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Gwi1作者:姚蒙 纪双城 徐红 青木 陶短房 陈雪霏world.huanqiu.comarticle欧洲政治漫画常站在风口浪尖 尺度很大频惹争议/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法国讽刺出版物《查理周刊》杂志社遭蒙面枪手血洗,令人震惊。《查理周刊》的遭遇让人想起另一起争议事件——2005年,一组描绘先知穆罕默德的丹麦漫画引发一场反西方浪潮。为什么是漫画?有评论称,西方主流媒体刊载政治漫画具有悠久传统,其调侃和讽刺对象无所不包,有时近乎“无禁区”,以至于常站在风口浪尖上。法国尤其如此,其讽刺传统可以追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但有些讽刺漫画被认为过于粗俗无情,并带有恶意攻击性。德国学者格斯勒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从宗教到种族、时政,一些西方讽刺漫画尺度很大,但在目前有些敏感的国际政治背景下,应该有所克制。西方漫画与伊斯兰教的纠葛法国《查理周刊》一向以大胆著称,过去曾多次刊出过调侃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令穆斯林社会非常愤怒。在此之前,因漫画而引起争议的最大事件当属9年前的丹麦报纸。2005年9月,丹麦《日德兰邮报》刊登12名画家以穆罕默德为主题创作的漫画,遭穆斯林社会抗议。2006年初,挪威、法国、德国、美国、英国等多国媒体纷纷对漫画进行转载——《查理周刊》即是其中之一——从而在伊斯兰世界引发更强烈抗议甚至冲突。丹麦和挪威驻叙利亚、黎巴嫩大使馆被焚毁,在阿富汗和尼日利亚等国,游行抗议演变成血腥冲突,一时间成为世界范围内影响重大的政治事件。 《日德兰邮报》主编约安·米克尔森曾表示,当年邀请画家作画,“只想掀起一次大辩论,测试我们的言论自由能达到什么程度。”“事实证明,我们做过了头,所产生的后果超越了当初的设想和需要,我们难以想象。但是我们一直坚持斗争,总是站在风险的最前列。”这起事件的后续影响很久。12名画家之一的丹麦人韦斯特加德事后不断遭遇死亡威胁。2008年,两名突尼斯人涉嫌阴谋刺杀他而被丹麦当局逮捕。2010年,一名索马里男子潜入他的住处意图行刺。最终,颇感无奈的韦斯特加德公开发表声明,不再作画,告老还乡。对很多穆斯林来说,任何对于先知的刻画都被视为亵渎行为。2010年5月,瑞典艺术家拉尔斯·维尔克斯在一所大学演讲时,遭到愤怒穆斯林的袭击。这一事件缘于维尔克斯于2007年发表一组被指亵渎穆罕默德的漫画,自那以后,维尔克斯不断受到各种威胁。2012年,电影《穆斯林的无知》点燃中东反美怒火,并导致在“9·11”悲剧11周年之际,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史蒂文森在班加西遭袭身亡。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30多个国家因这部电影爆发反美示威浪潮之际,《查理周刊》如期出版讽刺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引发另一波反西方浪潮。事实上,在得知《查理周刊》要出版这期漫画的消息后,法国政界和宗教界领袖曾呼吁媒体采取负责任行动,避免局势恶化。巴黎最大的清真寺高级神职人员布贝库尔呼吁法国400万穆斯林保持冷静:“我对此感到惊讶、伤心和关切,这期刊物正冒险推高当前全球各地穆斯林的愤怒情绪。我呼吁他们不要再火上浇油了。”但该刊物主编表示,“新闻自由能算是挑衅吗?我没有让纯正的穆斯林阅读《查理周刊》,正如我不会去清真寺听违背我的信仰的演说一样。”英法讽刺漫画传统深厚英国广播公司7日报道称,法国新闻有讽刺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查理周刊》是继承这一传统。这一传统包括左翼的激进主义与挑衅性的谩骂相结合,有时往往接近伤风败俗的地步。早在18世纪,这种讽刺的对象往往是王室,比如王室的风流韵事等。而今天讽刺的对象可以是政客、警察、银行家等等。欧洲政治漫画起源很早,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展开和报纸的兴起而在各国普遍流行。由于早期印刷术和摄影技术的限制,许多报纸不得不雇漫画家来填补图片空白,许多重大活动和场景也会派遣有画家背景的记者出席,以便用画笔记录实况,这就形成了政治漫画和新闻媒体的不解之缘。法国大革命期间,英国《泰晤士报》等媒体纷纷用漫画讽刺法国革命,而法国媒体也用同样的手段反唇相讥。“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政治漫画开始将焦点转向各国内政,英国在1841年出现了第一家专业性讽刺漫画杂志《笨拙》。法国更早,19世纪上半叶即兴起政治讽刺漫画,其特点是和日报紧密挂钩,图文并茂,直接对准政治大人物。知名刊物《讽刺》集结了当时著名的讽刺漫画家。法国艺术家杜米埃的著名作品《巨人》就刊登在《讽刺》上。政治讽刺漫画的特点是夸张、醒目、主题鲜明、一目了然,因此被认为更能“打到痛处”,正因如此,它曾一度十分红火,而以政治讽刺漫画为主打的杂志也应运而生。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这类杂志的黄金时代,当时异军突起的法国《查理周刊》一度创下每周销售15万份的纪录。但这种好日子很快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和照相技术的进步而消失,上世纪80年代初《查理周刊》一度破产,英国的《笨拙》则几乎消失。政治漫画的式微,导致其“发烧友”——法国《世界报》总编安德烈·方丹在1985年强制性要求该报“每天至少刊登一幅政治漫画”。至上世纪90年代中叶,政治漫画传统逐渐恢复,甚至一些新兴的电视台(如法国Canal+)还专门开辟政治漫画栏目,以满足公众口味。“德国之声”曾援引德国漫画家哈赫菲尔德的话说,德国的漫画家从来没有像在别的国家那样被严肃接受和对待。现在报纸登载讽刺漫画的传统是二战结束后英国占领军带到德国来的。同德国相比,从传统上来讲漫画在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和法国拥有比较高的地位。一些讽刺漫画尺度很大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在欧洲,目前很多国家都有本土的讽刺漫画杂志或是在报刊杂志中留有固定的漫画版面。德国欧洲政治学者格斯勒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欧洲的讽刺漫画杂志非常多。在德国,目前各种讽刺杂志有数十家。尽管发行量不是很高,但由于被其他媒体转载及网络传播,所以受众很多。这些漫画常常用大尺度博得眼球。对他们来说,没有“禁区”。德国著名讽刺杂志《泰坦尼克》创办于1979年,目前发行量为10万册左右。尽管与主流新闻杂志相比发行量不算多,但影响广泛。由于辛辣而敏感的讽刺报道,《泰坦尼克》几乎每年都遇到各种官司。2006年,这份杂志曾出过一期讽刺社民党前主席贝克的封面,封面上的文字说明为:“失去控制的熊:毙了他!”2012年7月,《泰坦尼克》把目标对准教皇,用图文影射“梵蒂冈解密”丑闻。德国主教区会议发言人克普表示,“这已经不单纯是口味高低的问题,而是越了界。”在法国,纯粹漫画的报刊不多,《查理周刊》属于以漫画见长的一份周刊,但也非全部是漫画。其他在法国有影响力的报刊多有讽刺时政的漫画,如《鸭鸣报》《世界报》以及《玛丽亚纳》周刊等,均有大量漫画,且多以讽刺政界、宗教界人士作为主题。此次遇难的漫画家伍林斯基,不仅给《查理周刊》作漫画,还给《解放报》《周末周刊》《新观察家》及《巴黎竞赛》周刊作画。在题材方面,这批法国画家往往用幽默、有时是真正的黑色幽默,所以法国的政治漫画以辛辣讽刺和大胆而知名。翻开法国报纸,主要被开涮而且频率最高的,少不了法国总统们。例如嘲笑奥朗德总统溜出去幽会女友,嘲笑耶稣诞生,更不用说一系列嘲笑伊斯兰教先知的漫画了。在英国,多数报刊杂志都留有固定的漫画版面,其内容多以针砭时弊为主,不过虽然漫画无数,也会谈到穆斯林话题,但却很少会像《查理周刊》这样操作漫画主题,这主要是英国当局一直担心遭遇极端穆斯林的袭击。《笨拙》是英国老牌讽刺漫画杂志,在长达151年的漫长出刊历史中,以政治讽喻的画笔,几乎毫无遗漏地勾勒了近当代英国的政治大事剪影。但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笨拙》销量大跌,并于1992年一度停刊,目前只保留网站版以及一个藏有50万册漫画的图书馆。专门以讽刺揭发各种丑闻为主的《侦探》,被英国业界称为令名人闻风丧胆的一本杂志,尤其是它的漫画辛辣无比。其中,不少是以丑化当政领导人或是王室成员最近遭遇的争议事件为主,有时漫画中故意调侃英国女王或一些公众人物,也会引发争议。“不同于报纸社论,漫画的优势在于简洁明了和富有视觉吸引力。”《纽约时报书评》的长期撰稿人狄波拉·所罗门曾以“政治漫画及其经久不衰的威力”为题写道,漫画悄悄采用了被艺术史学家称为“影像的图腾力量”的东西。但就像原子裂变一样,政治漫画既可以用来行善,也可以用来作恶。每出现一幅拥护公正的漫画,就会存在另一幅迎合种族成见、煽动偏见和愤怒不满情绪的漫画。历史上最有名气的政治漫画就充满了肢体丑化的视觉形象。美国人更欣赏脱口秀提起西方的讽刺漫画,不得不提政治漫画流行的美国。在美国200多年的总统选举中,政治漫画扮演着重要角色。有说法甚至称,最早系列性刊登讽刺式政治漫画的并非欧洲媒体,而是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美国,由本杰明·富兰克林创办的媒体《宾夕法尼亚公报》,1754年5月9日起开启了政治漫画讽刺的先河。德裔美国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被誉为“美国讽刺漫画之父”。1870年,纳斯特在影响甚广的《哈波尔周刊》上将倔强的美国民主党人画成一头驴。1874年,他又用大象来代表共和党。时至今日,驴和象已经成为美国两党的化身。纳斯特还在漫画中将国家“人格化”,普及美国“山姆大叔”的形象。对于此次发生在法国的恐怖事件,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纽约客》等各大媒体的漫画专栏作者,对法国同行遭枪手血洗的遭遇深表同情。还有媒体将欧洲和美国的讽刺漫画文化做一些比较,认为双方大同小异,但美国人更喜欢脱口秀以及在杂志和报纸上加一些插画等方式调侃。在美国,政治漫画家获得的赞誉比较少。正如狄波拉·所罗门所言,总的说来,现在的报纸漫画家不再拥有赫伯特·布洛克(美国漫画家,因社论漫画多次赢得普利策奖——编者注)鼎盛时期拥有的无边法力了。在猛戳政治领导者和国家的缺点时,最令人难忘的表现来自深夜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而他们的特长既不是撰文,也不是绘画。“某时某刻,就在我们眼前,政治讽刺的艺术从晨报的版面潜入到了深夜的聒噪中。”【环球时报驻外记者 姚蒙 纪双城 徐红 青木 陶短房 陈雪霏】142075842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张阳环球时报142075842000011["9CaKrnJGuHx","9CaKrnJGujF","9CaKrnJGufM","9CaKrnJGu6Y","9CaKrnJGu6b","9CaKrnJGu4q"]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法国讽刺出版物《查理周刊》杂志社遭蒙面枪手血洗,令人震惊。《查理周刊》的遭遇让人想起另一起争议事件——2005年,一组描绘先知穆罕默德的丹麦漫画引发一场反西方浪潮。为什么是漫画?有评论称,西方主流媒体刊载政治漫画具有悠久传统,其调侃和讽刺对象无所不包,有时近乎“无禁区”,以至于常站在风口浪尖上。法国尤其如此,其讽刺传统可以追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但有些讽刺漫画被认为过于粗俗无情,并带有恶意攻击性。德国学者格斯勒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从宗教到种族、时政,一些西方讽刺漫画尺度很大,但在目前有些敏感的国际政治背景下,应该有所克制。西方漫画与伊斯兰教的纠葛法国《查理周刊》一向以大胆著称,过去曾多次刊出过调侃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令穆斯林社会非常愤怒。在此之前,因漫画而引起争议的最大事件当属9年前的丹麦报纸。2005年9月,丹麦《日德兰邮报》刊登12名画家以穆罕默德为主题创作的漫画,遭穆斯林社会抗议。2006年初,挪威、法国、德国、美国、英国等多国媒体纷纷对漫画进行转载——《查理周刊》即是其中之一——从而在伊斯兰世界引发更强烈抗议甚至冲突。丹麦和挪威驻叙利亚、黎巴嫩大使馆被焚毁,在阿富汗和尼日利亚等国,游行抗议演变成血腥冲突,一时间成为世界范围内影响重大的政治事件。 《日德兰邮报》主编约安·米克尔森曾表示,当年邀请画家作画,“只想掀起一次大辩论,测试我们的言论自由能达到什么程度。”“事实证明,我们做过了头,所产生的后果超越了当初的设想和需要,我们难以想象。但是我们一直坚持斗争,总是站在风险的最前列。”这起事件的后续影响很久。12名画家之一的丹麦人韦斯特加德事后不断遭遇死亡威胁。2008年,两名突尼斯人涉嫌阴谋刺杀他而被丹麦当局逮捕。2010年,一名索马里男子潜入他的住处意图行刺。最终,颇感无奈的韦斯特加德公开发表声明,不再作画,告老还乡。对很多穆斯林来说,任何对于先知的刻画都被视为亵渎行为。2010年5月,瑞典艺术家拉尔斯·维尔克斯在一所大学演讲时,遭到愤怒穆斯林的袭击。这一事件缘于维尔克斯于2007年发表一组被指亵渎穆罕默德的漫画,自那以后,维尔克斯不断受到各种威胁。2012年,电影《穆斯林的无知》点燃中东反美怒火,并导致在“9·11”悲剧11周年之际,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史蒂文森在班加西遭袭身亡。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30多个国家因这部电影爆发反美示威浪潮之际,《查理周刊》如期出版讽刺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引发另一波反西方浪潮。事实上,在得知《查理周刊》要出版这期漫画的消息后,法国政界和宗教界领袖曾呼吁媒体采取负责任行动,避免局势恶化。巴黎最大的清真寺高级神职人员布贝库尔呼吁法国400万穆斯林保持冷静:“我对此感到惊讶、伤心和关切,这期刊物正冒险推高当前全球各地穆斯林的愤怒情绪。我呼吁他们不要再火上浇油了。”但该刊物主编表示,“新闻自由能算是挑衅吗?我没有让纯正的穆斯林阅读《查理周刊》,正如我不会去清真寺听违背我的信仰的演说一样。”英法讽刺漫画传统深厚英国广播公司7日报道称,法国新闻有讽刺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查理周刊》是继承这一传统。这一传统包括左翼的激进主义与挑衅性的谩骂相结合,有时往往接近伤风败俗的地步。早在18世纪,这种讽刺的对象往往是王室,比如王室的风流韵事等。而今天讽刺的对象可以是政客、警察、银行家等等。欧洲政治漫画起源很早,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展开和报纸的兴起而在各国普遍流行。由于早期印刷术和摄影技术的限制,许多报纸不得不雇漫画家来填补图片空白,许多重大活动和场景也会派遣有画家背景的记者出席,以便用画笔记录实况,这就形成了政治漫画和新闻媒体的不解之缘。法国大革命期间,英国《泰晤士报》等媒体纷纷用漫画讽刺法国革命,而法国媒体也用同样的手段反唇相讥。“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政治漫画开始将焦点转向各国内政,英国在1841年出现了第一家专业性讽刺漫画杂志《笨拙》。法国更早,19世纪上半叶即兴起政治讽刺漫画,其特点是和日报紧密挂钩,图文并茂,直接对准政治大人物。知名刊物《讽刺》集结了当时著名的讽刺漫画家。法国艺术家杜米埃的著名作品《巨人》就刊登在《讽刺》上。政治讽刺漫画的特点是夸张、醒目、主题鲜明、一目了然,因此被认为更能“打到痛处”,正因如此,它曾一度十分红火,而以政治讽刺漫画为主打的杂志也应运而生。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这类杂志的黄金时代,当时异军突起的法国《查理周刊》一度创下每周销售15万份的纪录。但这种好日子很快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和照相技术的进步而消失,上世纪80年代初《查理周刊》一度破产,英国的《笨拙》则几乎消失。政治漫画的式微,导致其“发烧友”——法国《世界报》总编安德烈·方丹在1985年强制性要求该报“每天至少刊登一幅政治漫画”。至上世纪90年代中叶,政治漫画传统逐渐恢复,甚至一些新兴的电视台(如法国Canal+)还专门开辟政治漫画栏目,以满足公众口味。“德国之声”曾援引德国漫画家哈赫菲尔德的话说,德国的漫画家从来没有像在别的国家那样被严肃接受和对待。现在报纸登载讽刺漫画的传统是二战结束后英国占领军带到德国来的。同德国相比,从传统上来讲漫画在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和法国拥有比较高的地位。一些讽刺漫画尺度很大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在欧洲,目前很多国家都有本土的讽刺漫画杂志或是在报刊杂志中留有固定的漫画版面。德国欧洲政治学者格斯勒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欧洲的讽刺漫画杂志非常多。在德国,目前各种讽刺杂志有数十家。尽管发行量不是很高,但由于被其他媒体转载及网络传播,所以受众很多。这些漫画常常用大尺度博得眼球。对他们来说,没有“禁区”。德国著名讽刺杂志《泰坦尼克》创办于1979年,目前发行量为10万册左右。尽管与主流新闻杂志相比发行量不算多,但影响广泛。由于辛辣而敏感的讽刺报道,《泰坦尼克》几乎每年都遇到各种官司。2006年,这份杂志曾出过一期讽刺社民党前主席贝克的封面,封面上的文字说明为:“失去控制的熊:毙了他!”2012年7月,《泰坦尼克》把目标对准教皇,用图文影射“梵蒂冈解密”丑闻。德国主教区会议发言人克普表示,“这已经不单纯是口味高低的问题,而是越了界。”在法国,纯粹漫画的报刊不多,《查理周刊》属于以漫画见长的一份周刊,但也非全部是漫画。其他在法国有影响力的报刊多有讽刺时政的漫画,如《鸭鸣报》《世界报》以及《玛丽亚纳》周刊等,均有大量漫画,且多以讽刺政界、宗教界人士作为主题。此次遇难的漫画家伍林斯基,不仅给《查理周刊》作漫画,还给《解放报》《周末周刊》《新观察家》及《巴黎竞赛》周刊作画。在题材方面,这批法国画家往往用幽默、有时是真正的黑色幽默,所以法国的政治漫画以辛辣讽刺和大胆而知名。翻开法国报纸,主要被开涮而且频率最高的,少不了法国总统们。例如嘲笑奥朗德总统溜出去幽会女友,嘲笑耶稣诞生,更不用说一系列嘲笑伊斯兰教先知的漫画了。在英国,多数报刊杂志都留有固定的漫画版面,其内容多以针砭时弊为主,不过虽然漫画无数,也会谈到穆斯林话题,但却很少会像《查理周刊》这样操作漫画主题,这主要是英国当局一直担心遭遇极端穆斯林的袭击。《笨拙》是英国老牌讽刺漫画杂志,在长达151年的漫长出刊历史中,以政治讽喻的画笔,几乎毫无遗漏地勾勒了近当代英国的政治大事剪影。但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笨拙》销量大跌,并于1992年一度停刊,目前只保留网站版以及一个藏有50万册漫画的图书馆。专门以讽刺揭发各种丑闻为主的《侦探》,被英国业界称为令名人闻风丧胆的一本杂志,尤其是它的漫画辛辣无比。其中,不少是以丑化当政领导人或是王室成员最近遭遇的争议事件为主,有时漫画中故意调侃英国女王或一些公众人物,也会引发争议。“不同于报纸社论,漫画的优势在于简洁明了和富有视觉吸引力。”《纽约时报书评》的长期撰稿人狄波拉·所罗门曾以“政治漫画及其经久不衰的威力”为题写道,漫画悄悄采用了被艺术史学家称为“影像的图腾力量”的东西。但就像原子裂变一样,政治漫画既可以用来行善,也可以用来作恶。每出现一幅拥护公正的漫画,就会存在另一幅迎合种族成见、煽动偏见和愤怒不满情绪的漫画。历史上最有名气的政治漫画就充满了肢体丑化的视觉形象。美国人更欣赏脱口秀提起西方的讽刺漫画,不得不提政治漫画流行的美国。在美国200多年的总统选举中,政治漫画扮演着重要角色。有说法甚至称,最早系列性刊登讽刺式政治漫画的并非欧洲媒体,而是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美国,由本杰明·富兰克林创办的媒体《宾夕法尼亚公报》,1754年5月9日起开启了政治漫画讽刺的先河。德裔美国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被誉为“美国讽刺漫画之父”。1870年,纳斯特在影响甚广的《哈波尔周刊》上将倔强的美国民主党人画成一头驴。1874年,他又用大象来代表共和党。时至今日,驴和象已经成为美国两党的化身。纳斯特还在漫画中将国家“人格化”,普及美国“山姆大叔”的形象。对于此次发生在法国的恐怖事件,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纽约客》等各大媒体的漫画专栏作者,对法国同行遭枪手血洗的遭遇深表同情。还有媒体将欧洲和美国的讽刺漫画文化做一些比较,认为双方大同小异,但美国人更喜欢脱口秀以及在杂志和报纸上加一些插画等方式调侃。在美国,政治漫画家获得的赞誉比较少。正如狄波拉·所罗门所言,总的说来,现在的报纸漫画家不再拥有赫伯特·布洛克(美国漫画家,因社论漫画多次赢得普利策奖——编者注)鼎盛时期拥有的无边法力了。在猛戳政治领导者和国家的缺点时,最令人难忘的表现来自深夜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而他们的特长既不是撰文,也不是绘画。“某时某刻,就在我们眼前,政治讽刺的艺术从晨报的版面潜入到了深夜的聒噪中。”【环球时报驻外记者 姚蒙 纪双城 徐红 青木 陶短房 陈雪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