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yh9A world.huanqiu.comarticle被操纵的革命:阿拉伯之春/e3pmh22ph/e3pn4qomc法国情报研究中心主任德内瑟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法国情报研究中心主任埃里克·德内瑟及新书《阿拉伯革命:不为人知的一面》封面。由一个突尼斯商贩之死掀起的“阿拉伯之春”已有两年,这场席卷中东的风暴让数个国家政权更迭,甚至一场内战仍在叙利亚持续。恰逢此时,法国情报研究中心推出新书《阿拉伯革命:不为人知的一面》,目的是“逐一分析有关事件,揭示外部势力在背后起的决定性作用,并对事与愿违的革命后果进行评估”。这部长达500多页的书由该中心主任埃里克·德内瑟牵头,23名合著者来自8个国家,其中包括比利时参议院前议长、阿尔及利亚前政府官员、突尼斯前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法国国际反恐研究中心主席等权威人士。德内瑟曾任法国总理办公室国防及安全事务总秘书处情报分析员,他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发生“革命”的中东国家,人们厌倦了独裁者,但现在也意识到“革命”被外部势力操纵和利用。更让德内瑟感到悲观的是,这些国家的局势将进一步恶化。外部势力利用革命为其利益服务环球时报:法国情报研究中心是什么性质的智库?德内瑟:法国情报研究中心是2000年成立的独立研究机构,法国政府未提供任何资金。中心任务之一是为情报工作“恢复名誉”,纠正法国社会对情报工作以及“神秘的”情报人员的偏见。世界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离不开情报工作。环球时报:请介绍一下《阿拉伯革命:不为人知的一面》一书的出版过程?德内瑟:为撰写该书,我召集阿尔及利亚、比利时、科特迪瓦、埃及、法国、马里、突尼斯、叙利亚的权威人士,其中包括前情报人员、政要、学者、记者等。尽管23位作者来自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观点,但他们得出相同结论,这使我们的分析更充分,更有说服力。这些人与“党派政治”无关,也不是阴谋论者。我们进行实地调查,并相互借鉴彼此长期积累的经验。比如,我为参与撰写《叙利亚:人为制造的黎巴嫩化》一章,专门组织情报研究中心到叙利亚进行调查和评估,目的是对局势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只听信于国际媒体。国际舆论受到美国CNN和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太多片面甚至严重失实报道的影响。环球时报:你们为什么要关注和揭示外部势力在这场革命中起到的作用?德内瑟:正是外部势力在所谓“阿拉伯革命”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毋庸置疑,当地人民厌倦了独裁者。但如果没有外部势力的鼓动和支持,就不会有任何结果。请别忘了,在突尼斯和埃及发生“革命”的前一个星期,这两个国家的军方首领都去了华盛顿,为利用人民起义推翻本·阿里和穆巴拉克政权征得华盛顿的授权。一些人现在才认识到,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操纵、被利用。实际上,在所有经历“阿拉伯之春”的国家,目前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安全形势都比2010年时更糟。这更加证明,外部势力懂得利用革命为各自的利益服务。 环球时报:2010年12月17日,26岁的突尼斯小贩博阿齐齐因与城管警察发生矛盾而自焚,最初这只是一个贫富悬殊、政治腐败和经济出现问题的国家的内部事件。为什么这个事件会被一些外部势力所利用?德内瑟:一些中东国家面临的问题由来已久,并非新问题。近十多年来社会抗议活动从未停止过,2011年前形势与往年并没有什么区别。正因如此,我们才对这场“革命”的自发性提出质疑。实际上这是一场“媒体革命”,参加抗议活动的民众被操纵了。那位引火自焚的突尼斯青年被塑造成“烈士”,而后来的调查表明,他并不是什么诚实的小商贩,而是有前科的游手好闲者。所有这些都是各类组织团体一手导演的,它们以“人权”之名,达到各自的政治目的。美国非政府组织是真正的颠覆者环球时报:为什么在解决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的革命问题上,会出现不同的模式和结局?德内瑟:各种“革命”的结局取决于其特殊条件,往往与各国去殖民化后的历史有关,但同时也具有相似的共性。我认为后者更为重要。这些国家都长期面对贫困,民众抗议活动频仍,专制政权的治理能力低下。一些外部势力———如美国,首当其冲充分利用这种局面,在这些国家更换政府,为华盛顿的利益服务。环球时报:“阿拉伯之春”两周年之际,很多阿拉伯国家的民众感到失落。对眼下的局面,美国是否也没有预料到?德内瑟:从战略上美国已达到目的:人民所厌倦的,不再能有效捍卫美国利益的专制政权被推翻。然而,不择手段的美国又一次因其天真幼稚的世界观而将事情弄得一发不可收拾,一些与其愿望背道而驰的局面出现了。美国驻班加西的外交机构遭袭就是例子。美国也没有料到,由于中东地区有大量民众不喜欢伊斯兰主义,所以才会再次爆发民众抗议活动。取而代之的穆斯林兄弟会与西方积怨很深,也会毫不迟疑地反对美国。总之,“阿拉伯革命”两年来没有解决任何问题。这些国家将走向持续的不稳定。环球时报:伊斯兰政党势力上台后,埃及最近又陷入动荡。对此,你怎么看?德内瑟:未来数月,埃及、突尼斯等国局势仍将进一步恶化。我预计将出现六种情况:重新上演革命或反革命、掌权的伊斯兰政府走向激进化、抗议者与国家安全武装发生冲突、一些国家发生分裂瓦解、马里这样的西非国家陷入长期的不稳定、大国之间围绕叙利亚问题的紧张局势加剧。环球时报:新书中有《美国非政府组织对“阿拉伯之春”的影响———美国国家民主基金的例子》、《处于阿拉伯革命中心的非政府组织及社交网络》等章节。美国非政府组织对“阿拉伯之春”有哪些影响?德内瑟:美国各种非政府组织和基金会发挥了巨大影响,它们从2002年就开始筹划“阿拉伯革命”,为有关国家培训积极分子。这些组织是真正的颠覆者。有人提到美国中央情报局起的作用,这种说法不对。如今,是美国国务院以及一些打着“人权”旗号的基金会和非政府组织,在与华盛顿为敌的国家中制造不稳定。在搞乱俄罗斯周边所有国家后,美国便将矛头转向阿拉伯国家,并使用同样方法。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对这些国家输出民主和人权的结果都事与愿违,不符合当地人民的利益,也不符合美国西方盟友的利益,只符合美国的利益。环球时报:去年初,当有外国媒体传出卡扎菲要逃亡的消息后,利比亚大乱,有匪徒开始冲击外资企业驻地。这也导致多国开始大撤侨行动。你怎么看一些西方及中东国家媒体在这次“阿拉伯之春”中起的作用?德内瑟:美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媒体在“阿拉伯革命”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CNN、半岛电视台等,特别是互联网及“推特”、“脸谱”等社交网站。很大程度上说,这是一场“虚拟”革命。一些媒体曾充当“歪曲信息的急先锋”,举两个例子:2011年3月的一天我在的黎波里,半岛电视台和CNN报道说卡扎非轰炸市内一些地区,造成人员伤亡。当时我在离该地区不到一公里处,根本就没看到任何政府军的行动。2011年12月,我在大马士革市中心赶上大堵车,有100多人排队等候出租车,其中许多人决定步行回家。半岛电视台拍摄这个场面,并在一小时后播放一条消息,将这个场面描绘为新的反政府示威。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美国要在中东削弱中国影响力环球时报:你怎么看中国在整个“阿拉伯之春”期间的表现?曾有舆论认为,新上台的中东国家政权会抛弃中国,但事实并非如此。为什么?德内瑟:美国对外政策的目标之一就是在利比亚等国削弱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影响,因为北京被华盛顿视为未来主要的政治和经济对手。美国的战略旨在控制中国的能源供应源,以便在必要时对中国施压。这也是美国干预利比亚的目的之一:阻止中国石油企业在利比亚的发展。我过去一年走访了所有经历“阿拉伯之春”的国家,并未看到太多“中国的存在”。北京和莫斯科在利比亚问题上显然上了西方人的当。中国和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坚定立场至关重要,足以阻止西方对叙利亚的干涉。我认为,这不是捍卫巴沙尔政权,也不是捍卫伊朗的利益,而是避免叙利亚陷入混乱、让极端伊斯兰势力在中东扎根。环球时报:法国在此次“阿拉伯之春”中显得活跃,如萨科齐率先承认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奥朗德率先承认叙利亚反对派联合阵线,为什么法国左翼和右翼在这个问题上立场相似?德内瑟:奥朗德总统上台后并未改变法国的外交政策,法国仍是美国和海湾国家(卡塔尔、沙特)的追随者。这也造成法国精英误判形势,在外交上缺乏想象力,为经济和金融利益而摈弃独立外交政策。另外,法国的军事实力过去20年大大削弱,法国的决定权和自主权开始丧失,我们只能与华盛顿结盟,但未考虑到其危险性。美国到处伸手,攫取法国的利益。美国的国际政策越来越不负责任,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已构成对国际和平及平衡的最大威胁。【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史晓帆】13560447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张晓芳环球时报135604470000011["9CaKrnJxEpX","9CaKrnJxyhA","9CaKrnJxbbG","9CaKrnJxb4j"]//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2/1221/20121221071340612.jpg{"email":"zhangxiaofang@huanqiu.com","name":"张晓芳"}
法国情报研究中心主任德内瑟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法国情报研究中心主任埃里克·德内瑟及新书《阿拉伯革命:不为人知的一面》封面。由一个突尼斯商贩之死掀起的“阿拉伯之春”已有两年,这场席卷中东的风暴让数个国家政权更迭,甚至一场内战仍在叙利亚持续。恰逢此时,法国情报研究中心推出新书《阿拉伯革命:不为人知的一面》,目的是“逐一分析有关事件,揭示外部势力在背后起的决定性作用,并对事与愿违的革命后果进行评估”。这部长达500多页的书由该中心主任埃里克·德内瑟牵头,23名合著者来自8个国家,其中包括比利时参议院前议长、阿尔及利亚前政府官员、突尼斯前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法国国际反恐研究中心主席等权威人士。德内瑟曾任法国总理办公室国防及安全事务总秘书处情报分析员,他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发生“革命”的中东国家,人们厌倦了独裁者,但现在也意识到“革命”被外部势力操纵和利用。更让德内瑟感到悲观的是,这些国家的局势将进一步恶化。外部势力利用革命为其利益服务环球时报:法国情报研究中心是什么性质的智库?德内瑟:法国情报研究中心是2000年成立的独立研究机构,法国政府未提供任何资金。中心任务之一是为情报工作“恢复名誉”,纠正法国社会对情报工作以及“神秘的”情报人员的偏见。世界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离不开情报工作。环球时报:请介绍一下《阿拉伯革命:不为人知的一面》一书的出版过程?德内瑟:为撰写该书,我召集阿尔及利亚、比利时、科特迪瓦、埃及、法国、马里、突尼斯、叙利亚的权威人士,其中包括前情报人员、政要、学者、记者等。尽管23位作者来自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观点,但他们得出相同结论,这使我们的分析更充分,更有说服力。这些人与“党派政治”无关,也不是阴谋论者。我们进行实地调查,并相互借鉴彼此长期积累的经验。比如,我为参与撰写《叙利亚:人为制造的黎巴嫩化》一章,专门组织情报研究中心到叙利亚进行调查和评估,目的是对局势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只听信于国际媒体。国际舆论受到美国CNN和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太多片面甚至严重失实报道的影响。环球时报:你们为什么要关注和揭示外部势力在这场革命中起到的作用?德内瑟:正是外部势力在所谓“阿拉伯革命”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毋庸置疑,当地人民厌倦了独裁者。但如果没有外部势力的鼓动和支持,就不会有任何结果。请别忘了,在突尼斯和埃及发生“革命”的前一个星期,这两个国家的军方首领都去了华盛顿,为利用人民起义推翻本·阿里和穆巴拉克政权征得华盛顿的授权。一些人现在才认识到,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操纵、被利用。实际上,在所有经历“阿拉伯之春”的国家,目前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安全形势都比2010年时更糟。这更加证明,外部势力懂得利用革命为各自的利益服务。 环球时报:2010年12月17日,26岁的突尼斯小贩博阿齐齐因与城管警察发生矛盾而自焚,最初这只是一个贫富悬殊、政治腐败和经济出现问题的国家的内部事件。为什么这个事件会被一些外部势力所利用?德内瑟:一些中东国家面临的问题由来已久,并非新问题。近十多年来社会抗议活动从未停止过,2011年前形势与往年并没有什么区别。正因如此,我们才对这场“革命”的自发性提出质疑。实际上这是一场“媒体革命”,参加抗议活动的民众被操纵了。那位引火自焚的突尼斯青年被塑造成“烈士”,而后来的调查表明,他并不是什么诚实的小商贩,而是有前科的游手好闲者。所有这些都是各类组织团体一手导演的,它们以“人权”之名,达到各自的政治目的。美国非政府组织是真正的颠覆者环球时报:为什么在解决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的革命问题上,会出现不同的模式和结局?德内瑟:各种“革命”的结局取决于其特殊条件,往往与各国去殖民化后的历史有关,但同时也具有相似的共性。我认为后者更为重要。这些国家都长期面对贫困,民众抗议活动频仍,专制政权的治理能力低下。一些外部势力———如美国,首当其冲充分利用这种局面,在这些国家更换政府,为华盛顿的利益服务。环球时报:“阿拉伯之春”两周年之际,很多阿拉伯国家的民众感到失落。对眼下的局面,美国是否也没有预料到?德内瑟:从战略上美国已达到目的:人民所厌倦的,不再能有效捍卫美国利益的专制政权被推翻。然而,不择手段的美国又一次因其天真幼稚的世界观而将事情弄得一发不可收拾,一些与其愿望背道而驰的局面出现了。美国驻班加西的外交机构遭袭就是例子。美国也没有料到,由于中东地区有大量民众不喜欢伊斯兰主义,所以才会再次爆发民众抗议活动。取而代之的穆斯林兄弟会与西方积怨很深,也会毫不迟疑地反对美国。总之,“阿拉伯革命”两年来没有解决任何问题。这些国家将走向持续的不稳定。环球时报:伊斯兰政党势力上台后,埃及最近又陷入动荡。对此,你怎么看?德内瑟:未来数月,埃及、突尼斯等国局势仍将进一步恶化。我预计将出现六种情况:重新上演革命或反革命、掌权的伊斯兰政府走向激进化、抗议者与国家安全武装发生冲突、一些国家发生分裂瓦解、马里这样的西非国家陷入长期的不稳定、大国之间围绕叙利亚问题的紧张局势加剧。环球时报:新书中有《美国非政府组织对“阿拉伯之春”的影响———美国国家民主基金的例子》、《处于阿拉伯革命中心的非政府组织及社交网络》等章节。美国非政府组织对“阿拉伯之春”有哪些影响?德内瑟:美国各种非政府组织和基金会发挥了巨大影响,它们从2002年就开始筹划“阿拉伯革命”,为有关国家培训积极分子。这些组织是真正的颠覆者。有人提到美国中央情报局起的作用,这种说法不对。如今,是美国国务院以及一些打着“人权”旗号的基金会和非政府组织,在与华盛顿为敌的国家中制造不稳定。在搞乱俄罗斯周边所有国家后,美国便将矛头转向阿拉伯国家,并使用同样方法。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对这些国家输出民主和人权的结果都事与愿违,不符合当地人民的利益,也不符合美国西方盟友的利益,只符合美国的利益。环球时报:去年初,当有外国媒体传出卡扎菲要逃亡的消息后,利比亚大乱,有匪徒开始冲击外资企业驻地。这也导致多国开始大撤侨行动。你怎么看一些西方及中东国家媒体在这次“阿拉伯之春”中起的作用?德内瑟:美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媒体在“阿拉伯革命”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CNN、半岛电视台等,特别是互联网及“推特”、“脸谱”等社交网站。很大程度上说,这是一场“虚拟”革命。一些媒体曾充当“歪曲信息的急先锋”,举两个例子:2011年3月的一天我在的黎波里,半岛电视台和CNN报道说卡扎非轰炸市内一些地区,造成人员伤亡。当时我在离该地区不到一公里处,根本就没看到任何政府军的行动。2011年12月,我在大马士革市中心赶上大堵车,有100多人排队等候出租车,其中许多人决定步行回家。半岛电视台拍摄这个场面,并在一小时后播放一条消息,将这个场面描绘为新的反政府示威。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美国要在中东削弱中国影响力环球时报:你怎么看中国在整个“阿拉伯之春”期间的表现?曾有舆论认为,新上台的中东国家政权会抛弃中国,但事实并非如此。为什么?德内瑟:美国对外政策的目标之一就是在利比亚等国削弱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影响,因为北京被华盛顿视为未来主要的政治和经济对手。美国的战略旨在控制中国的能源供应源,以便在必要时对中国施压。这也是美国干预利比亚的目的之一:阻止中国石油企业在利比亚的发展。我过去一年走访了所有经历“阿拉伯之春”的国家,并未看到太多“中国的存在”。北京和莫斯科在利比亚问题上显然上了西方人的当。中国和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坚定立场至关重要,足以阻止西方对叙利亚的干涉。我认为,这不是捍卫巴沙尔政权,也不是捍卫伊朗的利益,而是避免叙利亚陷入混乱、让极端伊斯兰势力在中东扎根。环球时报:法国在此次“阿拉伯之春”中显得活跃,如萨科齐率先承认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奥朗德率先承认叙利亚反对派联合阵线,为什么法国左翼和右翼在这个问题上立场相似?德内瑟:奥朗德总统上台后并未改变法国的外交政策,法国仍是美国和海湾国家(卡塔尔、沙特)的追随者。这也造成法国精英误判形势,在外交上缺乏想象力,为经济和金融利益而摈弃独立外交政策。另外,法国的军事实力过去20年大大削弱,法国的决定权和自主权开始丧失,我们只能与华盛顿结盟,但未考虑到其危险性。美国到处伸手,攫取法国的利益。美国的国际政策越来越不负责任,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已构成对国际和平及平衡的最大威胁。【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史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