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EfGk world.huanqiu.comarticle日本“起诉”中国船长遭怒斥/e3pmh22ph/e3pn4qomc【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日冲突再起波澜。12日,日本政府提起“诉讼”,向中国籍船长詹其雄索赔包括“船只修理费”在内的约1400万日元。2010年,发生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中日“撞船事件”在两国引发轩然大波。时隔3年多,日本为何再度挑衅?分析人士对《环球时报》表示,在安倍政府因历史问题陷入困境、被国际舆论广泛质疑之际,日本当局希望将矛盾焦点重新引回到领土争端问题上来,转移视线,帮安倍“脱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2日言辞驳斥日方的做法,强调“撞船事件”是日方侵犯中国主权的严重事件,要求日本作出道歉和赔偿。中方愤怒回应日本索赔“诉讼”据日本共同社12日报道,就2010年中日“撞船事件”,日本政府当天向冲绳县那霸地方法院提起“诉讼”,向驾驶渔船“撞坏”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的中国籍船长詹其雄索赔1429万日元(约合83万元人民币)。为配合这次“诉讼”,海上保安厅还公开“证据”,即中国渔船与海上保安厅巡逻船相撞的视频录像。日本《朝日新闻》称,相关录像曾经被一名前海上保安厅官员泄露,后被提交至国会,但面向普通民众公开尚属首次。日本海上保安厅称,因为中国渔船的撞击,两艘日本巡逻船的外船板和栏杆部分遭到损坏,修理费等高达1429万日元。到目前为止,海上保安厅共向中国船长发出11次赔款催促,但是都没有得到回应。按照日本法律,本月20日,索赔权的时效将到期。日本国土交通大臣太田昭宏表示:“这是在时效期到达之前进行损害赔偿方面的索赔,并非特别划时代的事情。” 2010年9月7日,詹其雄驾驶的“闽晋渔5179号”拖网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捕捞作业时,遭到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围追堵截,双方发生碰撞。日本海上保安厅扣押了中国渔船,并逮捕船长詹其雄。中国外交部随后连续提出严正交涉,要求日方放人、放船。9月24日,日本地方检察厅宣布释放中国渔船船长。日本新闻网12日称,在中国籍船长已经回国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向“不在嫌疑者”索赔,是超乎寻常的事。这也是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受损的第一例民事诉讼案。日本的索赔“诉讼”立即遭到中国官方的驳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2日在记者会上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2010年在钓鱼岛海域发生的“撞船事件”是日方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损害中国渔民正当权益的严重事件。对此中国外交部已发表声明,表明严正立场,强调日方对中国渔民渔船的扣押、调查以及任何形式的司法举措都是非法和无效的,要求日方就这一事件向中方作出道歉和赔偿。我们敦促日方停止挑衅,以实际行动承认和纠正错误。路透社称,中国向日本表达愤怒。日本欲转移视线“脱困”眼下中日关系矛盾重重,日方为何在这个节骨眼上推动不可能实现的“索赔”?日本道纪忠华智库首席研究员庚欣1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起“撞船事件”的本质问题是主权争议,过去两国搁置钓鱼岛争议,大家可能相安无事,现在日本将搁置争议撕毁,钓鱼岛问题变得突出,日本更想显示在钓鱼岛问题上决不让步的姿态。庚欣说,更为重要的一点,自安倍去年年底参拜靖国神社以来,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面临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国际舆论对安倍的质疑声不断,历史问题令其陷入被动。在此形势下,日本当局突然提出3年前的问题,是希望将大家的注意力从历史问题引回到领土争端上,转移外界的视线,为安倍“脱困”。毕竟在领土争端上,国际社会一般不持立场,而在历史问题上,越来越多的人对安倍政府的右翼倾向表示警惕。通过公布录像,安倍政府也是在给日本民众制造一个假象,把人们引到细节的纠缠上,而忽略事件本质。历史问题确实成了安倍越来越重的包袱,不仅中韩等周边国家谴责声不断,美国等盟友也日益表现出警惕。在日本“起诉”中国船长当天,《华盛顿邮报》题为“安倍需要就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做出澄清”的社论说,先是日本NHK新任会长籾井胜人称慰安妇问题“哪个国家都曾有过”,随后NHK理事会成员百田尚树又否认南京大屠杀,并称美国在1945年日本战败后拼凑审判来掩盖美国的战争罪行。日本政府为什么不能以明确的态度谴责这些言论?邻国抱怨日本企图粉饰二战历史,美国官员也在问安倍到底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还是改革者。“日本已经受够了这么多年所扮演的战败国角色。”《华尔街日报》援引日本一桥大学学者秋山信昌的话称,二战战败后,日本低头认输,并接受日本作为一个国家的地位被永久削弱。安倍则竭力消除战后的耻辱感。毫无疑问,安倍也是一名民族主义者,他极力主张重拾日本过去的骄傲,重建对未来的信心,这一主张尤能引起日本年轻人的共鸣。“中日矛盾看不到解决前景”12日在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安倍再次呼吁日中防卫部门建立联络机制。他称,“空中比海上发生偶发事故及冲突的危险性更高,防卫部门人士间有必要展开对话”。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在回答议员提问时表示,若发生中国军机在钓鱼岛上空攻击美军飞机等情况,可能下令出动防卫力量,允许自卫队行使武力。据《产经新闻》报道,安倍在会上还略带自嘲地说,“有些新闻媒体几乎每天都批评我是‘废物’,(我)对此完全不在乎”。“中日两国不太可能达到沸点,但关系紧张的局面可能长期持续。”路透社11日的一篇评论文章称,虽然两国开战不太可能,但中日关系仍是全球地缘政治危险性最高的双边关系,始终存在误判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性。一旦发生意外,两国将把彼此的意图往最坏方面考虑。两国紧张局势根源在于历史敌意,这没有什么可行的解决办法,中日之间没有外交互动。今年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双方可能不会发生军事冲突,整体上看将是民意的长期敌意和两国经贸关系的持续恶化。安倍会推动重新解释宪法乃至修改宪法,也可能再次参拜靖国神社。不过比近期风险更令人担忧的或许是根本看不到解决前景。【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文玉 林梦叶 甄翔】13922538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王一环球时报139225380000011["9CaKrnJEePj","9CaKrnJEeAd","9CaKrnJEdLB","9CaKrnJEdYO","9CaKrnJEdZ6"]//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4/0213/20140213091400296.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日冲突再起波澜。12日,日本政府提起“诉讼”,向中国籍船长詹其雄索赔包括“船只修理费”在内的约1400万日元。2010年,发生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中日“撞船事件”在两国引发轩然大波。时隔3年多,日本为何再度挑衅?分析人士对《环球时报》表示,在安倍政府因历史问题陷入困境、被国际舆论广泛质疑之际,日本当局希望将矛盾焦点重新引回到领土争端问题上来,转移视线,帮安倍“脱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2日言辞驳斥日方的做法,强调“撞船事件”是日方侵犯中国主权的严重事件,要求日本作出道歉和赔偿。中方愤怒回应日本索赔“诉讼”据日本共同社12日报道,就2010年中日“撞船事件”,日本政府当天向冲绳县那霸地方法院提起“诉讼”,向驾驶渔船“撞坏”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的中国籍船长詹其雄索赔1429万日元(约合83万元人民币)。为配合这次“诉讼”,海上保安厅还公开“证据”,即中国渔船与海上保安厅巡逻船相撞的视频录像。日本《朝日新闻》称,相关录像曾经被一名前海上保安厅官员泄露,后被提交至国会,但面向普通民众公开尚属首次。日本海上保安厅称,因为中国渔船的撞击,两艘日本巡逻船的外船板和栏杆部分遭到损坏,修理费等高达1429万日元。到目前为止,海上保安厅共向中国船长发出11次赔款催促,但是都没有得到回应。按照日本法律,本月20日,索赔权的时效将到期。日本国土交通大臣太田昭宏表示:“这是在时效期到达之前进行损害赔偿方面的索赔,并非特别划时代的事情。” 2010年9月7日,詹其雄驾驶的“闽晋渔5179号”拖网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捕捞作业时,遭到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围追堵截,双方发生碰撞。日本海上保安厅扣押了中国渔船,并逮捕船长詹其雄。中国外交部随后连续提出严正交涉,要求日方放人、放船。9月24日,日本地方检察厅宣布释放中国渔船船长。日本新闻网12日称,在中国籍船长已经回国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向“不在嫌疑者”索赔,是超乎寻常的事。这也是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受损的第一例民事诉讼案。日本的索赔“诉讼”立即遭到中国官方的驳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2日在记者会上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2010年在钓鱼岛海域发生的“撞船事件”是日方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损害中国渔民正当权益的严重事件。对此中国外交部已发表声明,表明严正立场,强调日方对中国渔民渔船的扣押、调查以及任何形式的司法举措都是非法和无效的,要求日方就这一事件向中方作出道歉和赔偿。我们敦促日方停止挑衅,以实际行动承认和纠正错误。路透社称,中国向日本表达愤怒。日本欲转移视线“脱困”眼下中日关系矛盾重重,日方为何在这个节骨眼上推动不可能实现的“索赔”?日本道纪忠华智库首席研究员庚欣1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起“撞船事件”的本质问题是主权争议,过去两国搁置钓鱼岛争议,大家可能相安无事,现在日本将搁置争议撕毁,钓鱼岛问题变得突出,日本更想显示在钓鱼岛问题上决不让步的姿态。庚欣说,更为重要的一点,自安倍去年年底参拜靖国神社以来,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面临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国际舆论对安倍的质疑声不断,历史问题令其陷入被动。在此形势下,日本当局突然提出3年前的问题,是希望将大家的注意力从历史问题引回到领土争端上,转移外界的视线,为安倍“脱困”。毕竟在领土争端上,国际社会一般不持立场,而在历史问题上,越来越多的人对安倍政府的右翼倾向表示警惕。通过公布录像,安倍政府也是在给日本民众制造一个假象,把人们引到细节的纠缠上,而忽略事件本质。历史问题确实成了安倍越来越重的包袱,不仅中韩等周边国家谴责声不断,美国等盟友也日益表现出警惕。在日本“起诉”中国船长当天,《华盛顿邮报》题为“安倍需要就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做出澄清”的社论说,先是日本NHK新任会长籾井胜人称慰安妇问题“哪个国家都曾有过”,随后NHK理事会成员百田尚树又否认南京大屠杀,并称美国在1945年日本战败后拼凑审判来掩盖美国的战争罪行。日本政府为什么不能以明确的态度谴责这些言论?邻国抱怨日本企图粉饰二战历史,美国官员也在问安倍到底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还是改革者。“日本已经受够了这么多年所扮演的战败国角色。”《华尔街日报》援引日本一桥大学学者秋山信昌的话称,二战战败后,日本低头认输,并接受日本作为一个国家的地位被永久削弱。安倍则竭力消除战后的耻辱感。毫无疑问,安倍也是一名民族主义者,他极力主张重拾日本过去的骄傲,重建对未来的信心,这一主张尤能引起日本年轻人的共鸣。“中日矛盾看不到解决前景”12日在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安倍再次呼吁日中防卫部门建立联络机制。他称,“空中比海上发生偶发事故及冲突的危险性更高,防卫部门人士间有必要展开对话”。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在回答议员提问时表示,若发生中国军机在钓鱼岛上空攻击美军飞机等情况,可能下令出动防卫力量,允许自卫队行使武力。据《产经新闻》报道,安倍在会上还略带自嘲地说,“有些新闻媒体几乎每天都批评我是‘废物’,(我)对此完全不在乎”。“中日两国不太可能达到沸点,但关系紧张的局面可能长期持续。”路透社11日的一篇评论文章称,虽然两国开战不太可能,但中日关系仍是全球地缘政治危险性最高的双边关系,始终存在误判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性。一旦发生意外,两国将把彼此的意图往最坏方面考虑。两国紧张局势根源在于历史敌意,这没有什么可行的解决办法,中日之间没有外交互动。今年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双方可能不会发生军事冲突,整体上看将是民意的长期敌意和两国经贸关系的持续恶化。安倍会推动重新解释宪法乃至修改宪法,也可能再次参拜靖国神社。不过比近期风险更令人担忧的或许是根本看不到解决前景。【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文玉 林梦叶 甄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