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zLTT world.huanqiu.comarticle专家为中企进军美支招:避免并购诉讼案多企业/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报道 驻美国特约记者 孙卫赤】为摆脱经济困境,美国地方政府加大力度吸引外资,刺激经济复苏,解决就业问题。不过,中国企业进军美国,并非一帆风顺。像联想、中海油等大企业在美国都曾受挫,最近的案例就是华为公司遭美国国会指控。那么,进军美国的中国企业应如何抓住这样的机遇和挑战?尽管美中经贸关系经常出现摩擦,美国地方政府对于中国企业的进入一直相当欢迎。2010年3月,深圳新世界投资公司收购位于洛杉矶市中心的万豪酒店,2011年1月又收购位于洛杉矶环球影城的喜来登酒店。几乎与新世界投资公司同步,中国两大知名企业比亚迪汽车和格力空调,也分别在2010年和2011年入驻美国。中国大型企业进入美国,还可以往前追溯十几年,其中立足最稳、富有成效的企业之一是海尔电器。深圳比亚迪在洛杉矶宣布成立北美公司时,时任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和洛杉矶市长维拉莱戈萨都到场祝贺。当比亚迪洛杉矶经销部开张时,与会的维拉莱戈萨特别表示,将给比亚迪相应的优惠政策。长堤世界贸易中心总裁包万斯介绍说,截至2011年,洛杉矶县的中国企业已有100多家。 2010年,中国对外投资额达500亿美元,虽然投资美国的比例不大,仅为45亿美元,但已超过当年美国对华投资,而且投资方向更加多元化。从事经济法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洛杉矶资深律师李斌表示,中国企业投资美国时,首先应该注意行业选择。石油和矿产等能源、资源以及技术行业都属于敏感性行业,投资这些领域,要做好战略准备。比如,要低调,要化整为零;从参股开始,而不是一开始就要做大股东等。另外,包括高科技在内的一些技术及资源性产品,目前都实行出口管制,在投资决策前,这方面务必做好功课。李斌表示,并购前对所并购企业的资信调查一定不能少,譬如企业历史上的诉讼案怎样,是否存在潜在诉讼案,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健康,历史上合同履行率如何。他的意见是,应该尽量避免并购诉讼案多的企业。李斌强调,对于相关法规的调查以及法律后果的调查,也必须做在前面。环保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获得环保评估报告的批准,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有听证会程序,等待批准的时间有时很漫长。李斌介绍说,很多实例说明,收购前的准备工作相当重要。一家中国上市公司曾雄心勃勃地收购弗吉尼亚州一家煤矿,但事先准备不足,实际操作中遇到太多问题,最后不得不放弃。当然,操作好的企业,收购会很顺利,像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收购明尼苏达州小型飞机全球领先的制造商西锐公司,从谈判到完成手续仅用7个月时间,收购顺利的主要原因就是资信调查等准备充分。李斌说,根据他多年的经验,中国企业到美国发展,不一定非要收购、并购,合资、合作也很好。如果要并购,只购资产,不买股票,以避免官司。在美国成功发展的一些中国企业的经验,也值得借鉴。拉斯韦加斯保税区大中华保税基地是内华达州吸引中企投资的一项务实举措,深圳一家新能源公司成功利用保税区政策,从中国进口原材料、零部件进入保税区仓库,享受免交海关税和政府货物税待遇,完成组装后,只缴纳组装后的产品关税,然后以整体货物方式离开保税区,这等于以零关税形式进入美国市场。这家公司从“中国制造”的加工贸易模式向“中国创造”转变,由“中国制造”变身为“美国制造”,在美国建厂打造出自己的美国品牌。对于中国企业到美国发展,中国驻洛杉矶商务参赞舒骆玫表示,中国政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也鼓励用海外投资促进消费性贸易。中国企业进入美国为美国经济注入活力,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美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加上美国的外国投资法对中国国企严格审查,影响中国企业对美国的信心,也缺少预测性,这值得思考。136393476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乌元春环球时报136393476000011["9CaKrnJzICs","9CaKrnJzDIP","9CaKrnJztdB","9CaKrnJzlex","9CaKrnJzhPC"]{"email":"wuyuanchun@huanqiu.com","name":"乌元春"}
【环球时报报道 驻美国特约记者 孙卫赤】为摆脱经济困境,美国地方政府加大力度吸引外资,刺激经济复苏,解决就业问题。不过,中国企业进军美国,并非一帆风顺。像联想、中海油等大企业在美国都曾受挫,最近的案例就是华为公司遭美国国会指控。那么,进军美国的中国企业应如何抓住这样的机遇和挑战?尽管美中经贸关系经常出现摩擦,美国地方政府对于中国企业的进入一直相当欢迎。2010年3月,深圳新世界投资公司收购位于洛杉矶市中心的万豪酒店,2011年1月又收购位于洛杉矶环球影城的喜来登酒店。几乎与新世界投资公司同步,中国两大知名企业比亚迪汽车和格力空调,也分别在2010年和2011年入驻美国。中国大型企业进入美国,还可以往前追溯十几年,其中立足最稳、富有成效的企业之一是海尔电器。深圳比亚迪在洛杉矶宣布成立北美公司时,时任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和洛杉矶市长维拉莱戈萨都到场祝贺。当比亚迪洛杉矶经销部开张时,与会的维拉莱戈萨特别表示,将给比亚迪相应的优惠政策。长堤世界贸易中心总裁包万斯介绍说,截至2011年,洛杉矶县的中国企业已有100多家。 2010年,中国对外投资额达500亿美元,虽然投资美国的比例不大,仅为45亿美元,但已超过当年美国对华投资,而且投资方向更加多元化。从事经济法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洛杉矶资深律师李斌表示,中国企业投资美国时,首先应该注意行业选择。石油和矿产等能源、资源以及技术行业都属于敏感性行业,投资这些领域,要做好战略准备。比如,要低调,要化整为零;从参股开始,而不是一开始就要做大股东等。另外,包括高科技在内的一些技术及资源性产品,目前都实行出口管制,在投资决策前,这方面务必做好功课。李斌表示,并购前对所并购企业的资信调查一定不能少,譬如企业历史上的诉讼案怎样,是否存在潜在诉讼案,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健康,历史上合同履行率如何。他的意见是,应该尽量避免并购诉讼案多的企业。李斌强调,对于相关法规的调查以及法律后果的调查,也必须做在前面。环保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获得环保评估报告的批准,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有听证会程序,等待批准的时间有时很漫长。李斌介绍说,很多实例说明,收购前的准备工作相当重要。一家中国上市公司曾雄心勃勃地收购弗吉尼亚州一家煤矿,但事先准备不足,实际操作中遇到太多问题,最后不得不放弃。当然,操作好的企业,收购会很顺利,像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收购明尼苏达州小型飞机全球领先的制造商西锐公司,从谈判到完成手续仅用7个月时间,收购顺利的主要原因就是资信调查等准备充分。李斌说,根据他多年的经验,中国企业到美国发展,不一定非要收购、并购,合资、合作也很好。如果要并购,只购资产,不买股票,以避免官司。在美国成功发展的一些中国企业的经验,也值得借鉴。拉斯韦加斯保税区大中华保税基地是内华达州吸引中企投资的一项务实举措,深圳一家新能源公司成功利用保税区政策,从中国进口原材料、零部件进入保税区仓库,享受免交海关税和政府货物税待遇,完成组装后,只缴纳组装后的产品关税,然后以整体货物方式离开保税区,这等于以零关税形式进入美国市场。这家公司从“中国制造”的加工贸易模式向“中国创造”转变,由“中国制造”变身为“美国制造”,在美国建厂打造出自己的美国品牌。对于中国企业到美国发展,中国驻洛杉矶商务参赞舒骆玫表示,中国政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也鼓励用海外投资促进消费性贸易。中国企业进入美国为美国经济注入活力,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美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加上美国的外国投资法对中国国企严格审查,影响中国企业对美国的信心,也缺少预测性,这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