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ChddVYk18作者:丁雅栀 崔瑾玥world.huanqiu.comarticleAI克隆人,“第二人生”藏着危与机/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丁雅栀 崔瑾玥】“每个人都可拥有用AI克隆人开启第二人生的机会。”近日,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小冰公司在中国及日本市场启动“AI克隆人计划”,并在其定位为“虚拟人类休闲娱乐平台”的App中上线首批网红明星克隆人。这家公司称,最短只要采集3分钟数据,即可为明星红人、专家学者、普通人创造源于本人的AI克隆人,有着与被复制人物如出一辙的面孔、声音、语气与神态。AI红利进一步被挖掘,虚实之间的边界被进一步打破。 已在C端变现 《环球时报》记者下载小冰公司App后发现,此前网友称的网红克隆人已经下线,目前仅能与虚拟人“小冰”进行互动、并查看其朋友圈。 使用过这款App的吴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款App有付费模式。聊天界面上方设有增值服务入口,点击可付费,并解锁更多互动形式。据他了解,付费模式分为两档,一档是6元/月或72元/年的“情感模式”,在该模式下,用户可与克隆人进行语音通话,并获得进入克隆人朋友圈的权限;另一档是30元/月或360元/年的“超级模式”,在该模式下,克隆人会成为用户的办公伙伴,提供撰写文案等服务。“与AI克隆人互动已不是新鲜事了,‘小冰’也早已是国内知名的虚拟网红。”前微软资深数据科学家、国内知名网络安全企业技术合伙人、AI实验室负责人陈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小冰公司的前身为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人工智能团队,组建于2013年,于2020年独立运行,并成为一家中国本土初创企业。“此前虚拟人就可以与人类互动,还可以作诗、绘画及播报新闻等。在当下大模型技术的加持之下,AI克隆人已经到了与真人几乎无法区分的程度。” 值得关注的是,数字克隆人已经可以在C端(用户端)变现。小冰公司表示,选择制作“AI克隆人”的被复制人可决定将认证的克隆人有偿或无偿提供给受众。据了解,AI克隆人公司会从克隆人的收益中抽取一定分成。 据《华盛顿邮报》,今年5月,在Snapchat上拥有近200万粉丝的“网红”卡琳·玛乔丽推出了一款基于人工智能聊天技术的AI克隆人CarynAI。每分钟支付1美元,粉丝们就可以与其分身“聊天”,感觉像与其本人交谈无异。产品在发布后首周就赚了10多万美元,持续供不应求,“成千上万的人在排队等待使用”。 “另一个自己”接管社交 “陪伴”“治愈孤独”是介绍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时出现的高频词。小冰公司的App在应用简介中也写道:“未来世界,不会再有人孤单。”玛乔丽也曾在一条推文中称:“CarynAI是走向治愈孤独的正确方向的第一步。”她曾表示,自己在网络上有数百万粉丝,不可能做到和每一位粉丝交流,而AI克隆的自己可以帮粉丝“治愈孤独”。 “AI克隆人更重要的意义是提升社交效率。”清华大学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沈阳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认为,在AI生成内容不断成熟的过程中,AI克隆人将会成为发展方向,其外貌、动作和智能性都会越来越接近于人,未来势必会颠覆人类的传统社交模式。 以CarynAI为例,这款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赋予了一个人同时接触数千名受众的能力。“目前AI克隆人的发展还处在早期阶段,只有少数人能够使用。随着技术的成熟,每个人都可以接入AI克隆人,社交逐渐被AI托管。人们通过AI找到朋友之后,再延伸到线下场景,或将提升社交效率。”沈阳说。 “就好比你有了一个和自己喜好完全一致的贴身秘书是什么体验?”一位在AI行业负责研发的从业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认为AI克隆人是人工智能在当下最具有变现潜力的落地场景。“如果叠加‘脑机接口’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应用,人类可以拥有另一个自己来为自己服务。社交效率、生产力都将极大提高。” 监管至关重要 多位受访专家均表示,AI克隆人的出现,可能会在短期与长期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与伦理危机。“目前不论是国家,还是AI行业,都在逐步探索AI的监管之路,预防问题的发生。”沈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沈阳认为,隐私、安全、版权问题是当前AI克隆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要在网络世界复刻一个人,当事人如何授权?使用时会不会侵权?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他还提到AI克隆人的“连带责任”问题:“如果AI在网上跟人吵架,侵犯了别人的名誉权,那么这个责任算谁的?这也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在小冰公司推出的App内,也有用户留言对包括窥屏、监听在内的信息收集情况表示担忧。尽管该公司明确表示每个AI克隆人都被限制在单独的框架中,从而确保不被滥用。原型本人可以随时终结自己的AI克隆人的“生命”,确保其处于完全控制之中。 “AI克隆人如果被滥用,近期最大的风险之一是用于诈骗。如果个人信息被恶意用于诈骗,深度伪造的个体形象及语音根本无法辨别其真实性。”陈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此外,AI克隆技术所实现的“电子陪伴”也可能会在亲人之间、男女朋友之间带来伦理方面的挑战,甚至被一些黑灰色产业所利用。 “但我们还是要看到收益大于风险的积极面。”陈杰认为,相较于AI技术或将遭遇的漏洞,更多人在积极投入与开发可能会颠覆行业模式、解放生产力的应用场景。“更何况作为开源大语言模型,AI技术已经停不下来了,及时有力的监管至关重要。” 1686073947726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686089879188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c824b9310ab8e44b4a296a8fd911aab1u5.jpg{"email":"xiaoshan@huanqiu.com","name":"肖山"}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丁雅栀 崔瑾玥】“每个人都可拥有用AI克隆人开启第二人生的机会。”近日,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小冰公司在中国及日本市场启动“AI克隆人计划”,并在其定位为“虚拟人类休闲娱乐平台”的App中上线首批网红明星克隆人。这家公司称,最短只要采集3分钟数据,即可为明星红人、专家学者、普通人创造源于本人的AI克隆人,有着与被复制人物如出一辙的面孔、声音、语气与神态。AI红利进一步被挖掘,虚实之间的边界被进一步打破。 已在C端变现 《环球时报》记者下载小冰公司App后发现,此前网友称的网红克隆人已经下线,目前仅能与虚拟人“小冰”进行互动、并查看其朋友圈。 使用过这款App的吴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款App有付费模式。聊天界面上方设有增值服务入口,点击可付费,并解锁更多互动形式。据他了解,付费模式分为两档,一档是6元/月或72元/年的“情感模式”,在该模式下,用户可与克隆人进行语音通话,并获得进入克隆人朋友圈的权限;另一档是30元/月或360元/年的“超级模式”,在该模式下,克隆人会成为用户的办公伙伴,提供撰写文案等服务。“与AI克隆人互动已不是新鲜事了,‘小冰’也早已是国内知名的虚拟网红。”前微软资深数据科学家、国内知名网络安全企业技术合伙人、AI实验室负责人陈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小冰公司的前身为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人工智能团队,组建于2013年,于2020年独立运行,并成为一家中国本土初创企业。“此前虚拟人就可以与人类互动,还可以作诗、绘画及播报新闻等。在当下大模型技术的加持之下,AI克隆人已经到了与真人几乎无法区分的程度。” 值得关注的是,数字克隆人已经可以在C端(用户端)变现。小冰公司表示,选择制作“AI克隆人”的被复制人可决定将认证的克隆人有偿或无偿提供给受众。据了解,AI克隆人公司会从克隆人的收益中抽取一定分成。 据《华盛顿邮报》,今年5月,在Snapchat上拥有近200万粉丝的“网红”卡琳·玛乔丽推出了一款基于人工智能聊天技术的AI克隆人CarynAI。每分钟支付1美元,粉丝们就可以与其分身“聊天”,感觉像与其本人交谈无异。产品在发布后首周就赚了10多万美元,持续供不应求,“成千上万的人在排队等待使用”。 “另一个自己”接管社交 “陪伴”“治愈孤独”是介绍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时出现的高频词。小冰公司的App在应用简介中也写道:“未来世界,不会再有人孤单。”玛乔丽也曾在一条推文中称:“CarynAI是走向治愈孤独的正确方向的第一步。”她曾表示,自己在网络上有数百万粉丝,不可能做到和每一位粉丝交流,而AI克隆的自己可以帮粉丝“治愈孤独”。 “AI克隆人更重要的意义是提升社交效率。”清华大学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沈阳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认为,在AI生成内容不断成熟的过程中,AI克隆人将会成为发展方向,其外貌、动作和智能性都会越来越接近于人,未来势必会颠覆人类的传统社交模式。 以CarynAI为例,这款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赋予了一个人同时接触数千名受众的能力。“目前AI克隆人的发展还处在早期阶段,只有少数人能够使用。随着技术的成熟,每个人都可以接入AI克隆人,社交逐渐被AI托管。人们通过AI找到朋友之后,再延伸到线下场景,或将提升社交效率。”沈阳说。 “就好比你有了一个和自己喜好完全一致的贴身秘书是什么体验?”一位在AI行业负责研发的从业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认为AI克隆人是人工智能在当下最具有变现潜力的落地场景。“如果叠加‘脑机接口’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应用,人类可以拥有另一个自己来为自己服务。社交效率、生产力都将极大提高。” 监管至关重要 多位受访专家均表示,AI克隆人的出现,可能会在短期与长期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与伦理危机。“目前不论是国家,还是AI行业,都在逐步探索AI的监管之路,预防问题的发生。”沈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沈阳认为,隐私、安全、版权问题是当前AI克隆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要在网络世界复刻一个人,当事人如何授权?使用时会不会侵权?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他还提到AI克隆人的“连带责任”问题:“如果AI在网上跟人吵架,侵犯了别人的名誉权,那么这个责任算谁的?这也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在小冰公司推出的App内,也有用户留言对包括窥屏、监听在内的信息收集情况表示担忧。尽管该公司明确表示每个AI克隆人都被限制在单独的框架中,从而确保不被滥用。原型本人可以随时终结自己的AI克隆人的“生命”,确保其处于完全控制之中。 “AI克隆人如果被滥用,近期最大的风险之一是用于诈骗。如果个人信息被恶意用于诈骗,深度伪造的个体形象及语音根本无法辨别其真实性。”陈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此外,AI克隆技术所实现的“电子陪伴”也可能会在亲人之间、男女朋友之间带来伦理方面的挑战,甚至被一些黑灰色产业所利用。 “但我们还是要看到收益大于风险的积极面。”陈杰认为,相较于AI技术或将遭遇的漏洞,更多人在积极投入与开发可能会颠覆行业模式、解放生产力的应用场景。“更何况作为开源大语言模型,AI技术已经停不下来了,及时有力的监管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