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BBgl world.huanqiu.comarticle世界多地遭遇热浪 日本比起中国来毫不逊色/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这轮高温什么时候能够结束?《环球时报》记者7月31日就此采访了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认为,此次高温天气的特点是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影响重。造成高温天气的原因主要是:其一,长江中下游梅雨期与历年相比较短,副热带高压从7月上旬便开始持续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天气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强、大气湿度大;其二,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强于历史同期;第三,大气环流的异常,没有台风深入内陆。何立富介绍,未来10天江淮、江南及重庆等地高温天气还将持续并加强,部分地区高温日数可达6至8天。其中,8月1日至5日,江南东部地区将出现较大范围的日最高气温超过39摄氏度的高温天气。“至于南方大范围高温天气何时结束,我们还要根据8月中旬的天气形势来判定,并进行跟踪预报服务。”其实,受热浪影响的远不止中国,日本的“猛暑”比起中国来毫不逊色。今年日本夏季来得特别早,特别猛。刚进入6月,日本就出现超过35摄氏度的高温。日本时事通讯社7月30日的消息称,日本总务省消防厅统计显示,从5月27日至7月28日,因中暑被紧急送往医院的人数达2.68万,死亡32人,重症713人。欧美许多地方同样遭受热浪袭击。英国《每日快报》7月31日称,英国本周将再次迎来热浪,引发酷暑恐将导致数千人丧生的担心。官方数字显示,7月接连3周的热浪已经导致近千人丧生。从加利福尼亚到亚利桑那,从爱达荷到科罗拉多,美国中西部地区多个州最近也出现4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纽约至少8人死亡。不过在许多地方遭受酷暑的同时,芝加哥感受到的却是反常的寒意。7月27日,芝加哥最高气温只有18摄氏度,不仅大大低于同期平均最高气温的29摄氏度,就是比同期最高气温的历史最低纪录21摄氏度,也整整低了3度。 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冬季,但该国《时报周刊》7月31日题为“热浪成澳大利亚一大杀手”的报道称,澳大利亚政府发布的报告称,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大城市的热浪更具杀伤力,1890年以来已致2887人死亡。与之相比,林火造成843人死亡,飓风致935人死亡,地震导致13人死亡,洪水吞没453人,暴雨导致124人遇难。报告还显示,与酷暑有关的死亡到2050年将增长3倍。“在人们的脑海里西伯利亚也许是一个白雪皑皑、北风呼啸的广袤地区,但本周却并非如此。在世界最北的大城市、北极圈以北的第二大城市诺里尔斯克气温高达32摄氏度。当地人开始在创纪录的高温下晒日光浴。”美国“大西洋连线”7月26日称,当地7月平均气温是13.6摄氏度,而现在高达32摄氏度,远远高于最低气温零下61摄氏度。【环球时报驻美国、日本、韩国、英国、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陈一鸣 蒋丰 王刚 纪双城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段聪聪 柳玉鹏】137530404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朱马烈环球时报137530404000011[]{"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这轮高温什么时候能够结束?《环球时报》记者7月31日就此采访了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认为,此次高温天气的特点是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影响重。造成高温天气的原因主要是:其一,长江中下游梅雨期与历年相比较短,副热带高压从7月上旬便开始持续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天气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强、大气湿度大;其二,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强于历史同期;第三,大气环流的异常,没有台风深入内陆。何立富介绍,未来10天江淮、江南及重庆等地高温天气还将持续并加强,部分地区高温日数可达6至8天。其中,8月1日至5日,江南东部地区将出现较大范围的日最高气温超过39摄氏度的高温天气。“至于南方大范围高温天气何时结束,我们还要根据8月中旬的天气形势来判定,并进行跟踪预报服务。”其实,受热浪影响的远不止中国,日本的“猛暑”比起中国来毫不逊色。今年日本夏季来得特别早,特别猛。刚进入6月,日本就出现超过35摄氏度的高温。日本时事通讯社7月30日的消息称,日本总务省消防厅统计显示,从5月27日至7月28日,因中暑被紧急送往医院的人数达2.68万,死亡32人,重症713人。欧美许多地方同样遭受热浪袭击。英国《每日快报》7月31日称,英国本周将再次迎来热浪,引发酷暑恐将导致数千人丧生的担心。官方数字显示,7月接连3周的热浪已经导致近千人丧生。从加利福尼亚到亚利桑那,从爱达荷到科罗拉多,美国中西部地区多个州最近也出现4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纽约至少8人死亡。不过在许多地方遭受酷暑的同时,芝加哥感受到的却是反常的寒意。7月27日,芝加哥最高气温只有18摄氏度,不仅大大低于同期平均最高气温的29摄氏度,就是比同期最高气温的历史最低纪录21摄氏度,也整整低了3度。 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冬季,但该国《时报周刊》7月31日题为“热浪成澳大利亚一大杀手”的报道称,澳大利亚政府发布的报告称,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大城市的热浪更具杀伤力,1890年以来已致2887人死亡。与之相比,林火造成843人死亡,飓风致935人死亡,地震导致13人死亡,洪水吞没453人,暴雨导致124人遇难。报告还显示,与酷暑有关的死亡到2050年将增长3倍。“在人们的脑海里西伯利亚也许是一个白雪皑皑、北风呼啸的广袤地区,但本周却并非如此。在世界最北的大城市、北极圈以北的第二大城市诺里尔斯克气温高达32摄氏度。当地人开始在创纪录的高温下晒日光浴。”美国“大西洋连线”7月26日称,当地7月平均气温是13.6摄氏度,而现在高达32摄氏度,远远高于最低气温零下61摄氏度。【环球时报驻美国、日本、韩国、英国、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陈一鸣 蒋丰 王刚 纪双城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段聪聪 柳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