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ASU6作者:吴斌 晋燕 伊文world.huanqiu.comarticle伊朗总统大选 凝聚关键一战/e3pmh22ph/e3pn4qomc6月12日,一名支持伊朗强硬派总统候选人的女性举着宣传材料出现在集会现场。【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今天,5000万伊朗选民要在四年一届的总统大选中“找”到内贾德的“继任者”。是庞大的年轻人口让7500万人的伊朗有了如此多的选民,也让民生问题成为本届大选最让人关心的议题——无论谁当选新一任总统,其首要挑战都将是如何应对外部压力,重振伊朗经济。西方或许想再看到伊朗2009年大选后出现的“乱子”,但伊朗高层正努力使这场选举之战演变成“伊朗民众对国家信心的一次重要展示”,并视其为自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保卫伊斯兰政权的一场关键战役。经济与民生议题无法回避今年伊朗总统大选的候选人既选择德黑兰大巴扎这样的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的公众场所“拉票”,也用三场电视辩论向选民展示自己未来的执政理念。大选候选人之一、伊朗前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雷扎伊选前对大巴扎商户的承诺是:“只要有你们的支持,我们一定会改变眼下的困境,我不会再让压力落在你们身上,也不会再让我们的国家受到威胁。”《环球时报》记者在大巴扎与一些伊朗商户谈到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等问题时,有的抱怨“几个月来几乎没有生意可做”;有的“希望下一任总统能改善民生、激活市场”;还有的说,自2012年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的制裁已导致里亚尔贬值一半。伊朗的能源优势、现有的工业体系和生产能力,可以维持低水平的自给自足,对大多数底层百姓讲,维持温饱还不是问题。《环球时报》记者曾听到一名德黑兰出租车司机抱怨:“明显感到生活压力大了,但受制裁影响较大的是中产阶层。”伊朗改革派报纸《信任报》除提及经济状况不好与美国制裁有关外,更多的是指责“政府管理不力,开空头支票,国内腐败现象滋生”。对于国内经济遇到的问题,内贾德政府表示,议会等势力处处在给政府设置障碍,比如全民现金补贴方案迟迟得不到议会批准。 对于即将离开总统位子的内贾德,外界议论很多。以色列《国土报》12日说,“内贾德总统给伊朗的遗产是失业、国际孤立与核僵局”。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网站评论说,对于全球的“失败者”而言,如果他们从未在伊朗生活过,那么内贾德是一个迷人的平民主义者,他永远在指责着美国撒旦和西方其他恶魔。文章说,对于伊朗经济而言,内贾德任期内国家变得更为穷困,通胀率超过45%,失业率超过20%,石油收益直线下降,“除统治精英以及革命卫队外,更多的人感到的是痛苦”。而记者查阅到的伊朗官方的数据显示,伊朗通胀率超过30%,失业率将近30%(不包括家庭主妇和打零工的谋生者)。经济困顿成为这次伊朗总统大选无法回避的话题。5月31日,伊朗国家电视台举行的首场候选人电视辩论的主题就是如何促进就业、控制通货膨胀等。温和保守派总统候选人、前首席核谈判代表鲁哈尼提到,伊朗有300万人失业,有80万接受高等专业教育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才是“政府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在6月7日的第三场辩论中,几名候选人围绕核问题产生的激辩仍与拯救国家经济有关,鲁哈尼主张在谈判桌上采取更灵活温和的立场,不要让伊朗经济因遭受制裁而雪上加霜。但强硬保守派候选人,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主张在核问题上继续执行现有政策。德黑兰人口占伊朗总人口的1/7,因此担任8年市长一职的卡利巴夫有一定“人气”,被看成是保守派最热门的候选人之一。卡利巴夫竞选办公室的志愿者米娜力挺这位“市长候选人”:“既然能将一座城市治理好,就一定能胜任总统一职。”卡利巴夫的回应是,当选后将集中精力解决当前国家面临的高失业、高通胀和医保危机等难题。保卫伊斯兰政权的关键战役14日的选举已被看成是伊朗伊斯兰政权的一场关键保卫战。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4日发表讲话,表示总统大选将是“伊朗民众对国家信心的一次重要展示”。2009年大选后,因反对派指责选举“违规”,伊朗出现严重骚乱。在伊朗,有人说4年前出现的“绿色浪潮”已被边缘化,但也有人预测今年的选举很可能会进入“第二轮”,各派的较量将把伊朗局势引向何方值得关注。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伊朗民众对新总统的期待值不像前些年那样高涨,一些人认为总统的实权对治理国家来说“变得有限”,伊朗当局号召民众积极参加选举,是想体现出伊朗人的凝聚力,是要将投票率当成伊斯兰体制合法性的重要标志,用以回击西方对伊朗的打压。“热门人选”贾利利在与西方进行核谈判时的强硬立场为他获得不少支持者。德黑兰大学女大学生蕾拉告诉记者,贾利利参与两伊战争的经历和当首席核谈代表时的风格吸引了很多像她这样的革命学生,他“增强了民族的骄傲,也让这个世界见证了伊朗的尊严和荣耀”。蕾拉的话,并不能代表所有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出生的年轻一代,但至少在伊朗是一种声音。伊朗要的是尊严,但期望“以压促变”的美国仍抓住一切机会给伊朗施加压力。6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行政命令继续加大对伊朗制裁,目标对准的是伊朗货币以及汽车行业。美国的大棒政策能否奏效还是个未知数。美国《华盛顿邮报》今年4月援引美国大西洋理事会进行的一个“伊朗人如何看美国”的调查报告称,伊朗人不排斥美国文化,甚至“崇拜”美国,但美国的长期制裁使伊朗通胀严重,失业率上升,因此不少伊朗人对美国的不满情绪在加重,“这种情绪有助于伊朗执政者摆脱国内民众对经济出现问题的指责”。因此,该报告建议美国对伊朗政策要“有的放矢”,比如想办法给伊朗百姓一些“实惠”,多进行人道主义援助,多发放学生签证,多搞文化交流等。“伊朗人能否团结在一杆大旗下”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报》报道,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4月底的一次演讲中要求“未来的总统”不能空头许诺,在国际舞台上面对傲慢的强权要勇敢无畏,在国内要有计划性、精明务实,相信伊朗人能靠自己的力量抵抗经济困难。伊朗最高领袖通常每年初始都会提一句口号,指导全民这一年的发展方向。2012年提出的口号是“国民生产年”,表明伊朗人要抵抗外界的制裁,激发自力更生的潜力。今年最高领袖提出的口号是“政治史诗和经济史诗年”,意思是伊朗人要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全面抵抗外界制裁,创造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奇迹。“史诗”这个词在伊朗文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伊朗国民的身份认同,伊朗爱国主义的重要源头之一就是伊朗最著名的一部民族历史史诗——《列王纪》。这部用波斯文写就的史诗,描述了伊朗人反抗阿拉伯人和其他异族统治的历史。诗歌作者菲尔多希说:“三十年的心血,我用这波斯语唤醒了波斯人。”面对不断增强的外部压力,最高领袖“政治史诗和经济史诗”的提法是希望唤起民族认同感,加强凝聚力,消除内部矛盾,提升国家对外抗争力。伊朗历届领导人也在不遗余力地以民族认同感为基础,用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复兴强国意识来激发和加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伊朗具有虔诚宗教信仰的广大中下层民众和两伊战争后受政府补贴与资助的伤残人士、烈士家属是现有体制最忠实的支持者。因此,某种程度上说,外界压力越大,越能在客观上促成伊朗内部的稳定。曾有以色列的情报官员这样评价自己的“对手”:“伊朗人认为过去两千年西方列强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伊朗真正要做的不是与谁对抗,而是要恢复它长期以来失去的崇高地位。”对“伊朗人能否团结在一杆大旗下”西方有过一些质疑。原因是伊朗并非一个单一民族国家,全国人口中波斯人占66%,阿塞拜疆人占1/4,此外,还有库尔德人、阿拉伯人、土库曼人等少数民族。所谓的“认同感”或许只在波斯人中最强烈,其他伊朗人的感觉会淡漠一些。内贾德总统任期内,曾传出其车队遭遇俾路支人袭击的消息。针对这些分离主义情绪的猜测,有俄罗斯伊朗问题专家表示,伊朗领导人早就同阿塞拜疆、库尔德等族人的代表达成协议,对伊朗而言,目前潜在的最大危险不是反对派,不是分裂主义者,而是“厌倦革命的人”,是将会扩大的厌倦与西方硬顶的民众。俄战略评估与预测中心学者伊戈尔近日在谈到伊朗会不会发生“颜色革命”或战争时表示,伊朗领导人看得很清楚,不管是通过制裁和施压还是推动政治运动,美国的战略目标是推翻伊朗的现行体制,因此他们对加强内部稳定非常重视,大选之前更是如此。简单地说,“伊朗社会内部不管竞争如何激烈,参与争斗的都是对伊斯兰革命和伊斯兰共和国主要思想原则深信不疑的政治力量”。【环球时报驻伊朗特约记者 吴斌 晋燕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伊文】137114856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朱马烈环球时报137114856000011["9CaKrnJxexr","9CaKrnJv9x2","9CaKrnJv9x0","9CaKrnJv9wX","9CaKrnJv9wW"]//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3/0614/thumb_500_500_20130614023604260.jpg{"email":"zhumalie@huanqiu.com","name":"朱马烈"}
6月12日,一名支持伊朗强硬派总统候选人的女性举着宣传材料出现在集会现场。【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今天,5000万伊朗选民要在四年一届的总统大选中“找”到内贾德的“继任者”。是庞大的年轻人口让7500万人的伊朗有了如此多的选民,也让民生问题成为本届大选最让人关心的议题——无论谁当选新一任总统,其首要挑战都将是如何应对外部压力,重振伊朗经济。西方或许想再看到伊朗2009年大选后出现的“乱子”,但伊朗高层正努力使这场选举之战演变成“伊朗民众对国家信心的一次重要展示”,并视其为自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保卫伊斯兰政权的一场关键战役。经济与民生议题无法回避今年伊朗总统大选的候选人既选择德黑兰大巴扎这样的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的公众场所“拉票”,也用三场电视辩论向选民展示自己未来的执政理念。大选候选人之一、伊朗前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雷扎伊选前对大巴扎商户的承诺是:“只要有你们的支持,我们一定会改变眼下的困境,我不会再让压力落在你们身上,也不会再让我们的国家受到威胁。”《环球时报》记者在大巴扎与一些伊朗商户谈到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等问题时,有的抱怨“几个月来几乎没有生意可做”;有的“希望下一任总统能改善民生、激活市场”;还有的说,自2012年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的制裁已导致里亚尔贬值一半。伊朗的能源优势、现有的工业体系和生产能力,可以维持低水平的自给自足,对大多数底层百姓讲,维持温饱还不是问题。《环球时报》记者曾听到一名德黑兰出租车司机抱怨:“明显感到生活压力大了,但受制裁影响较大的是中产阶层。”伊朗改革派报纸《信任报》除提及经济状况不好与美国制裁有关外,更多的是指责“政府管理不力,开空头支票,国内腐败现象滋生”。对于国内经济遇到的问题,内贾德政府表示,议会等势力处处在给政府设置障碍,比如全民现金补贴方案迟迟得不到议会批准。 对于即将离开总统位子的内贾德,外界议论很多。以色列《国土报》12日说,“内贾德总统给伊朗的遗产是失业、国际孤立与核僵局”。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网站评论说,对于全球的“失败者”而言,如果他们从未在伊朗生活过,那么内贾德是一个迷人的平民主义者,他永远在指责着美国撒旦和西方其他恶魔。文章说,对于伊朗经济而言,内贾德任期内国家变得更为穷困,通胀率超过45%,失业率超过20%,石油收益直线下降,“除统治精英以及革命卫队外,更多的人感到的是痛苦”。而记者查阅到的伊朗官方的数据显示,伊朗通胀率超过30%,失业率将近30%(不包括家庭主妇和打零工的谋生者)。经济困顿成为这次伊朗总统大选无法回避的话题。5月31日,伊朗国家电视台举行的首场候选人电视辩论的主题就是如何促进就业、控制通货膨胀等。温和保守派总统候选人、前首席核谈判代表鲁哈尼提到,伊朗有300万人失业,有80万接受高等专业教育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才是“政府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在6月7日的第三场辩论中,几名候选人围绕核问题产生的激辩仍与拯救国家经济有关,鲁哈尼主张在谈判桌上采取更灵活温和的立场,不要让伊朗经济因遭受制裁而雪上加霜。但强硬保守派候选人,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主张在核问题上继续执行现有政策。德黑兰人口占伊朗总人口的1/7,因此担任8年市长一职的卡利巴夫有一定“人气”,被看成是保守派最热门的候选人之一。卡利巴夫竞选办公室的志愿者米娜力挺这位“市长候选人”:“既然能将一座城市治理好,就一定能胜任总统一职。”卡利巴夫的回应是,当选后将集中精力解决当前国家面临的高失业、高通胀和医保危机等难题。保卫伊斯兰政权的关键战役14日的选举已被看成是伊朗伊斯兰政权的一场关键保卫战。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4日发表讲话,表示总统大选将是“伊朗民众对国家信心的一次重要展示”。2009年大选后,因反对派指责选举“违规”,伊朗出现严重骚乱。在伊朗,有人说4年前出现的“绿色浪潮”已被边缘化,但也有人预测今年的选举很可能会进入“第二轮”,各派的较量将把伊朗局势引向何方值得关注。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伊朗民众对新总统的期待值不像前些年那样高涨,一些人认为总统的实权对治理国家来说“变得有限”,伊朗当局号召民众积极参加选举,是想体现出伊朗人的凝聚力,是要将投票率当成伊斯兰体制合法性的重要标志,用以回击西方对伊朗的打压。“热门人选”贾利利在与西方进行核谈判时的强硬立场为他获得不少支持者。德黑兰大学女大学生蕾拉告诉记者,贾利利参与两伊战争的经历和当首席核谈代表时的风格吸引了很多像她这样的革命学生,他“增强了民族的骄傲,也让这个世界见证了伊朗的尊严和荣耀”。蕾拉的话,并不能代表所有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出生的年轻一代,但至少在伊朗是一种声音。伊朗要的是尊严,但期望“以压促变”的美国仍抓住一切机会给伊朗施加压力。6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行政命令继续加大对伊朗制裁,目标对准的是伊朗货币以及汽车行业。美国的大棒政策能否奏效还是个未知数。美国《华盛顿邮报》今年4月援引美国大西洋理事会进行的一个“伊朗人如何看美国”的调查报告称,伊朗人不排斥美国文化,甚至“崇拜”美国,但美国的长期制裁使伊朗通胀严重,失业率上升,因此不少伊朗人对美国的不满情绪在加重,“这种情绪有助于伊朗执政者摆脱国内民众对经济出现问题的指责”。因此,该报告建议美国对伊朗政策要“有的放矢”,比如想办法给伊朗百姓一些“实惠”,多进行人道主义援助,多发放学生签证,多搞文化交流等。“伊朗人能否团结在一杆大旗下”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报》报道,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4月底的一次演讲中要求“未来的总统”不能空头许诺,在国际舞台上面对傲慢的强权要勇敢无畏,在国内要有计划性、精明务实,相信伊朗人能靠自己的力量抵抗经济困难。伊朗最高领袖通常每年初始都会提一句口号,指导全民这一年的发展方向。2012年提出的口号是“国民生产年”,表明伊朗人要抵抗外界的制裁,激发自力更生的潜力。今年最高领袖提出的口号是“政治史诗和经济史诗年”,意思是伊朗人要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全面抵抗外界制裁,创造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奇迹。“史诗”这个词在伊朗文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伊朗国民的身份认同,伊朗爱国主义的重要源头之一就是伊朗最著名的一部民族历史史诗——《列王纪》。这部用波斯文写就的史诗,描述了伊朗人反抗阿拉伯人和其他异族统治的历史。诗歌作者菲尔多希说:“三十年的心血,我用这波斯语唤醒了波斯人。”面对不断增强的外部压力,最高领袖“政治史诗和经济史诗”的提法是希望唤起民族认同感,加强凝聚力,消除内部矛盾,提升国家对外抗争力。伊朗历届领导人也在不遗余力地以民族认同感为基础,用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复兴强国意识来激发和加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伊朗具有虔诚宗教信仰的广大中下层民众和两伊战争后受政府补贴与资助的伤残人士、烈士家属是现有体制最忠实的支持者。因此,某种程度上说,外界压力越大,越能在客观上促成伊朗内部的稳定。曾有以色列的情报官员这样评价自己的“对手”:“伊朗人认为过去两千年西方列强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伊朗真正要做的不是与谁对抗,而是要恢复它长期以来失去的崇高地位。”对“伊朗人能否团结在一杆大旗下”西方有过一些质疑。原因是伊朗并非一个单一民族国家,全国人口中波斯人占66%,阿塞拜疆人占1/4,此外,还有库尔德人、阿拉伯人、土库曼人等少数民族。所谓的“认同感”或许只在波斯人中最强烈,其他伊朗人的感觉会淡漠一些。内贾德总统任期内,曾传出其车队遭遇俾路支人袭击的消息。针对这些分离主义情绪的猜测,有俄罗斯伊朗问题专家表示,伊朗领导人早就同阿塞拜疆、库尔德等族人的代表达成协议,对伊朗而言,目前潜在的最大危险不是反对派,不是分裂主义者,而是“厌倦革命的人”,是将会扩大的厌倦与西方硬顶的民众。俄战略评估与预测中心学者伊戈尔近日在谈到伊朗会不会发生“颜色革命”或战争时表示,伊朗领导人看得很清楚,不管是通过制裁和施压还是推动政治运动,美国的战略目标是推翻伊朗的现行体制,因此他们对加强内部稳定非常重视,大选之前更是如此。简单地说,“伊朗社会内部不管竞争如何激烈,参与争斗的都是对伊斯兰革命和伊斯兰共和国主要思想原则深信不疑的政治力量”。【环球时报驻伊朗特约记者 吴斌 晋燕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