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Kb4u作者:杨迅world.huanqiu.comarticle“巴中友谊已经融化在我的血液里”/e3pmh22ph/e3pmh26vv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4月20日电 (记者杨迅)4月的巴基斯坦,粉红的蔷薇开得正艳,空气里已经依稀能嗅出夏天的气息。塞米娜披着乳白色的头巾,坐在伊斯兰堡郊区的家中,若有所思地望着窗外。笔者在采访从也门撤回的塞米娜女士。 杨迅 供图回想起两周前的经历,这位老人还是显得心有余悸,她摩挲着手里的珍珠项链,告诉我说,虽然生活还有困难,但心中充满感恩,只希望能和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塞米娜的儿子达尼什是一名眼科医生,小伙子戴着眼镜,乌黑的络腮胡如同灌木丛一样浓密。去年11月,达尼什独自前往也门港口城市亚丁一家医院工作。今年2月,他的妻子哈尼弗带着3个年幼的孩子,和塞米娜一起前往也门探亲。家人团聚的快乐没能持续多久,便随着也门局势的恶化戛然而止。回忆起也门的经历时,塞米娜依旧心有余悸。 杨迅 摄3月下旬起,战火波及开来,塞米娜和儿子躲在家中不敢出门,只能靠此前囤积的食物度日。家中孩子的奶粉越来越少,听到的枪声越来越多,笼罩在心头的忧虑也越来越深。“你无法想象当时的心情,每天都战战兢兢,因为每天都可能成为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甚至来不及和家人告别……” 战乱爆发后,一枚炸弹击中了塞米娜家门口一辆路过的公交车,当场炸死13人。他们居住的房屋随着爆炸颤抖起来,家中的玻璃也被震碎,死亡的威胁如此真切。达尼什安慰着怀中哭泣的妻子,3个孩子还不明白身处的危境,塞米娜的内心一度陷入绝望。“我当时以为,我们再也回不去了,但我还是佯装镇定,告诉他们:‘再坚持一下,一起都会好的’。”塞米娜的儿子达尼什向笔者讲述乘坐中国军舰撤出的经历。 杨迅 摄就在危急关头,传来了中国军舰将前来营救的消息。塞米娜一家起初不太敢相信,即便在乘车前往港口的路上,依旧忐忑不安。当他们最终到达港口,看到面前的中国军舰,顿时拥抱在一起,塞米娜情不自禁地流下了喜悦的泪水。“到达港口后,中国军人帮助我们提行李,为撤离的巴基斯坦人准备了带有咖喱的饭菜,并向孩子们发放了巧克力和玩具。现场的一切都井井有条,感觉像在梦里,却又分外真实。”她说。舰艇上带有咖喱的饭菜。军舰在海上行驶了一段时间后,疲惫的塞米娜终于放下心来,进入梦乡。她坦言,那是很多天以来,自己睡得最踏实的一次。几小时后,军舰到达亚丁湾西部的吉布提。176名巴基斯坦人走下船,准备换乘巴基斯坦航空(巴航)的飞机回国时,不知是谁在人群中高喊了一句:“Pak Cheen Dosti Zindabad!”(巴基斯坦国语乌尔都语“巴中友谊万岁”的发音),随即得到了其他人的热烈响应,“万岁”的呼声,在吉布提的海港回响。“你们终于被中国海军救回来啦!”在平安返回巴基斯坦后,塞米娜和达什尼与家人相拥而泣,久久不愿分离。就在撤离后的一天,他们在也门的住所附近发生袭击,造成上百人伤亡。塞米娜后怕之余,深有感慨地说,小时候在学校里,老师就会教授巴中友谊的内容。好朋友总是患难与共,在危机关头获得中国的帮助后,巴中友谊在她心中的分量也更重了。“没有中国朋友的帮助,或许我再也无法见到思念的亲人。”4月3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从也门撤离归国的巴基斯坦公民走出机场。 新华社发“此时此刻,‘万岁’不是表达心中感受的最好方式吗?”她说,“没有谁让我们这么说,一切都是那样自然,至少我在喊出‘万岁’时,确实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巴中友谊已经融化在我的血液里。”巴基斯坦人通常会在什么时候说“万岁”呢?在信息部官员的办公室,在巴航的售票厅,在非政府机构负责人的家中,在老百姓做完祈祷的清真寺外,我询问过多位当地人。3月23日的国庆日”“8月14日的独立日”“国父真纳的诞辰日”“在与印度的板球比赛获得胜利时”(板球在南亚颇为盛行,巴基斯坦人对这项运动喜爱有加)……细细品味,不难发现,“万岁”在巴基斯坦并不泛滥,通常在重要的节日,或在能表达爱国情感的时刻出现。除此之外,巴基斯坦朋友不约而同地给出了一个答案:“在形容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友谊时”。用Zindabad(万岁)形容巴基斯坦和另一个国家的关系,除了中国以外,再无其他。至于原因,受访者的回答也都相近:在巴基斯坦遭遇危机和困难时,只有中国,一次又一次真诚地伸出援助之手,从来不计回报。无论巴国内政权如何变化,对华友好的政策都不会改变。有的国家在巴基斯坦投入再多金钱,也换不来当地民众发自内心的敬意……全巴基斯坦中国友好协会新闻秘书阿提亚的父亲在上世纪70年代担任过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阿提亚曾随父亲在中国生活过两年,她告诉我,当时发生的一件事情,令她记忆犹新。全巴基斯坦中国友好协会新闻秘书阿提亚在家中手持刊登有中国文章的杂志。她身后的照片中包括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 杨迅 摄一位跟随阿提亚父亲驻外多年的厨师,去北京的友谊商店买东西时多付了钱,随后匆匆离去。10天后,当这位厨师再去友谊商店买东西时,柜台销售员主动把钱退给了他。全巴基斯坦中国友好协会新闻秘书阿提亚向笔者展示她年轻时发表的关于北京之行的文章。 杨迅 摄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中国人的诚信善良,让这位巴基斯坦厨师念念不忘,他感慨地对阿提亚的父亲说:“跟随您在荷兰、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驻外多年,最后一任驻外,您本来可以选择华盛顿或莫斯科,却最终选了北京。现在我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中国朋友是那样的真诚,巴中友谊万岁,从生活中的细节就能体现!”全巴基斯坦中国友好协会新闻秘书阿提亚向记者展示关于巴中友好的演讲稿,文末是“中巴友谊万岁”的汉语拼音。 杨迅 摄巴基斯坦北部的吉尔吉特地区,层峦叠嶂,地势险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巴两国工人在冰峰雪原并肩作战,修建了被称为“中巴友谊路”的喀喇昆仑公路,让中巴之间天堑变通途。在修建过程中,很多中国建设者牺牲了宝贵的生命,长眠于吉尔吉特市郊的中国烈士陵园。30多年来,几位巴基斯坦人长期自愿看护墓地。2013年7月前往当地采访时,笔者曾专门前往拜访守墓老人。这个月,笔者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再次见到了其中一位老人阿里•艾哈迈德。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守墓者阿里﹒艾哈迈德手持相关报道。 杨迅 摄刚一见面,老人就给了我一个热情的拥抱。在交谈中,艾哈迈德深有感触地回忆说,自己的住所离施工现场很近,几十年前亲眼目睹了中国工人不辞辛苦修建公路的过程,深受感动。从1978年起,他开始自愿为中国工人守墓,30多年来,无论风霜雪雨,天天清扫地面,修剪花枝,并希望让儿子继续从事他的工作。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守墓者阿里﹒艾哈迈德的工作证。 杨迅 摄每天都会有各国人士前往墓地凭吊,艾哈迈德说,在陵园的留言本上,“巴中友谊万岁”的表述最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进入陵园需要得到艾哈迈德的同意,其中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说一句“Pak Cheen Dosti Zindabad!(巴中友谊万岁!)”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守墓者阿里﹒艾哈迈德携带的《环球时报》此前关于此事的相关报道。 杨迅 摄全巴基斯坦中国友好协会荣誉主席伊夫蒂哈的女儿曾创作了一首英文诗歌《啊,中华大地!》,称赞巴中情谊,其中有几句话,至今仍时常在我的耳边回响:“亘古不变的是我们的团结与友谊,有谁能对我们说东道西?随着时光流逝而愈发亲密,就像喀喇昆仑山脉永远屹立……”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1429535040000责编:lideyi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142953504000011["9CaKrnJK8JM","9CaKrnJK7zi","9CaKrnJK7ad","9CaKrnJK0l7","9CaKrnJJBpF"]//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5/0421/20150421064222888.cn/mmbiz/5{"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4月20日电 (记者杨迅)4月的巴基斯坦,粉红的蔷薇开得正艳,空气里已经依稀能嗅出夏天的气息。塞米娜披着乳白色的头巾,坐在伊斯兰堡郊区的家中,若有所思地望着窗外。笔者在采访从也门撤回的塞米娜女士。 杨迅 供图回想起两周前的经历,这位老人还是显得心有余悸,她摩挲着手里的珍珠项链,告诉我说,虽然生活还有困难,但心中充满感恩,只希望能和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塞米娜的儿子达尼什是一名眼科医生,小伙子戴着眼镜,乌黑的络腮胡如同灌木丛一样浓密。去年11月,达尼什独自前往也门港口城市亚丁一家医院工作。今年2月,他的妻子哈尼弗带着3个年幼的孩子,和塞米娜一起前往也门探亲。家人团聚的快乐没能持续多久,便随着也门局势的恶化戛然而止。回忆起也门的经历时,塞米娜依旧心有余悸。 杨迅 摄3月下旬起,战火波及开来,塞米娜和儿子躲在家中不敢出门,只能靠此前囤积的食物度日。家中孩子的奶粉越来越少,听到的枪声越来越多,笼罩在心头的忧虑也越来越深。“你无法想象当时的心情,每天都战战兢兢,因为每天都可能成为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甚至来不及和家人告别……” 战乱爆发后,一枚炸弹击中了塞米娜家门口一辆路过的公交车,当场炸死13人。他们居住的房屋随着爆炸颤抖起来,家中的玻璃也被震碎,死亡的威胁如此真切。达尼什安慰着怀中哭泣的妻子,3个孩子还不明白身处的危境,塞米娜的内心一度陷入绝望。“我当时以为,我们再也回不去了,但我还是佯装镇定,告诉他们:‘再坚持一下,一起都会好的’。”塞米娜的儿子达尼什向笔者讲述乘坐中国军舰撤出的经历。 杨迅 摄就在危急关头,传来了中国军舰将前来营救的消息。塞米娜一家起初不太敢相信,即便在乘车前往港口的路上,依旧忐忑不安。当他们最终到达港口,看到面前的中国军舰,顿时拥抱在一起,塞米娜情不自禁地流下了喜悦的泪水。“到达港口后,中国军人帮助我们提行李,为撤离的巴基斯坦人准备了带有咖喱的饭菜,并向孩子们发放了巧克力和玩具。现场的一切都井井有条,感觉像在梦里,却又分外真实。”她说。舰艇上带有咖喱的饭菜。军舰在海上行驶了一段时间后,疲惫的塞米娜终于放下心来,进入梦乡。她坦言,那是很多天以来,自己睡得最踏实的一次。几小时后,军舰到达亚丁湾西部的吉布提。176名巴基斯坦人走下船,准备换乘巴基斯坦航空(巴航)的飞机回国时,不知是谁在人群中高喊了一句:“Pak Cheen Dosti Zindabad!”(巴基斯坦国语乌尔都语“巴中友谊万岁”的发音),随即得到了其他人的热烈响应,“万岁”的呼声,在吉布提的海港回响。“你们终于被中国海军救回来啦!”在平安返回巴基斯坦后,塞米娜和达什尼与家人相拥而泣,久久不愿分离。就在撤离后的一天,他们在也门的住所附近发生袭击,造成上百人伤亡。塞米娜后怕之余,深有感慨地说,小时候在学校里,老师就会教授巴中友谊的内容。好朋友总是患难与共,在危机关头获得中国的帮助后,巴中友谊在她心中的分量也更重了。“没有中国朋友的帮助,或许我再也无法见到思念的亲人。”4月3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从也门撤离归国的巴基斯坦公民走出机场。 新华社发“此时此刻,‘万岁’不是表达心中感受的最好方式吗?”她说,“没有谁让我们这么说,一切都是那样自然,至少我在喊出‘万岁’时,确实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巴中友谊已经融化在我的血液里。”巴基斯坦人通常会在什么时候说“万岁”呢?在信息部官员的办公室,在巴航的售票厅,在非政府机构负责人的家中,在老百姓做完祈祷的清真寺外,我询问过多位当地人。3月23日的国庆日”“8月14日的独立日”“国父真纳的诞辰日”“在与印度的板球比赛获得胜利时”(板球在南亚颇为盛行,巴基斯坦人对这项运动喜爱有加)……细细品味,不难发现,“万岁”在巴基斯坦并不泛滥,通常在重要的节日,或在能表达爱国情感的时刻出现。除此之外,巴基斯坦朋友不约而同地给出了一个答案:“在形容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友谊时”。用Zindabad(万岁)形容巴基斯坦和另一个国家的关系,除了中国以外,再无其他。至于原因,受访者的回答也都相近:在巴基斯坦遭遇危机和困难时,只有中国,一次又一次真诚地伸出援助之手,从来不计回报。无论巴国内政权如何变化,对华友好的政策都不会改变。有的国家在巴基斯坦投入再多金钱,也换不来当地民众发自内心的敬意……全巴基斯坦中国友好协会新闻秘书阿提亚的父亲在上世纪70年代担任过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阿提亚曾随父亲在中国生活过两年,她告诉我,当时发生的一件事情,令她记忆犹新。全巴基斯坦中国友好协会新闻秘书阿提亚在家中手持刊登有中国文章的杂志。她身后的照片中包括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 杨迅 摄一位跟随阿提亚父亲驻外多年的厨师,去北京的友谊商店买东西时多付了钱,随后匆匆离去。10天后,当这位厨师再去友谊商店买东西时,柜台销售员主动把钱退给了他。全巴基斯坦中国友好协会新闻秘书阿提亚向笔者展示她年轻时发表的关于北京之行的文章。 杨迅 摄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中国人的诚信善良,让这位巴基斯坦厨师念念不忘,他感慨地对阿提亚的父亲说:“跟随您在荷兰、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驻外多年,最后一任驻外,您本来可以选择华盛顿或莫斯科,却最终选了北京。现在我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中国朋友是那样的真诚,巴中友谊万岁,从生活中的细节就能体现!”全巴基斯坦中国友好协会新闻秘书阿提亚向记者展示关于巴中友好的演讲稿,文末是“中巴友谊万岁”的汉语拼音。 杨迅 摄巴基斯坦北部的吉尔吉特地区,层峦叠嶂,地势险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巴两国工人在冰峰雪原并肩作战,修建了被称为“中巴友谊路”的喀喇昆仑公路,让中巴之间天堑变通途。在修建过程中,很多中国建设者牺牲了宝贵的生命,长眠于吉尔吉特市郊的中国烈士陵园。30多年来,几位巴基斯坦人长期自愿看护墓地。2013年7月前往当地采访时,笔者曾专门前往拜访守墓老人。这个月,笔者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再次见到了其中一位老人阿里•艾哈迈德。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守墓者阿里﹒艾哈迈德手持相关报道。 杨迅 摄刚一见面,老人就给了我一个热情的拥抱。在交谈中,艾哈迈德深有感触地回忆说,自己的住所离施工现场很近,几十年前亲眼目睹了中国工人不辞辛苦修建公路的过程,深受感动。从1978年起,他开始自愿为中国工人守墓,30多年来,无论风霜雪雨,天天清扫地面,修剪花枝,并希望让儿子继续从事他的工作。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守墓者阿里﹒艾哈迈德的工作证。 杨迅 摄每天都会有各国人士前往墓地凭吊,艾哈迈德说,在陵园的留言本上,“巴中友谊万岁”的表述最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进入陵园需要得到艾哈迈德的同意,其中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说一句“Pak Cheen Dosti Zindabad!(巴中友谊万岁!)”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守墓者阿里﹒艾哈迈德携带的《环球时报》此前关于此事的相关报道。 杨迅 摄全巴基斯坦中国友好协会荣誉主席伊夫蒂哈的女儿曾创作了一首英文诗歌《啊,中华大地!》,称赞巴中情谊,其中有几句话,至今仍时常在我的耳边回响:“亘古不变的是我们的团结与友谊,有谁能对我们说东道西?随着时光流逝而愈发亲密,就像喀喇昆仑山脉永远屹立……”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