条规定影响的人是谁呢?耿直哥正好有这么个朋友,她所供职的企业服务器在国内,域名目前却是通过国外的域名服务机构注册的。所以她的企业就会被这第37条规定影响。那么,这家企业能做的,最好就是重新在国内注册域名。当然,该企业也可以干脆把服务器搬到国外,但选择这种办法的话,可能得承担其他的一些来自国内的政策风险...又比如,如上图显示,大众点评这个网站的域名dianping.com,是通过国内的新网xinnet.com注册的,所以大众点评就不会被第37条所影响可是话说回来了,为什么大家都被这么一条实际上与访问境外网站无关的法规吓坏了呢?除了我们大多数人并不了解IT(但耿直哥不知道专业的《华尔街日报》是也不懂IT呢,还是故意犯坏呢...),恐怕也与我国目前互联网管理中,民间与官方一些认识上的落差有关。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以来,我们的民间,特别是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因为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多,受教育程度高,所以他们天然对很多境外的谣言信息免疫,也很清楚国内外的差别,国内外各自不同的问题,是完全可以自信走出国门的一代。所以,他们的呼声自然是互联网越开放越好。但官方层面仍然担心完全不设防的互联网会对中国社会的整体稳定带来冲击。这种担心在越发成熟自信的年轻人们看来,就有点“保守”了。而在这种期望值的落差中,民间就会对官方、对互联网进行管理的任何举动,变得很敏感,总觉得官方只要一管理,就是要收紧,而不是放开。因此,虽然今天大家对工信部的“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第37条的误会,让大家盲目恐慌了一整天,可如何真正化解这种敏感的心态,还需要中国整体实力与自信的同步提升,以及有效的沟通。而这第一步,就应该是咱以后在这种征求意见稿发布后,能不能第一时间就对公众特别敏感的具体法规,给出大家都能懂的解读呢?这也好避免误会,并让公众给出更有针对性的意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