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Jpk7 world.huanqiu.comarticle海湾多国对“亲伊势力”动武 伊核谈判进关键时期/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整个3月,伊朗都算是个焦点国家:31日,伊核问题六国(美、英、法、俄、中、德)与伊朗进行的马拉松式谈判进入“冲刺阶段”;连日来,沙特挑头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遏制伊朗势力在阿拉伯半岛扩张的意图也越发明显。1977年底,时任美国总统卡特访问伊朗,曾在德黑兰人欢迎他的晚宴上这样大赞说:“伊朗是这个多事地区的‘稳定之岛’!”颇有讽刺意味的是,此后不久,伊朗各地爆发反对国王的抗议活动,伊朗伊斯兰革命很快取得胜利,美伊也成了死对头。将近40年过后,尽管伊朗在中东显得很孤立,但相对“阿拉伯之春”席卷过的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它确实还像是一个“稳定之岛”,也依旧是西方眼中的“麻烦制造者”,不断搅动着中东局势。革命卫队将军活跃在伊朗邻国“阿拉伯国家组成军队抗击伊朗和伊斯兰极端分子。”美国《纽约时报》在报道周末进行的阿盟峰会时,用很多笔墨描述了阿拉伯国家的抱怨。一些国家认为,西方国家没能阻止伊朗在该地区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巴沙尔政权以及伊拉克、巴林、也门等国的亲伊朗势力,使伊朗的手伸得越来越长。就在沙特等国发动对也门的军事行动之时,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关系密切的法尔斯通讯社引述伊朗议会国家安全与外交委员会一名副主席的话说:“沙特已将自己拖入战争泥潭,后果自负。”英国《每日电讯报》近日报道说,“阿拉伯之春”爆发已有4年,如今在越发动荡的中东,更加狂热的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仇恨对抗,已成为该地区的决定性冲突。事实证明,沙特会确保其利益免遭伊朗侵犯。当伊朗试图怂恿海湾小国巴林的什叶派异见人士推翻该国的逊尼派君主时,沙特迅速出面干涉。报道说,沙特在也门采取的军事行动将取决于美国与伊朗正在举行的核谈判成果。 对伊朗“喊打”的声音近几年在以色列媒体上屡见不鲜。以色列ynet新闻网28日题为“也门只是伊朗宏大计划的一部分”的文章称,以色列5年来一直发出警告,称伊朗的意图是主导该地区并安插“代理人”,从而在中东打造一个“什叶派超级国家”。文章说,伊朗已在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和现在的也门如愿以偿。对于西方媒体和以色列媒体的一些报道,特别是“谈伊朗必谈什叶派”,北京大学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所长吴冰冰有不同的看法。吴冰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就伊朗而言,教派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只要有共同利益,就能建立盟友关系。要是只讲什叶派,就把伊朗的战略看窄了,毕竟在中东什叶派只占穆斯林的10%。伊朗更想打造一种穆斯林权力维护者的形象。”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一名高级官员最近就成为伊朗维护地区大国形象的代言人。3月28日,英国广播公司(BBC)阿拉伯语频道将一张据称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外作战部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在也门的照片放到其网站上。几个小时后,BBC阿拉伯语频道撤下了涉嫌造假的图片。因为在伊朗多家媒体的报道中,苏莱曼尼当日在德黑兰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一起参加宗教活动。58岁的苏莱曼尼一度颇为神秘,但现在成了公众人物。在去年伊拉克摩苏尔陷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之手、巴格达岌岌可危之时,据称苏莱曼尼的身影出现在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今年2月11日,苏莱曼尼在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日的纪念活动上称,“极端组织气数将尽”。据外电报道,3月以来,在苏莱曼尼指挥下,3万由伊朗援助的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成的部队从三面攻打“伊斯兰国”占据的重镇提克里特。3月21日是波斯传统新年,此前一天,伊朗阿列夫新闻网根据网上民意投票结果将“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在伊朗和其他国家人气蹿升”评为过去一年最受关注的伊朗十大政治事件之一。法尔斯通讯社评论说:“苏莱曼尼将军在伊朗国外事务的角色已越来越公开,他已成为伊朗的‘骄傲面孔’,无论何时发生什么危机他都是可以托付重任的人”。伊朗媒体颇为高调地报道苏莱曼尼在各种场合的讲话和照片,似乎要显示不管是在伊拉克,还是叙利亚,“一切尽在伊朗的掌控之中”。精于谈判也善于利用对手错误伊朗《消息报》委婉地承认了伊朗在伊拉克发挥的影响,相关报道说:“美国前中情局局长海登对伊朗在伊拉克解放提克里特的行动中所起的作用表示不满。”美国《华尔街日报》也报道说,美国和什叶派武装在打击“伊斯兰国”过程中“不安地共处”。而伊朗能把触角伸到阿拉伯半岛南端的也门,也让西方反思自身的大意。美国《思想者》杂志网站3月29日刊登题为“当伊朗在中东一展宏图时,美国却在打盹”的文章说,阿拉伯联合部队打击胡塞武装,或将引发阿拉伯国家与伊朗的直接冲突。也门正成为伊朗总体战略的关键部分,不幸的是,华盛顿没人注意到这一点。若胡塞武装仍掌控也门局势,伊朗就控制了这个石油运输的交通要塞,并威胁到什叶派聚集的沙特南部地区的油田。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中东的问题上,美国和欧洲都不想再“打”了。美国无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强烈反对,试图同伊朗达成政治解决,而这种政治协议,无论对伊朗有多苛刻,事实上也是保留了伊朗相当的核能力,并且在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在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留下了某种不平衡。殷罡说,波斯民族历史上曾建立跨洲际的大国——波斯帝国。波斯人精于谈判,精于政治门道,而且善于利用对手的错误,这些因素使伊朗近些年成为中东一个很有特点的国家。比如,萨达姆在两伊战争之后入侵科威特,伊朗抓住国际社会忙于制裁伊拉克的机会,开始恢复核发展计划。借着2003年伊拉克战争,伊朗放回在其国内避难的数以万计的伊拉克什叶派精英,利用美国的失误,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控制了伊拉克南部地区。此外,当美国自顾不暇时,伊朗公开宣布要自行搞浓缩铀。伊朗不仅没有经历“阿拉伯之春”式的动荡,而且在地区很多热点问题上都“表现活跃”,对此,吴冰冰首先和《环球时报》记者谈起伊朗基本的政治体制。他认为,伊朗4年一次总统大选、议会选举,经常会有不同的声音表达出来,这样的选举在中东并不多见,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民意走向和国家的诉求。伊朗总统虽然不是最高领袖,但完全可以体现出不同的执政风格,比如前总统内贾德和现总统鲁哈尼是完全不同的执政风格。此外,伊朗外交上独立,在很多问题上很坚持,而且“没有力不从心”。相比之下,中东很多国家很难做到很高的独立性。比如,土耳其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就对其外交有很大的伤害。伊朗人愿意和美国“休战”在旅居伊朗的外国人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这就是伊朗呀。”言外之意是,伊朗社会还按原有的缓慢节奏发展着。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对伊朗的印象可能还定格在内贾德面对西方和以色列咄咄逼人的“草根形象”上,实际上,对伊朗人来讲,内贾德已经慢慢淡出视线。在鲁哈尼2013年8月宣誓就职总统后,伊朗国内温和务实势力不断增强。如今走在德黑兰街头,仍能看到大幅的反美标语,但更值得关注的是,伊朗与西方改善关系的举措正受到越来越多伊朗民众的支持。阿斯加尔扎德是1979年谋划占领美国驻伊朗使馆行动的学生领袖之一。36年前,24岁的阿斯加尔扎德第一批冲进美国使馆,因为他对“美国当时不承认我们的革命”十分愤慨。现在,阿斯加尔扎德和当年不少占领美国使馆的学生领袖已经成为伊朗政坛上的改革派,积极支持鲁哈尼政府与西方包括美国改善关系的举措。因参加伊朗伊斯兰革命和强烈反美,德黑兰大学兹巴卡拉姆教授年轻时曾被抓入狱,但现在,他也在重新审视伊朗与美国的关系:“如今伊朗人越来越多地看到外长扎里夫与美国国务卿克里微笑着坐在一起交谈,你很可能会问,难道扎里夫不把美国国务卿看成是敌人了吗?答案就是‘不看成’。”兹巴卡拉姆说,“这在一年多前几乎是很难想象的”。在兹巴卡拉姆等人看来,如果伊朗与美国能就核问题达成某种妥协,即使不是很大的突破,也将意味着以鲁哈尼为首的务实派势力进一步增强。但他也表示:“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可以对伊朗为所欲为,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伊明确表示:“我们接受好的体现伊朗人民意愿的协议。”因此,即使鲁哈尼政府上台后,一改内贾德政府的核谈判风格,主张积极灵活,但美伊双方依然在离心机数量、核废料处理和全面取消制裁的时间等几个最敏感的问题上僵持不下。伊朗核谈团队的成员都有西方教育背景,他们既通晓西方交往之道,又谙熟波斯商人的精明之道,尽管谈判艰难,但高手过招,当事者最明了。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大国地位和实力有着多个支撑点: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坚定的宗教意识和民族意识。尽管在中东多个热点问题上都离不开伊朗的身影,但伊朗人真正关心的还是本国经济发展问题——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失业率仍维持在10%左右。过新年时必备的开心果、肉类、奶酪都涨价30%以上。伊朗《消息报》报道说:“为什么伊朗提出要‘发展抵抗经济’的口号,就是为了打破西方长期的经济制裁。此外,过分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经济产业结构、管理经营不善和腐败问题也制约着伊朗的经济发展。”针对近期形势和伊朗核谈判,一名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指挥官意味深长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是和美国暂时休战,不是停战。”【环球时报驻伊朗、美国特约记者 远征 丁雨晴 尚外 环球时报记者 苏静】142775916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王一环球时报142775916000011["9CaKrnJJoAn","9CaKrnJJnFz","9CaKrnJJnx6","9CaKrnJJn0P","9CaKrnJJm3B"]{"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整个3月,伊朗都算是个焦点国家:31日,伊核问题六国(美、英、法、俄、中、德)与伊朗进行的马拉松式谈判进入“冲刺阶段”;连日来,沙特挑头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遏制伊朗势力在阿拉伯半岛扩张的意图也越发明显。1977年底,时任美国总统卡特访问伊朗,曾在德黑兰人欢迎他的晚宴上这样大赞说:“伊朗是这个多事地区的‘稳定之岛’!”颇有讽刺意味的是,此后不久,伊朗各地爆发反对国王的抗议活动,伊朗伊斯兰革命很快取得胜利,美伊也成了死对头。将近40年过后,尽管伊朗在中东显得很孤立,但相对“阿拉伯之春”席卷过的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它确实还像是一个“稳定之岛”,也依旧是西方眼中的“麻烦制造者”,不断搅动着中东局势。革命卫队将军活跃在伊朗邻国“阿拉伯国家组成军队抗击伊朗和伊斯兰极端分子。”美国《纽约时报》在报道周末进行的阿盟峰会时,用很多笔墨描述了阿拉伯国家的抱怨。一些国家认为,西方国家没能阻止伊朗在该地区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巴沙尔政权以及伊拉克、巴林、也门等国的亲伊朗势力,使伊朗的手伸得越来越长。就在沙特等国发动对也门的军事行动之时,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关系密切的法尔斯通讯社引述伊朗议会国家安全与外交委员会一名副主席的话说:“沙特已将自己拖入战争泥潭,后果自负。”英国《每日电讯报》近日报道说,“阿拉伯之春”爆发已有4年,如今在越发动荡的中东,更加狂热的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仇恨对抗,已成为该地区的决定性冲突。事实证明,沙特会确保其利益免遭伊朗侵犯。当伊朗试图怂恿海湾小国巴林的什叶派异见人士推翻该国的逊尼派君主时,沙特迅速出面干涉。报道说,沙特在也门采取的军事行动将取决于美国与伊朗正在举行的核谈判成果。 对伊朗“喊打”的声音近几年在以色列媒体上屡见不鲜。以色列ynet新闻网28日题为“也门只是伊朗宏大计划的一部分”的文章称,以色列5年来一直发出警告,称伊朗的意图是主导该地区并安插“代理人”,从而在中东打造一个“什叶派超级国家”。文章说,伊朗已在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和现在的也门如愿以偿。对于西方媒体和以色列媒体的一些报道,特别是“谈伊朗必谈什叶派”,北京大学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所长吴冰冰有不同的看法。吴冰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就伊朗而言,教派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只要有共同利益,就能建立盟友关系。要是只讲什叶派,就把伊朗的战略看窄了,毕竟在中东什叶派只占穆斯林的10%。伊朗更想打造一种穆斯林权力维护者的形象。”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一名高级官员最近就成为伊朗维护地区大国形象的代言人。3月28日,英国广播公司(BBC)阿拉伯语频道将一张据称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外作战部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在也门的照片放到其网站上。几个小时后,BBC阿拉伯语频道撤下了涉嫌造假的图片。因为在伊朗多家媒体的报道中,苏莱曼尼当日在德黑兰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一起参加宗教活动。58岁的苏莱曼尼一度颇为神秘,但现在成了公众人物。在去年伊拉克摩苏尔陷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之手、巴格达岌岌可危之时,据称苏莱曼尼的身影出现在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今年2月11日,苏莱曼尼在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日的纪念活动上称,“极端组织气数将尽”。据外电报道,3月以来,在苏莱曼尼指挥下,3万由伊朗援助的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成的部队从三面攻打“伊斯兰国”占据的重镇提克里特。3月21日是波斯传统新年,此前一天,伊朗阿列夫新闻网根据网上民意投票结果将“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在伊朗和其他国家人气蹿升”评为过去一年最受关注的伊朗十大政治事件之一。法尔斯通讯社评论说:“苏莱曼尼将军在伊朗国外事务的角色已越来越公开,他已成为伊朗的‘骄傲面孔’,无论何时发生什么危机他都是可以托付重任的人”。伊朗媒体颇为高调地报道苏莱曼尼在各种场合的讲话和照片,似乎要显示不管是在伊拉克,还是叙利亚,“一切尽在伊朗的掌控之中”。精于谈判也善于利用对手错误伊朗《消息报》委婉地承认了伊朗在伊拉克发挥的影响,相关报道说:“美国前中情局局长海登对伊朗在伊拉克解放提克里特的行动中所起的作用表示不满。”美国《华尔街日报》也报道说,美国和什叶派武装在打击“伊斯兰国”过程中“不安地共处”。而伊朗能把触角伸到阿拉伯半岛南端的也门,也让西方反思自身的大意。美国《思想者》杂志网站3月29日刊登题为“当伊朗在中东一展宏图时,美国却在打盹”的文章说,阿拉伯联合部队打击胡塞武装,或将引发阿拉伯国家与伊朗的直接冲突。也门正成为伊朗总体战略的关键部分,不幸的是,华盛顿没人注意到这一点。若胡塞武装仍掌控也门局势,伊朗就控制了这个石油运输的交通要塞,并威胁到什叶派聚集的沙特南部地区的油田。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中东的问题上,美国和欧洲都不想再“打”了。美国无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强烈反对,试图同伊朗达成政治解决,而这种政治协议,无论对伊朗有多苛刻,事实上也是保留了伊朗相当的核能力,并且在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在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留下了某种不平衡。殷罡说,波斯民族历史上曾建立跨洲际的大国——波斯帝国。波斯人精于谈判,精于政治门道,而且善于利用对手的错误,这些因素使伊朗近些年成为中东一个很有特点的国家。比如,萨达姆在两伊战争之后入侵科威特,伊朗抓住国际社会忙于制裁伊拉克的机会,开始恢复核发展计划。借着2003年伊拉克战争,伊朗放回在其国内避难的数以万计的伊拉克什叶派精英,利用美国的失误,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控制了伊拉克南部地区。此外,当美国自顾不暇时,伊朗公开宣布要自行搞浓缩铀。伊朗不仅没有经历“阿拉伯之春”式的动荡,而且在地区很多热点问题上都“表现活跃”,对此,吴冰冰首先和《环球时报》记者谈起伊朗基本的政治体制。他认为,伊朗4年一次总统大选、议会选举,经常会有不同的声音表达出来,这样的选举在中东并不多见,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民意走向和国家的诉求。伊朗总统虽然不是最高领袖,但完全可以体现出不同的执政风格,比如前总统内贾德和现总统鲁哈尼是完全不同的执政风格。此外,伊朗外交上独立,在很多问题上很坚持,而且“没有力不从心”。相比之下,中东很多国家很难做到很高的独立性。比如,土耳其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就对其外交有很大的伤害。伊朗人愿意和美国“休战”在旅居伊朗的外国人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这就是伊朗呀。”言外之意是,伊朗社会还按原有的缓慢节奏发展着。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对伊朗的印象可能还定格在内贾德面对西方和以色列咄咄逼人的“草根形象”上,实际上,对伊朗人来讲,内贾德已经慢慢淡出视线。在鲁哈尼2013年8月宣誓就职总统后,伊朗国内温和务实势力不断增强。如今走在德黑兰街头,仍能看到大幅的反美标语,但更值得关注的是,伊朗与西方改善关系的举措正受到越来越多伊朗民众的支持。阿斯加尔扎德是1979年谋划占领美国驻伊朗使馆行动的学生领袖之一。36年前,24岁的阿斯加尔扎德第一批冲进美国使馆,因为他对“美国当时不承认我们的革命”十分愤慨。现在,阿斯加尔扎德和当年不少占领美国使馆的学生领袖已经成为伊朗政坛上的改革派,积极支持鲁哈尼政府与西方包括美国改善关系的举措。因参加伊朗伊斯兰革命和强烈反美,德黑兰大学兹巴卡拉姆教授年轻时曾被抓入狱,但现在,他也在重新审视伊朗与美国的关系:“如今伊朗人越来越多地看到外长扎里夫与美国国务卿克里微笑着坐在一起交谈,你很可能会问,难道扎里夫不把美国国务卿看成是敌人了吗?答案就是‘不看成’。”兹巴卡拉姆说,“这在一年多前几乎是很难想象的”。在兹巴卡拉姆等人看来,如果伊朗与美国能就核问题达成某种妥协,即使不是很大的突破,也将意味着以鲁哈尼为首的务实派势力进一步增强。但他也表示:“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可以对伊朗为所欲为,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伊明确表示:“我们接受好的体现伊朗人民意愿的协议。”因此,即使鲁哈尼政府上台后,一改内贾德政府的核谈判风格,主张积极灵活,但美伊双方依然在离心机数量、核废料处理和全面取消制裁的时间等几个最敏感的问题上僵持不下。伊朗核谈团队的成员都有西方教育背景,他们既通晓西方交往之道,又谙熟波斯商人的精明之道,尽管谈判艰难,但高手过招,当事者最明了。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大国地位和实力有着多个支撑点: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坚定的宗教意识和民族意识。尽管在中东多个热点问题上都离不开伊朗的身影,但伊朗人真正关心的还是本国经济发展问题——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失业率仍维持在10%左右。过新年时必备的开心果、肉类、奶酪都涨价30%以上。伊朗《消息报》报道说:“为什么伊朗提出要‘发展抵抗经济’的口号,就是为了打破西方长期的经济制裁。此外,过分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经济产业结构、管理经营不善和腐败问题也制约着伊朗的经济发展。”针对近期形势和伊朗核谈判,一名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指挥官意味深长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是和美国暂时休战,不是停战。”【环球时报驻伊朗、美国特约记者 远征 丁雨晴 尚外 环球时报记者 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