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FA6a world.huanqiu.comarticle苏格兰:与英格兰缠绕千年的分合/e3pmh22ph/e3pmh2398很多足球迷都想过一个问题,全世界参加世界杯的国家队,为什么英国却派出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四支球队出征?不少人想到的是,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看在鼻祖的份上。但这个答案不对,之所以四支球队参加世界杯,因为他们都是国际足联独立的组织成员。除了英国,能派出四支球队的还有中国。从这个小例子可以看出,在英国的政治格局中,苏格兰等享有很大的自治权力,实际上在苏格兰,除了外交、军事和税收等极少的领域,其他事务都是苏格兰自己说了算,苏格兰议会甚至拥有立法权。 这还不够,随着“独派”民族党上台执政,苏格兰独立的声音越来越大。也许小时候读英雄华莱士的故事太多了,现任民族党领袖萨蒙德一直有独立之梦,他已经为这个梦奋斗了半辈子。2011年1月,萨蒙德宣称要推动2014年全民公决,让苏格兰彻底独立。此言一出,在英国全境激起轩然大波,英格兰、苏格兰已经有304年的合并史,未来却可能分家过日子,大英帝国也许就此解体。这怎么看都是一件大事。这不是苏格兰第一次闹独立了,1977年民族党上台之时,就推动了一次全民公决,不过苏格兰民众投了反对票。而这样的分离主义,更是从一战、二战以来就开始了,到近年正式成了气候。很多人以为,苏格兰、英格兰都是亲兄弟,不存在民族差异,闹独立只能满足政客们的欲望,从地方长官变成一国首相。但了解过苏格兰的历史才发现,这种认识错得离谱,他们不是亲兄弟,历史上并非一个国家,而且千年来战事连绵不断,苏格兰一直处在英格兰的入侵阴影之下。苏格兰人是不列颠岛原住民不列颠岛有人类居住的痕迹要追溯到万年以前。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岛上活动的是凯尔特人。在古代记载中,凯尔特人被描述为“身材魁伟、长颅白肌、金发碧眼的壮汉”,打起仗来不要命。苏格兰人就是凯尔特人的后裔,与爱尔兰人、威尔士人同一个祖先。英格兰人出现就要晚得多,约公元前55年,恺撒率领罗马军团征服了不列颠,统治四百年之后主动撤了,以后再没回来,只留下了基督教在岛上薪火相传。罗马人撤退以后,公元5世纪左右,英格兰人的祖先--盎格鲁-萨克逊人从欧洲大陆来到不列颠,他们属于日耳曼人的一支,野蛮好斗,逐渐把凯尔特人赶到不列颠岛西南和西北的山区。所以,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并不是同一个民族,苏格兰人是原住民,英格兰人是外来户。公元九世纪左右,一位部落首领统一了苏格兰各部,成立苏格兰王国,国王叫肯尼斯一世。莎士比亚写的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讲的即是这段时期王国统治者争夺权力的故事。第一个征服苏格兰王国的是威廉。1066年,生于诺曼底的公爵威廉攻入英格兰,英格兰王携家眷贵族逃入苏格兰,并将自己妹妹嫁给苏格兰国王,以寻求庇护。威廉一怒又攻入苏格兰,苏格兰国王投降。在这段时期,英格兰王室和贵族由于逃难,和苏格兰王室开始结亲,英格兰王族们也把欧洲的贵族文化传入苏格兰。这是两个王国“亲密接触”的开始,两家开始成为亲戚,但千年恩怨也从此拉开了大幕。华莱士与布鲁斯并列为苏格兰民族英雄苏格兰被英格兰征服的历史,最重要的一段在金雀花王朝。这是英格兰中世纪最强大的王朝,十五位君主,统治英格兰三百多年,英格兰文化和艺术在金雀花王朝开始形成,牛津、剑桥两个大学也在这段时期创建。《勇敢的心》里的长腿爱德华、英格兰全民偶像狮心王理查,都出自金雀花王朝。这个王朝对苏格兰王国的威胁也最大,苏格兰人至今歌颂的几次大战和民族英雄,都出自这一时期。我上小学时曾读过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叫布鲁斯的苏格兰王子打了败仗,躲进磨坊里唉声叹气,这时他看到一只蜘蛛结网,但结成七次每次都被大风吹断,蜘蛛并不气馁,第八次终于结成了一张网。布鲁斯王子感动极了,他四处召集打散的军队,动员人们起来反抗,并最终赶跑了外国侵略者。这个励志小故事中的布鲁斯王子,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历史上的布鲁斯是苏格兰贵族,几个有望出任苏格兰王的家族之一,一开始,觊觎王位的布鲁斯属于“亲英”派,但他在苏格兰国王梦破灭之后,走上了反抗侵略者的道路。有说法认为是他参与了对华莱士的围剿,致使华莱士被绞死,但这种说法没有证据。华莱士就是梅尔·吉普森在《勇敢的心》里演那位平民英雄,他从被逼起事开始,最鼎盛时曾将英格兰军队基本赶出苏格兰,被“长腿”国王打败后长期打游击,最后被出卖,为苏格兰独立自由流尽最后一滴血。当然,无论“蜘蛛结网”还是《勇敢的心》,都与真实历史有距离,蜘蛛的故事更像鼓舞斗志的手段,与我们历史上的“大楚兴,陈胜王”之类异曲同工,而《勇敢的心》是好莱坞电影,历史真实更要服从于英雄叙事。如苏菲·玛索扮演的国王儿媳对华莱士说:“我爱你眼中的豪情”,历史上没这回事,那位法国公主下嫁英格兰时,华莱士已经死好几年了。在电影中被塑造成懦弱贵族的布鲁斯,与真实历史更是相去甚远。历史上的布鲁斯,18岁继承贵族头衔,为了家族先是亲英求生存,后来坚持抗英事业,百折不挠直到革命成功,成为真正的苏格兰国王。他和华莱士并列成为苏格兰人最为崇拜的民族英雄。班诺克本之战,苏格兰全胜布鲁斯的骁勇善战不在华莱士之下,他是当时欧洲使用战斧的第一高手,在苏格兰历史上最著名的班诺克本之战中,作为主帅的布鲁斯阵前一斧力斩英格兰大将波鸿爵士,成为苏格兰文学中经典一幕。这场战役是“第一次苏格兰独立战争”的关键战役。此前英国国王(长腿)爱德华一世试图吞并苏格兰,入侵苏格兰领土并囚禁了苏格兰国王约翰·巴里奥,迫使其退位。1309年,苏格兰领袖罗伯特·布鲁斯宣布不承认英格兰傀儡、“苏格兰王”爱德华二世,次年自称为苏格兰王罗伯特一世。1314年6月,布鲁斯已基本荡清苏格兰全境,英格兰只剩下斯特林堡最后一个据点,迫不得已,爱德华二世只好御驾亲征。英格兰大军有二万五千人,其中至少有三千名全副盔甲重甲骑兵。征集如此庞大的军队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要保证他们的给养则更加困难。苏格兰军队约有一万人,主要是长矛兵。长矛兵英勇顽强,无所畏惧,一旦进入阵地,则死战到底。布鲁斯感到,尽管长矛兵十分坚强,但他们在遇到弓箭手和铁甲骑兵的轮番进攻时,还是难以招架。于是他预先采取了巧妙而有远见的三条措施,显示出自己的军事才能。首先,他在选择阵地时,选中了两侧有茂密的森林作为屏障的地形;其次,他在阵地前沿挖了许多小圆坑,上面用树枝和草皮掩盖起来,以对付骑兵的冲锋;第三,他把人数不多而训练有素的骑士队伍留在身边作为机动部队,准备对付企图在侧翼发动进攻的敌军弓箭兵。安排就绪之后,他便静待英格兰人的进攻。英格兰军队非常庞大,后队向先头部队靠拢需要三天的时间,而能够布阵的空地只有两千码。正当这支大军在苏格兰军队阵前聚集时,另一个事件发生了。英格兰骑士亨利·德波鸿率领一支威尔士步兵向前猛进,企图乘敌不备把困在斯特林城堡的英格兰人解救出来。布鲁斯及时赶到,插入德波鸿的人马和城堡之间。德波鸿同他单独对阵,布鲁斯用战斧拨开波鸿的长枪,在众人面前将他一斧头砍死。六月二十四日上午,英格兰人开始进攻了。密密麻麻的重甲骑兵冲下山坡,乱哄哄地涌过班诺克本河,向对面山上的苏格兰圆阵杀将过去。许多战马陷入阵前的圆坑,队形大乱,但他们还是冲到了苏格兰长矛兵面前,和他们拼命厮杀起来。两边都不肯撤退,全线的战斗持续了很久。英格兰强大的弓箭兵部队无法发挥威力,他们采取征服者威廉在黑斯廷斯战斗中用过的方法,把箭射向空中,可是杀伤的多半是自己人。后来,一批弓箭兵调到了苏格兰人的左侧。布鲁斯已经采取有效的措施,他的骑兵部队极其敏捷地打击弓箭兵,把他们赶回待命出击的大批人马之中。英格兰大军已经有些混乱,它的增援部队源源不断地调上阵地,混乱随之加剧。最后,布鲁斯军中的后勤人员出现在英格兰人右侧的山头上,一边挥动旗帜,一边呐喊,造成英格兰人的全线撤退。爱德华二世和他的大批禁卫军抢先撤退,顷刻之间,撤退变成了大溃退。苏格兰圆阵中的士兵冲下山来,没等英格兰人退过班诺克本河,便把他们杀得尸横遍野。英军被歼灭9000人,英国人从来没有在一天之内死过这么多人。苏格兰人则号称,他们杀死和俘虏的英格兰人有三万之众,竟然比英格兰大军的总数还多。但不管怎样,他们主要是依靠长矛兵消灾了骑兵和弓箭兵组成的强大军队,这应该视为战争史上的奇迹。班诺克本之战是苏格兰史上为数不多的大胜,它也成了苏格兰人千年以来最乐于回忆的瞬间。从此,英军只好承认苏格兰的独立地位。1964年6月14日,班诺克本战役650年纪念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斯特林堡古战场遗址为布鲁斯雕像揭幕。好玩的是,从现在的伊丽莎白二世,上溯到五百年前的詹姆斯七世,历任英格兰王室竟然都是苏格兰血统。这非常具有戏剧性。与法国结盟,卷入英法“百年战争”1329年,苏格兰国王布鲁斯与世长辞,英格兰又开始借机找茬,对苏格兰进行征服,打得布鲁斯10岁的儿子跑到法国避难,直到17岁回国领导独立战争。早在爱德华一世统治时期,面临亡国威胁的苏格兰人就和法国走到了一起,双方签订盟约,约定无论谁遭受英格兰进犯,另一方必须进攻英格兰。这个盟约让英格兰国王非常恼火,1337年,爱德华三世向法国提出了王位要求,因为他是法王腓力四世的外孙,这个要求很具有刺激性,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开始了。苏格兰人不仅以骁勇善战闻名,他们遵守契约的精神,也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前后有数万苏格兰战士踏上法国土地,作为“志愿军”与英格兰作战,并曾打破英军不败的神话。英法战争持续了百年,而苏格兰和法国的盟友关系,保持了265年。就这样打来打去,到了16世纪,苏格兰进入著名的玛丽女王时期。玛丽一世同时也是法国王后,但18岁就守了寡,她同时还是伊丽莎白一世的表侄女,有继承英格兰王位的资格。玛丽一世信奉天主教,伊丽莎白一世信奉新教,两个女人之间打起了“宗教战争”。后来,玛丽一世被苏格兰贵族推翻,逃亡到英格兰,结果被伊丽莎白一世拘禁了18年多,并于1587年被处决。但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婚,而玛丽一世的儿子、当时的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是英格兰王位的第一继承人,结果,当伊丽莎白一世于1603年逝世,她指定的继承人正是她一生对手的儿子--詹姆斯六世。英格兰和苏格兰互相攻打了数百年,一个国家怀有统一雄心,一个国家有着独立信念,如今,两个死对头迎来了同一个国王,让人有点啼笑皆非。因为自己的国王兼并了别国,所以苏格兰独立这件事,从伦理上就有点夹缠不清了。以王室为表率,英苏两个王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已是历史的大趋势。詹姆斯六世的儿子叫查理一世,这位我们都很熟悉,在他的任期内,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英格兰的政治革命开始了,工业革命也很快就要到来,事情正在起变化,英格兰和苏格兰的两国关系,也超越了以往的战争杀戮,经济问题开始唱主角。当时世界贸易开始兴起,执世界经济牛耳的英格兰人,已经掌握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实力。合并并非情愿,分离运动渐起光荣革命之后,英格兰告别王权体制,成为君主立宪制,贸易、殖民、市场、通商这些名词,成为英格兰议会和英格兰人的新宠,英格兰迎来大发展时期,成为世界贸易的规则制定者。而苏格兰国小人少,经济落后,长年战争导致民生凋敝,举国之力进行的殖民计划又破产,再加上英格兰人趁机经济封锁,使苏格兰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在这样的压力下,1707年,英格兰议会和苏格兰议会达成协议,《联合法案》正式通过,两个国家的议会正式合并,各自取消国家称号,改称大不列颠联合王国,从此通商自由,两国老百姓成为一家。对于苏格兰来说,与英格兰合并在情感上很难接受,但识时务者俊杰,现实迫使苏格兰的精英们选择了理性路线。而普通老百姓在情感上难以接受,因为在抗英战争中形成的独立和自由的信念,是苏格兰人无比珍视的东西,这也是苏格兰人经常被占领,但从未被征服的原因。现在,苏格兰王国消失了,虽然英国国王都是苏格兰人。合并之后的英国迎来了工业革命,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亚当斯密写出了《国富论》,他们都是苏格兰人。300年可以融合太多东西,但对于人的历史记忆,它还是显得有点短,理智与情感是永恒的战争,而傲慢与偏见,也都坚固得足以抵抗时间的磨损。其实,苏格兰的分离运动,从一战之前就开始了,那时民族自决的概念已经出现。二战后,“独派”政党民族党逐渐壮大,该党三十年前就推行了一次全民公决,不过苏格兰民众投票遏制了独立的势头。1998年,英国政府公布苏格兰法案,消失三百年的苏格兰议会回归,即是对苏格兰分离运动做出的妥协。单从时机分析,对于苏格兰来说,寻求独立现在正是时候,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小国不再像几百年前动辄面临侵略威胁,国家主权的概念也正被人权、幸福权等新型概念取代,这些都是小国的机会。但苏格兰人真的愿意独立吗?不久前的一次媒体调查显示,百分之三十几的苏格兰人支持独立,反而支持苏格兰独立的英格兰人超过了50%,这个数字很值得玩味,看来未必只有苏格兰人希望独立,英格兰人甚至更希望和苏格兰分家,因为他们认为苏格兰的福利比英格兰好,政府在福利方面太偏心,英格兰人觉得自己冤。而英国政府也已经表态,不会横加干涉,尊重苏格兰人民自己的选择。虽然理性的苏格兰人多认为独立没有前途,只会让只有500多万人的苏格兰走向衰落。但民族党领袖萨蒙德是个信仰坚定的独立主义者,我们知道,一个有着狂热信仰的领袖,有可能发挥出超人的能量,能够激发甚至裹挟民众的民族情绪。理性的人往往沉默,极端的声音传得更远,在萨蒙德等人的鼓动下,苏格兰人是理性占上风,还是在英雄崇拜中走向小国寡民?不仅旁观者的我,连苏格兰人自己,都未必知道答案。1411110240000责编:qixiaohan文史参考141111024000011["9CaKrnJFA47","9CaKrnJFA3Y","9CaKrnJFA2K","9CaKrnJFA2r","9CaKrnJFA2f"]{"email":"qixiaohan@huanqiu.com","name":"qixiaohan"}
很多足球迷都想过一个问题,全世界参加世界杯的国家队,为什么英国却派出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四支球队出征?不少人想到的是,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看在鼻祖的份上。但这个答案不对,之所以四支球队参加世界杯,因为他们都是国际足联独立的组织成员。除了英国,能派出四支球队的还有中国。从这个小例子可以看出,在英国的政治格局中,苏格兰等享有很大的自治权力,实际上在苏格兰,除了外交、军事和税收等极少的领域,其他事务都是苏格兰自己说了算,苏格兰议会甚至拥有立法权。 这还不够,随着“独派”民族党上台执政,苏格兰独立的声音越来越大。也许小时候读英雄华莱士的故事太多了,现任民族党领袖萨蒙德一直有独立之梦,他已经为这个梦奋斗了半辈子。2011年1月,萨蒙德宣称要推动2014年全民公决,让苏格兰彻底独立。此言一出,在英国全境激起轩然大波,英格兰、苏格兰已经有304年的合并史,未来却可能分家过日子,大英帝国也许就此解体。这怎么看都是一件大事。这不是苏格兰第一次闹独立了,1977年民族党上台之时,就推动了一次全民公决,不过苏格兰民众投了反对票。而这样的分离主义,更是从一战、二战以来就开始了,到近年正式成了气候。很多人以为,苏格兰、英格兰都是亲兄弟,不存在民族差异,闹独立只能满足政客们的欲望,从地方长官变成一国首相。但了解过苏格兰的历史才发现,这种认识错得离谱,他们不是亲兄弟,历史上并非一个国家,而且千年来战事连绵不断,苏格兰一直处在英格兰的入侵阴影之下。苏格兰人是不列颠岛原住民不列颠岛有人类居住的痕迹要追溯到万年以前。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岛上活动的是凯尔特人。在古代记载中,凯尔特人被描述为“身材魁伟、长颅白肌、金发碧眼的壮汉”,打起仗来不要命。苏格兰人就是凯尔特人的后裔,与爱尔兰人、威尔士人同一个祖先。英格兰人出现就要晚得多,约公元前55年,恺撒率领罗马军团征服了不列颠,统治四百年之后主动撤了,以后再没回来,只留下了基督教在岛上薪火相传。罗马人撤退以后,公元5世纪左右,英格兰人的祖先--盎格鲁-萨克逊人从欧洲大陆来到不列颠,他们属于日耳曼人的一支,野蛮好斗,逐渐把凯尔特人赶到不列颠岛西南和西北的山区。所以,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并不是同一个民族,苏格兰人是原住民,英格兰人是外来户。公元九世纪左右,一位部落首领统一了苏格兰各部,成立苏格兰王国,国王叫肯尼斯一世。莎士比亚写的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讲的即是这段时期王国统治者争夺权力的故事。第一个征服苏格兰王国的是威廉。1066年,生于诺曼底的公爵威廉攻入英格兰,英格兰王携家眷贵族逃入苏格兰,并将自己妹妹嫁给苏格兰国王,以寻求庇护。威廉一怒又攻入苏格兰,苏格兰国王投降。在这段时期,英格兰王室和贵族由于逃难,和苏格兰王室开始结亲,英格兰王族们也把欧洲的贵族文化传入苏格兰。这是两个王国“亲密接触”的开始,两家开始成为亲戚,但千年恩怨也从此拉开了大幕。华莱士与布鲁斯并列为苏格兰民族英雄苏格兰被英格兰征服的历史,最重要的一段在金雀花王朝。这是英格兰中世纪最强大的王朝,十五位君主,统治英格兰三百多年,英格兰文化和艺术在金雀花王朝开始形成,牛津、剑桥两个大学也在这段时期创建。《勇敢的心》里的长腿爱德华、英格兰全民偶像狮心王理查,都出自金雀花王朝。这个王朝对苏格兰王国的威胁也最大,苏格兰人至今歌颂的几次大战和民族英雄,都出自这一时期。我上小学时曾读过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叫布鲁斯的苏格兰王子打了败仗,躲进磨坊里唉声叹气,这时他看到一只蜘蛛结网,但结成七次每次都被大风吹断,蜘蛛并不气馁,第八次终于结成了一张网。布鲁斯王子感动极了,他四处召集打散的军队,动员人们起来反抗,并最终赶跑了外国侵略者。这个励志小故事中的布鲁斯王子,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历史上的布鲁斯是苏格兰贵族,几个有望出任苏格兰王的家族之一,一开始,觊觎王位的布鲁斯属于“亲英”派,但他在苏格兰国王梦破灭之后,走上了反抗侵略者的道路。有说法认为是他参与了对华莱士的围剿,致使华莱士被绞死,但这种说法没有证据。华莱士就是梅尔·吉普森在《勇敢的心》里演那位平民英雄,他从被逼起事开始,最鼎盛时曾将英格兰军队基本赶出苏格兰,被“长腿”国王打败后长期打游击,最后被出卖,为苏格兰独立自由流尽最后一滴血。当然,无论“蜘蛛结网”还是《勇敢的心》,都与真实历史有距离,蜘蛛的故事更像鼓舞斗志的手段,与我们历史上的“大楚兴,陈胜王”之类异曲同工,而《勇敢的心》是好莱坞电影,历史真实更要服从于英雄叙事。如苏菲·玛索扮演的国王儿媳对华莱士说:“我爱你眼中的豪情”,历史上没这回事,那位法国公主下嫁英格兰时,华莱士已经死好几年了。在电影中被塑造成懦弱贵族的布鲁斯,与真实历史更是相去甚远。历史上的布鲁斯,18岁继承贵族头衔,为了家族先是亲英求生存,后来坚持抗英事业,百折不挠直到革命成功,成为真正的苏格兰国王。他和华莱士并列成为苏格兰人最为崇拜的民族英雄。班诺克本之战,苏格兰全胜布鲁斯的骁勇善战不在华莱士之下,他是当时欧洲使用战斧的第一高手,在苏格兰历史上最著名的班诺克本之战中,作为主帅的布鲁斯阵前一斧力斩英格兰大将波鸿爵士,成为苏格兰文学中经典一幕。这场战役是“第一次苏格兰独立战争”的关键战役。此前英国国王(长腿)爱德华一世试图吞并苏格兰,入侵苏格兰领土并囚禁了苏格兰国王约翰·巴里奥,迫使其退位。1309年,苏格兰领袖罗伯特·布鲁斯宣布不承认英格兰傀儡、“苏格兰王”爱德华二世,次年自称为苏格兰王罗伯特一世。1314年6月,布鲁斯已基本荡清苏格兰全境,英格兰只剩下斯特林堡最后一个据点,迫不得已,爱德华二世只好御驾亲征。英格兰大军有二万五千人,其中至少有三千名全副盔甲重甲骑兵。征集如此庞大的军队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要保证他们的给养则更加困难。苏格兰军队约有一万人,主要是长矛兵。长矛兵英勇顽强,无所畏惧,一旦进入阵地,则死战到底。布鲁斯感到,尽管长矛兵十分坚强,但他们在遇到弓箭手和铁甲骑兵的轮番进攻时,还是难以招架。于是他预先采取了巧妙而有远见的三条措施,显示出自己的军事才能。首先,他在选择阵地时,选中了两侧有茂密的森林作为屏障的地形;其次,他在阵地前沿挖了许多小圆坑,上面用树枝和草皮掩盖起来,以对付骑兵的冲锋;第三,他把人数不多而训练有素的骑士队伍留在身边作为机动部队,准备对付企图在侧翼发动进攻的敌军弓箭兵。安排就绪之后,他便静待英格兰人的进攻。英格兰军队非常庞大,后队向先头部队靠拢需要三天的时间,而能够布阵的空地只有两千码。正当这支大军在苏格兰军队阵前聚集时,另一个事件发生了。英格兰骑士亨利·德波鸿率领一支威尔士步兵向前猛进,企图乘敌不备把困在斯特林城堡的英格兰人解救出来。布鲁斯及时赶到,插入德波鸿的人马和城堡之间。德波鸿同他单独对阵,布鲁斯用战斧拨开波鸿的长枪,在众人面前将他一斧头砍死。六月二十四日上午,英格兰人开始进攻了。密密麻麻的重甲骑兵冲下山坡,乱哄哄地涌过班诺克本河,向对面山上的苏格兰圆阵杀将过去。许多战马陷入阵前的圆坑,队形大乱,但他们还是冲到了苏格兰长矛兵面前,和他们拼命厮杀起来。两边都不肯撤退,全线的战斗持续了很久。英格兰强大的弓箭兵部队无法发挥威力,他们采取征服者威廉在黑斯廷斯战斗中用过的方法,把箭射向空中,可是杀伤的多半是自己人。后来,一批弓箭兵调到了苏格兰人的左侧。布鲁斯已经采取有效的措施,他的骑兵部队极其敏捷地打击弓箭兵,把他们赶回待命出击的大批人马之中。英格兰大军已经有些混乱,它的增援部队源源不断地调上阵地,混乱随之加剧。最后,布鲁斯军中的后勤人员出现在英格兰人右侧的山头上,一边挥动旗帜,一边呐喊,造成英格兰人的全线撤退。爱德华二世和他的大批禁卫军抢先撤退,顷刻之间,撤退变成了大溃退。苏格兰圆阵中的士兵冲下山来,没等英格兰人退过班诺克本河,便把他们杀得尸横遍野。英军被歼灭9000人,英国人从来没有在一天之内死过这么多人。苏格兰人则号称,他们杀死和俘虏的英格兰人有三万之众,竟然比英格兰大军的总数还多。但不管怎样,他们主要是依靠长矛兵消灾了骑兵和弓箭兵组成的强大军队,这应该视为战争史上的奇迹。班诺克本之战是苏格兰史上为数不多的大胜,它也成了苏格兰人千年以来最乐于回忆的瞬间。从此,英军只好承认苏格兰的独立地位。1964年6月14日,班诺克本战役650年纪念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斯特林堡古战场遗址为布鲁斯雕像揭幕。好玩的是,从现在的伊丽莎白二世,上溯到五百年前的詹姆斯七世,历任英格兰王室竟然都是苏格兰血统。这非常具有戏剧性。与法国结盟,卷入英法“百年战争”1329年,苏格兰国王布鲁斯与世长辞,英格兰又开始借机找茬,对苏格兰进行征服,打得布鲁斯10岁的儿子跑到法国避难,直到17岁回国领导独立战争。早在爱德华一世统治时期,面临亡国威胁的苏格兰人就和法国走到了一起,双方签订盟约,约定无论谁遭受英格兰进犯,另一方必须进攻英格兰。这个盟约让英格兰国王非常恼火,1337年,爱德华三世向法国提出了王位要求,因为他是法王腓力四世的外孙,这个要求很具有刺激性,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开始了。苏格兰人不仅以骁勇善战闻名,他们遵守契约的精神,也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前后有数万苏格兰战士踏上法国土地,作为“志愿军”与英格兰作战,并曾打破英军不败的神话。英法战争持续了百年,而苏格兰和法国的盟友关系,保持了265年。就这样打来打去,到了16世纪,苏格兰进入著名的玛丽女王时期。玛丽一世同时也是法国王后,但18岁就守了寡,她同时还是伊丽莎白一世的表侄女,有继承英格兰王位的资格。玛丽一世信奉天主教,伊丽莎白一世信奉新教,两个女人之间打起了“宗教战争”。后来,玛丽一世被苏格兰贵族推翻,逃亡到英格兰,结果被伊丽莎白一世拘禁了18年多,并于1587年被处决。但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婚,而玛丽一世的儿子、当时的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是英格兰王位的第一继承人,结果,当伊丽莎白一世于1603年逝世,她指定的继承人正是她一生对手的儿子--詹姆斯六世。英格兰和苏格兰互相攻打了数百年,一个国家怀有统一雄心,一个国家有着独立信念,如今,两个死对头迎来了同一个国王,让人有点啼笑皆非。因为自己的国王兼并了别国,所以苏格兰独立这件事,从伦理上就有点夹缠不清了。以王室为表率,英苏两个王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已是历史的大趋势。詹姆斯六世的儿子叫查理一世,这位我们都很熟悉,在他的任期内,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英格兰的政治革命开始了,工业革命也很快就要到来,事情正在起变化,英格兰和苏格兰的两国关系,也超越了以往的战争杀戮,经济问题开始唱主角。当时世界贸易开始兴起,执世界经济牛耳的英格兰人,已经掌握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实力。合并并非情愿,分离运动渐起光荣革命之后,英格兰告别王权体制,成为君主立宪制,贸易、殖民、市场、通商这些名词,成为英格兰议会和英格兰人的新宠,英格兰迎来大发展时期,成为世界贸易的规则制定者。而苏格兰国小人少,经济落后,长年战争导致民生凋敝,举国之力进行的殖民计划又破产,再加上英格兰人趁机经济封锁,使苏格兰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在这样的压力下,1707年,英格兰议会和苏格兰议会达成协议,《联合法案》正式通过,两个国家的议会正式合并,各自取消国家称号,改称大不列颠联合王国,从此通商自由,两国老百姓成为一家。对于苏格兰来说,与英格兰合并在情感上很难接受,但识时务者俊杰,现实迫使苏格兰的精英们选择了理性路线。而普通老百姓在情感上难以接受,因为在抗英战争中形成的独立和自由的信念,是苏格兰人无比珍视的东西,这也是苏格兰人经常被占领,但从未被征服的原因。现在,苏格兰王国消失了,虽然英国国王都是苏格兰人。合并之后的英国迎来了工业革命,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亚当斯密写出了《国富论》,他们都是苏格兰人。300年可以融合太多东西,但对于人的历史记忆,它还是显得有点短,理智与情感是永恒的战争,而傲慢与偏见,也都坚固得足以抵抗时间的磨损。其实,苏格兰的分离运动,从一战之前就开始了,那时民族自决的概念已经出现。二战后,“独派”政党民族党逐渐壮大,该党三十年前就推行了一次全民公决,不过苏格兰民众投票遏制了独立的势头。1998年,英国政府公布苏格兰法案,消失三百年的苏格兰议会回归,即是对苏格兰分离运动做出的妥协。单从时机分析,对于苏格兰来说,寻求独立现在正是时候,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小国不再像几百年前动辄面临侵略威胁,国家主权的概念也正被人权、幸福权等新型概念取代,这些都是小国的机会。但苏格兰人真的愿意独立吗?不久前的一次媒体调查显示,百分之三十几的苏格兰人支持独立,反而支持苏格兰独立的英格兰人超过了50%,这个数字很值得玩味,看来未必只有苏格兰人希望独立,英格兰人甚至更希望和苏格兰分家,因为他们认为苏格兰的福利比英格兰好,政府在福利方面太偏心,英格兰人觉得自己冤。而英国政府也已经表态,不会横加干涉,尊重苏格兰人民自己的选择。虽然理性的苏格兰人多认为独立没有前途,只会让只有500多万人的苏格兰走向衰落。但民族党领袖萨蒙德是个信仰坚定的独立主义者,我们知道,一个有着狂热信仰的领袖,有可能发挥出超人的能量,能够激发甚至裹挟民众的民族情绪。理性的人往往沉默,极端的声音传得更远,在萨蒙德等人的鼓动下,苏格兰人是理性占上风,还是在英雄崇拜中走向小国寡民?不仅旁观者的我,连苏格兰人自己,都未必知道答案。