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Fscm作者:记者 章炜world.huanqiu.comarticle环球时报公益基金会资助新疆克州教师赴沪参观学习/e3pmh22ph/e3pmh26vvGlobal Times上海版外滩合影【环球网时报报道 记者 章炜】8月17日至21日,在环球时报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下,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州直、阿图什市、阿克陶县和乌恰县的的10名优秀教师,来到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展开了为期5天的参观学习。来自边疆乡村的教师们参观了上海市众多地标性建筑和景点,走进“百年名校”同济大学,并与长宁区天山第一小学的优秀教师进行座谈,开阔了视野,学习到先进的教学经验。爬上了课本上的东方明珠一位来自乌恰县的老师说,他们那是边境县,这次他先坐车一路翻山越岭到阿图什市,再换车到喀什,然后在喀什乘飞机从南疆飞到北疆的乌鲁木齐,最后才飞到上海。“新疆很大,资源很辽阔,但交通不是那么便利,从有些乡镇的教学点到县城需要花上一天的时间。”辗转到达上海后,大家兴致勃勃地登上了上海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参观颇具老上海风情的豫园和城隍庙,游览了具有“万国博览会”之称的外滩。“孩子们的课本里有一篇介绍全国知名景点的课文,里面就有东方明珠的图片,这次自己身临其境,非常兴奋。我们爬到东方明珠顶上,看下面的黄浦江,路上车水马龙,非常震撼。”来自上阿图什镇亚维力克双语幼儿园的周丽娜第一次来到上海,每到任何一个大小景点,都会拍照留影。“我这次拍了很多照片,带回去给孩子们看看国际化大都市的风情,把自己的感受和亲身经历说给孩子们听,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走出大山。” 周丽娜此次出疆还有一大任务——参加中央电视台“最美乡村女教师”的颁奖典礼。这位“最美乡村女教师”出生于沈阳,2006年,跟随丈夫乃斯如拉·吾买尔来到上阿图什镇喀依拉克村,8年时间中,她不顾家人劝阻,一直留在新疆任教。“这里太缺汉语老师了,教育是一件良心活,总有有人去干。”看到学生们家庭贫困,买不起课外书籍和学习工具,她每年都会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优秀的贫困生入学。“这次来特别希望能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寻找到一个对口学校,一方面让大城市的孩子们也能去我们山里看看,让他们了解边疆孩子的艰苦生活,珍惜眼前的优越条件。另外,也能让我们的孩子到大城市来转转,开阔眼界,有走出大山的愿望。”希望女儿读上海的大学在环球时报公益基金会的精心安排下,20日,10位老师来到了此行最重要的一站——到天山第一小学进行参观学习。老师们重点参观了学校特色的未来学习中心,门口处,巨大的乐高拼图墙吸引了老师们的目光;洗手间墙面上绘制了“水是如何形成”的科普故事,还养了各种水生植物和动物,让孩子们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极富创意和未来感的课堂硬件设施让他们大开眼界、啧啧称赞。“一看行程单就非常亲切,我们来自天山脚下,却来到了天山第一小学,参观后觉得这里的教育设施太先进了,硬件、教育理念、老师素质都是一流的,我们要达到这样的水准,可能还要二三十年。”提力瓦尔地·衣不拉音是乌恰县实验中学的校长,他说,学校是一个县级寄宿制中学,里面有230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来自牧区,由于很多学生家离学校有好几百公里,回一趟家要好几天时间,所以学校选择在节假日也正常开课,除了寒暑假,老师基本上是全年无休地坚守在教学岗位上,非常辛苦。“上海的高楼很多,国际大都市就是不一样。”维吾尔族老师玛依努尔·图尔荪是此次青年教师代表中唯一的维吾尔族。性格开朗、打扮入时的她是阿克陶县实验小学的数学老师。由于阿克陶县实验小学是纯汉语学校,所以学校大部分的老师都是汉族老师,玛依努尔·图尔荪是占比不多的少数民族老师。为提高授课老师的水平,几年前,学校曾派玛依努尔·图尔荪去北京培训汉语。“这是我第二次到上海,上次是培训汉语的时候,我自己旅游过来的,这一次考察依然令我收益颇丰。儿子现在考上了北京的大学,我希望女儿到上海高校读书。”与来自新疆的老师们座谈小手拉大手,走出大山看到每个室内门口的给孩子们展示旅游照片、纪念品、游记的软木墙,老师们很感兴趣,纷纷打听展示墙的材质。“我们幼儿园最近在做环境修缮,我回去也做一个像这样的展示墙,给学生们一个展示自己的空间,这会起到很好的鼓励作用。”周丽娜用从学校借来的摄像机,便走便拍,拍孩子们的画作、手工,拍特色的拓展课堂,拍人性化的课桌椅、颜色各异的小柜子。“我们学校从2007年刚开始开办的686名学生,到现在有2700多名学生,学生学汉语的热情高涨,家长们也感觉到了学生的进步,他们握着老师的手说:‘谢谢你们,我们孩子从不会读汉语到现在会写汉语,进步飞速。’”杨梅是阿克陶县实验小学的校长,她深感贫困地区教育的重要意义。“最近的不安定和频发的暴乱令许多人对新疆感到害怕。事实上,暴乱发生的喀什离我们很近,我们也是通过电视才了解到,我们并不担心,当时孩子们都在外面玩,和没有发生任何事一样。因为那只是一小撮比较愚昧的、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去做的,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希望大家能抽空去我们美丽的新疆参观交流。”杨校长热情地向上海的同行发出了邀请。杨梅告诉记者,当地县政府提出了“小手拉大手,走出大山”的口号,通过提高孩子们文化教育程度,去影响孩子的父母,让他们增长见识,改变愚昧的观念,用科学武装头脑。“环球时报公益基金会的此次活动很有意义,增进了内地城市与边疆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让我们大家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回去后我会讲述给孩子们听。”据了解,环球时报社一直关注我国边疆贫困地区的教育与发展,于2003年在新疆克州资助成立了环球时报希望小学,并2012年7月组织邀请了10位克州青年教师到北京参观学习。今后,环球时报公益基金会将继续与更多的关注边疆贫困地区教育的机构或个人合作,持续开展该类型活动,帮助偏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开阔视野、增长知识。140859516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xuwenqi环球时报140859516000011["9CaKrnJEmYO","9CaKrnJDZ18","9CaKrnJCCtP","9CaKrnJBs2c","9CaKrnJAxNI"]//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4/0821/20140821010550945.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Global Times上海版外滩合影【环球网时报报道 记者 章炜】8月17日至21日,在环球时报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下,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州直、阿图什市、阿克陶县和乌恰县的的10名优秀教师,来到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展开了为期5天的参观学习。来自边疆乡村的教师们参观了上海市众多地标性建筑和景点,走进“百年名校”同济大学,并与长宁区天山第一小学的优秀教师进行座谈,开阔了视野,学习到先进的教学经验。爬上了课本上的东方明珠一位来自乌恰县的老师说,他们那是边境县,这次他先坐车一路翻山越岭到阿图什市,再换车到喀什,然后在喀什乘飞机从南疆飞到北疆的乌鲁木齐,最后才飞到上海。“新疆很大,资源很辽阔,但交通不是那么便利,从有些乡镇的教学点到县城需要花上一天的时间。”辗转到达上海后,大家兴致勃勃地登上了上海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参观颇具老上海风情的豫园和城隍庙,游览了具有“万国博览会”之称的外滩。“孩子们的课本里有一篇介绍全国知名景点的课文,里面就有东方明珠的图片,这次自己身临其境,非常兴奋。我们爬到东方明珠顶上,看下面的黄浦江,路上车水马龙,非常震撼。”来自上阿图什镇亚维力克双语幼儿园的周丽娜第一次来到上海,每到任何一个大小景点,都会拍照留影。“我这次拍了很多照片,带回去给孩子们看看国际化大都市的风情,把自己的感受和亲身经历说给孩子们听,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走出大山。” 周丽娜此次出疆还有一大任务——参加中央电视台“最美乡村女教师”的颁奖典礼。这位“最美乡村女教师”出生于沈阳,2006年,跟随丈夫乃斯如拉·吾买尔来到上阿图什镇喀依拉克村,8年时间中,她不顾家人劝阻,一直留在新疆任教。“这里太缺汉语老师了,教育是一件良心活,总有有人去干。”看到学生们家庭贫困,买不起课外书籍和学习工具,她每年都会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优秀的贫困生入学。“这次来特别希望能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寻找到一个对口学校,一方面让大城市的孩子们也能去我们山里看看,让他们了解边疆孩子的艰苦生活,珍惜眼前的优越条件。另外,也能让我们的孩子到大城市来转转,开阔眼界,有走出大山的愿望。”希望女儿读上海的大学在环球时报公益基金会的精心安排下,20日,10位老师来到了此行最重要的一站——到天山第一小学进行参观学习。老师们重点参观了学校特色的未来学习中心,门口处,巨大的乐高拼图墙吸引了老师们的目光;洗手间墙面上绘制了“水是如何形成”的科普故事,还养了各种水生植物和动物,让孩子们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极富创意和未来感的课堂硬件设施让他们大开眼界、啧啧称赞。“一看行程单就非常亲切,我们来自天山脚下,却来到了天山第一小学,参观后觉得这里的教育设施太先进了,硬件、教育理念、老师素质都是一流的,我们要达到这样的水准,可能还要二三十年。”提力瓦尔地·衣不拉音是乌恰县实验中学的校长,他说,学校是一个县级寄宿制中学,里面有230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来自牧区,由于很多学生家离学校有好几百公里,回一趟家要好几天时间,所以学校选择在节假日也正常开课,除了寒暑假,老师基本上是全年无休地坚守在教学岗位上,非常辛苦。“上海的高楼很多,国际大都市就是不一样。”维吾尔族老师玛依努尔·图尔荪是此次青年教师代表中唯一的维吾尔族。性格开朗、打扮入时的她是阿克陶县实验小学的数学老师。由于阿克陶县实验小学是纯汉语学校,所以学校大部分的老师都是汉族老师,玛依努尔·图尔荪是占比不多的少数民族老师。为提高授课老师的水平,几年前,学校曾派玛依努尔·图尔荪去北京培训汉语。“这是我第二次到上海,上次是培训汉语的时候,我自己旅游过来的,这一次考察依然令我收益颇丰。儿子现在考上了北京的大学,我希望女儿到上海高校读书。”与来自新疆的老师们座谈小手拉大手,走出大山看到每个室内门口的给孩子们展示旅游照片、纪念品、游记的软木墙,老师们很感兴趣,纷纷打听展示墙的材质。“我们幼儿园最近在做环境修缮,我回去也做一个像这样的展示墙,给学生们一个展示自己的空间,这会起到很好的鼓励作用。”周丽娜用从学校借来的摄像机,便走便拍,拍孩子们的画作、手工,拍特色的拓展课堂,拍人性化的课桌椅、颜色各异的小柜子。“我们学校从2007年刚开始开办的686名学生,到现在有2700多名学生,学生学汉语的热情高涨,家长们也感觉到了学生的进步,他们握着老师的手说:‘谢谢你们,我们孩子从不会读汉语到现在会写汉语,进步飞速。’”杨梅是阿克陶县实验小学的校长,她深感贫困地区教育的重要意义。“最近的不安定和频发的暴乱令许多人对新疆感到害怕。事实上,暴乱发生的喀什离我们很近,我们也是通过电视才了解到,我们并不担心,当时孩子们都在外面玩,和没有发生任何事一样。因为那只是一小撮比较愚昧的、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去做的,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希望大家能抽空去我们美丽的新疆参观交流。”杨校长热情地向上海的同行发出了邀请。杨梅告诉记者,当地县政府提出了“小手拉大手,走出大山”的口号,通过提高孩子们文化教育程度,去影响孩子的父母,让他们增长见识,改变愚昧的观念,用科学武装头脑。“环球时报公益基金会的此次活动很有意义,增进了内地城市与边疆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让我们大家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回去后我会讲述给孩子们听。”据了解,环球时报社一直关注我国边疆贫困地区的教育与发展,于2003年在新疆克州资助成立了环球时报希望小学,并2012年7月组织邀请了10位克州青年教师到北京参观学习。今后,环球时报公益基金会将继续与更多的关注边疆贫困地区教育的机构或个人合作,持续开展该类型活动,帮助偏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开阔视野、增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