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Fyyc作者:蒋丰 刘军国world.huanqiu.comarticle日本官民大联合净化网络社交媒体/e3pmh22ph/e3pmh26vv“国外如何管理社交媒体信息”系列报道第一期:日本官民大联合净化网络社交媒体编者按: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交媒体乘势而起,成为全世界网民使用最多的工具之一。然而,社交网络的即时性、互动性在给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分享平台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在社交网络上有人发表不负责任言论,谩骂、贬损、欺侮他人,甚至宣扬恐怖主义的活动比比皆是。鉴于此,多国通过法律行政和商业监管等手段,力图加强管控社交媒体。日前,环球网特别推出“国外如何管理社交媒体信息”系列策划报道,向网友介绍别国经验,并与网友共同探讨如何促进社交媒体的健康发展。本期介绍日本社交媒体管理情况。【环球网报道 驻日本特约记者 蒋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大众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近年来,各种社交媒体乘势而起,成为全世界网民使用最多的工具之一。现在,日本的社交媒体工具中,“连我(Line)”、“推特(Twitter)”、“脸谱(Facebook)”三分天下,使用最为广泛。从功能来看,“连我”相当于微信,发展势头最为迅猛;“推特”相当于微博;“脸谱”与网络社区类似。三家近期公布的日本活跃用户数显示:“连我”约4000万人(2013年11月)、“脸谱”约2100万人(2013年8月)、“推特”约2070万人(2013年11月)。社交媒体的“疯狂岁月”如同中国的微信、微博等一样,社交媒体工具在日本社会中发挥着许多积极作用。例如:德岛县通过“推特”关注老年人生活状况、促进老年人相互交流;青森县警方活用“脸谱”发布职员录取考试日程等信息;鸟取县在“推特”开设专用网站收集防灾信息;还有些民众团体通过“连我”,发布信息解救受到伤害的儿童…… 不过,日本社交媒体兴起的初期,由于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同样存在着诸多不良现象。好色之徒利用“连我”诱骗年轻女孩,黑社会在“推特”上兜售毒品,右翼组织在“脸谱”上煽动仇外情绪……由于缺乏监管,当时的日本社交媒体上充斥着中伤、诽谤个人及企业的言论。一旦某些“大V”发出攻击帖,很多粉丝会马上跟帖,不把攻击对象搞倒不罢休。所以,不少日本学者称,那时的社交媒体就八个字:攻击一切、否定一切。而毫无疑问,某些“大V”就是这些疯狂粉丝的司令官。很多右翼分子、犯罪分子甚至以“意见领袖”的身份,传播各种极端政治言论,发布黄赌毒信息。在这批不良“大V”的带领下,社交媒体让不少企业和个人身败名裂,也让很多粉丝误入歧途。另外,日本警方发现,社交媒体工具流行后,盗用他人账号实施网络诈骗,或借他人之名发布网络谣言的案件日益增多,还滋生出“社交网络型骚扰”、“网络跟踪狂”等诸多新的犯罪类型,日本网络环境日趋堪忧。正式立法重拳出击面对社交媒体逐渐失控的局面,仅靠警方一次次“师出无名”的集中整治,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为此,日本正式立法,从2003年9月13日开始实施《交友类网站限制》。法律规定,利用社交媒体发布不良信息,可判处100万日元以下罚款。社交媒体上适用于成人的信息,要明示禁止儿童利用,并采取措施确认使用者不是儿童。家长作为监护人,必须懂得如何使用软件过滤儿童不宜的内容,并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网络社交媒体有义务传达正确、客观的信息,日本各级警察部门公布举报电话,并实施“网络巡逻”。日本警方在民间团体协助下,时刻监控着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一旦发现违法或有害信息,警方可以要求网络服务供应商或管理者予以删除。当然,也有不顾要求硬“扛”着的网站管理者。他们很快就被警方追究了刑事责任。日本媒体普遍认为,这是在充分考虑一个民主国家应该有的网络自由、言论自由、表现自由等后采取的必要举措。日本警察厅公开宣布,对受到举报的网络社交媒体,警方将通过技术手段首先“潜入”侦察,一旦确认后将立刻采取法律措施。现在,日本警方已经把8类行为规定为社交媒体上的违法行为:第一,公开陈列淫秽物品;第二,公开陈列儿童色情物品;第三,提供违法卖淫广告;第四,制作违法交友约会网站;第五,在网上销售以及使用毒品;第六,提供违规药物广告;第七,贩卖银行户头等;第八,销售、转让匿名手机等。只要接到举报,警方可以依法进入任何一台计算机调查。日本对社交媒体的管理,已经不是用“严格”二字可以形容的了。日本福冈工业大学一位学者表示,网络社交媒体看上去是一个十分自由的世界。这种自由表现在传播、阅读、参与上的“随意性”,以往字(报纸)、声(广播)、影(电视)等传媒都不具备。但是,这种“随意性”也带来了真实性、公正性,还有活动的隐蔽性甚至危害性。经常有人说,互联网上的社交媒体需要完全的自由。其实,完全不负责任的“自由”,已经危害到其他人利益,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因此才会有世界各国针对自己实际情况为社交媒体管理立法的事情。行业自律民间净化当然,社交媒体的健康发展,一方面要靠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另一方面也要发挥民间的积极作用。日本强调法治与行业自律相结合,各个行业都制定了规范,在社交媒体上加强自主管理。比如,日本互联网行业制定了《网络事业者伦理准则》等一系列规范,使经营者自律成为解决网络问题的重要渠道。日本社交媒体一般采用严格的实名注册制。用户必须真实填写姓名、性别、住址、出生年月、家庭成员等个人信息,一旦发现有假,管理员将马上删除该账户,并将其列入黑名单。对于社交媒体传播广告带来的侵犯消费者权益问题,日本的广告业界也制定了对策。一些著名广告代理店联袂组成的“WOM市场协议会”,推出了《网络博客广告报酬以及渠道的对策指南》。对于造谣传谣等行为,日本的很多企业、大学制定了《网络伦理章程》,要求职员、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负责任的言论。违反章程的人,将面临被开除的巨大风险。而日本一些民间志愿者团体则主动上网监视,发现不良信息后立即举报。所以,有人说:“日本人齐心合力清除各种害虫杂草,想让社交媒体变得像公园一样干净。”“骚扰”问题仍严重 日本将加强网络社交管控【环球网报道 驻日本特约记者 刘军国】日本本土开发的最火的社交媒体是line。其实,Line是韩国NHN公司旗下的日本子公司所开发的一款社交软件,虽然该公司是韩国公司的子公司,工程师来自韩国、日本、美国、中国等多个国家,但由于line是在日本本土诞生的,大多数日本媒体都将line看作是“纯日本产”的社交软件。现在line在日本有5200万用户,日本成为line最大的市场。Line公司网站称,已经与手机运营商的年龄认证系统联动,如果无法确认是18岁以上的用户的话,将会对该账户采取一些诸如无法进行用户检索等限制。截至2013年12月,line公司的该规定已经适用于都科摩、au、软银等三大手机运营商所提供的所有苹果与安卓等智能手机。此外,Line公司在网站上专门设置了一个针对学生的建议的页面。该页面的第一大点建议就是绝对不要与陌生人见面。该网站详细列出了“危险人物”的特征,如何迅速停止与陌生人的搭讪的方法;第二大点是遵守网络礼貌。该公司针对网络礼貌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说他人坏话、不随便上传个人及他人的照片、不发淫秽照片以及文字、不去扩散虚假信息或者不知是否是事实的内容。在日本,“骚扰”问题作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日本媒体隔三差五就报道有骚扰问题相关的新闻,经常会演变为重大杀人案件。日本2000年通过并开始实施限制骚扰法,但通讯手段仅限于电话、传真与电子邮件,并不包括最近兴起的line、脸谱等社交媒体。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与line等社交媒体相关的骚扰事件时有发生。日本警察厅8月5日发表了一份关于如何限制骚扰的专家报告书,将现在并没有作为限制对象的line、脸谱等社交媒体作为骚扰行为的限制对象。预计,这份报告书将会为相关骚扰限制的法律修改提供建议。14107506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朱稳坦环球网141075060000011["9CaKrnJFsKd","9CaKrnJFh73","9CaKrnJFgFx","9CaKrnJF5X7","9CaKrnJEW7J"]{"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国外如何管理社交媒体信息”系列报道第一期:日本官民大联合净化网络社交媒体编者按: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交媒体乘势而起,成为全世界网民使用最多的工具之一。然而,社交网络的即时性、互动性在给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分享平台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在社交网络上有人发表不负责任言论,谩骂、贬损、欺侮他人,甚至宣扬恐怖主义的活动比比皆是。鉴于此,多国通过法律行政和商业监管等手段,力图加强管控社交媒体。日前,环球网特别推出“国外如何管理社交媒体信息”系列策划报道,向网友介绍别国经验,并与网友共同探讨如何促进社交媒体的健康发展。本期介绍日本社交媒体管理情况。【环球网报道 驻日本特约记者 蒋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大众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近年来,各种社交媒体乘势而起,成为全世界网民使用最多的工具之一。现在,日本的社交媒体工具中,“连我(Line)”、“推特(Twitter)”、“脸谱(Facebook)”三分天下,使用最为广泛。从功能来看,“连我”相当于微信,发展势头最为迅猛;“推特”相当于微博;“脸谱”与网络社区类似。三家近期公布的日本活跃用户数显示:“连我”约4000万人(2013年11月)、“脸谱”约2100万人(2013年8月)、“推特”约2070万人(2013年11月)。社交媒体的“疯狂岁月”如同中国的微信、微博等一样,社交媒体工具在日本社会中发挥着许多积极作用。例如:德岛县通过“推特”关注老年人生活状况、促进老年人相互交流;青森县警方活用“脸谱”发布职员录取考试日程等信息;鸟取县在“推特”开设专用网站收集防灾信息;还有些民众团体通过“连我”,发布信息解救受到伤害的儿童…… 不过,日本社交媒体兴起的初期,由于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同样存在着诸多不良现象。好色之徒利用“连我”诱骗年轻女孩,黑社会在“推特”上兜售毒品,右翼组织在“脸谱”上煽动仇外情绪……由于缺乏监管,当时的日本社交媒体上充斥着中伤、诽谤个人及企业的言论。一旦某些“大V”发出攻击帖,很多粉丝会马上跟帖,不把攻击对象搞倒不罢休。所以,不少日本学者称,那时的社交媒体就八个字:攻击一切、否定一切。而毫无疑问,某些“大V”就是这些疯狂粉丝的司令官。很多右翼分子、犯罪分子甚至以“意见领袖”的身份,传播各种极端政治言论,发布黄赌毒信息。在这批不良“大V”的带领下,社交媒体让不少企业和个人身败名裂,也让很多粉丝误入歧途。另外,日本警方发现,社交媒体工具流行后,盗用他人账号实施网络诈骗,或借他人之名发布网络谣言的案件日益增多,还滋生出“社交网络型骚扰”、“网络跟踪狂”等诸多新的犯罪类型,日本网络环境日趋堪忧。正式立法重拳出击面对社交媒体逐渐失控的局面,仅靠警方一次次“师出无名”的集中整治,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为此,日本正式立法,从2003年9月13日开始实施《交友类网站限制》。法律规定,利用社交媒体发布不良信息,可判处100万日元以下罚款。社交媒体上适用于成人的信息,要明示禁止儿童利用,并采取措施确认使用者不是儿童。家长作为监护人,必须懂得如何使用软件过滤儿童不宜的内容,并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网络社交媒体有义务传达正确、客观的信息,日本各级警察部门公布举报电话,并实施“网络巡逻”。日本警方在民间团体协助下,时刻监控着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一旦发现违法或有害信息,警方可以要求网络服务供应商或管理者予以删除。当然,也有不顾要求硬“扛”着的网站管理者。他们很快就被警方追究了刑事责任。日本媒体普遍认为,这是在充分考虑一个民主国家应该有的网络自由、言论自由、表现自由等后采取的必要举措。日本警察厅公开宣布,对受到举报的网络社交媒体,警方将通过技术手段首先“潜入”侦察,一旦确认后将立刻采取法律措施。现在,日本警方已经把8类行为规定为社交媒体上的违法行为:第一,公开陈列淫秽物品;第二,公开陈列儿童色情物品;第三,提供违法卖淫广告;第四,制作违法交友约会网站;第五,在网上销售以及使用毒品;第六,提供违规药物广告;第七,贩卖银行户头等;第八,销售、转让匿名手机等。只要接到举报,警方可以依法进入任何一台计算机调查。日本对社交媒体的管理,已经不是用“严格”二字可以形容的了。日本福冈工业大学一位学者表示,网络社交媒体看上去是一个十分自由的世界。这种自由表现在传播、阅读、参与上的“随意性”,以往字(报纸)、声(广播)、影(电视)等传媒都不具备。但是,这种“随意性”也带来了真实性、公正性,还有活动的隐蔽性甚至危害性。经常有人说,互联网上的社交媒体需要完全的自由。其实,完全不负责任的“自由”,已经危害到其他人利益,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因此才会有世界各国针对自己实际情况为社交媒体管理立法的事情。行业自律民间净化当然,社交媒体的健康发展,一方面要靠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另一方面也要发挥民间的积极作用。日本强调法治与行业自律相结合,各个行业都制定了规范,在社交媒体上加强自主管理。比如,日本互联网行业制定了《网络事业者伦理准则》等一系列规范,使经营者自律成为解决网络问题的重要渠道。日本社交媒体一般采用严格的实名注册制。用户必须真实填写姓名、性别、住址、出生年月、家庭成员等个人信息,一旦发现有假,管理员将马上删除该账户,并将其列入黑名单。对于社交媒体传播广告带来的侵犯消费者权益问题,日本的广告业界也制定了对策。一些著名广告代理店联袂组成的“WOM市场协议会”,推出了《网络博客广告报酬以及渠道的对策指南》。对于造谣传谣等行为,日本的很多企业、大学制定了《网络伦理章程》,要求职员、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负责任的言论。违反章程的人,将面临被开除的巨大风险。而日本一些民间志愿者团体则主动上网监视,发现不良信息后立即举报。所以,有人说:“日本人齐心合力清除各种害虫杂草,想让社交媒体变得像公园一样干净。”“骚扰”问题仍严重 日本将加强网络社交管控【环球网报道 驻日本特约记者 刘军国】日本本土开发的最火的社交媒体是line。其实,Line是韩国NHN公司旗下的日本子公司所开发的一款社交软件,虽然该公司是韩国公司的子公司,工程师来自韩国、日本、美国、中国等多个国家,但由于line是在日本本土诞生的,大多数日本媒体都将line看作是“纯日本产”的社交软件。现在line在日本有5200万用户,日本成为line最大的市场。Line公司网站称,已经与手机运营商的年龄认证系统联动,如果无法确认是18岁以上的用户的话,将会对该账户采取一些诸如无法进行用户检索等限制。截至2013年12月,line公司的该规定已经适用于都科摩、au、软银等三大手机运营商所提供的所有苹果与安卓等智能手机。此外,Line公司在网站上专门设置了一个针对学生的建议的页面。该页面的第一大点建议就是绝对不要与陌生人见面。该网站详细列出了“危险人物”的特征,如何迅速停止与陌生人的搭讪的方法;第二大点是遵守网络礼貌。该公司针对网络礼貌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说他人坏话、不随便上传个人及他人的照片、不发淫秽照片以及文字、不去扩散虚假信息或者不知是否是事实的内容。在日本,“骚扰”问题作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日本媒体隔三差五就报道有骚扰问题相关的新闻,经常会演变为重大杀人案件。日本2000年通过并开始实施限制骚扰法,但通讯手段仅限于电话、传真与电子邮件,并不包括最近兴起的line、脸谱等社交媒体。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与line等社交媒体相关的骚扰事件时有发生。日本警察厅8月5日发表了一份关于如何限制骚扰的专家报告书,将现在并没有作为限制对象的line、脸谱等社交媒体作为骚扰行为的限制对象。预计,这份报告书将会为相关骚扰限制的法律修改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