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BFCC world.huanqiu.comarticle港媒:美在敏感时间发恐怖袭击警告或另有目的/e3pmh22ph/e3pmh26vv【环球网综合报道】香港《文汇报》8月6日发表评论文章表示,美国大规模关闭驻外使领馆,欧洲多国纷纷仿效,美军、国际刑警大为紧张,如今美国政府方面又将闭馆令延长一周,山雨欲来。这固然反映反恐形势仍然严峻,但适逢美国政府方面深陷监控丑闻,在如此敏感时间“巧合”地发恐怖袭击警告,难免令外界怀疑其另有所图。此次闭馆范围之大极为罕见。若威胁属实,足证击毙“恐怖大亨”拉登后,反恐形势未从源头得到改善。其实,恐怖活动零碎化是大趋势,美国同时面对多个恐怖组织,而非一两名主要人物,组织之间各自为政、互不协调,更难防范。“基地”近期的确动作频频,最受瞩目是“新拉登”乌哈希。他曾任拉登助手,不久前被“基地”领袖扎瓦希里任命为阿拉伯半岛分支(AQAP)话事人,跃升为“基地”二号人物。新官上任,乌哈希可能积极策划袭击美国在中东的目标,树立权威,加上扎瓦希里身在巴基斯坦,任命事宜牵涉组织在也门和巴国之间频繁交流,因此美国政府方面截获情报之说,未必空穴来风。 然而恐怖袭击惊魂疑点重重。美国至今未确定袭击的具体目标,甚至不清楚在中东还是欧美。最重要是美国政府方面将情报归功于监控,不论有心无意,都可为臭名远播的国安局减压,因此公众完全有理由怀疑政府夸大事件,为监控正名。文章写道,美国政客利用公众恐惧谋一己私利早有前科。布什2004年8月争取连任总统时,政府突然以恐怖袭击威胁为由,将全美恐怖袭击级别升至“橙色”(高风险),令“911”阴影未散的美民提心吊胆,最后他顺利胜选,当时已有传媒批评此举是为布什造势。文章说,恐惧不是坏事,它可让社会提高警觉,但若滥用,成为操纵民意的工具,则带来更大伤害,尤其是一个已因监控丑闻而信誉扫地的政府。(实习编辑:游欢 审核:谭利娅)13757506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王一环球网137575068000011["9CaKrnJBbcM","9CaKrnJB9zz","9CaKrnJAOzD","9CaKrnJzqhL","9CaKrnJxFRt"]{"email":"王一@huanqiu.com","name":"王一"}
【环球网综合报道】香港《文汇报》8月6日发表评论文章表示,美国大规模关闭驻外使领馆,欧洲多国纷纷仿效,美军、国际刑警大为紧张,如今美国政府方面又将闭馆令延长一周,山雨欲来。这固然反映反恐形势仍然严峻,但适逢美国政府方面深陷监控丑闻,在如此敏感时间“巧合”地发恐怖袭击警告,难免令外界怀疑其另有所图。此次闭馆范围之大极为罕见。若威胁属实,足证击毙“恐怖大亨”拉登后,反恐形势未从源头得到改善。其实,恐怖活动零碎化是大趋势,美国同时面对多个恐怖组织,而非一两名主要人物,组织之间各自为政、互不协调,更难防范。“基地”近期的确动作频频,最受瞩目是“新拉登”乌哈希。他曾任拉登助手,不久前被“基地”领袖扎瓦希里任命为阿拉伯半岛分支(AQAP)话事人,跃升为“基地”二号人物。新官上任,乌哈希可能积极策划袭击美国在中东的目标,树立权威,加上扎瓦希里身在巴基斯坦,任命事宜牵涉组织在也门和巴国之间频繁交流,因此美国政府方面截获情报之说,未必空穴来风。 然而恐怖袭击惊魂疑点重重。美国至今未确定袭击的具体目标,甚至不清楚在中东还是欧美。最重要是美国政府方面将情报归功于监控,不论有心无意,都可为臭名远播的国安局减压,因此公众完全有理由怀疑政府夸大事件,为监控正名。文章写道,美国政客利用公众恐惧谋一己私利早有前科。布什2004年8月争取连任总统时,政府突然以恐怖袭击威胁为由,将全美恐怖袭击级别升至“橙色”(高风险),令“911”阴影未散的美民提心吊胆,最后他顺利胜选,当时已有传媒批评此举是为布什造势。文章说,恐惧不是坏事,它可让社会提高警觉,但若滥用,成为操纵民意的工具,则带来更大伤害,尤其是一个已因监控丑闻而信誉扫地的政府。(实习编辑:游欢 审核:谭利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